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南海,法國來了

南海,法國來了

行駛在太平洋上的法國艦艇編隊

自南海非法仲裁結果出爐以來,相關國家圍繞南海爭端的爭論、討論、對質就沒有停止過,南海問題持續升溫。人們的目光也投向中國、菲律賓和美國等焦點國家。就在此時,歐洲大陸的法國卻悄悄來到了南海,公然介入南海問題。日本《外交家》雜誌為此刊文《南海 法國來了》向亞洲各國發出警告。

高調介入南海事務

文章指出,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貿易路線之一,近年來,由於菲律賓、越南等國的惡意挑釁,以及中國對自身領土當仁不讓的宣示主權,南中國海變成了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

一直以來,美國都在暗中使勁,希望藉助各方力量,謹防南海變成中國的“內海”。然而,7月12日的南海仲裁結果徹底激怒了中國。南海就像一個火藥桶,似乎隨時都會爆炸。

讓人意外的是,就在這時,一個看似與南海無關的歐洲國家——法國,偏偏要來踩這個火藥桶。儘管它的國內正飽受“伊斯蘭國”的恐怖威脅,但是法國還是宣佈要協調其它歐盟國家海軍在南海自由航行。今年6月5日,在新加坡舉行的亞太防務論壇香格里拉會議上,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昂表示,歐盟明確反對任何威脅南海航行自由的行動,歐盟將在近期組織歐洲各國海軍前往南海捍衛航行自由。他強調了法國海軍要在“亞洲的海上區域”裡“定期和可見的存在”。他還不點名地警告中國要“謹言慎行”。法國的南海計劃對中國政府來說無異於一條壞消息,顯然,這與美國及其盟友對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領土糾紛的“外部干擾”是相呼應的。

文章表示,從嚴格的戰略觀點來看,還不能確定法國的這項宣言對南海局勢的影響。畢竟,儘管法國是全球主要軍事力量之一,但它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是有限的。除法國之外,其它歐盟國家的海軍和空軍在太平洋地區也沒有形成一種長久的存在。但是它還是有小規模的戰略影響,法國敦促歐盟介入南海將會從外交上更加孤立中國在該海域的利益。“法國的加入還可能削弱中國對南海主權宣示的立場,畢竟它是一支重量級的國際組織的代表”。

作為南海爭端“域外國家”的法國,如此高調地宣佈介入南海事務,它的用意是什麼呢?首先,法國認為自己與南海“息息相關”,因為它也是一個“太平洋國家”。

南海,法國來了

亞太地區的法國

與普遍看法相反,法國對動盪的遠東地區一點兒都不陌生,它在亞太地區的利益至關重要。它在南太平洋地區的領土有: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沃利斯及富圖那群島。加上它在印度洋上的屬地(留尼汪島、馬約特島和克爾格倫等),法國屬於一個不折不扣的印度洋-太平洋國家。這些海外領地加上加勒比附近的領地使得法國擁有世界第二大的專屬經濟區(110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美國。其中62%的經濟區位於太平洋,印度洋則佔了24%。150萬法國公民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領地上。這些專屬經濟領地和人口需要足夠的保護和管轄,所以在上述地區,長期駐紮了8000名法國軍人(其中太平洋地區有2800名軍人)。僅在太平洋地區,法國就部署了兩艘偵察護衛艦、四艘巡邏艇、兩艘多任務艇、五架海上偵察機、四架戰術運輸機和七架直升機。其中,兩艘護衛艦“霧月”號和“葡月”號部署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塔西提島太平洋海軍基地,這兩艘軍艦多次訪問過中國的青島、上海、湛江、香港等港口城市。2015年10月,“葡月”號在訪問湛江時,還與中國海軍艦艇圍繞“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展開了實兵演練。

儘管歐盟不太重視他們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但是法國還是通過一系列的條約和協議,與諸如日本、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印度和中國等亞洲國家維持了一張“戰略伙伴關係”網。法國還在發展與新西蘭和馬來西亞的戰略關係。它還參加了幾乎每一個重要的地區戰略論壇,如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東盟地區論壇,以及太平洋海岸警衛隊論壇。

此外,法國還是亞洲國家國防裝備的主要供貨商。最近,它剛剛收穫一項大單,要賣給澳大利亞12艘潛艇;它出售印度的“陣風”戰鬥機的合同正在進行中;它還將協助馬來西亞建立潛艇部隊,與新加坡就國防事務展開研究合作。很少有人知道,新加坡空軍在法國南部有一個長期基地用來訓練他們的戰鬥機飛行員。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法國在亞洲不算新人。法國教授肖恩·麥克海爾在他的新作《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寫道,作為越南曾經的殖民統治者,法國在1931年宣佈其在南海擁有部分主權。

法國認為自己在亞太地區擁有重要的利益,即使他們和歐盟與中國有著重要的貿易聯繫,它還是冒著激怒中國的風險,積極介入南海事務。那麼法國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來到南海呢?

南海,法國來了

法國總統奧朗德

商業還是戰略

2015年11月,法國與澳大利亞軍艦在越南附近進行了聯合軍演。今年2月,他們又與馬來西亞海軍在婆羅洲北部海岸舉行了演習。5月3日,法國海軍拉斐特級護衛艦“蓋普拉特”號加入到美國航母編隊公然駛入南海。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昂表示,今年法國一共執行了三次在南海的航行。介入南海成為奧朗德政府調整東亞事務政策的一個信號。法國試圖重新設計自身的大國形象,改變一貫的歐洲反美主義橋頭堡形象。勒德里昂號召歐盟介入南海,認同美國式的南海乾涉價值觀,一改自身堅持歐洲事務主導國並執行相對獨立外交政策的風格。在南海政策上,法國開啟了明顯的選邊站模式。

巧合的是,南海仲裁宣判日恰逢在北京舉行的“2016中歐峰會”的開幕日。這使得歐盟主席唐納德·塔斯克在談到南海問題時選擇了外交辭令。法國介入南海需要得到歐盟的支持,但是顯然歐盟還沒有想好如何回應法國。

此外,法國選擇這個時機公開宣揚介入南海,勢必使得南海的局面更加複雜化,加劇問題升溫並推進南海問題的國際化。在沒有獲得歐盟完全支持的情況下,法國走出這一步究竟是有商業目標還是真的有戰略需求呢?

進入亞太地區對法國來說是勢在必行的,因為這裡有一個廣闊的軍火市場。東南亞是世界軍火市場的重要買家市場,法國在南海的航行,既能對外展示本國海軍裝備水平,也是向這些國家進行武力威懾的絕佳時機。

隨著南海問題的不斷升溫,形勢愈加緊張,南海諸國對國防裝備的需求日益增大,世界第五大武器出口國亟需要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藉機增加他們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然而,法國國內也有一種聲音認為他們應該保持擔當“國際正義”先鋒軍的職責,就像他們在2003年反對美國出兵伊拉克一樣,在南海維持自由航行的“正義”。即使這會讓他們付出慘重的經濟代價,也要保住自己的形象。法國海軍應該繼續出現在南海航線上,尤其是在英國已經退出歐盟的情況下,法國更要協調歐盟參與南海事務,與歐盟各國實現共同防禦政策。

長久以來,以法國為首的歐盟與中國保持了良好的經濟貿易往來。南海則是保證雙方貿易順利進行的一條重要水道。儘管法國在南海問題上倒向了美國一方,不間斷地挑釁中國,但是法國和歐盟在涉及中國與南海國家特定領土爭端問題上一直謹慎地保持中立。這也保證了中法關係目前還處於平穩狀態。商業利益與戰略需求是相輔相成的,法國此番介入南海,他們希望在經濟繁榮的亞太地區收穫一份商業利益的同時也能將兵力投送到太平洋上,保持法國海軍的全球戰略優勢。

本報專稿 吳童

南海,法國來了

南海,法國來了

歡迎點擊您喜歡的內容【朋友圈】, 法制文萃報微信平臺可以使您瞭解更多更專業的新聞熱點資訊、文化藝術信息、歷史檔案鉤沉、健康保健指南,並提供重要的法律服務意見。還能夠與本報進行互動、分享、交流!歡迎你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關注我們:

1、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查看官方賬號】可以關注我們;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眾賬號】中查找:fzwcb199201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