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年前,南方以什麼為主食?

道北的雜貨鋪


40年前,在南方,還是以水稻【大米】為主食的

在小時候,經常會聽到,奶奶和媽媽在空閒的時候,給我們說起,她們在那個年代的生活有多苦,多可憐。

那時候,雖然是以大米為主食,但是因為,那年代沒有農藥和化肥的幫助,種植技術也不成熟,所以糧食的產量就很低,種植的水稻產量很差,長的稀稀疏疏的,結的水稻就不好,產量非常低,一畝田幾百斤產量。

所以,還會另外種植一些農作物,比如紅薯,玉米,大豆之類, 水稻的產量低,自然糧食就不夠吃,所以會把紅薯,玉米,大豆來輔助一起食用。

會經常把紅薯切小塊來參在飯裡面一起吃,玉米也會做成粑粑來吃,或者是做成玉米糊來食用,光水稻是不夠一年口糧的,也會為了省點大米,經常煮稀飯來吃。

還會因為吃了稀飯,不經餓,因為要幹弄活,稀飯消化快,一會就沒有力氣了,肚子餓的呱呱叫。

她說還有好幾次,因為要忙農活,想趕著把活幹完,還餓暈過,聽的我那個心疼呀,心情沒有辦法形容。

所以現在,我媽媽是不吃紅薯和稀飯的,她說,她年輕的時候吃膩了,吃傷了,吃夠了,再也不想吃了。

我們這一代人,可以說是沒有吃過什麼苦的,苦都是父母那一輩的人,代替我們抗下了,留給我們的都是幸福的生活,所以要好好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好好的孝敬父母,好好的珍惜父母健在的日子。


五香嘴


我今年40歲,老家在南京附近,我們屬於丘林地區。1.小時候80年代未90年代初印象就是天天吃山芋(紅薯,紅芋),會煮農村炊鍋一大鍋,豬吃人也吃和玉米稀飯,有時會做玉米餅,吃醃的蘿蔔乾。2.米很少,每次淘米還得簸箕簸才不會有多少稻康3.每家每戶每年年前會殺一頭豬,一般能吃到來年六,七月份4.山芋還會磨成槳,濾好,曬乾,做山芋粉皮5.麵粉也少,我母親撿了一個星期茶葉果(茶葉樹結的果),才換了一代面,高興回家做了手工面。6.每家會有一塊菜地,裡面一般會長辣椒,冬瓜,韭菜,南瓜,洋柿子(西紅柿),大蔥,西紅柿成熟季節我們每天都會到菜園看看有沒有快熟西紅柿,然後摘吃。7.最羨慕有葡萄樹,桃樹,梨樹,杏子樹,西瓜人家了,也偷摘過,一般大人看見就嚇唬一下我們就跑了8.一般還會養幾隻母雞,幾隻公雞,母雞下蛋吃,公雞會留一隻,其餘來客時會殺9.龍蝦特別多,尤其下雨路上都是,但小時候弄的不好吃,所以吃的不多10.上街會買幹海帶,吃的我現在都反胃11.夏天還會捉牛蛙賣點錢,還會到渠裡摸河蚌,螺絲等等,回不去的童年呀!





鍾吾劉阿大


大米。一天三頓大米飯。

記得小時候住我姐姐家,農村,家裡窮。早晨稀飯,中午乾飯,晚上稀飯,有時晚上吃燙飯(就是中午的剩乾飯用水煮開,變成了稀飯)。就點鹹菜。就是一頓飯。

唉!那個時候,早晨學生吃不飽,媽媽給孩子撈稠的吃。爸爸媽媽喝稀的!有時候大米不夠吃的就挖野菜摻到米飯裡。如早晨薺菜稀,中午胡蘿蔔丁乾飯,晚上白菜燙飯,加菜的米飯都是鹹的,不用炒菜啦,

朋友們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吧!!!🌹🌹


八珍玉食9


三四十年前也就是1980—1990年代,老家位於四川農村地區山地丘陵地帶,旱地為主,水田不多。據父母講,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種植的糧食作物包括水稻、紅薯、玉米、南瓜、小麥、大賣、高粱、油菜、胡豆、黃豆等,有的交完公糧後所剩無幾,稻米、紅薯、玉米、小麥和南瓜常作為主食食用。

1. 大米

當時水稻產量還不高,一畝地才幾百斤,90年代中期基本上是千多斤,大米(秈米和糯稻)已經成為絕對主糧,只是不怎麼敢吃乾飯,一年到頭以稀飯(胡豆稀飯和紅薯稀飯吃得很多)為主,但吃飽飯是沒問題的。糯米種的比較少,偶爾會煮糯米乾飯,長粒糯米粘度相當高,很不容易消化;糯米還常用來做陰米和醪糟,陰米醪糟荷包蛋是貴客臨門才會煮來吃的,也常用於女性產後滋補。

2. 玉米

其實我小時候就已經很少吃玉米(包穀)糊糊了,大米基本上是能夠撐過一年的,玉米主要用於餵豬,會種點糯包穀給人吃。河對面的個別生產大隊山地更多,大米往往不夠吃,基本上每年六月份就開始吃嫩玉米糊糊了,一直吃到秋收水稻,其他時候也會吃。我小時候吃過那種餵豬的黃玉米煮的糊糊,確實比較有挑戰性,當然現在吃起來可是想得很,畢竟葷腥已然很足。

3. 小麥

我記得小時候小麥交了公糧後一般就只能剩下兩百來斤,主要用來到鎮上換掛麵,偶爾會煎麥粑粑(餅)和煮麵耳朵(鋪蓋面)吃,整體吃得都比較少。絲瓜和藤藤菜煮掛麵最好吃,一大坨豬油是必不可少的,或者說用剩菜油湯湯也超好吃;麥粑粑一定要用菜籽油煎才香,面耳朵常常是煮一大缸缽,現在想來小時候那個食量還真有點嚇人。

4. 紅薯

紅苕產量極高,大部分用於餵豬,小部分用於磨澱粉,極少一部分用來人吃。因為大米有保障,吃紅苕的話基本上是紅苕稀飯和紅苕箜飯,不過呢米飯比紅苕少,常常是專挑米飯吃,現在則是專舀紅苕。紅苕澱粉還常用來做涼粉和煎粑粑(餅),涼粉絕對完美。前文提到的個別生產隊,還常吃蒸紅苕,就著酸湯(酸蘿蔔煮的湯)或玉米糊糊吃,當年這是為了果腹,現在這種吃法可是很受追捧的。

5. 南瓜

很多人會覺得相當神奇,南瓜屬於菜蔬,怎麼會成為主糧。據說剛聯產那幾年,南瓜隨便種都是高產,據父母講一根藤遍地老南瓜,一季能收1000多斤,吃不完只能拿來餵豬。我記得小時候老南瓜稀飯和蒸老南瓜吃得挺多,當年沒有吃膩過,現在依舊如此。

7.其它

胡豆(蠶豆、羅漢豆)、綠豆、紅小豆稍微種得多些但基本上是煮稀飯吃了,黃豆種的不多推幾次豆花都能解決掉,花生很少完全不夠吃(常常會趁父母不注意薅來吃),過年期間會炒幾斤當零嘴吃,如果辦酒席的話基本上就只剩下種子了。


飲言食語


【40年前,在廣東還是以大米為主食的。】



雖然對40年前的記憶很模糊,但是父母親的口中,還是知道一些關於那些年代的事。

記得在小時候,所有的物資都不豐富,都要憑票購買,種類有糧票,魚票,肉票,煤票等等,這是憑票供應的時代,要用票才能購買相應的物品。



就算在學校搭個早餐,是除了錢以外,還要外搭糧票的,還要大約幾斤幾兩的,就像貨幣一樣分元角分。早餐在外面買個包子,除了錢外,還要搭上一點糧票才能吃得到。

當時的糧食供應也不多,家裡三代人,一共十幾口人,大米很多時候是不夠的,我記得爺爺每天做飯的時候,都會在大米里面摻上切塊紅薯,這樣,就可以省下些米了。



記得那時樓下有個阿姨,在院子裡種了些高粱,送了些給我們,那一段時間就是吃大米摻高粱的飯。雖然在廣東,高粱是稀罕的東西,但摻在飯裡做成的雜糧飯,一點都不好吃。

總之,四十年前的廣東,記憶中大概就是大米加雜糧為主食的年代吧。


木子羅食記


聽奶奶輩的人說40年前吃的主要是粗糧,紅薯、白菜、大米較少、魚(南方水多,魚多),過年才能殺年豬,醃臘肉,吃半年。


孫大臉說美食


兩廣人從古至今都喜歡喝粥,困難時期當然是煮糙米稀粥,鹹魚和醃菜是白粥的最佳搭檔,既能飽肚子又能解暑。


默默地閃過


一直都是米飯呀,你以為有什麼呀


文刀寶辰


不管吃啥好吃就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77291223ba94b5f8416b667c882e9a7\

家常美食課堂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其實那時候全國各地差不多的,我覺得當時國人吃得最多的應該是紅薯,也就是地瓜。我聽老一輩的人講他們那時米不夠吃,都是吃紅薯南瓜玉米那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0e00030d825f3139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