一個普通的家庭養一個大學生容易嗎?

用戶65146878


要看養一個怎樣的大學生。

有些學費一學年才幾千塊,有些一年單學費都要兩三萬的。

生活費主要看個人的消費觀,現在的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都在一千起步。

一個普通家庭年收入如果能達到10萬,養一個大學生,還算過得去吧,但是如果年收入5萬都難的,確實很困難。

現在太多窮家庭培養出富二代的孩子心裡了,所以簡單來說,養一個大學生真的很不容易,如果經濟條件富裕一點的還好些,如是要經濟條件沒那麼好的,千萬不要再培養出富家小孩的消費觀。


黃雪靈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我家是農村的,家境很普通,吃飽穿暖沒問題,我是村裡少有的大學生,大學一學年的學費是6000左右,生活費一學期4000,兩個學期生活費也要七八千,所以,大學四年學費生活費加起來五六萬,我家其實也還供得起,但是家裡生活會因此變得拮据,所以,我就申請了助學貸款,一學年6000元,學校也會給貧困生優先安排貧工助學,賺取一點生活費,減輕家庭困難,現在國家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很多幫助,所以普通家庭養一個大學生其實也不難。


君子淘淘t


我的家庭

我的家庭有4口人組成父母姐姐和我,打從我記事的時候我們4口人生活在農村普通的屋子裡面,每天都要要吃住在一個屋子裡面,以前東北的冬天異常的冷而我們住的屋裡裡面就更冷了,我還記得當時平常屋裡面待著都要披上被子在屋裡面,那個時候我和姐姐穿的衣服都是別人穿大的衣服,我們那個時候多少年都沒有穿過新的衣服了,而且我記得我姐在上初中的時候,我的一個姨給買了一套衣服一穿就是3年的。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的家庭我的父母自然沒有放棄我和我姐的學業,我父母經常掛在最邊上的一句話就是可以吃的少穿的不好就是不能耽誤兩個孩子的學業,雖然我姐學習挺好的,我學習不好但是也都考上大學了。我父母總說他們最自豪的就是培養出了兩個大學生,而同村其他家的孩子多數都不在上學了。


生活總先苦後甜的

我們家以前以種莊稼賣為穩定的收入,而父親則是一個瓦匠,就是一年四季母親一個人去種莊稼和收莊稼,而父親一個人在外面的工地去幹活,有的時候一年才回來一次,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父母自然沒有讓我和我姐去地裡面幫她幹過活,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幹活以後多賺錢才能不幹農活,就這樣過了很多年,後面就過得越來越好了。我真的挺感謝我父母當初的決定,苦點累點也讓我和姐姐讀書。現在隨著姐姐嫁了人,我在外工作而且一年只能回去一次的那種,現在他們兩個人在老家生活著,現在我又準備在杭州去定居買房子而他們又要和我一起努力去還房貸買房子,所以我要努力賺錢來為他們減少負擔讓他們以後過得幸福一些,讓他們老年的生活過得更美好。


總結:雖然我父母只是眾多中國父母的一個雖然他們很平凡但是他們很偉大,我在這裡由衷的感謝他們的決定感謝他們的一切。


鋼鏰的鏰




別說養一個大學生,就是養一個孩子都不容易。

雖然現在國家越來越強大了,扶貧工作也進行的如火如荼,聽說為了讓中國最後個村莊通上電,國家在山區費資千萬。

但是局勢還是很嚴峻,尤其是廣大農村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要走的路還很遠。

就拿自己身邊的情況來說吧。



1、經濟上的不容易。

在老家,那邊的男人都常年在外打工,女人和孩子還有老人在家留守。

男人是家庭唯一的收入來源。常年在外打工,照顧不到家裡,女人往往都心力交瘁。

再加上很多男人因為對家中經濟的貢獻,而並不善待女人,忽略掉了女人在家中的貢獻。

長此以往,家庭並不溫馨,更談不上幸福。

農村的很多夫妻關係往往就是搭夥過日子,若即若離的狀態。

那孩子往往就是最大的受害者。雖然說現在普遍義務教育了,學費不需要太多開銷,但是隱形的補課費用不可忽略。

雖然身處農村,但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們還是很重視的。

問題就是就是不知道該怎麼重視。

因為苦於自己一來沒有文化,二來沒有時間,男人在外打工,女人照顧一家老小,根本無暇顧及,那就只能依靠培訓班。

普通的培訓班一個月八百塊,雖然號稱補習班,實際上就是陪做家庭作業,督促孩子把家庭作業做完即可。

有時候不管孩子懂與不懂,只是簡單的告訴答案,應付孩子,應付家長。

孩子自然不懂利害關係,甚至於有些家長也不懂。

他們因為生活重擔,精力有限,不想因為孩子作業的事情被老師經常“召喚”。

所以想當然地認為補習老師這樣的行為為他們帶來了方便。

這樣女人了騰出空來也往往再從周邊尋找一個兼職,我們那裡就有很多家庭婦女在周邊的小廠做一些雜活,賺點外快。

或者有周邊修路,開河的大工程,她們就去工地上做點雜活。

為了維持生活,每個人都不閒著,似乎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但往往也因為這樣,唯獨忽略了孩子。

他們並沒有一個健全的童年。

孩子一天天長大,上小學,進初中,考高中,直到考大學,這條路都是靠著父母用肩膀扛出來的。



2、情感上的不容易

上面也說到這個事,為了維持家庭,很多農村人不得不背井離鄉,夫妻之間兩地分居更是常事。

生活的苦楚,情感的缺失,人心都是肉長的,說不在意是不可能的。

很多家庭走到後來不是男人在外有了小三,就是女人在家出了軌。

近些年,農村離婚的比率越來越高,我每次回去都能聽到誰誰誰離婚了的消息,有的甚至二婚,三婚,孩子生了一大堆,伴侶換了一茬又一茬。

不得不說,這和常年的分居,情感上的缺失有一定關係。

這其中的最大受害者還是孩子。

所以很多孩子成熟的很早,吃透了生活的苦,也意識到父母的不容易,很多時候,暑假寒假都不回來,在外面打工賺學費,也順便為家庭減輕負擔。

他們敏感拘謹,自卑並且缺愛,所以經常偽裝堅強,來掩飾內心的脆弱。

這種長遠的影響甚至延伸到他以後的婚姻觀和生活觀。

這種都不是一個人的錯,他們都在為家庭付出自己的一份力,為了孩子,為了未來,孩子也能體會父母的不容易。

可這種模式帶來的悲劇遠遠超過了帶來的驚喜。

同時更為可怕的是,他們的生育觀,毫無顧忌,根本不考慮現實家庭的狀態,和孩子未來面臨的局勢,只憑精蟲上腦,就將這些懵懂的生命帶到了這個世界。

這是他們的可憐之處也是可悲之處。



3、鄉村經濟的復甦, 一切都在改變。

現在國家也正在大力支持農村經濟,越來越多在外打工的人也回到了自己的故鄉。

原來荒廢的農田也變成了一往汪汪的魚塘,蝦塘,搞起了養殖,有的種起了草藥,搞起了水果大棚……一點也不比在外打工差,最主要的是能照顧到家庭。

在我的眼裡,那些農村留守的女人是不怕吃苦的,她們看到歸來的丈夫,自己忙活在自家的魚塘,大棚,再苦再累,也不亦樂乎。

這種氛圍完全就不一樣了,嚴肅緊張,冷清孤獨漸漸消失了,原本寂靜的鄉村夜晚也悠揚起了歡快的歌聲。

女人們歡快地跳著,老人樂呵呵地在邊上看著,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聲瀰漫其中。

大概這種,才是真正的幸福!

生活就會有這樣一中魔力,一旦人感到幸福,那一切的難題都能迎刃而解了。


斐語讀書


大學有助學貸款的,還有獎學金和助學金,獎學金有優秀學生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有的學校應該還有社會獎學金等,其中優秀學生獎學金應該是相對比較好獲取的,再有個家教或者別的兼職,應該還好。學習好的同學,大學應該還不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