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有些熱帶氣旋為何出生在“家門口”?南海“土颱風”瞭解一下

根據中央氣象臺8月25日9時50分發布的熱帶低壓登陸消息,臺灣海峽熱帶低壓的中心已於25日上午9點40分前後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沿海登陸。

到了今天白天,熱帶低壓強度持續減弱,但其殘留雲系和季風雲團仍未消散。浙江東部、福建東北部、江西南部、湖南東南部、臺灣島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

有些熱帶氣旋為何出生在“家門口”?南海“土颱風”瞭解一下

影響還在繼續,不過這個熱帶低壓最終因為沒有達到“硬指標”,而沒有獲得被編號的“名分”。自從23日上午發現它在臺灣南部生成時,兩天的時間中還是讓不少人感到稀奇:熱帶氣旋的出生地不都是在遙遠的海洋上嗎?在離陸地如此之近的地方也能生成熱帶氣旋嗎?

有些熱帶氣旋為何出生在“家門口”?南海“土颱風”瞭解一下

2018年8月25日上午臺灣海峽熱帶低壓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嶼沿海登陸,影響福建、江西、浙江等地。

不是所有的海洋都能孕育出颱風

颱風源地,指經常發生颱風的海區。全球檯風主要發生於8個海區,其中北半球有北太平洋西部和東部、北大西洋西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5個海區,南半球有南太平洋西部、南印度洋西部和東部3個海區。

具體到可能會影響我國的颱風來說,又以在西北太平洋海區生成的颱風為最多,其中臺風源地可再細分為三個相對集中區:菲律賓以東的洋麵、馬里亞納群島附近洋麵和南海中北部,一個“西北-東南”走向的帶狀區域。

為什麼是這三個地方呢?

首先,孕育颱風的洋麵,海水溫度一般須在26.5℃以上。此時,海面受到太陽直射而增溫,海水易因受熱蒸發而變成水汽散佈到空氣中,導致熱帶海洋上方的空氣因高溫、高溼而膨脹,使近洋麵氣壓降低,外圍空氣源源不斷地補充流入,產生輻合作用,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同時,上升空氣膨脹變冷,其中的水汽冷卻凝結形成水滴時,釋放出熱量,產生輻散作用,進而促使低層空氣不斷上升,最終對流越來越旺盛。

同時,廣闊的海面和一定的海水深度也是條件之一,只有如此才能給颱風這個大尺度天氣系統提供充足的能量。

另外,在緯度方面,一般颱風在北緯5°-25°生成,因為這個區域有利於形成颱風的旋轉運動。

以上這幾個條件,可以說是熱帶氣旋生成的“普適條件”。對於西北太平洋中“西北-東南”走向的這個帶狀區域來說,它能夠孕育出熱帶氣旋的獨特原因在於其提供了一個“觸發機制”。這個帶狀區域一側常常是夏季風氣流下的西風,另一側則是副熱帶高壓南側的東風,在這樣一個東西風“對壘”的地方,更有利於形成颱風的旋轉作用。

那些在近海“出生”的熱帶氣旋

瞭解了這些之後,我們再看下,為什麼在我國近海區域不容易生成熱帶氣旋。

對於我國來說,靠近陸地的海域,往往意味著緯度更高、海溫更低。同時,近海海域算不得廣闊,深度上也比不上遠海。另外,因為靠近陸地,摩擦力更會限制熱帶氣旋的發展。

不過,有原則,就一定會有例外。

先看下南海北部的例外。近年一個頗為典型的近海生成颱風是2012年臺風“泰利”。海南島附近海溫低、海水淺、風切(風速和風向變化)大,颱風要生成自古不太容易。不過2012年6月,南海溫度偏高、風切小,各種因素加在一起,讓一個低壓系統得以在海南島以東近海處蓄積能量,最終形成熱帶低壓,升級為颱風。

有些熱帶氣旋為何出生在“家門口”?南海“土颱風”瞭解一下

2012年臺風“泰利”路徑預報圖(資料圖片)

而與此次在臺灣島附近生成熱帶低壓類似的是,1955年9月1日南海海域的東北角也生成了一個熱帶低壓,位置更為偏北,甚至到了北緯24°。

有些熱帶氣旋為何出生在“家門口”?南海“土颱風”瞭解一下

1955年9月1日第23號熱帶低氣壓發源於24°N,119.8°E附近(資料圖片)

而在東海近海,歷史上也有熱帶氣旋生成。其中1989年8月臺風“羅傑”在臺灣島北部生成後,拐了個彎後直奔日本,帶去風雨影響,後轉入海洋還延續了多日生命,算得上一個出生於近海而最終消失於遠海的“倒著走”颱風。

這一次,熱帶低壓是如何在近海生成的?

根據監測,臺灣南部熱帶低壓於8月23日上午8點鐘生成,其中心位於臺灣省高雄縣境內,北緯22.7度、東經120.4度。

雖然看上去熱帶低壓是在臺灣島上生成,但是要獲得熱帶低壓的“冠名”,須達到“風速10.8~17.1米/秒(風力6—7級)”的標準。而陸地比海面有著更為密集的地面觀測站點,所以其實有可能這個熱帶低壓是在臺灣島近海生成的。瞭解這個前提後,再來看它在近海生成的天氣系統背景。

近幾天,臺灣海峽海溫雖然比三個颱風源地海溫低一些,但是根據觀測,海溫目前在29℃左右,滿足“海溫高於26.5℃”的標準,基礎條件過關。

而在觸發機制方面,“西北-東南”走向的帶狀區域其實也並非固定不動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上下襬動。在這個熱帶氣旋的生成初期,帶狀區域擺動成“西南-東北”走向,恰好橫在了“氣旋胚胎”中間,為其北面送來東風,南面輸入西風,幫助其更容易發生旋轉作用。

好了,“土颱風”的科普內容小編已經說得差不多了,不過結合最近天氣,還是得多嘮叨幾句。

氣象專家提醒:福建、江西、湖南、廣東等地的持續性降雨對緩解上述地區的旱情比較有利,但局地累計降雨量大,需警惕出現旱澇急轉,並加強防範城鄉積澇、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質災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