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宅在家,家务做到烦?耍心机让孩子做家务,妈妈省力孩子受益

刷抖音看到个视频让我羡慕了好久:八九岁的儿子走到妈妈床前说,“妈妈你起床吧,我要炒菜了”。然后儿子转身就去了厨房,跟爸爸和弟弟在厨房里忙活。儿子边干活边吐槽妈妈,“孩子放假老妈赖床,好像放假的是老妈一样”。做完饭,孩子又去擦地,活脱脱的家务小能手。

网友纷纷评论,这样的儿子给我来一打。为啥别人家的孩子这么爱做家务,自己家的孩子除了添乱啥都不会呢?

关于孩子要不要做家务这个问题,还是存在分歧的。有人觉得孩子小,干不了什么活,反而越帮越乱,还不如自己干省心。有人觉得孩子上学就很辛苦了,还让孩子干家务于心不忍。也有人觉得孩子应该干点家务,既能提高自理能力,还能让孩子更有责任感。

长假宅在家,家务做到烦?耍心机让孩子做家务,妈妈省力孩子受益

对家长来说,孩子做不做家务影响倒不大,无非就是多干少干的问题。但做不做家务,对孩子的成长却会产生深远影响。

孩子不做家务的后果

不做家务的孩子,会有啥后果呢?我就是反面教材。

我很少做饭,也不太会做饭。宅在家的这段时间,最让我犯愁的就是做饭。以前孩子上学我上班,在家做饭的机会有限,如今天天宅在家,一日三餐顿顿不能少。

没有外援,没有外卖,一切只能靠自己,孩子的嘴又叼,我真是天天为做啥饭绞尽脑汁。如果我从小就会做饭,厨房的事儿还不是信手拈来。好像有点扯远了,还是回归正题吧。

  • 最直观的后果:缺乏自理能力

孩子在家被照顾得密不透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啥家务都不做,生活自理能力堪忧。虽说孩子以学习为主,但缺乏自理能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比如,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脱简单衣物和上厕所,事事都需要老师帮忙,会让孩子难融入幼儿园的生活。上小学的孩子,自理能力太差,连书包都不会收拾,丢三落四,条理性差,学习也很难有条理。

长假宅在家,家务做到烦?耍心机让孩子做家务,妈妈省力孩子受益
  • 不做家务的孩子,容易变得自私

家里人每天都在家里忙碌,孩子像小皇帝啥都不干,他就会一直以自己为中心,很难体谅别人的辛苦,缺乏同理心。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只考虑自己,不顾念别人。

上海48岁的大卫,同济大学的毕业生,还在加拿大取得硕士学位,但他回国后一直在家啃老,靠80多岁的老母亲养着。

老母亲忍无可忍把他告上法庭,他却把矛头指向了母亲,“都怪你,在我小时候事事包办,什么都给我弄现成的,让我对你们太依赖,是你的溺爱毁了我!”

自私的孩子只能看到自己的委屈,从来看不到别人的付出,这就是传说中的白眼狼吧。

  • 不做家务的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

上大学会查寝室卫生。有次辅导员抽查宿舍卫生,一点风声都没漏,完全是自然状态。隔壁寝室就火了。她们每个人出门都是光鲜亮丽,但她们的寝室真是惨不忍睹。

宿舍里完全没有下脚的地方,地上全是盆子、脏衣服、脏袜子,各种鞋子,甚至还有内衣,床上也是垃圾与脏衣服的天地。

从小娇生惯养,啥都不做的人,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不具备。

不想让孩子生活在猪窝里,不想让孩子丢三落四的生活,就要给孩子适当的机会学做家务,管理自己的生活。

长假宅在家,家务做到烦?耍心机让孩子做家务,妈妈省力孩子受益

有的家长会说,我也想让孩子做家务,但他不做谁有办法呢,总不能拿棍子逼着他干活。让孩子做家务,家长要稍微耍点小心机。

用点小心机,让孩子喜欢上做家务

让孩子做家务,没有必要河东狮吼,也没必要拿着小皮鞭,只需要家长用点小心机,就能让孩子乖乖干活。

  • 给孩子分配符合年龄的工作

给孩子分配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跟孩子的匹配程度。

让孩子干的家务不能是太难有危险性的,孩子一听就不想干。比如,总不能让3岁的孩子做饭,也不能让5岁的孩子自己大扫除。

给孩子分配任务,要让孩子比较快速的完成,也不用太费力气。比如,3岁的孩子可以扔垃圾,5岁的孩子可以扫地,用吸尘器吸地,6岁的孩子可以洗衣服,收拾自己的床铺,7岁的孩子可以收拾自己的房间等。

长假宅在家,家务做到烦?耍心机让孩子做家务,妈妈省力孩子受益
  • 给孩子设定日常任务

固定让孩子负责某项工作,给孩子设定日常任务。比如擦地、收拾碗筷、洗碗,扔垃圾等等。为了让孩子更乐于行动,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有的家长会给家务活定价,孩子干一件事就给多少钱,孩子做家务赚零花钱,这种方法是很多育儿专家不提倡的。给家务活定价,其实还是让孩子特殊化,毕竟爸爸妈妈也做了很多工作,但他们并没有靠干家务赚零花钱。

给孩子设定的激励措施,应该是孩子本来就该享有的,比如吃零食,玩电子产品等等。只不过是给它们换了个时机。

我们可以跟孩子约定,你只有做完家务,才能玩手机。如果孩子的日常任务是符合他年龄的,他可以很快完成,孩子就会积极的做家务,毕竟做完家务就可以玩游戏了。

长假宅在家,家务做到烦?耍心机让孩子做家务,妈妈省力孩子受益
  • 及时向孩子表达同情和感恩

孩子有时候会不想干活,我们要及时抚慰孩子的情绪,向孩子表达同情,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是被接受的。

我姐就特擅长向孩子表达同情。她让9岁的女儿擦玻璃,孩子嫌累,拖拖拉拉不想干。我姐就一边擦着地,一边跟她闺女聊天,“我小时候也特别不愿意擦玻璃,你姥姥让我擦玻璃我就想跑。但其实,只要一开始擦很快就擦完了,而且看着玻璃那么干净,还挺开心的。”

她闺女一听,原来不止我一个人不愿意擦玻璃,谁都会这样,她就乖乖擦玻璃去了。

孩子干完家务,家长要向孩子表达感激之情。可以直接跟孩子说,“今天多亏你帮我擦地,要不然我一个人得忙到半夜了”。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劳动很有价值,屁颠屁颠的干活去了。

长假宅在家,家务做到烦?耍心机让孩子做家务,妈妈省力孩子受益

孩子天生都是爱劳动的,走路还不稳的时候他们就会劳动,拿自己的衣服擦地,拿抹布擦桌子,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很多时候是被怕麻烦的家长扼杀的。

趁着这个长假孩子宅在家里,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既能劳逸结合,让孩子换个运动方式,又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让孩子更有担当。与此同时还能解放自己的双手,给自己减负,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