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塘鯴魚的水溫是多少度?

LKW512512


想要養殖塘鯴魚首先要熟悉它的生活習性,只有這樣才能產生經濟效益。塘鯴魚,又稱為鬍子鯰,它雖然屬於鯰型目,但是和鯰魚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下面就詳細的說一下養殖塘鯴魚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它的生長環境和適宜的水溫。

首先,要分辨塘鯴魚和鯰魚在品種上的差異。塘鯴魚屬於熱帶亞熱帶區域水產品,個體在一斤左右的就屬於大傢伙了。而鯰魚就不這樣,幾十斤上百斤的都有,所以不要把兩個品種混淆起來。這兩種魚在魚苗期長得非常像,不要被不良商家坑了。

其次,就是塘鯴魚既然屬於熱帶亞熱帶區域的水產品,也是它分佈於南方各個水域而北方几乎見不到的原因。塘鯴魚對於水質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對於水溫的要求卻很強烈。在水溫低於12攝氏度時就會停止進食,而水溫降到7攝氏度左右後就會被凍死。這兩個溫度點是養殖塘鯴魚最需要重視的。

最後,就是養殖塘鯴魚的目的就是取得最大化的經濟效益,那麼就是它的生長環境了,而最重要的就是水溫。塘鯴魚在水溫達到15攝氏度左右時開始開口攝食,而它的攝食旺盛期是水溫在20~25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是塘鯴魚生長速度最快的時候,也是應該大量投餵餌料的時候。

以上就是養殖塘鯴魚在水溫方面的要求,上面也說過塘鯴魚對於水質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對水溫的依賴非常嚴重,只有掌握好它的生長和生活習性,就會養殖的非常好的。希望本次回答能夠幫到你。






沐漱檸


在今年年初2月份,本人購入了一批不足3克的塘風魚苗,2月份天氣還處於寒冷,魚苗下塘後生長緩慢,靠岸邊遊動不下底,到了四月份生長不足5克,然而到了五月之後氣溫開始逐漸升高回暖,魚苗開始下底,慢慢活躍起來,覓食也很驚人,也是生長最快的時段,在10月份的時候,普遍已經生長到200克左右,因此餵養塘風魚最佳水溫應該是20至35度。

放養時間:開春後三至四月份最佳,南方的天氣已經開始回暖,北方可以推遲至5月份再放養。

盛產期:南方4至11月,北方5至10月,這個時候定期定量投入飼料更便於魚兒生長,

因此魚的最佳養殖水溫在20至35度之間。




釣魚阿金


養塘蝨魚的生長最適宜於20℃--30℃溫度,所以每年4--11月是理想的養殖季節,這段時間可養2--3批魚。 塘蝨魚貪食,常飽食後潛伏於池底的陰暗處不動。因此其生長快、產量高、生產週期短。在中國南方每年可養2~3季,在池塘條件下養殖,經4~5個月飼養,當年魚苗一般可長到0.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2公斤以上,畝產可達5000公斤。 對於上年越冬魚種,普遍可長到1公斤,最大個體可達4公斤以上。鬍子鯰是一種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其食量大,日食量為自身體重的5~8%,最大可達15%以上,如投飼過量,會產生攝食過多而脹死現象。 鬍子鯰耐飢能力強,魚種或親魚在人工越冬期間,4~5個月不投飼也不會死亡,當水溫升到15℃以上時開始正常攝食,溫度在20~35℃時攝食旺盛。 擴展資料:養殖塘鯴魚的日常管理; 1、藕魚兼顧,合理調節水位,平時大池水位保持30~50cm,過深水位不利於藕的光合作用和生長。 2、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防治藕病蟲害,粉劑宜在有露水的早晨施用,水刺儘量灑在藕莖葉面上,避免直接落入水中,施藥時最好把魚趕入魚溝、魚坑內。 3、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以有機肥為主



農村東格


鯰(nián)魚(Catfish),俗稱塘蝨,又稱作鬍子鰱、黏魚、塘蝨魚,生仔魚。鯰的同類幾乎是分佈在全世界,多數種類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種類生活在海洋裡。

特徵:普遍的體上沒有鱗,身體表面多黏液,有扁平的頭和大口,上下頜有四根鬍鬚,利用此須能辨別出味道。鯰魚有三大,即嘴大、頭大、肚子大。其色別有兩種:一種是青灰色,一種是牙黃色,牙黃色的鯰魚身上有花斑。

習性:夜行性,白天靜靜地藏在河底的坑裡或樹根下。食量大,如多瑙河鯰的大型種類會襲擊小型的水鳥或老鼠。

毒性:鯰魚的卵有毒,誤食會導致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情況嚴重的會造成癱瘓。

鯰魚為底層兇猛性魚類。怕光,喜歡生活在江河近岸的石隙、深坑、樹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裡,以及流速緩慢的水域。 在水庫、池塘、湖泊、水堰的靜水中,多伏於陰暗的底層或成片的水浮蓮、水花生、水葫蘆下面。春天開始活動、覓食。入冬後不食,潛伏在深水區或洞穴裡過冬,如果沒有什麼東西去侵動,它一般不遊動。 鯰魚眼小,視力弱,晝伏夜出,全憑嗅覺和兩對觸鬚獵食,很貪食,天氣越熱,食量越大,陰天和夜間活動頻繁。 鯰魚性成熟早,一般一齡即成熟。產卵期長江一帶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產卵時成群追逐,和達爾文蛙相似,雄性鯰魚也是把雌鯰魚產的卵含在嘴裡,以此孵出小鯰魚。不同的是,雄鯰魚在這段時期不能進食。幼魚以浮游動物、軟體動物為食,其中水生昆蟲的幼蟲和蝦類是它的美味佳餚。鯰魚貪食易長,500克左右的幼魚便大量吞食鯽魚、鯉魚等,最大個體可達40千克以上。鯰魚適宜生活在水溫20~25℃水域。


Mr李先生的生活日記


塘蝨魚的生長最適宜於20℃--30℃溫度,所以每年4--11月是理想的養殖季節,這段時間可養2--3批魚。

塘蝨魚貪食,常飽食後潛伏於池底的陰暗處不動。因此其生長快、產量高、生產週期短。在中國南方每年可養2~3季,在池塘條件下養殖,經4~5個月飼養,當年魚苗一般可長到0.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2公斤以上,畝產可達5000公斤。

對於上年越冬魚種,普遍可長到1公斤,最大個體可達4公斤以上。鬍子鯰是一種以動物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其食量大,日食量為自身體重的5~8%,最大可達15%以上,如投飼過量,會產生攝食過多而脹死現象。

鬍子鯰耐飢能力強,魚種或親魚在人工越冬期間,4~5個月不投飼也不會死亡,當水溫升到15℃以上時開始正常攝食,溫度在20~35℃時攝食旺盛。


農村閒人搞野


在我們家鄉塘鯴魚也叫滑鯴,兩字簡單明瞭,因為它的特點就是身子滑。人工養殖塘鯴魚水溫應控制在15度到30度之間。因它屬於熱帶魚類,水的溫度太低可能會死亡。北方地區養殖要進行人工調溫,水溫必須保持在15℃以上,水溫15℃以上時才會正常生長,因為溫度低於15度它就會保持過冬的狀態,不吃東西就不會生長,所以溫度的調控很重要。



池塘應具備的條件

池塘水的來源最好是自然的。現在農村的河流應國家環境保護的證策水越來越清,引入河水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在水進入池塘前最好過濾一遍,比如在河水流入池塘過程中設置過濾池,不僅能過濾水的雜質,還能預防外來魚的侵入傷害。


池塘的規模寧願大不能小。雖然塘鯴能適應小池塘養殖,但小池塘終歸小的特點,怎麼變都不能發揮盡其優勢。池塘中的地質成分最好是接近天然的,這樣結構的環境各因素才能更穩定。

科學的排水系統和水生植物不可小看。進出水口最好是錯開位置,每個池塘的排水系統最好是獨立的,這樣能有效防止各種不良因素相互感染。另外,池中最好根據面積大小種植一部分適合塘鯴屬性的水生植物(蓮藕),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夏天擋太陽光照射的作用,還有調溫和淨化水體水質的作用。



最後,是塘鯴和池塘日常管理維護。早晚巡塘一次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這樣能及時觀察塘鯴的健康狀態以及池塘各方面的變化。應保持池塘水面清潔,不讓雜物擋住基本光線。還有的是預防塘鯴生病,根據養殖情況定期對池塘對水進行消毒,杜絕外來病源體進入塘鯴池塘。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科學養殖。


農事隨談


20到30度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