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的孩子不要哭,雷鋒故里為你撐起一片天!

一家三口,父母相繼因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進入了病房。值得慶幸的是,3歲的兒子桐桐(化名)4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尚未顯示被感染,但誰來照看這個隨父母從外省來望城定居的孩子?一時讓大家犯了難。

今天上午,在望城區婦聯的牽線搭橋下,46歲的愛心媽媽劉建華女士主動擔起了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將新時代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從桐桐被病房隔離檢查,到今天出院居家隔離,已過了整整168個小時。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時間裡,雷鋒故鄉無數勇毅的“媽媽”站了出來,用她們的細心和溫情,為孩子撐起了一片藍天。


醫護“媽媽”們的不捨

“桐桐,一定要堅強哦,記得戴上口罩。”

“桐桐,你是最棒的!”

“和新媽媽在一起,可不能調皮,要多吃蔬菜和有營養的食品。”

……

異鄉的孩子不要哭,雷鋒故里為你撐起一片天!

區人民醫院隔離病房門口,隔離病房主任王燦和副護士長陳陽霞反覆叮囑了十幾次。在“新媽媽”的懷裡,桐桐的眼睛裡透露出與年齡不相符的剛強與堅毅。“孩子現在身體很健康,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要對他進行居家隔離,包括監測體溫、檢查身體症狀、進行健康教育等,做14天的醫學觀察。”

異鄉的孩子不要哭,雷鋒故里為你撐起一片天!

王燦介紹,桐桐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觸者,2月1日,被送到區人民醫院的隔離病區進行詳細檢查。“剛開始來的時候,面對陌生的護士阿姨,本來就害怕打針的桐桐,內心充滿恐懼與驚慌,哭著喊著要媽媽,但在我們的幫助下,很快他就適應了。”目前,桐桐的4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肺部CT也正常,尚未顯示被感染。

“在隔離病區的這7天,他基本上沒哭,沒鬧,全然不像一個小孩子,然後我們醫生跟他講什麼,他都很配合,照CT的時候,他還特別注意,不碰周圍的牆壁,做了檢查很快回病房。”談及與桐桐這幾天的朝夕相處,王燦多次哽咽,淚花在眼眶裡打轉。“王媽媽,我不哭不鬧,我在這等爸爸媽媽治好病了就來接我。”

她說,從醫這麼多年,最難忘的一幕是,孩子爸爸確診後準備到上級醫院診療時,跟桐桐通視頻電話告別,他還不斷安慰爸爸,讓他安心治療,說自己要休息了。其實,他是怕自己強忍不住,會流下淚來,影響到爸媽治病的心情。

據瞭解,在病房的這幾天,桐桐對於身邊新出現的醫護媽媽們,很是喜歡,經常做各種動作逗她們笑。醫護人員們也覺得孩子不認生,挺好帶,大家只要一有空,都願意陪著他,做遊戲,看動畫片。“我們是雷鋒家鄉人,把病人當作我們的親人,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隔離病房副護士長陳陽霞說。


父母相繼確診染上新冠病毒

原來,桐桐一家三口是浙江溫州人,父母親帶著孩子在望城做點小生意,由於孩子的爺爺奶奶在武漢,因此一家人年前曾到武漢探親。

2月初,桐桐的爸爸出現了發熱、咳嗽等症狀,隨後他媽媽也出現類似症狀,經醫院檢驗,後兩人均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兩人確診後,均進行了隔離治療。桐桐作為密切接觸人群,在這7天內,也經過了嚴格的醫學觀察,所有指標均為正常。

但此時,一道難題也擺在了醫護人員的面前:健康的桐桐,住在隔離病房不利於身心健康,但桐桐一家在望城又沒有其他親人,年幼的孩子生活起居怎麼辦?

小男孩未來14天的生活起居,牽動著很多望城人的心。一場新的愛心接力,在雷鋒家鄉接續展開。

異鄉的孩子不要哭,雷鋒故里為你撐起一片天!


30分鐘內,29個“媽媽”踴躍報名

“得知這一消息時,我第一反應就想把孩子接到自己家裡照料,但醫院不允許,說必須是居家隔離,但我目前的工作條件又不允許……”想著孩子接下來會沒人照料,區婦聯主席劉群英當時急了。

不過,她瞬間又釋然了,望城作為雷鋒家鄉,有著30萬“雷鋒百姓城管”志願者和志願服務的典型經驗,千難萬難,百姓動起來就不難。

劉群英當即就簡單的編輯了一條信息,發給了區婦聯兼職副主席張曼麗,區婦聯兼職副主席、區人大代表謝迎輝和小青苗早教園校長唐正元等人,沒想到,“求助信”剛發出後不久,就收到了三個肯定答案,個個都想當這孩子的“媽媽”。

異鄉的孩子不要哭,雷鋒故里為你撐起一片天!

“我想去照顧,我家裡小孩都長大了,沒有後顧之憂。”謝迎輝回覆說。“可能以後還會有類似的情況,我把你的求助信息發到了我們小青苗早教園的工作群,報名接龍的有29人,其中,劉建華老師幾次請纓,態度異常堅決。”唐正元在微信上這麼留言。

“當時,我的眼睛就溼潤了,這是真正考驗人性的時候,但不到30分鐘,就會有這麼多人勇敢站出來,我一下子就為了難,你像‘落選’的謝迎輝就反覆跟我抱怨,為什麼沒選她,她有心理諮詢師證、教師資格證,還懂中醫,理應是最合適人選。”但確實名額有限,劉群英反覆跟謝迎輝她們做起了工作,最後取得了她們的同意,將其作為梯隊人選,如有需要,可用於專門照看醫護人員的子女或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異鄉的孩子不要哭,雷鋒故里為你撐起一片天!

在經過健康體檢和取得桐桐家長的授權後,今天上午11時許,46歲的劉建華老師在丈夫的陪同下,正式上任,接過了照顧桐桐的這一“接力棒”,成為桐桐的“新媽媽”。

“這是口罩,這是消毒水,要注意健康和衛生,這是我給桐桐準備的一些新衣服,記得都跟他換上,要辭舊迎新。”在臨行送別前,區婦聯主席劉群英也忍不住嘮叨了起來。

劉建華告訴記者,“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作為雷鋒家鄉人,更應該將雷鋒精神轉化為學雷鋒的具體行動。”丈夫很是支持她的想法,但正在唸大學的孩子剛開始還有點矛盾糾結,怕媽媽有危險。不過,在耐心做了孩子的工作之後,孩子也挺支持她的舉動,臨走時,還專門給她發了一段詼諧幽默的話鼓勵她。“明天我娘做志願者克噠,爹搞飯恰,我們兩個輪流洗碗,一個一天,要洗乾淨,要抹灶,要洗鍋。”

異鄉的孩子不要哭,雷鋒故里為你撐起一片天!


14天的新生活,她們共同創造

中午12點,醫療車將劉建華和桐桐送到了指定的隔離點。房間裡早已有人收拾的乾乾淨淨,進去後,劉建華便為桐桐準備了第一頓豐盛的午餐,香乾炒肉,胡蘿蔔燒雞,土豆片,海帶排骨湯……“桐桐很懂事,也很堅強,他不要我喂,可能有點累,吃完飯沒多久,就睡著了。”

下午2點,桐桐醒來,劉建華給其準備了很多玩具和益智遊戲,兩人相處得十分融洽,笑聲在房間裡不斷盪漾和蔓延。這裡,雖然冷清,但又有了新的春意和氣象。

異鄉的孩子不要哭,雷鋒故里為你撐起一片天!

劉建華說,接下來的14天新生活,她將和桐桐一起共同來創造。“肯定是豐富多彩的,也會讓孩子終身難忘,人生路上又多了一個愛他的媽媽。”

記者瞭解到:在來之前,劉建華還和學校的老師們備足了功課,除了準備好孩子們愛看的書籍、愛玩的玩具、愛做的遊戲外,還將邀請其他老師對桐桐進行網絡授課,讓這個14天變得更加溫暖,更加厚實。


●記者手記 ●

新型冠狀病毒,威脅著我們每個人的健康,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在這場特殊的戰鬥中,個人與家庭、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息息相關、休慼與共。

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3歲的桐桐要被迫與親人短暫分離,承受起這個年齡難以承受之重,但桐桐是幸運的,在社會主義這個大家庭裡,在雷鋒家鄉,許多愛心人士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將陪伴他快樂度過14天的隔離生活,幫助這個家庭度過難關。而雷鋒故鄉向善的路上,好人越來越多,從一個人變身一群人,讓這座城市溫暖而友善,這正是雷鋒家鄉“出了雷鋒學雷鋒,學了雷鋒出雷鋒”的生動寫照。

加油,桐桐!

加油,一起抗疫的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