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元即可提車?互聯網融資租賃真靠譜嗎?

進入2019年中期,行業沒有絲毫復甦跡象,乘用車的降幅已經達到10%。分層級來看,豪華品牌仍在大幅增長,而低端消費在不斷萎縮,形成明顯的“消費分級”現象。而如何有效促進低端市場消費,成為擺在整個行業面前的難題。

在此背景下,我們經常聽說的汽車融資租賃,是否能撬動市場呢?

幾百元即可提車?互聯網融資租賃真靠譜嗎?

巨大前景

從更大的汽車金融範圍上來看,目前主要玩家有三類:

銀行:持有銀監會發出的金融許可證,並受其監管,在日常貸款業務過程中提供汽車貸款。銀行一般透過分行網絡接觸消費者,運營資金成本低,但通常設有嚴格標準且程序複雜。比如平安銀行等。

汽車金融公司:持有中國銀監會發出的金融許可證,並受其監管。大部分汽車金融公司隸屬於汽車製造商,提供汽車貸款或融資租賃服務,通常提供貸款的車型較為有限。代表公司有:豐田金融、寶馬金融等。

融資租賃公司:須經商務部批准後方可成立,並受其監管,提供融資租賃服務,首付金比例及融資條款通常較靈活。代表公司又分為兩類:(1)以永達汽車、廣匯汽車等為代表的傳統融資公司,和易鑫、彈個車、毛豆新車等為代表的的互聯網融資租賃公司,這也是本文的主要討論對象。

以上玩家中,銀行約佔交易額的60-70%,汽車金融公司佔20-30%,融資租賃佔10%內。

幾百元即可提車?互聯網融資租賃真靠譜嗎?

汽車金融被說的最多的是:面對歐美成熟市場80%的滲透率,中國汽車金融38%的滲透率將以什麼樣的形式追趕。尤其當汽車融資租賃1%的滲透率與歐美50%的滲透率相比,充滿了想象空間。

近兩年在資本的催生下,一大批互聯網玩家雨後春筍般出現。基於互聯網公司的天然優勢,這一類玩家模式靈活,又有BAT雄厚的資金支撐,被認為是汽車市場的最大變量。

互聯網玩家的春天?

我國汽車融資租賃行業的興起,與人們的消費意識轉變密不可分:80、 90 後成為社會主要消費人群,人們超前消費的意識與需求都在逐漸增強,更願意提前消費,把資金壓力轉嫁出去。

幾百元即可提車?互聯網融資租賃真靠譜嗎?

和上一代比起來,年輕消費者不那麼在意擁有權,而更在意使用權,所以即使在尾款付清之前,車輛所有權仍屬於融租公司(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消費者對此也沒有太大的感知

此外,低線城市和農村旺盛的購車需求也帶動了汽車融資租賃的發展。隨著城鎮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2015-2018 年農村每百戶家用汽車數量增速超過城鎮,農村汽車市場進入相對較快的增長時期。伴隨著一二線城市汽車消費的飽和,低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正在迸發巨大的潛力。

幾百元即可提車?互聯網融資租賃真靠譜嗎?

而且,互聯網玩家能做到幾個不一樣:

比如,首付可以做的很低,一般是10%首付,部分車型甚至可以免首付;流程很短,不需要複雜徵信;模式靈活,設置“猶豫期”,比如彈個車支持“1+3”。即用車一年後可買可租可退。另外,分期週期也較長,大多能做到48個月分期。

幾百元即可提車?互聯網融資租賃真靠譜嗎?

事實上,以上優勢正是互聯網玩家得以生存下來的理由:低線市場有一大批徵信空白(甚至徵信汙點)的人群,在缺乏足夠首付資金的前提下,只需幾千元甚至幾百元就能提車。

幾百元即可提車?互聯網融資租賃真靠譜嗎?

相比之下,汽車經銷商融資租賃至少首付3成起,還需要很全面的徵信,足以將一部分消費者擋在門外。“和銀行搶客戶我們肯定搶不過,我們只能接收銀行不要的客戶。”一位融資租賃公司的員工坦言。

資本看到了這一藍海,在過去兩年頻頻出手:熱潮始於2016年末,彼時,剛完成螞蟻金服領投C輪融資的大搜車,推出汽車融資租賃品牌“彈個車”;緊接著的2017年,易鑫、優信和瓜子等也紛紛入局:2月,易鑫推出新車直租平臺“開走吧”;9月,瓜子二手車旗下新車交易平臺毛豆新車上線,主打“0到1成首付買新車”;10月,優信正式宣佈推出“優信新車一成購”,採用直租模式,消費者最低支付車價10%即可將車開回家。

但是,兩年多時間過去,互聯網融資租賃依然是個小眾的消費選擇,與此同時,趣店集團宣佈放棄大白汽車等業務,全面停止新車銷售,彈個車所屬集團大搜車也屢爆盈利能力不足,為看似如火如荼的融租市場帶來了一陣寒意。

前途未卜

目前來看,互聯網公司至少存在以下痛點:

首先,車輛進價偏高。融資租賃業務與廠商“親兒子”經銷商系發生直接衝突,導致互聯網公司拿不到好的車價,甚至只能拿到一些滯銷車。業內人士曾指出:“爆款車經銷商都不夠賣,哪兒輪得到互聯網公司呢?”

其次,二手車流通瓶頸。在互聯網公司的模式中,先開一年,一年後可退可換,這就導致了會出現大批量二手車,目前國內二手車市場不夠成熟,車輛流轉渠道受阻。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彈個車母公司大搜車,原做二手起家,因此彈個車非常樂見消費者選擇一年退換,這樣從中獲利更多(首付中含有一定“手續費”不退),二手車也是其更擅長的業務。

再是,風控問題。目前互聯網公司對承租人的個人身份資料等信息審核不嚴,對車輛的監督管理也存在諸多漏洞,租賃手續簡化、租賃公司風控管理和防範意識不強等原因,使得詐騙事件頻發。

幾百元即可提車?互聯網融資租賃真靠譜嗎?

此外,對於一些中小型初創企業,資金來源也是一大問題,其使用P2P資金一方面風險很高,另一方面成本很高,直接導致運營困難。這部分成本會以息差形式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互聯網公司阢雖然首付低、分期長,但是總體算下來年化率甚至超過15%,讓不少人望而卻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