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刷疫情信息后焦虑、失眠、担忧?专家说可能是应激反应,解决方法在此

狂刷疫情信息后焦虑、失眠、担忧?专家说可能是应激反应,解决方法在此

狂刷疫情信息后焦虑、失眠、担忧?专家说可能是应激反应,解决方法在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紧迫,疫情在给大众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的同时,也在“搅动”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为了及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各种情况,不少人天天拿手机刷微博、看朋友圈,但却越看越焦虑,越搜越恐慌,明明身体没有不舒服,在看完大量的信息后失眠、担忧、流泪、身体还无故的出现一些症状……而这些表现预示着你很可能需要调节一下自己的心理状态了。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古小红接受南方+记者采访,介绍了一些心理调适的好方法。

狂刷疫情信息后焦虑、失眠、担忧?专家说可能是应激反应,解决方法在此

近期以来,有不少的市民向古小红咨询疫情应激反应的事情。“这是一场突然来临的灾难,在突发情况下,人容易出现紧张、担心、失眠、过度关注负面消息,身体出现各种不适。这是人类在应对危险时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是正常的反应,它在提醒我们做好准备去避免那些可能的威胁。”古小红说,在咨询的人群中不少是产妇,因为担心自己和孩子会患上新型肺炎,害怕外出的家人把病毒带到家里,传染给她们母子,心里很苦恼很悲伤,睡不着觉,无法控制自己,前来求助。“产妇生产过后本身就容易处于应激反应的状态,加上疫情的刺激,就更容易产生焦虑、失眠等情况。”此外,还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非常担心一出家门就会传染病毒,连续一周不敢出门,也叫父母不要出门,只要父母要出门买东西就非常恐惧不安。古小红说,前来咨询的市民对疑病产生恐惧者占比20%以上。有些担心自己和孩子抵抗力差,患上新型肺炎;有些是被新型肺炎信息包围着,频繁刷手机、关注媒体的报道,十分焦虑;有些是怀疑自己患了没有症状的肺炎,又害怕到医院就诊,从而恐慌。一部分人对封城感到焦虑,对未来生活的失控感,对疫情何时结束感到坐立不安,有的主诉乏力、呼吸困难,有的是爱发脾气、没有食欲等。“其中还有10%左右已产生抑郁情绪,感到悲观、消极、食欲下降或暴饮暴食。”古小红说,产生疫情应激反应不用怕,这是正常现象。那么该如何缓解应激反应带来的负面心理?古小红说市民应当从官方媒体渠道了解疫情信息,对于非官方渠道发布的谣言信息不要理会,避免产生恐慌心理。同时若是因为频繁刷疫情信息而感到焦虑的,要求自己每天看手机不要超过一小时。睡前不要过多关注负面信息,保护好自己的睡眠。市民自身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家居保持清洁,勤通风,不聚会不聚餐不串门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或活牲畜,将肉蛋彻底煮熟。戒烟限酒,避免吃过多的油炸、热燥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要给自己心理暗示,我做好了防护,就不怕病毒了。”部分市民会因为宅在家中产生烦躁的情绪,可以做体操、跳舞、打八段锦、太极拳、唱歌、阅读、绘画、书法、写日记等,舒缓心情。“还可以给自己列一个愉悦清单,比如平时做什么会让自己开心,列出清单来执行它,转移注意力,保持心情舒畅。”此外,市民还可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保持与亲友、同学同事间的联系,可以减少孤独感和无助感,可以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如果市民持续两周感到不适,不能自己调节,就要尽快到专业医院就医或咨询。“一个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在预防方面,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保护者,最好的医生。预防胜于治疗。”另外,为给疫情笼罩下的市民一个心理支持,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开设24小时公益心理热线,0753—2355640,由该院8位心理治疗师轮流值班接听来电心理咨询。

狂刷疫情信息后焦虑、失眠、担忧?专家说可能是应激反应,解决方法在此狂刷疫情信息后焦虑、失眠、担忧?专家说可能是应激反应,解决方法在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