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萬里長城一共花掉了多少錢?

波什麼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瑰寶,長城東起河北省的山海關,西到甘肅省的嘉峪關,貫穿河北、北京、內蒙古、甘肅、陝西、山西、寧夏、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千米,約為13000裡,被稱為萬里長城。這個建築即便是放在現代社會也算是一個相當宏觀的建築了,而放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的中國,那真是一個奇蹟,那麼這樣的一個萬里長城,秦始皇耗費多少人力物力才將其建好,一共又花了多少錢呢?



秦始皇修建長城耗費的人力物力

據說當時秦始皇用了全國總人口二十分之一的人口來修建長城,而秦始皇時期的總人口為2000萬,也就是說共用了2000×1/20=100萬人口,這可是一個相當巨大的人力。物力就更不用說了,秦始皇修建長城用的是青磚,而在那時青磚大規模的煉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的,而且來回運輸,靠的都是古代那種靠人力來推的車,且路途遙遠,十分不便,運輸成本高昂,綜上可見,秦始皇修長城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耗費人力物力無數。


秦始皇修長城一共用了多少錢

這個用了多少錢,在古代不太好計算,因為我們也不懂當時的物價什麼的,那麼我們將其換算成現在。現在的市場價一塊秦始皇修長城的那種磚要4元錢,而考慮秦始皇時期的生產能力與現在的生產能力,至少差十倍不止,我們就按十倍算,也就是40元錢一塊。除了磚還要用到內牆砂,一立方米的內牆砂大約600元,在秦始皇時期也就是6000元。修建一米的萬里長城要用6000塊磚和7立方米的砂漿,6000×40+7×6000=282000元,長城一共是6700千米,也就是6700000米,所以共計282000×6700000=1889400 000 000元,也就是大約18894億元。


以上是建築材料所需要的錢,除了這個還有人力,運輸費用,佔地費用。由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們就不在這裡計算佔地費用,而也將運輸費用算到人力裡,所以我們現在來計算人力。秦始皇用了全國人口的1/20,那麼現在的1/20的人口是1300000000×1/20=65000000人,而現在平均的年收入大約為40000元,所以人力一共為65000000×40000=2600000000000元,也就是2600億。

經計算,人力物力等相加到一起,竟然達到了上萬億,可見這是一個多麼浩大的工程,更可見他當初修建的不易。

秦始皇耗費如此巨大的資源來修建長城,那麼長城有什麼作用呢,值得嗎?

秦始皇煞費苦心修建萬里長城,那麼萬里長城的作用是什麼呢?

一個叫盧生的方士對秦始皇說:“亡秦者,胡也。”

也就是說亡秦的是北方的胡人,秦始皇時期兵強馬壯自然不會害怕胡人,但是秦始皇建國時就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大秦帝國千秋萬代,所以可不僅是秦始皇這一代,秦始皇可以不怕,但是不代表後世子孫可以不怕,因此秦始皇考慮到千秋萬代,方才煞費苦心的修建萬里長城,也就是說長城的作用是抵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


長城的作用起到了,在後世漢民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爭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得不說長城確實是騎兵的阻礙,人可以越過長城,但是馬匹卻不可以,因此可以說長城起到了他該起的作用。但是值得諷刺的是秦二世而亡,根本沒有千秋萬代,也就是說秦始皇為他人做了嫁衣,但是要從中華民族整體來說,秦始皇修長城還是有很大的功績的,是值得的。

萬里長城是世界上八大奇蹟之一,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不論他誕生的多麼的慘烈,也不論他曾經以及現在有什麼作用,是否還有作用,他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每個中華兒女,走在我們的萬里長城上,心中充滿的都是驕傲與自豪,所以萬里長城是非常有價值的。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據史書記載萬里長城整個項目工程中,是由100萬人同時動工建設而成的,而修建萬里長城的資金據統計總共花費了5500億人民幣之多。

萬里長城工程巨大,耗時且耗盡人力物力,秦始皇耗時了5年時間才將萬里長城修建成功,為了完成這一個巨大的工程,秦始皇當時動用了全國1/5的人口才修建成功。


據歷史學家研究,修建一米長城建築需要6000塊青磚,所有的白灰砂漿為7萬平方米,一塊青磚是要4塊錢人民幣,每立方米的白沙400塊錢,一米的長城用的材料就為27,000塊錢。

再加上一些人工管理上面的費用,這樣算下來的話一米的萬里長城需要6萬塊錢人民幣,那麼光修建整長城的外圍就得需要5300多億的人民幣。

另外萬里長城上面還有著很多敵樓。歷史記載長城上面有6萬個敵樓,這些敵樓造價大概需要20萬人民幣一個,那麼這些敵樓總共就需花費120億元人民幣再加上一下列的重要關口打造,整個萬里長城又總共耗費需要5500億人民幣。

正是因為萬里長城的修建,抵禦了無數匈奴的進攻,使得整個中原的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從而促進了整個國家的發展,也使得萬里長城成為了中國建築的一個顯著性標誌。現如今,世界各地,一提到中國,都會想去萬里長城去走一趟。


江水趣談


秦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秦國將戰國七雄中的其它的六國收拾了一遍,統一了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同時,北方的少數民族胡族(後來稱為匈奴)也強大了起來,不斷侵擾北部邊境。匈奴人善於騎射,長於來去如風的突然奔襲,顯示出很強的戰鬥力,就算是強如大一統的秦國,由於新朝剛立,多數是步兵為主,一時半會也是奈何不了匈奴。

(秦始皇)



飛揚跋扈的北方匈奴讓始皇帝如芒刺在背,寢食難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維護和鞏固大秦帝國的邊境安全,秦始皇陸續採取了一系列國防建設和措施。

首先是派蒙恬將軍帶30萬人,北上討伐匈奴,成功將匈奴趕到了漠北地區。


驅逐了匈奴後,秦始便開始著手修築長城,簡單來說是修繕長城。他的計劃是以黃河以南為始,利用地形,山脈等天然屏障,將北面、東面、西面的舊長城連接起來。


(秦始皇)

早在七雄爭霸時期,列國為了爭霸防禦,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楚國,其後齊、韓、魏、趙、燕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防禦長城。

列國修築的長城,在秦國邊境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特點就是長短不一,質量也參差不齊,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為了將其連接起來,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從秦始皇派蒙恬伐匈奴,也就是公元前214年開始,到210年峻工為止,共花費了5年時間築成。築成之後,長城綿延萬里,所以也有著“萬里長城”的美稱。

修長城一共花了多少錢

歷史上並沒有這方面的資料記載,所以我們只能從所用的人力來推測出所花費的費用。

我們先看看修築長城是哪些人。當年秦始皇派遣30驅趕匈奴到漠北後,這30萬大軍回來就當了勞力使用,加上秦始皇在民間徵集的百姓壯丁大概有10萬人,加上30萬大軍主力,修築長城所需要的人力就是每年40萬。

由於古代的生產力低下,長城全部都是靠人力堆砌起來的,在修築成長的過程中,這些勞工每天都是沒日沒夜的幹活,可以說和奴隸沒有什麼區別,那種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勞工淘汰率必然會很高。所以那些勞工幹了一年以後,不是中途累死,就是失去了勞動力。所以,勞工一年一換是必須的。秦國修繕長城共花費了5年時間,以一年投入40萬人力來計算,5年共花費了200萬人力。


據甘泉主編的《中國經濟通史_秦漢經濟史》認定:秦漢時期1石米等於2市鬥,1市鬥等於13.5斤,1石等於27市斤。

以一口人一天兩頓飯為例,每人每天口糧為1斤,每27個人每天就可以吃掉1石米,40萬人每天就能消耗掉14814石米。而秦漢時期一石米大概80文錢左右(當然這是大豐收的價格,災期另算),一天就要花1185120文,1兩銀等於1000文,摺合就是1185兩銀每天,5年等於1800天,所花銀兩合計106多萬兩白銀。



由於工錢什麼的秦始皇當然不會給的,加上建築材料,也無法估算,這單單算口糧不算菜錢,就要了100多萬兩白銀。 財產方面的損耗不算特別觸目驚心,人力損失才是無法彌補的,很多人都在修築長城途中勞累而死 ,很多家庭也因此而家破人亡。

秦始皇修築長城的正面意義和負面影響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也曾想著趁著一統六國餘威,一舉收服匈奴。但是由於新朝剛立,國家根基未穩,丞相李斯認為,此時遠征匈奴不利於秦國的長期發展。


但是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可謂雄心勃勃,志向宏遠,雖然李斯等人極力勸阻,也抵擋不了他收伏匈奴的決心。後來為了維護自己建立的不世帝國,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繕了聞名於世的萬里長城。


修築長城真正的用處在於,侵略者可以集中兵力攻破一兩個關口,但只要長城還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入侵者就很難全身而退,後續糧草補給也是個難題,入侵者有有去無回的危險。

當然了,長城並非是可抵禦千軍萬馬的“常勝堡壘”。以明末崇禎帝為例,當時京城已被“自己人”李自成攻破,加上之前崇禎作死殺了明軍唯一的將才袁崇煥,讓吳三桂這個“二五仔”有機可乘,否則清軍能不能入關都是一個未知之數,更不要說取代明朝建立滿清了。

秦始皇修築長城有其積極意義的一面,也有背後負能量滿滿的一面。秦始皇好大喜功,濫用民力,連年大興土木,曾經為了一己私慾,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宮,耗損了大量的人力財力。除此之外,他還強行徵兵,他的軍隊曾經達到了200萬人,佔了全國壯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


在此期間,秦國出現了:“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政”的嚴重狀況。

到了其執政晚年,又大肆搜刮人力修築長城,耗損的人力物力更是難以估算。如此重稅苦役,實非百姓所能忍受。所以,修築長城從另一方面來說,達到了平民百姓所能忍受的極限,成了壓死秦國這頭“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大秦帝國,成也始皇,亡也始皇。


小刀刀說史


秦始皇修築長城,人力舉國,財力舉國。究竟花費了多少錢物,只知道萬里長城永不倒一一

民間傳說:秦始皇做了個睡夢,睡夢中身浮太空,揹負青天朝下看,神州大地大也不大,逐念動修築長城,阻擋北方遊牧。誰知工程量浩大,發生了孟姜女哭長成的故事。






白雲3498


不請自來,我是昊濤說史。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是清朝詩人張英的詩句。萬里長城是在秦朝時期修建的,而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古時候,沒有先進的機械,所以基本都是靠人力。而長城也被人們稱之為古人智慧的結晶,歷史上對於長城的評價很高,但你知道修建長城花費了多少錢嗎?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耗時了5年時間才將這一條萬里長城給修建了,其實際上他只修了8850千米的長城,還連接了原來的 燕國 修建的長城,這樣就形成了一條萬里長城,為了完成這一個巨大的工程,可以說秦始皇當時是動用了全國大概是1/5的人口。據史書記載應該是有100萬人同時動工建設萬里長城。


平均每人每天口糧為1斤,每27個人每天就可以吃掉1石米,40萬人每天就能消耗掉14814石米。而秦漢時期一石米大概80文錢左右(當然這是大豐收的價格,災期另算),一天就要花1185120文,1兩銀等於1000文,摺合就是1185兩銀每天,5年等於1800天,所花銀兩就合計106多萬兩白銀。




根據現在的歷史學家研究常常發現,修建一米長城建築需要的材料有6000塊青磚,再加上白灰砂漿大概是7萬平方米,用今天的國內物價來算,一塊青磚是要4塊錢人民幣,而每立方米的白沙將差不多就是400塊錢,這樣的話,一米的長城用的材料就差不多是27,000塊錢呢,再加上一些人工管理上面的費用,這樣一算下來的話一米的萬里長城需要6萬塊錢人民幣,那麼整一個萬里長城就得需要5300多億的人民幣。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花銷,那就是每公里按照6個敵樓計算,萬里長城一共約有6萬個敵樓,每個敵樓如果造價是20萬,那麼6萬個敵樓X6萬元=3600000000——約36億。再最後,就是修建山海關,嘉峪關這些重要的關口的費用,估價有一千個億也就差不多了。

也正是因為萬里長城的修建,抵禦了無數匈奴的進攻,使得整個中原的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從而促進了整個國家的發展,也使得萬里長城成為了中國建築的一個顯著性標誌。現如今,世界各地,一提到中國,都會想去萬里長城去走一趟。


昊濤說史


秦滅六國之後,秦始皇將目光游到了更加南方的南越地區,同時更加痴迷於長生之策,連帶著變得非常相信方術的鬼話,在當時有一個術士獻上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滅亡秦國的一定是胡啊。於是秦始皇就信了這個術士的鬼話,認為自己的心腹大患應該是北方的匈奴,於是針對匈奴發動了一場又一場的進攻,把匈奴打得鬼哭狼嚎。之後匈奴學乖了,跑得遠遠的——惹不起還躲不起嗎,我躲開不就行了嗎,有本事你再來追啊!


追不上的秦軍覺得很無奈,於是上報給了秦始皇,秦始皇倒也是個敞亮人,既然非說大秦會亡於胡,那麼現在他們已經被趕到了草原深處,為了防止有一天他們再次過來襲擊大秦,就效仿以前戰國時期各國的舉措吧——修牆。

但是秦始皇並不是機械的重複前人的修牆事業,他巧妙把修牆事業進行了創新,要把之前所有國家單獨修築的牆連起來,連起來之後,就等於是把他的大秦圍起來了,就像一個防範草原狼進到牧場偷羊吃的柵欄,而且這個柵欄還可用於進攻的前哨或者補給站,實在是天才的構想。

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有了這個偉大的想法之後就馬上投入去做了;派人多次進攻匈奴,從榆中沿黃河往東一直連接到陰山,劃分成四十四個縣,之後沿河修築城牆,設置要塞。又派大將蒙恬渡過黃河去奪取高闕、陽山、北假一帶地方,築起堡壘以驅逐戎狄,此後更是大規模的開始將各國之前的長城進行連接,其中工程之浩大,世所罕有。


我們只需要翻開典籍,查看一下便可知道當時的工程量會是多麼恐怖的量——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通過徵發犯人、奴隸、商販、受貶謫的人,除了讓他們充實新設置的縣外就是讓他們去修築長城。

已知蒙恬的長城軍團人數是三十萬,並且從同時代征討南越地區的南方軍團人數是四十萬,那麼也就是說修築長城的人數不可能超過四十萬人,因為一旦超過四十萬人,那麼這個後勤壓力就太大了,秦始皇雖說有“暴君”的名義,但是還不至於無腦到不給管飯,餓著工匠還逼著人家工作是一種得不償失的選擇,稍微正常點的統治者都不可能做出這樣的奇怪選擇,事實上,根本從來沒有哪個統治者會這麼幹。

那麼為了方便計算,我們姑且認為是四十萬的工匠在全力修築長城,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編戶齊民得出的總人口是接近四百多萬戶,按照一戶四口人來算,總人口是在一千六百多萬的範圍上下浮動,那麼四十萬人就相當於這個新生的國家的四十分之一總人口的恐怖數據,換算到現代社會——今天的中國總人口是十三四億,就按照十四億來算,四十分之一那就是三千五百萬的人力,如此多的人力所參與的工程量,當然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工程量。



因為就算按照今天的普通算法,要是與秦始皇強行對應,一人的工資就算一個月只拿一千塊錢的工資,要是真的修築強行與秦朝修萬里長城這樣的大工程對應,一個月也需要支出三百五十億之多。

可能有人對此不屑一顧,秦始皇還會發工資嗎?那我們就暫且按照古代人的飲食習慣,一天只吃兩頓,一人一天一頓暫且就算吃掉半斤米,那麼四十萬人每天就要消耗四十萬斤大米,在當時,秦始皇時代一天可以四十萬斤大米是一個什麼概念?按照當時畝產量來算,一畝地是1.5石,那就是150斤,四十斤的糧食需要接近三千多畝地的供養,而這僅僅是一天。這僅僅是一天,這種消耗,真的實在令人嗔目結舌!而要知道這還只是人力的消耗,而建築材料的消耗這是我們無法去估量的。

像秦始皇這樣的千古一帝一邊造萬里長城還一邊在搞其他的大工程,這麼耗國力,其實一定程度上也為二世而亡埋下了些許隱患。


夏目歷史君


我們現在所說的長城往往是指秦始皇修築的秦長城,和後來明朝加固補修的明長城,其實長城最早是西周時開始修建的。當時周幽王和褒姒“烽火戲諸侯”利用的就是長城烽火臺,日生煙,夜舉火做到的。

蘇洵在《過秦論》中說:“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說的就是公園前215年,秦始皇派遣大將蒙恬在北方邊境開始修築長城。


秦始皇修築長城其實很多地方就是把西周和春秋戰國留下的長城進行加固修補,然後相互連接,還有一些地方是利用地利,直接在高山上填土造臺,最終修成萬里長城。秦長城西起今天的甘肅,東至遼東,延綿萬里,修建耗費人力物力不計其數。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雖然只是民間傳說,並非事實,但是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說,就是因為當時勞役加重,百姓生活十分不易。而且修長城花費巨大,很多百姓都承受不起,在這種情況下,“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才可能被傳唱。

那麼秦始皇修長城到底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死了多少人呢?


既然是萬里長城,那麼我們不妨按全長5000千米來算,在長城上一塊青磚的長度大約有25公分左右,而沒排差不多是20塊磚,也就是說每向前鋪一米就需要80塊磚,全長5000千米,就是需要4000萬塊磚。這些磚一塊按照今天的價格5分錢算,總共是200萬元。還有其他的一些沙子之類的東西,總共和磚的價格差不多,而一個烽火臺的建造差不多1000元,平均按照一公里一個烽火臺,烽火臺共需要500萬,這樣建築原料就差不多1000萬。

當然除了建築原料還有一些其他費用,比如勞役的工錢,還有食宿等。按照今天的費用,一個工人每天平均食宿費差不多50元,如果把萬里長城一天修完,那麼按照一個人修50米算,總共需要100000人,按照每天50食宿費,那麼單是吃飯住宿就差不多500萬。這還不算工人工資,按照今天苦力工人價格,每天200元,那麼總共需要工資2000萬元。

這樣一來,修長城單是工人和原料就總共需要人民幣3500萬元。古代人用銀子,那麼我們就摺合成銀子,今天銀子一克7塊左右,那麼就相當於白銀5萬兩。

以上還只是簡單估算了築長城的部分費用,這五萬兩白銀放在今天不算什麼,可是在秦朝時生產力不足,人口2500多萬,這確實是負擔。


斯幽說歷史


沒花錢。

全徵勞役及自帶用具與糧衣被,由役夫完成的。

理由有二:

秦人分得了六國土地,應報國家恩,白乾。

其它六國人,因不殺應報恩,白乾。

秦長城沒多長,且連甘晉燕已有北向城的城牆為長城。

漢達土番的藏地.庫貝半島處,唐加固,明再修新,現見的是明長城。

事實上蒙古及原遼金或女真,都修有長城,只不過堆土堆為牆罷了,且至今有取土溝遺蹟與殘高坎了而己。

南方也各地有石片垛子,現半人多高,寬近二米,繞山連遠處,為其南方各候國長城。

春秋戰國單姓為邦國,即同宗為封國,自族公事,全體白乾,包括軍兵也自備一切上戰場,國不發任何物資的,且戰時為兵,不戰時耕種的。

外國即其他侯國,外姓也是外族外國,因而秦有逐客令,又有李斯反逐客令出現。

當時的族,包括通婚人群及再通婚聯繫的更多人群。所以邦國是親連各戚為族式。即大禹劃的九州,各單州內居住者是通婚人群佔一州的。當時州地盤比現省大。

春秋前已有的僅30裡50裡了,這都由人口增再分封造成的。

春秋兼併成五大霸主持分封,晉三分才出七國,而入戰國時期。

秦國優勢是分田到夫妻家庭上,因軍功可分多田,秦兵成虎狼之師。

因此統一後,秦人散居所分其它國的田畝內,兵軍僅修陵護官道及修長城者集中點,所以邯鄲一戰,滅秦無大戰了。

秦始皇僅事例上完成中央轄各地式。

真實現由漢劉邦完成,且沿用至清朝末。即家庭為一個生產單位式,雖說仍有五世四世三世同堂不分家的,但更多的子結婚就分家單過了。

漢朝後才錢及糧可多交不參軍當兵免軍役,且軍備由王掌控,民不許自配了。即有錢的出錢.有糧的出糧,無錢糧的出人及力。

漢朝及以後,稅是稅.費是費.差是差.役是役.勞是勞,不再混一體了。但都呈白給白乾。

宋朝後當兵才發響銀的,即吃軍響了。也就是杯酒釋兵權,回家享福才開始兵由國王養了。

自此後,才重大工程由國庫支付費用了。這於朱元璋是窮人有關。

但民上交皇糧及費直至民國沒變,現農民不交反有補貼了。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我們自小便開始聽,而此句的主角長城,是從記事起就銘記在心中的詞彙,不過縱使常常談起,對他的瞭解也僅停留在字面意思。知道長城是一座很長很長的牆,知道秦始皇為了修建他曾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這也成為秦國滅亡的原因之一。


總長度達到21196.18千米的長城可以說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禦工程,從春秋戰國時期直到清代間的兩千多年裡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對長城的修建。並且,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根據這個資料我們可以知道,明朝時也曾對長城進行修築,長度為8851.8千米,而秦始皇修建的萬里長城長度已經超越了1萬千米,我們姑且把他當做一萬千米來看待(方便計算)。




長城的修建其實是用青磚和灰砂漿等材料,而一般情況下修建一米的長城大約需要6000塊青磚和7立方米的灰砂漿(其他的材料暫且忽略不計),而青磚和灰砂漿的價格其實也就是幾塊錢而已。按照現在修復古城時所用青磚的價格,再依據對部分資料的查找得出一塊青磚大約兩塊錢左右(批發價),一立方米的灰砂漿造價約400元。所以長城修建一米大約需要14800元,而秦始皇總共修建了一萬多千米,所以花費了超過1480億元。


除此之外,還有對敵樓的修建,敵樓其實就是古代用來防禦敵軍的樓房,可以通過敵樓觀測到敵人的動向。據瞭解,萬里長城上就有大約六萬個敵樓,平均每公里就有六個,每個敵樓的建築大約要花費20萬,那麼六萬個敵樓就是120億。所以說秦始皇修建萬里長城總共花掉了1600億。這還不算各種其他費用像地基,水電,機械費用,管理費用等。

據說當初修建長城時秦始皇曾下令,對全國各地青年進行徵用,民間為此還流傳過一段民謠:生男慎勿舉(舉,生育),生女哺(餵養)用脯(乾肉),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這句話明顯表達了秦國當時繁重的徭役,徭役的意思是百姓們對統治者進行無償勞動,也就是說秦始皇修建長城時是不支付工錢的。



不過不管百姓們是否有工錢,也不管秦始皇修長城究竟花費了多少?當時的秦始皇已經完成統一六國的重任,天下都是他的,還會擔心錢的問題嗎?況且,秦始皇當初征戰六國時沒少擄掠六國的財富,而這些財富最終都隨著秦朝的滅亡而丟失,但長城卻依然在。


秦始皇修建長城時花費的錢縱然很多但也是計算得出來的,但他留下的長城卻是無價的財富。


小姐姐講史


大家好。我是司徒。聽我聊歷史,關注我不迷路。

千古一帝秦始皇


說到秦始皇便能想到我們中國帶給世界的兩大奇蹟,那就是萬里長城和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的豐功偉績那確實是後面的的所有皇帝無法比擬的。他一統六國,今天我們大家能說這同樣的文字他也有著不可後非的功勞,他對中國的和世界史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的時代,也奠定了中國兩千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他南平百越,北擊匈奴實在是勇猛。他在歷史上的地位真的無人可以替代。

萬里長城

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座長而又高大且堅固的城牆,不過他也不是一座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大量的障,亭,標相結合所組成的。當然長城也並不是秦始皇一個人所修建好的,而是由歷朝歷代的人所不斷的修建,縫補才有了今天的萬里長城,但是確實是由秦始皇所領頭,也是功不可沒的。根據歷史所記載的,長城的長度由10萬里以上,秦國,明朝和漢朝所修建的萬里長城都有萬里以上,所以他們可能更為人們所熟知的,當然我們今天所說的便是秦長城。西起臨洮,東止遼東。

那麼秦始皇所修建的長城在現在花了多少錢呢?

首先秦始皇為了修建這個長城派了一個30萬的軍隊,用了九年的時間才完成。我們先算著人員工資。就拿今天來說,怎麼說一個人一天的工資也有300塊錢對於這種活,那麼一年就是一個人一年就是11萬左右,那麼九年就得100萬。那麼30萬人所要預付的工資便是3000億加上一些材料費大該四千億左右可能也沒有那麼的多。


大家怎麼看這個萬里長城?大家覺得物有所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