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自己的父母親是否說過“我愛您”?

明哥暢談三農


從來沒有,作為一名80後,在那個通訊都不便的年代又成為了留守兒童,一年才回來一次的父母自然就跟我有了陌生感,不願去跟他們親近更不會去表白。長大了

雖然懂得了父母當時的無可奈何,但是我與他們之間的相處方式也從小形成了不愛溝通不愛表達。


秋yu燕zi


我清楚的記得說這句話是今年的5月28號。

先說一下背景,5月20號我去深圳參加一個為期一週的課程,期初我以為只是一些勵志雞湯課,畢竟是公司出錢上的,所以抱著不聽白不聽的態度去了。

全程是封閉式的講課,具體講課內容就不透露了,主要是自我覺醒的過程,讓你發現自己不一樣的人生,對自己人生的覺醒,課程到結尾的時候,我哭了,我覺得自己需要做出一些改變了。

28號從深圳回到家已經晚上十點多,我爸媽還沒睡覺,看到我回來了,立即開始熱飯,我對我媽說:“媽,我來吧,您歇著吧。”(注意我用的是“您”),當時我媽楞了一下,沒反應過來,“哦”了一聲,說:“那我去把你的行李箱的髒衣服收拾一下”,“不用了,您坐著,我有話跟您講”,我媽顯然對我的話語感到很不習慣,像做錯事的小孩一樣坐在那兒。

我說:“媽,好像自從上了大學到工作這些年,我們沒好好聊天了吧,以前對於你的問候也是挺敷衍的,有時候還覺得你挺煩人的,都不想跟您多講幾句”,我媽聽了感覺慌了神:“陽陽,你怎麼了,是不是遇到什麼困難了,還是工作上出問題了?”“媽,我沒事,只是覺得挺虧欠您的,這次公司組織的課程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也更清楚的認識自己。”我簡單的把課程給我媽講述了一遍,我媽聽完只說了一句:“至少現在能天天看見你我就很滿足了。”我站起來彎下腰擁抱了我媽媽,說了一聲:“媽,我愛您” 我好像看到我媽流眼淚了。

其實,父母的要求很簡單很實在,但是作為兒女的我們卻很少把心思放在他們身上,忽略了他們的感受,認為只要滿足他們的生活需求就足夠了,他們真正需要充實的是內心孤獨的世界。

現在跟我母親之間的交流比之前多了許多,甚至有時候也能開一些小玩笑,我發現母親的笑容好像比之前多了一些,我並不是推崇那個課程,我也見到跟父母相處很好的例子,不同的家庭環境會有不同的人生吧,其實多跟父母交流,他們也是願意和我們分享的。

寫的比較隨意,都是真實的自己,希望各位多多包涵吧。


職場修煉人


我們真的很吝嗇

用一篇我的文稿回覆這個問題。與大家共勉

父親節的尷尬

父親節那天的清晨,很早,我還未起床。電話鈴聲把我從迷糊中叫醒。“喂”我的接聽顯得隨意略加不悅,“爸爸。節日快樂”,電話那天傳來女兒帶著羞澀的笑聲。“女兒啊!今天什麼節日啊?”我話音剛落,她就說:“你真笨,今天是父親節”。“不和你說了,我要刷牙準備上學了,我愛你老爸”。電話那天傳來了“嘟……”。

這通電話徹底叫醒了我,我突然意識到我是個父親了,有資格過這個節日了。原來當父親可以這麼的幸福。無論傳統節日還是什麼雜七雜八的節日,我總能接到女兒打來的祝福電話,收尾大多都是“我愛你”。雖然僅僅只是一通言語電話,但是我內心的喜悅就像止不住的泉井湧出來。

沉浸在喜悅裡,電話又響了,還是女兒。“喂,爸爸,你給爺爺打電話了嗎?哦,還有老太爺”。我剛剛想回話,電話那頭就傳來了女兒催促穿鞋準備上學的話語,我猜想,手機肯定被她擱置一旁了。我自己輕輕掛斷了這通電話。

女兒提醒讓我意識到,我不僅僅是父親,我還是兒子。我是該給父親打通電話了,無論這個節日是不是洋貨,但是它代表的意思是積極向上的。一看手機顯示的時間才7點多,我心裡不禁冒出一句話“太早了,待會兒再說”。八點多、九點多、十點多……,這通電話我始終沒有撥出去。直至晚上八點多,我心裡又在告訴自己,“父親可能在給爺爺洗澡”,在等等,時間走到了九點了。我撥通了父親的電話,父親顯得有些疲憊,但又意外。急促的問道:“這麼晚有事啊”!我結結巴巴的說了一些問候的話,直接轉入正題說:“妞妞說今天是父親節,讓我給你打個電話,小丫頭還要檢查呢”!父親哈哈大笑說了句:“她有心了!”。簡單的寒暄之後,電話就掛了。

曾幾何時,我們對自己的戀人,無不是終日愛掛嘴邊,但是真的面對父母、親人連一句愛的話都說不出口。我很羨慕女兒,她現在可以毫無顧忌的隨性向家人送愛,我向上天祈禱,我的今天不是她的明天就好。


辭明


沒有!

這個跟年代有關,

跟家庭整體素質有關!

我是77年生的農村娃,母親沒有讀過書,父親讀到小學4年級。這種家庭環境,僅限於多一個孩子多一雙筷子的生存狀態,每天一睜開眼,父親除了地裡的莊稼就是外面接的民房的材料和泥瓦匠的工作安排;母親除了洗衣做飯就是地裡的莊稼。對於孩子,頂多就是“作業做了麼?”再就是到飯點了在家門口,扯個嗓子喊“景兒,回來吃飯。。。。。。”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我們,從小不可能說出“我愛你”這麼肉麻的話給父母聽的;成人以後更難啟齒。

好像大約十年前,看過一個“對父母說聲我愛你”的電視節目。電視臺在路邊隨機挑選參與對像,就是讓他們打通家裡的電話,接通後直接說“爸爸/媽媽,我愛你!”接受挑戰的應該是95左右的孩子,那時候正讀大學。大多數父母的第一反應都是有些懵,停頓幾秒後說的第一句話基本上都是“是不是沒有生活費了?”記得有一位媽媽的反映有些意外驚喜,直到喜極而泣!

00後的孩子,由於生活條件都相對較好,父母的文化素質相對升高,影視劇中的情景也很多,所以三年級之前的孩子會比較頻繁地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到小學三年級以後,會偶爾說出“媽媽我愛你”,而到了初中以後,可能就很少很少了;這是人的成長必然,會害羞!

我覺得,是否對父母說出“我愛你”,並不能代表對父母的愛和依賴,僅僅只是個表達方式而已。

沒有必要太較真!


臨川熠鍋


哈,我看大家都沒怎麼說過。

我就不一樣了,我經常說。

我父母也很愛聽。每次嘴上說著:什麼愛不愛的,養育子女不是應該的麼?可是臉上還是笑開了花。

最開始的時候是說的‘想’,後來大了不好意思了不說了,再後來離開了家,反而能夠說的出來了。尤其每次歸家,見面都會先親親媽媽。媽媽會特別開心,爸爸回頭就會和媽媽吃醋。後來就也親親爸爸的臉頰,開心的不得了。

如今有了孩子,也每天會對孩子說:愛你哦。孩子最早會說的詞除了稱謂之外就是:愛你哦!

千萬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吝於和父母表達愛意,他們如果能聽到你說愛他們,他們無論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會覺得很快樂很幸福的!


半夜三點熄燈拔蠟


我沒當面說過“我愛您”,但我是從心裡真的愛!刻骨銘心的愛和惦念,十分的敬重!我會牢記他們對我的撫育、教導,他們也對我是真的愛,對我默默地付出了他們的全部。我從17歲離家,他們也是一直的牽掛,若時間長一點沒有我的信息,他們會吃不好、睡不著,所以我會經常聯繫,回家探望,讓父母放心。我也會很好的孝敬他們。願所有好人的父母身體健康,幸福長壽!


生命之光


從沒有。

可能是父親從小特別嚴厲兇悍吧,我對他敬而遠之,從不親近。很久很久以後我到了中年,開始慢慢理解父親望女成鳳的心情,只是他太著急了些,太刻於言表和行動,稍不如意就棍棒相加,他信奉棍棒出賢子。只是局於智商限制,他沒能看到學霸和高大上的子女,有時候想想,我對不住父親的苦心。反而越發遊離出去,親情疏離。

人生來到一半關口,再也難能如他所願光宗耀祖。他釋然,我也釋然,雲淡風輕。一輩子極短,健康平安不容易。我默默祝福老年的父親健康久點,開心多點。

母親勤勞慈祥,是最普通的農村老太太。從小看她艱辛艱難,如果有來生,我不想當她女兒,媽媽太辛苦了,我心會碎。

內向內斂的我不會大聲說我愛你,借這裡祝福父母老年無疾無病,和睦開心。



細數人生果


老實說,當面我從來沒有和我父母說過,但我發過一次短信對我父親說我愛他。雖然他沒有回我信息,但我能想象他當時的情緒。我第一次給他們買保暖內衣時父親他都能哭著鼻子給我打電話,可想這話的殺傷力。樓主您如果想說,那就說出來,這句話定能溫暖您父母的心❤。雖然咱們中國人的愛大都是含蓄的,但也不妨適當的時候把它明確的表現出來。

祝大家的家庭都和和美美,快快樂樂!


昌江邊上打魚的


沒有,但是我實際行動。比如爸媽去地裡幹活我都會看他們有沒有帶水,然後跟他們一起去幹活,重的我來扛。幫他們洗衣服,幫他們分擔家務。每次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已經深睡了,我檢查水壺有沒有水提前煮好 ,涼的也快,這樣一大早他們就可以有水帶出門幹活了。有時候也會幫爸媽分擔煩惱。

小時候,爸媽都是為我們負重前行,長大後,我想為爸媽負重前行🙂


每天都要加油哈


對於我來說,我一直是一個內向的人。而且由於家庭氛圍和家庭教育的原因,我不善於和家人表達我的感情。所以,我到現在也沒有和父母說過這樣的話。不過,自己一直都很像這樣做。

其實我也很羨慕那種家庭氛圍很好的家庭。但是,對於我來說,做這樣的事情可能對於我來說都算一個不小的挑戰。

但是,我對於父母的感情是不會變的。只是不能夠表達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