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

田治彬


您好,我是一名高級早教師/註冊心理諮詢師,同時也是今日頭條的一名育兒作者,通常孩子在一歲左右就能開口說話了,會說一些重疊詞的發音,如:媽媽、爸爸、大大---等等,有資料表明幼兒期:語言≈智商,由此可見語言對孩子的重要性,現在說話晚的孩子越來越多,3歲前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黃金期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通常孩子最先說出的完整詞彙,是從名詞開始的,下面提供一些教孩子說話的方法,供參考:

名詞命名階段

特徵描述:隨著孩子的發育成長,從咿呀發聲到發展為語言,通常孩子開口都是從名詞開始,如:爸爸、媽媽等,那麼這個時期的訓練,主要是積累信息,識別各種名稱。

訓練方法:

1.識別自己及人物

可從孩子最熟悉的、最基礎的內容開始,如:從指認身體開始,家長示範,讓孩子認識自己的五官和身體部位。

遊戲:

當孩子認識了自己的五官、及身體後,家長可以隨機抽查,家長說出五官名稱,讓孩子快速指認自己的五官。

在此期間,也可以讓孩子通過面孔來識別人物,並能叫出稱呼,同時,當成人面部做出一些情緒表達時,引導孩子進行互動反饋。

2.識別物品

家長可通過一些圖片或實物,來指認給孩子,如食物、動物,交通工具等,從而逐漸加大對事物的認知,生活中隨時隨地進行指認,直到對事物能準確命名,如,看到蘋果,孩子不經提示可說出:蘋果。

在孩子識別物品時,切忌不要用卡通圖片,因為卡通形象與實際有較大差距,容易誤導!下圖為語言康復機構專業認知卡,以橙子為例,圖片會有剝開的、切開的、完整的,多種形式展示,從而避免了孩子的刻板記憶,所以,和市面上的普通卡片是有區別的。

遊戲:

這個認知過程,也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如:讓孩子矇眼吃水果,通過味覺辨認,並說出水果的名字。

以水果為例:切開完整、沒皮有皮、都能識別即通過

生活泛化,帶孩子去菜市場、超市、讓孩子幫助找物品,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加強記憶!

注意:

要先教實物再用卡片,因為實物,能充分刺激孩子的,視、聽、觸、味、嗅,從而讓孩子能更真實的感知物體。

3.家長表達準確

很多孩子在剛學說話的時候,家長都會示範一些疊詞,如:車車、飯飯、吃吃等,而這些表達並不規範,也不適合於孩子未來正常的語言表達,所以,家長在最初示範時要正確表達,從而減少孩子識記後,再進行名稱轉換。如:疊詞轉名詞,車車—汽車。對於已經識記的疊詞,家長要逐漸規範表達!

功能配對:

對於名詞,孩子最初可以先識記,再從名詞物品的,功能、用途、地點、功能等方面,給孩子進行講解,並讓孩子能產生關聯,家長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一方面是引導孩子表達,加強了孩子認知,另外,通過提問,可以檢測孩子對物品的掌握情況。下面提供一些專業的認知卡,如圖:


動詞運用階段

特徵描述:此時語法尚不成熟,這時的語言,沒有主語,基本都是短句或電報句。

訓練方法:

1.語言拓展

當孩子無法完整說一句話,或表達一件事,這時,就要做語言拓展訓練,也就是家長根據孩子的語言掌握情況,進行語句上的擴充。

2.名詞+動詞拓展

孩子存儲了一定名詞,但還不能自如的表達,家長在訓練引導的時候,最好場景化,更利於孩子理解。如:吃飯的時候,說吃飯,加入“吃”這個動詞,而不說飯飯。當孩子能說出一個字時,家長要將字拓展為詞,再拓展為句。

如:飯—吃飯;肉—吃肉;水—喝水;車—推車

3.基本需求表達

通過上面的訓練,這個時候就要培養孩子完成一些日常基本能力,如穿、脫衣襪,寶寶在做這些事的時候,家長邊示範邊說:穿衣、穿襪,並讓孩子進行模仿,關於寶寶語言需求的日常表達,

當然教孩子學說話,還要注意很多,並要掌握一定專業方法,為了系統幫助家長引導孩子開口說話,歡迎訂閱我的專欄:《如何讓寶寶說話,遠離孤單》,視頻實操講解演示,從字母拼音ɑ o e開始,詳細列舉了發音方法,同時總結了一些易發聲、易理解的漢字,從無聲無語言教起!

語言遲緩的孩子除了不愛說話,通常還會存在感統失調,專注力欠缺的問題,所以,訂購課程後,還會贈送這方面的電子資料:語言康復機構認知卡+感統訓練+口肌訓練+注意力訓練卡,

如需瞭解專欄課程,點擊頭像進入我的主頁,找到專欄,可試聽,私信、關注、專欄如下圖:


以下為訂購專欄,贈送資料的部分文件:


8爪媽媽


以我大寶親身經歷,開口說話的早晚與智商無必然聯繫,因為孩子的發育有個體差異,每個孩子說話的時間都不一樣。但根據相關理論和實踐證明,如果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講最基本的爸爸媽媽,2歲半還不會講短句,要去檢查一下是否有語言發展障礙。

01

我大寶的經歷

生大寶的時候,我月子坐得不好,有一段時間就一直看病。那時也不流行懷孕時間讀很多育兒書,所以很多東西我都不懂。

出生時醫院檢查說孩子各項發育正常,意識裡就覺得孩子慢慢長就可以,沒有問題,就是早晚而已。

但就語言發育,他7、8個月無意識發過爸爸媽媽的音,我們覺得器官發育沒問題,就不用擔心,但他和樓下只大10天的小男孩相比,感覺差了很多。

他到一歲半的時候,還不會有意識的叫我們爸爸媽媽,他需要我們會看向我們,也會撲向我懷抱尋求安全感,但不會有意識叫媽媽。

那個小男孩可以說很多單詞,我家的只會叫爸爸媽媽,哥哥,哥哥還不叫哥哥,叫得得。

和那個男孩子在一起,是個人都感覺出來,他差很多。

一歲半後,奶奶從老家過來帶他,奶奶寂寞,就每天和他講話,方言比較多,他說的話多了很多,但都聽不清楚,要我做翻譯。

2歲半送去小小班,老師還問我,是否從老家剛過來。

老師反映上課接受力很強,聽不懂他想表達什麼,可是能感覺出來,只要教一遍,他就很著急地想表達出來。

過了3歲後,他的語言進入飛速發展期,表達清晰,很有邏輯性。目前6年級,最喜歡錶演、演講和辯論,所有帶過的老師都說他非常地聰明,學東西一學就會,就是不夠踏實。

而那個小男孩,單論表達和學習,和他比要差一些了。

所以,開口說話早晚和孩子智商沒有必然聯繫。

02

開口說話的早晚和語言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語言器官,聽力器官、舌頭髮育都沒有問題,那麼說話早晚和語言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還以我大寶和那個同年齡的男孩對比。

那個男孩家是我們樓下賣包子的,因為做生意,他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舅舅總共6口人。


因為賣東西,每天接觸很多人,他的周圍都有人一直在講話。

而我家就一家3口,我和老公的工作都是對著電腦備課和看材料,講話比較少。我和他都屬於那種不太愛講話的,尤其是對著很小的孩子,我也沒有意識要和他一直不停地講話,刺激他的語言發展。

一歲半奶奶來了後,他會的詞語多了很多,但發音不準,是因為奶奶講的都是方言。老人家年齡大了,有些話可以重複說很多遍,自己也不知道,所以無意間刺激了他的語言發展。

這就像我們學母語,為什麼每個孩子會說話後,口音都不一樣,因為他周圍的語言環境發音不一樣,刺激他的也不一樣。

學生都很怕學英語,我沒去過國外,但去過的人都知道,如果你想說英語,到了國外一堆都是說英語的環境裡,你很快會學會說英語。

二寶我們就有經驗了,二寶出生後,我們家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而且爺爺每天都帶他到樓下去逛。所以二寶現在才週歲,但無意識會發很多音節。比如每天早晨和哥哥拜拜,他下意識會配合動作說出類似拜拜的音。

語言環境、語言刺激一定程度上都影響著孩子說話的早晚。

0

正常一歲半會發基本的音,3歲左右會說比較完整的句子

按照普遍標準,媽媽們可以觀察孩子,7、8個月是否有重複爸爸媽媽的音節。8個月到12個月之間,有需求是否會帶點有意識表達,大人教一項東西,他會很快領悟並作出反應。

好比我家二寶,他吃麵包,你先說一句,給媽媽吃,然後用手指指向自己嘴巴,他就會把麵包塞到你嘴巴里。

他想媽媽抱的時候,要是換爺爺奶奶,他會很清晰地大哭叫媽媽,哥哥說有點像有意識地叫。

哥哥有時喝飲料,他看到瓶子就會拿過來放到我手裡,意思是幫他打開。

我沒有列具體的月份一定要達到什麼,是因為每個孩子同一項發育可能會晚上一兩個月,所以媽媽們不用焦慮,去對照某一個具體月份的標準。

如果有的孩子發育晚,像我大寶那樣,正常一歲半孩子要會發基本的爸爸媽媽音,不是有意識,但一定發過。如果沒有,要注意觀察,2歲左右如果語言沒有明顯的改善,但其他行為是正常的可以耐心等待。2歲半以後,可以去醫院檢查一下,看舌頭、聽力、語言器官的發育,3歲如果有問題,就可以診斷得出來是否發育遲緩。

到了3歲,孩子可以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老師教的兒歌也可以很快學會。

04

如何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

剛才分析過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可能遇到的問題,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說話時,可以試驗以下方法。

(1)儘量語速放慢,重複說話。我們大人說話習慣了,大家也都聽得懂,但孩子不一樣,他早期只能接受最簡單的音節。

和孩子說話時,一定要特別有耐心,語速放慢,反覆去和他重複,你希望他學會的音節。

(2)給孩子提供說話的環境。孩子說話慢,和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老人帶孩子,只喜歡看電視,給孩子一堆玩具,或者整個房間很安靜,那孩子沒有外界的刺激,語言肯定學得慢。

孩子學語言其實非常快的,你可以配合動作示範給孩子,有空就和孩子說話,刺激他的語言接收系統。

(3)帶他到人多的地方去。我一個朋友和我講,她小時候很愛帶孩子去菜市場,因為她家門口就是菜市場。

不管什麼樣身份的人都要買菜做飯,那裡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人。見的多了,孩子膽子也大,想表達的願望也很強烈。她女兒從小就語言能力很強。大學獲得過很多獎項,作為交換生去荷蘭交流過,畢業去美國讀研究生,是一個顏值才華並存的優秀女孩子。

前面我介紹的那個賣包子的孩子,也是如此,語言發展比別人早,就是因為周圍說話的人很多。

05

寫在最後

孩子說話早晚和智商沒有必然的聯繫。按通用標準,7、8個月會發無意識爸爸媽媽音節,一歲半會基本的詞彙音節,3歲會說比較完整的句子,可以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在這些時間段內,同月份的孩子會有一些差別。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刺激孩子的語言發育,孩子2歲半以後,可以帶去醫院檢查語言、舌頭和聽力器官,3歲如果問題很嚴重,那就需要診斷是否真的發育遲緩。(圖片來源於網絡)


樂晨媽媽的育兒花園


我有親眼親歷所見,才敢說出

說話早晚與智力,智商私毫關係沒有!!!!!

有一小男孩從小聰明可愛,就是說話晚!兩歲以後才會說話!(後來分析與學說話時所處環境有關,奶奶爺爺說山東話,父母說普通話)

上學後,從小學到碩士都是全學校尖子生,經常得獎!不但學習名列前茅( 幾乎每次考試都拿第一 ),還任班幹部 (少先隊大隊長,斑長,學生會主席)

畢業分配當時好單位搶著招他(華為,中興,保潔等),

工作後,工作能力強,升職很快!現在已提拔到總裁!

口才,文筆都非常好!

所以好好培養孩子的品德才華才是最重要的!!


硬如石韌如梅雅緻生活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了這樣一個小視頻:一個寶媽讓自家寶寶叫爸爸媽媽。說實話看到這樣的情形也想到我家孩子小的時候牙牙學語的樣子。

確實在我家大寶生下來之後,各個方面的經驗也不足,所以孩子出現任何和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就會感到十分的擔憂。

就像你上面所詢問的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就是擔心孩子的語言問題。實際上在照顧大寶的時候也困擾了我很久。一些寶媽表示孩子說話晚是智商不高,也讓我十分的擔憂。

可是我家孩子最後也沒有像她們所說的這樣智商低,反倒學習成績還不好。所以我們就可以認為,開口說話早晚京晶只是一個發育的問題,和智商高低並沒有任何的關係。

畢竟智商是父母本身的遺傳,加之自己後天的教育。所以,我們迴歸到開口說話這個問題上。

孩子什麼時候開口說話正常?

我們並不知道對於你來說孩子開口說話正常,到底什麼情況下是比較正常的?但是我們可以瞭解一下孩子在語言成長過程之中不同年齡段的表現。經過一定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剛出生之後孩子僅能通過簡單的哭鬧或者獨自創立的嬰語來和父母交流。

慢慢到了6個多月左右,孩子就可能模仿其他人說話。而8個月到一歲左右有可能叫爸爸媽媽。

之後慢慢的孩子也會學習更多的東西,從而和媽媽進行一定的交流。所以如果是孩子正常的發出一個音節,那可能就是八九個月的時候。

如果自家孩子開口說話玩,大家也不必過分的擔心,可能彰顯出來孩子本身發育比較慢。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考慮這些方式進行一定的緩解。

1、多和孩子簡單的交流

如果可以多和自家孩子說說話,那麼必然他們也會有想要說話的慾望,在模仿的過程之中就更加的努力。

2、讓孩子接觸不同的環境

對於孩子來說,在不同的環境之下,他們也會有表達欲。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可以帶孩子多去外面轉一轉,讓他接觸不同的人群,並且瞭解到其他人如何進行交流,這也會激發他內心的慾望。


飯飯媽媽育兒


每個寶寶開口說話的年紀都不一樣,有的幾個月,有的一歲多。

這個跟很多情況有關,但是和智力沒有太大關係,只有極少數是因為智力原因開口說話晚,最重要的還是需要環境。

我寶寶八個月開始叫爸爸媽媽,會說“”好”字,她之所以會說好字,是因為我們家開了個小店,每次別人用手機付款了客人給我們看我們會回答說 “好”,還有打電話經常會回覆別人說好的,久而久之寶寶就學會了這個字,每次我們回答好她也跟著回答好。

所以語言環境很重要,在幾個月時要多和寶寶聊天,你聊的越多她會說話就越早。


90後莞漂


沒關係,切身體驗,我兒子一歲多才說話,現在讀初中一年級,全年級十個班4百多人排名前二十名,個性活潑好動,每年都參加編程比賽,都是全市第一名,講話完和智商沒關係。我小舅子兒子兩歲多才講話,現在讀小學一年級,學習還可以。


共和國的守望者


小東東剛過完2歲生日,孩子眼睛長得大大的,外人看到都說是個漂亮孩子。東東性格比較活潑,很喜歡在家裡跑著玩鬧,但是在媽媽眼裡,小東東發育的好像有點晚。別家像小東東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可以很正常的說整句的話了,但是小東東直到現在,也只會咿咿呀呀的會喊媽媽、爸爸,說話的時候也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蹦出來的。東東媽覺得自家孩子是智力有問題嗎,和丈夫聊起這件事,丈夫卻說大科學家愛因斯坦3歲的時候還不太會說話呢,孩子才2歲不能妄下定論。

孩子說話早晚決定智商高低?你這話要是從哪個專家口裡聽到的話,那說這話的專家該下崗了。很多有這些擔心的媽媽應該要明白這個道理,寶寶說話早晚主要和這些有關,和智商高低沒多大關係。

一、寶寶說話早晚和這些有關

1、家庭語言教學環境

現如今養育一個孩子的時候,都是老少齊上陣。家長希望孩子能學習多國語言,爸爸講國語,媽媽說英語,婆婆說方言,處於這樣多方的語言教學環境中,寶寶難免會陷入語言接收混亂的狀態。家長要知道“一口不能吃成胖子”,要讓孩子處於單一的語言教學環境中,這樣寶寶能早點學會說話。

2、父母太過“包辦”的育兒方式

在養娃的時候,父母太過“包辦”,寶寶需要吃某一個食物的時候,寶寶還沒說出話來呢,家長直接就把食物放到孩子面前,這種“包辦”的方式,讓孩子喪失了語言表達慾望。因此家長最好用“放養”的方式,讓寶寶慢慢學會表達自己的慾望。

3、家長誤解的“說話晚”

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家孩子1歲都會說話了,這個說話可能只是開口叫爸爸、媽媽而已,有的家長理解的孩子會說話是說出整句話。寶寶在1歲前可以模仿聲音,到1歲半的時候可以說出字詞了,等寶寶在2~3歲的時候,寶寶懂得語法表達,基本可以清晰表達意思了。因此家長是不是誤解自家孩子說話晚了呢?

二、說話早晚和智商高低沒多大關係

寶寶的智商發育在排除病理因素之外,基本就是先天遺傳父母的,就是說父母沒有智商問題的,孩子的智商基本沒毛病。寶寶的智商高低,還可能與後天的飲食和教育環境有關,因此家長的培育也很重要,你現在還覺得自家寶寶說話晚是智商低嗎?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用戶769288457696924


寶寶多大開口正常?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研究,寶寶開口說話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1-3個月

你會聽到寶寶發出唧唧咕咕的聲音。而且會重複一些元音,比如(啊、哦),開始能模仿一些聲音,甚至於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聲音,比如(姆、巴)。

二、4-7個月

4個月,他就會開始牙牙學語,使用很多母語中的韻律和發音特點。而且聽到聲音還會發出聲音來回應。如果到7個月時,他仍然沒有開始牙牙學語或者模仿任何的聲音,可能意味著他的聽力或者是語言發育有問題了。

三、8個月-1歲

前幾個月的唧唧咕咕和尖叫聲已經被比較清晰的音節取代,比如(ba、da、ga、ma)所以有時候你會驚奇地發現,他已經會叫爸爸媽媽了,而且他說話還有音調的變化。

四、1歲之後

他可以說一些單個的字詞(15-18個月),會使用簡單的詞組(18個月到2歲之間),會用2-4個詞的句子,重複對話聽到的內容。大部分幼兒到快2歲的時候都可以掌握至少50個口語詞彙,而且可以將兩個字詞放在一起組句子,不過孩子之間差異很大,即使那些聽力和智力都正常的孩子,有一些也要等到2歲之後才會講這麼多的東西。男孩的語言發育往往比女孩的慢。不過至少也要會一些詞組,包括喜歡的東西、身體的部位,甚至於熟悉人的名字。

五、2歲之後

已經可以表達50個以上的詞彙,能用4-5個詞組成句子,能說出自己的名字、性別、年齡、可以使用代詞(他、她、他們),能理解2-3個要求的語言指令。

六、3歲之後

到三歲之時,孩子掌握的詞彙量應該達到300個以上,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法規則,能講出最長5-6個詞的句子,語言表達比較清楚,會講故事。

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與智商有問題嗎?

目前並沒有實際的研究資料證明寶寶開口早說話聰明,所以說寶寶說話的早晚和智商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這個跟寶寶自身的發育情況以及跟家長的培養教育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有一些家庭裡是好幾個人一起帶寶寶,平時大家會經常跟寶寶們說話,寶寶也會潛意識裡模仿大人的說話,那麼寶寶就會開口說話比較早。而有一些家庭,是老人帶,或者是忙於工作的寶媽在帶孩子,沒有時間跟孩子說話,就只會忙家務或照顧他,沒有了說話的環境,從而減少了刺激寶寶語言發展的機會。

如何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

1、家長多跟寶寶進行溝通交流

父母白天忙於工作,晚上回家就應該多與寶寶進行語言上的交流、溝通、引導。出行的時候,可以多跟寶寶去描述事物,拓展詞彙,儘可能地給寶寶多輸入一些詞語量。

2、積極地回應

在寶寶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可以及時地回應他,可以用寶寶發出的聲音回答他,也可以用驚喜的表情來回應,這樣跟寶寶對話,他們會覺得很開心,激發寶寶說話的興趣。

3、多創造不同環境去接觸

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創造不同的交流環境,讓他接觸更多的人,參加一些不同的交流活動,讓孩子在正常的社會交往中,學習怎麼去運用語言。


育兒媽媽平臺


大家好!我是西安市中心醫院兒保科梁豔醫生。

在門診有很多孩子到年齡卻因為不能開口說話前來就診,老輩人常說“貴人語遲”沒有必要過分關心。其實說話的早與晚,的確存在著個體差異,也受一定的遺傳因素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小兒的語言學習有一個基本過程,如1週歲以內孩子的發音一般是無意識或僅有簡單的單音,1-3歲後就能比較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和要求了。如果2-3歲時孩子的發音仍不清楚,甚至別人聽不懂,那家長就需要關注了。

父母首先要明白,說話晚和語言並不等同。語言的發育包含語言的理解和運用兩個方面,而說話是通過各個調音器官正確的字詞,只是聲音的產生。說話晚並不意味著語言發育遲緩,但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一般會出現說話晚的情況。

語言發育遲緩,是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法語水平。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原因分為以下幾類:

●聽力障礙,聽不清或聽不見別人講話

●構音器官疾病,由於器官上的問題直接引起的語言發育落後

●智力落後

●缺乏語言環境,帶養人跟他(她)交流少;家庭成員之間交流少,生活在語言缺乏的環境中,也會影響語言發育

●家長包辦太過。有些家長總在寶寶沒有完全表達出意願時,就滿足了他的需求,這就讓孩子失去了很多主動表達的動機,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寶寶語言發育

●也可能無以上明確原因的情況下出現語言發育明顯延遲。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當寶寶具有以下表現時,父母們應提高警惕,必要時及時就診:

1、小孩說話較其他孩子晚,發展慢或說不清楚;不能咀嚼;

2、 2歲後完全不能說話或表達困難,聽不懂別人說話,不能恰當的使用詞彙;

3、3歲後發音不清晰,說話不流暢。

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孩子早期的語言發育至關重要。那麼,父母在每天的生活中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呢?

對於嬰幼兒,我們可以通過言語刺激來幫助寶寶。如一起聽歌唱歌,歌曲是孩子們接受和掌握語言的最佳形式,唱的過程中,你可以配合上相應的手勢,幫助孩子理解歌詞的意思;

通過與寶寶對話的方式,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通過清晰準確、生動形象的表達告訴給孩子,調動起所有的感官來幫助孩子增加體驗,從而發展模仿技能;

2-3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平時多觀察孩子的興趣點和玩耍方法,傾聽孩子想說什麼,瞭解孩子的心情和發育水平。有針對性的根據孩子的喜好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知識。

對於孩子吐字不清晰的情況,不要模仿、更不要嘲笑,用正確的發音重複一遍他的話就可以了

父母放下手機,多跟孩子互動。孩子更需要的是一種交互表達,應增加跟孩子的交流。

多帶孩子出去玩。拓寬孩子的知識面,進而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給寶寶用語言表達需求的機會,正確引導寶寶用語言表達需求。

如若家長髮現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應及時到相關科室就診,排除相關疾病。對於先天性發育異常或者由於神經病變導致言語肌肉的麻痺或運動不協調所致的言語障礙,應及時去正規的醫院進行規範的治療。

最後希望每位寶寶都能健康成長!如您看文章比較麻煩,不方便,可以打開我的視頻聽我講。


小太陽兒童健康


現在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說話問題,特別重視,認為孩子說話晚,就代表不聰明,智商低的表現。這種想法有科學依據嘛?孩子的說話早晚,跟智商高低有關係嗎?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孩子多大開口說話正常?

孩子的語言發展的五大規律

1.孩子在3個月左右,會發出一些呢喃聲音。

2.在7.8月左右,孩子可以開口說些疊詞,如“爸爸”“媽媽”,開始模仿大人說話。

3.孩子在1歲至一歲半時,可以說一些單詞句。

4.孩子在1歲半至2歲時,可以說一些日常的簡單句,處在語言爆發期。

5.孩子一般到了3歲之後,可以完成日常的一些對話,還能掌握地方方言,語言表達成熟。

孩子說話早晚與智商沒有任何聯繫

一般來說,孩子的語言發展都是遵循以上五大規律來的,說話的早晚是根據孩子的生存環境還有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很大關係,跟智商沒有任何聯繫,只能說說話早的,大腦發育較為健全,孩子的模仿能力增強,學習說話比較快,但這也是看家庭是否給到孩子一定的語言氛圍,刺激孩子的腦部發育,這樣孩子才有可能說話比同齡的孩子要早。

如何讓孩子早點開口說話?

1.鼓勵孩子多說話,耐心的去教孩子

2.給孩子多讀繪本,多聽兒歌,增加詞彙量

3.可以買個早教機,激發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

4.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認識新的人和事,刺激孩子的腦部發育,增加孩子的認知

5.可適當讓孩子看一些卡通動畫,模仿動畫人物的聲音,有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



綜上所述,是關於孩子說話問題發表的一些想法和建議,歡迎大家在評論下方留言發表不同意見,我是蘇小燕,一名教育行業的從業者,大家可以關注我,幫您解決育兒方面的種種問題,關注孩子每個時刻的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