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為什麼有點資產本質是負債?

尋情迷糊


不知道從何時起,財商已經成為人們重點培育的內容,因為具備財商跟不具備財商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沒有學過會計學的人不清楚資產與負債的關係,而具備財商知識的人,同樣能知道什麼是資產與負債。

這麼說吧,只要能流進你口袋裡的錢,我們就可以大致的認為這是資產,而但凡讓你掏腰包出去的,基本就是負債,我們就用一個家庭的情況來講解什麼是資產與負債,同時也解釋為什麼有的資產本質上是負債的情況。

以易論的朋友舉例,他的家裡有100萬流動資產,有固定資產230萬,但是,這其中包含了幾十萬的貸款。

那麼原則上講,他的資產就是100+230=330萬,注意,這是他的總資產。

其中,貸款有80萬,包含了70萬的房貸,10萬的車貸,這就是負債,所以,330-80=250萬,只有等他把這80萬的貸款還清了,他的資產才是330萬。

於是我們發現總資產裡邊,既包含了資產,也包含了負債,這個資產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淨資產,也就是250萬,在還貸款的過程中,你需要每個月從你的腰包裡掏錢出去,這就是負債。

所以為什麼有的資產本質是負債我們也能很好的理解了,就比如說你按揭買的房子,假設這套房子2萬/平,作價200萬,你首付了50萬,假設按揭20年的話,按現在5.85%左右的貸款利率計算,那麼你未來20年總共需要還的錢是254.8萬,其中有104.8萬都是利息,那麼加上你首付的50萬,這套房子在未來不計算通脹的情況下,也需要304.8萬才能收回成本。

換言之,假設你手上的淨資產還有20萬,那麼你的總資產就應該是20+304.8=324.8萬,而其中還有254.8萬是負債,然而事實上這套房子的現價只是200萬而已。

所以,我們一直在強調說按揭的房子是負債,但很多普通人只要買了房,就認為那是自己的資產,事實並非如此,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資產本質是負債了,看到這裡應該很明瞭了吧。

會計和財商能教會很多普通人如何分辨資產與負債,所以我們強調,如果你是剛需,沒必要按揭買房,只要你具備了較強的賺錢能力,也具備了足夠的積累能力,你的資產增加將會變得很快……


易論招財圈


假如你口袋裡面100元人民幣,從別人那裡借款20元,那麼你口袋總共就有120元。

你的資產就是120元,表示的是你口袋裡面所有的錢,換句話說,就是你直接或間接控制的錢。

你的負債就是20元,簡單來說,就是你欠別人的錢,欠錢就是負債。

以上,120元是資產,20元是負債,100元是淨資產,資產等於負債加上淨資產,資產就是可以直接或間接有的錢(或等價物),負債就是你欠別人的錢(或等價物)。

資產本質是負債?

資產由淨資產和負債兩個部分組成,準確來說資產受到負債的影響,比較負債多,也意味著資產多,但是資產的本質不是負債,而是淨資產加上負債。

很多個人或企業看起來有幾千億或幾萬億的資產,其實裡面很多部分都是來自負債部分,富豪們也是這樣。

每年的富豪榜都是按照資產排列的,而不是按照淨資產排列的,換句話說,假如你可以借3000億人民幣,你的資產也在3000億,可以成為國內首富。

但是問題是怎麼才可以借到3000億呢?普通人借幾十萬,幾百萬就難得要命,更何況借幾千億。

金融機構們敢於給你借錢,也是需要你有一定的淨資產作為基礎,總不能出現一個淨資產幾十萬的人順利借到幾千萬的錢。

所以富豪榜的富豪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錢,具體有多少錢,根本無法知曉,富豪榜雖然不能反應真實的資產,但是還是可以知道大致的排名和順序。

總之,資產就是資產,包括負債和淨資產兩個部分,資產是直接或間接控制的錢(或等價的東西,比如房子,股份)。


理財鴨


一、什麼是資產:指企業固定資產、流動資產。

1、固定資產:分房產、經營項目中的大型設備……無形資產(長期待攤費用)

2、流動資產:貨幣資金、存貨應收賬款、其他應收賬款、待攤費用……

二、什麼是負債:分流動性負債、長期負債。

1、流動負債: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

2、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

三、為什麼有點資產,本質是負債:

打個通俗的說明:1、有的資產通過負債購進的,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發揮效力……2、正在使用的、部分資產運行過程中、所創造的收益,還沒有達到償還債務的能力……

以上解答、不當之處、請指正!


正榮


什麼是資產?什麼是負債?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清楚這個經濟學中基本的概念。  

表面上看“資產就是你有的東西。”,“負債就是你欠人家的錢。”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很多人分不清“資產”與“負債”,甚至還把負債當資產! 舉個例子:  

從下面5個東西中,找出來哪些是資產,哪些是負債?    

一輛瑪莎拉蒂

一件香奈兒的包包

一間上海市區的門面

一本一級消防工程師證書

二十萬人民幣  

答案是瑪莎拉蒂和香奈兒包包是負債,剩下的三個都是資產。  

為什麼呢?這就涉及到資產和負債的概念,形象地說:  

負債就是擁有了這樣東西之後,會讓你不斷地“花錢”。(瑪莎拉蒂要交加油費、過路費、過路費、保險費……香奈兒包包要交保養費)  

資產就是擁有了這樣東西之後,會讓你不斷地“賺錢”。(門面可以租售,一級消防工程師證書可以掛靠,二十萬人民幣可以投資、可以存款)  

可是同一種東西,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負債,

比如汽車如果是自用,就是負債;如果是當做貨車、開出租,就是資產啦。  

當然,瑪莎拉蒂和香奈兒包包能給我們帶來舒適感和便利,

現在,你明白負債與資產的差別了麼?



草創君


資產就是,你擁有的:房產,車了,現金,股票,存款,古玩字畫等。簡單點就是你能換成錢的你所擁有的東西。還包括:你的人品學識等無形資產。

負債就是:你所有的借款,包括銀行借款,私人借款。用你的資產減去負債剩下的就是你的浄資產了。可以用資產負債率來衡量一個人資產的情況。負債除於資產等於資產負債率。比值小說明資產多,反之資產少負債多。


走在半路上


讓錢流進你口袋的東西是資產,讓錢從你口袋流出去的是負債,有些名義上的資產實際上是讓你的錢流出你口袋,流進別人的口袋,這些實際是負債。

1): 像存款、債卷、基金、股票這些金融投資產品,當它們能產生正收益時,也就是它們的收益大於總成本,這時就是資產。

但是收益是與風險成正比關係的,高風險高收益,比如股票,市場上就有10人炒股7人虧2人保本1人賺錢的說法,對於那虧本的7人來說,股票就是實際上的負債。

2): 像自住房和自用車等就是負債,首先流出的是首付,然後流出的月供,再流出的是管理費稅費等等,沒有任何的收益進帳。

但是投資性房產和出租用房產,以及出租貨車或出租客車,就是資產,它們能產生正收益或穩定的現金流,這些都能增加我們的財富,也就是錢生錢。

3): 在資產負債表中,我們一般把股票和房產列入資性項目,把汽車月供歸入負債項目,它們兩者的關係是資產等於負債加所有者權益的和。

資產有優質資產和劣質資產之分,負債也有優質負債和劣質負債之分,比如熊市中被套牢的股票就是名義上的劣質資產實質上的負債。


爸爸媽媽的理財方案


很多人對資產和負債理解不透,本人是學財務的,資產-負債=利潤。很多人有幾十萬的年薪,但是存不到錢,因為有負債,比如是房貸,銀行利息等。這樣都要除去,才是資產。自己能掌控的才是資產,正所謂現在很多家庭10萬元現金拿不出來,就是這個道理。能拿的出來的現金流才是資產,“光鮮的資產就是隱形的負債”,這也是現在好多家庭生活壓力大的原因。


我是小田七


誰說資產的本質是負債?這是錯誤的。

資產就是資產,是有價值的,比如你的房子車子,現金股票,只要能夠折現,都可以叫做資產。

負債是什麼?負債是你借的錢,能一樣嗎?

一般給你灌輸這個觀念的都是那些搞P2P的,搞銀行貸款的,說白了就是想忽悠你把你的資產給抵押了。

這才是關鍵。


談笑閣


我不清楚別人怎麼理解,我也不知道專業術語怎麼去寫。

我覺得是這樣的。

一個房地產商,開發一塊地皮,但是他的資金並不能獨立完全進行開發,這樣的話,他就需要外資注入。這個外資可以是朋友或銀行。

當樓房全部建成時,這個所謂的房子是你的固定資產,但實際上也是你的負債資產。

固定資產是你現有的不動資產,負債資產是在資金拆借中所產生。

不知道對不對。


cj談情


資產是企業、自然人、國家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來計量的收支的經濟資源,包括收入,債權和其他資產是會計最基本的會計要素,市場有的定義有兩種屬性,第1個是經濟屬性,第2個是法律屬性,經濟屬性代表著企業提供未來的經濟利益,這也是資產的本質所在,法律屬性就是必須為企業控制,也就是說企業資產所產生的經濟利益能夠可靠地流入本企業。

為什麼說資產有點就是負債的,因為最初的資產是由投資者投資而來,除此之外,企業也可以通過向債權人借款等方式取得資產。兩者都有對企業資產的求償權,因此投資者和債務人對企業的資產均擁有權益,這種權益代表資產的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