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常用理論(一)「一線社工必備」

前言

第一節 社會工作常用理論

一、心理分析學理論

1、概況

2、基本觀點

3、主要理論

二、認知理論

三、行為主義理論

四、社會系統理論


前言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社會工作所謂的理論,並不是指一般科學的純理論(pure theory),而是指社會工作實施之理論化,或是指其他理論運用於社會工作實施上。

理論是由一系列邏輯上相互聯繫的概念和判斷組成的知識體系,它從一個一般性水平較高的層次上來描述和解釋某類現象的存在與變化,是對經驗知識的抽象概括。

社會工作倫理就是指社會工作人員在社會工作過程中自身所應具有的倫理價值以及在處理與案主、同事、服務機構以及社會之間的關係的過程中所應遵守的倫理準則。專業倫理一般也稱為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其特定的工作中的行為規範或準則。

第一節 社會工作常用理論

一、心理分析學理論

1、概況

由弗洛伊德在總結其對精神病患者的治療技術和效果後創立,又稱精神分析學派。弗洛伊德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派後,從這個學派中又分離出各種不同的思想體系,這些體系雖然與原來弗洛伊德的觀念不同,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可以視為精神分析學派理論的延伸。因此稱這些人物為新精神分析學派,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有七人,那就是楊格、阿德勒、沙利文、荷妮、佛洛姆、埃裡克森、賴克。

2、基本觀點

認為人的行為由本能所驅使、由人格結構中 的“自我”與“超我”所控制。不良行為的產生主要由於人格平衡被打破。

社會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對服務對象的變態人格進行治療,幫助服務對象恢復本我、自我與超我之間的平衡。

3、主要理論

(1)意識與潛意識理論:

意識——與直接感知有關的心理部分

無(潛)意識——包括個人的原始衝動和各種本能以及出生後和本能有關的慾望。

前意識——處於意識和潛意識之間,是無意識中可召回的部分。

心理障礙的形成是由於被壓抑在個人潛意識當中的本能慾望和意念沒有得到釋放的結果

(2)本能理論:

在早期理論中,佛洛伊德根據生物的分類法,把本能分為兩種:

①自衛本能─包括飢餓的本能、危險害怕的本能等,如果這種本能長期受到阻礙;便會導致死亡。

②生殖本能─是指性本能或性愛本能,如果這種本能長期受到壓抑,便會導致人格的改變和精神官能症的產生。

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弗洛伊德目睹了恐怖的屠殺和破壞的行為,這使他感到人的人格中似乎存在著一種侵略的本能,自我毀滅的本能。

生之本能—愛和建設

死之本能—仇恨、侵犯

(3)人格結構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結構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本我(Id) –原我 —快樂原則

自我(Ego) —現實原則

超我(Super ego) —道德原則


社會工作常用理論(一)「一線社工必備」

社會工作常用理論

社會工作常用理論(一)「一線社工必備」

社會工作常用理論

二、認知理論

在學習理論中,與S-R理論相對立的還有一個重要的理論,一般稱為認知理論。它原來是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學的基礎上的,在這種意義上也被稱為“場的理論”。代表人物是托爾曼(E.C.Tolman),其理論要點集中在1932年發表的《動物和人的有目的的行為》(Purposive behavior of animals and m- en)中。行為作為顯見(molar)的行為是可以被理解的,它是有目的性的,是根據環境中的目標和導致這一目標的手段之間的關係的認知而來的。

  所謂認知,並不是個別的感知和部分的知覺,而是對含有格式塔心理學所說的形態知覺這種更大的整體的認識。它也包括對象間的相互關係和意義關係,是在對對象間的手段-目的關係(means-end relation)的期待(means-end expectation)這一形態上成立的。如果把對動物具有重要意義的對象稱為意義體(sig- nificate),那麼作為手段的那些對象就被稱為符號(sign)。

認為人的行為主要受制於理性思考,而不是潛意識中的本能,不良行為主要產生於認知上的錯誤或理性思維能力的缺乏。

社會工作的任務是幫助服務對象獲得對世界的正確認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從而使服務對象的行為能得到正確的、理性的指引。

是有關人們對於他人或自己的工作、學習或其他行為原因進行分析、解釋和推論的理論。

人們關於行為結構的因果知覺,會影響他們隨後的情感、期望和行為。

三、行為主義理論

所謂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強度有大有小。華生指出,一向認為純屬意識的思維和情緒,其實也都是內隱和輕微的身體變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別是言語器官的變化,後者是內臟和腺體的變化。

1913—1930年是早期行為主義時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在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學說的基礎上創立的,他主張心理學應該屏棄意識、意象等太多主觀的東西,只研究所觀察到的並能客觀地加以測量的刺激和反應。毋須理會其中的中間環節,華生稱之為“黑箱作業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瞭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裡人和動物沒什麼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1930年起出現了新行為主義理論,以托爾曼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者修正了華生的極端觀點。他們指出在個體所受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存在著中間變量,這個中間變量是指個體當時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它們是行為的實際決定因子,它們包括需求變量和認知變量。需求變量本質上就是動機,它們包括性,飢餓以及面臨危險時對安全的要求。認知變量就是能力,它們包括對象知覺、運動技能等等。


  在新行為主義中另有一種激進的行為主義分支,它以斯金納為代表,斯金納在巴甫裝一特殊裝置,壓一次槓桿就會出現食物,他將一隻餓鼠放入箱內,它會在裡面亂跑亂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壓槓桿就得到食物,此後老鼠壓槓桿的頻率越來越多,即學會了通過壓槓桿來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納將其命名為操作性條件反射或工具性條件作用,食物即是強化物,運用強化物來增加某種反應(即行為)頻率的過程叫做強化。斯金納認為強化訓練是解釋機體學習過程的主要機制。


四、社會系統理論

社會系統理論的基本觀點是:把人與生活環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賴的各種元素所組成的系統整體;協調或均衡是該系統運行與維持的基本條件,也即是個體生存與發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社會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幫助恢復各個子系統或元素之間的均衡關係。

西方當代管理理論中的社會系統理論的創始人:切斯特· 巴納德(1886-1961),生於美國的麻省。他於1906-1909年期間讀完了哈佛大學的經濟學課程, 但因他不願去讀實驗學科而沒有取得學位。但是, 以後在他的一生中,他由於在研究組織的性質和理淪方面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得到了七個榮譽博士學位。他於1909年進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統計部工作, 並於1927年起多年擔任規模龐大的美國新澤西貝爾電話公司的總經理。他在組織方面的無限熱情使他自願參加許多其他組織的工作。他幫助利連撤午制定了原子能委員會的政策。他還在下列組織中工作過:新澤西緊急救濟局、新澤西感化院、聯合服務組織任主席三年、洛克菲勒基金會任董事長四年, 並且是新澤西巴哈會社的主席。他主要是通過自學成為專家的。他的代表作是《經理人員的職能》。

社會系統理論認為, 組織是一個協作的系統。巴納德把組織定義為“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 有意識地加以協調的活動或效力的系統” 。這個定義適用於軍事的、宗教的、學術性的、工商業的、互助會的各種類型的組織。系統有各種級別) 一個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或子系統是較低級的系統, 由許多系統組成的整個社會是高級的系統。各種類型的組織之間的差異在於其物質的和社會的環境、所包含成員的數量和種類、成員向組織提供貢獻的基礎。組織由人組成, 而這些人的活動是互相協調的, 因而成為一個系統。一個系統要作為一個整體來對特, 因為其每一個組成部分是以一定方式同其他的每一個組成部分相關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