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疫情防控陣地上的特殊“老兵”

在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疫情防控一線,活躍著一位舉止利落、眉目清妙的護理老大姐,她就是發熱門診的返聘護士張芹。

1962年出生的張芹,是醫院護理戰線的一名特殊“老兵”。自1979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奮戰在臨床第一線。2017年退休後返聘在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區。她經歷過SARS、甲流等數次疫情的考驗,老驥伏櫪,愈久彌堅。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驟然打響後,張芹身先士卒,與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的一班人馬,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戰場。

青州市:疫情防控陣地上的特殊“老兵”

“我的工作就像針線笸籮,但稍不留神就容易出事”

“發熱門診1月21日下午正式接診發熱病人。”疫情就是命令。接到通知後,張芹立刻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備。她一邊學習現有標準一邊緊急配備物資,做好物資儲備。“必須為醫護人員提供最有效的防護,並防止交叉感染。好在我有抗戰SARS、H1N1、H7N9和埃博拉病毒等經驗。”

作為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的“管家”,張芹事無鉅細,必躬必親。“醫護人員與發熱病人面對面問診,測量體溫、血壓,抽取血樣等,需要做好嚴格的防護,否則就會成為潛在的移動傳染源。”除了按照國家隨時出臺的規範及時修訂消毒隔離操作流程,培訓、指導醫護人員防護知識外,張芹還要督導落實。她對每一名醫護人員都進行了針對性培訓,示範防護服、護目鏡、手套等防護用品穿脫流程,要求人人過關。“必須確保院感防控到位,醫務人員‘零感染’。同時,還要對未戴口罩的就診病人及家屬及時發放口罩,以防交叉感染。”

“發熱門診的佈局必須合理,否則就有潛在感染風險。”疫情伊始,院感防控意識較強的中心醫院人就在發熱門診特別設立分診臺將去過湖北的發熱病人(有流行病學史)與其他發熱病人有效隔離。與此同時,根據醫院安排設立了兩個診室,一個應診,一個備用。“醫院這樣安排好處很多。一是可以讓普通發燒病人免於感染新冠病毒,降低傳播風險;二是普通發熱病人先由護士瞭解情況後醫生再處理,可以節約醫護人員資源。”張芹從專業角度這樣分析道,“就拿這個採血窗口來說,怎樣既能方便病人採血,又能防止交叉感染呢?最後我們決定在走廊這扇隔離門上開了個小窗口。”

“我的工作就像針線笸籮子,但稍不留神就容易出事。”談及具體工作,張芹這樣概括道,“醫護人員須嚴格按照著裝順序穿戴好後才能進入發熱門診或留觀病房工作。在一些小細節上必須嚴防死守、精益求精,如佩戴口罩時是否把鼻、嘴、下頜完全包住了?是否壓緊了鼻夾?佩戴的護目鏡是否密封好了等都得一一查看。必須避免漏氣。”“護目鏡使用4小時後,應及時按照消毒-清潔-再消毒-再清潔的原則處理。先泡到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1小時,用清水沖洗,再消毒,再清洗。”“從汙染區到半汙染區,再到清潔區脫防護用品的程序看似簡單,但很嚴格,在哪個區脫哪層鞋套都有嚴格要求。”

青州市:疫情防控陣地上的特殊“老兵”

“在這特殊時期,醫療廢物如何處理呢?”話鋒一轉,我們的話題切入這道疫情防控的特殊防線。“所有醫療廢物從汙染區到半汙染區,再到清潔區,必須層層包紮,層層消毒,必須用雙層甚至三層、四層黃色醫用塑料袋鵝頸式封扎口,每封一次外邊都噴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最後貼上註明醫療廢物種類、科室、年月日的標籤。”“留觀病人的血液、排洩物、分泌物、嘔吐物等汙染物如何處理呢?”“尿液、嘔吐物、分泌物等稀薄的汙染物應用專門容器收集,用20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按汙染物、藥比例1:2混勻後,浸泡消毒2小時。糞便等粘稠的汙染物可用50000mg/L的含氯消毒劑2份加於1份糞便中,混勻後作用2小時。”對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的工作,張芹說起來如數家珍。“所有的防護、消毒,包括地面、物體表面、空氣等都必須做到位,否則就會引起交叉感染。”真是隔行如隔山。我曾幹過15年護理工作,算是張大姐半個同行,但因已離開臨床十幾年,有些名詞聽起來竟然很陌生。

“堅決不能臨陣脫逃”

自2003年“非典”肆虐調至發熱門診,張芹一直工作在此,經驗豐富。當這場看不到硝煙的戰爭從江城武漢起始,迅速向全國各地蔓延時,親朋好友記掛著張芹的安危,就時常打電話叮囑。張芹總是笑言:“放心吧!沒事。”正月初四(1月28日)晚上,留觀病房住進2名發熱病人,親朋好友獲悉後又紛紛打電話或發微信叮囑,有的甚至說:“你本來就退休了,趕緊找個人替下你吧!”“怎麼能這樣呢?‘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醫院正是因為這個崗位特殊才返聘我,我怎麼能臨陣脫逃呢!?”張芹如是回答。在這和平年代,我總覺得英雄離我很遙遠。疫情來臨時,張芹巾幗不讓鬚眉,置生死於度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顧年老體弱奮戰在一線,不正是我身邊的英雄嗎?

隨著疫情的嚴峻,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工作量驟增,張芹每日加班加點,中午十二點半、晚上六點前從沒按時下過班。她必須看著換班的人做好防護、消毒,教會他們如何記錄,各項工作理順清晰後才能安心回家吃飯。任務重時抽時間吃碗泡麵都是一件奢侈事。趕回科里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正月初七(1月31日)晚上,兩名發熱病人解除情況後出院,張芹做完病房終末消毒處理後光垃圾就處理了9袋。“晚上睡不著,就數算著明天得幹啥。”因為她的用心用力,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的工作才科學、規範、井然有序。

青州市:疫情防控陣地上的特殊“老兵”

留觀病房原來只有一樓2張床。疫情嚴峻後,需要再增加留觀床。“正月初七(1月31日)下午兩點突然接到二樓加9張床的通知後,就開始緊急準備。”作為護理“老前輩”,張芹的工作熱情和衝勁一點不比年輕人差。“我知道醫院裡所有崗位都很忙,我能自己乾的就自己幹。年齡大不是理由。只要在崗一天,就得千方百計幹好本職工作。”因為連日披星戴月地奔波勞碌,張芹的腿都跑腫了。有一次去領了一堆物品抱著往回走時出現頭暈差點摔倒。領導知道後強制她回家休息,但幾個小時後,張芹的身影又出現在了第一線!

“各個部門的同事都很好,比如後勤物資供應科,需要啥東西告知他們後,他們都在最短的時間內準備好。還有社工辦,他們總是跟我說‘體力活找我們’,讓我很感動。”“看,這一大堆醫護人員防護服內穿的衣褲就是同事幫著我一塊洗的。”張芹指著一堆剛剛晾曬出的衣褲說,“我在醫院工作了41年,親眼目睹了一代代中心醫院人披肝瀝膽、無私奉獻,成就了醫院今天的輝煌。現在國家有難,老百姓需要我們。我作為一名護理戰線的‘老兵’責無旁貸,必須得‘若有戰,召必來,戰必勝’。”

“我只是疫情防控中普通的一分子,又沒啥特殊貢獻,只是幹了我應該乾的。”訪談過程中,張芹重複最多的是這句話。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像張芹這樣始終義無反顧踐行著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初心和使命的普通醫務工作者,有了千千萬萬像張芹這樣不計付出、衝鋒在前的普通人在各自崗位上恪盡職守,我們才能激發出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洪荒力量,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