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號:世界最古沉船、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船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曾發生過幾起或幾十起重大的沉船事故,比如中國甲午戰爭中的致遠艦,1912年的泰坦尼克號等。

每一起沉船事故有其自身的價值,長期以來都是值得我們深究的。

目前在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唯一能見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沉船就是我國南宋時期的商船——南海一號,同時它也是我國發現的第一個沉船遺址。

南海一號:世界最古沉船、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船

20世紀80年代初,是一個海底尋寶的瘋狂時代。

英國海洋探測公司3名隊員在荷蘭海事博物館的一份舊報上發現:一艘名為“YHRHYNSBURG”的東印度公司輪船載著6箱白銀、385.5噸細錠在中國陽江的南海海域發生海難,最後沉入海底,但報紙並沒有說明沉船的準確位置。

英國海洋探測公司立即向中國文物局提出打撈沉船的申請。中國方面決定和英國公司合作打撈,指定廣州救撈局參與。

英國研究專家精確地估算出了沉船的位置,但仍沒有直接找到這艘屬於東印度公司的沉船。

南海一號:世界最古沉船、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船

這次打撈工程輔助船“南天順”的船長陳保進,20年前就在英國人租的“救撈207”號船上當二副。他清晰地記得,1987年7、8月份的一天,聲吶儀器顏色突然變深。

“水下肯定有東西!”他首先派潛水員潛到水下,但由於淤泥太厚,潛水員沒有任何發現。

為了節約成本,英國人把1噸多重的抓鬥放到海里去抓。結果抓上來百餘件精品文物,裡面有瓷器、銅器、錫器、鍍金器、鐵器等,可惜瓷器都成了碎片。

後來當時中方的領導、南海救撈局的副局長尹千紅意識到,這是中國的沉船,得由中國來解決,態度強硬地拒絕了英方。

南海一號:世界最古沉船、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船

隨即,國家文物局根據撈上來的文物鑑定出:這是一艘宋元沉船。當時的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聞訊後興奮不已,為之取名“南海一號”。

由於當時我國水下考古正處在起步階段,無力獨立打撈。只得先培養水下考古人才,先後派出國培訓,積極組織訓練和演習,我國水下考古水平這才得到了提升。

2001年,考古隊員幾次下水探測都無功而返。但在勘測日程的最後一天,考古隊員在2米多深得淤泥裡發現了這艘船。

考古隊員確認了“南海一號”的位置後,先後深入到海面下20米深處進行了8次探測,瞭解船體結構和文物勘探等。

南海一號:世界最古沉船、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船

現在可以基本確定“南海一號”長30.4米,寬10米,高4.5米,是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船隻。

雖然沉沒海底800多年,但是船體保存完好,整艘沉船沒有側翻,船體的木質仍然堅硬如新,這樣的情況世界範圍內是第一次發現。

並且在一個面積僅有幾平方米的小艙內,就撈起了4000多件精美絕倫的文物,絕大多數瓷器完好無損、燦然如新。可見“南海一號”的珍貴。

從“南海一號”已經打撈起來的文物可以看到當時中國在世界海上貿易中的地位: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樣在國內從未發現過,卻與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飯”飯碗很相似。

南海一號:世界最古沉船、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船

還有一些陶瓷首飾盒上出現中國文化少有的圖案,顯然是專門為國外客戶製作的。考古學家據此估計,該船上很多商品都是當時國內廠家根據國外市場要求特別製作的。

目前,“南海一號”沉船點發現了上萬枚銅錢。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漢代五銖錢,最新的是建炎元寶(南宋初年)。這麼多貨幣表明了當時中國的國力之盛,中國貨幣可以成為“海上絲路”的硬通貨。

從發現“南海一號”沉船遺址到深入海底打撈文物進行勘測這一過程,不僅發現了大量珍貴的文物,證明了我國南宋時期的國力昌盛,也見證了我國水下考古水平技術的提升。

本文參考自:《神秘消失的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