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做公益會上癮的人,你怎麼看?

公益直播


本人對做公益的人非常敬佩,能把自己的財產分享給社會,不僅有崇高的精神,還有高尚的靈魂。


玉玲瓏999666


不好說,這樣的人確實存在如:志願者、捐助者裡面就有這樣的人如:蹬三輪捐助的、撿廢品捐助的,這些人我真佩服他(她)們,給他(她)們點贊!。也有好一些人,他們的上癮是另有企圖的如:做營銷的,[捂臉]還有就不說了,留給大家去想吧,我看到也不是什麼懷事。


金員力


有些是本來合理的私利的慾望,有些則是難以啟齒的惡行,都被公益包裝成一種合乎道德的行為,甚至是道德典範加以頌揚。這就是康德所說的“根本惡”。而當今的公益最令人失望的一點,莫過於對這種惡的縱容。當公益人不再莊嚴地承擔起道德上的責任,而是熱衷於把自己包裝為虛假的道德楷模,自欺,欺人,它無疑也就喪失了賴以獨立於公權力與私利領域最基礎的資本。

我想,我們不應該回避乃至否認公益的道德屬性。我們要正視道德,直面道德,深刻的理解人何以道德。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理解人何以公益,我們才能決然地向那些利用公共資源來加持、包裝自己的虛偽企圖說不,我們才能真正在權力狂妄與拜金主義的洪流中捍衛信仰的尊嚴。

如前所說,我相信,真正的公益人不止在公益領域。人的身上有道德的基因,也就有公益的可能。在這個意義上來說“人人公益”或許可以被解讀為 “促進人對自身公益性的自覺”。所以,一個人只能在受到啟發和感召的情況下,來做公益;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他做的事情才有可能被稱為公益。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做公益”,是一個自覺、自發、自主的自由行為。


曉小飛


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正所謂幫助了別人,給自己帶來了快樂。

人通過幫助別人,提升了自己,開闊了心胸,完善了人格。看到被幫助者狀態好轉,內心會有莫名的成就感,滿足感。會給自己帶來快樂與激動。正是這快樂和激動是他(或她)把公益和愛心繼續下去的源泉。

一個人的愛心必是和善良有關,一個擅長公益,經久堅持的人一定是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他(她)絕不是秀,秀不需要天長日久,不需要堅持。善良人的價值只有在施以善良時才能得到體驗,才是他(她)最快樂的時候。


文彩飛揚1


做公益真的感覺會上癮,哪怕是收入很少一次娟幾塊錢或者一塊錢,但是總是要娟了心裡才舒服,甚至連支付寶運動娟,一天沒有娟就感覺有失落感。哪怕一天就幾分錢或者一毛多錢,但是當你把這幾分錢或者一毛多錢乘以八億支付寶用戶的時候,你會覺得和廣大支付寶用戶一起今天做了一件好大的事情,每天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用於慈善,其中也有自己的一份貢獻你會感到很快樂,順便做一做月娟,哪怕你設定一月一塊錢也好……有些人可能不相信,沒關係的,你可以試試,當你做了以後就會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快樂!只是個人觀點。



大富加


做公益會上癮的人!因為他心裡特別善良!只想到別人,但他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格、非常節儉的,一聽那裡有困難,就想到我能幫他多少,沒錢能出一點力也行!


鳳仙396


對於熱愛做公益的一直都表示崇高的敬意 公益人或物都是自己從小懂得生活的不容易 所以更能體會弱勢群體的艱難 愛心和善心都遠高一般人 也更能從幫助他人中體會到快樂 看到被幫助人從絕望眼神 到眼中真誠 臉上的笑容 是一件人生中特別美妙的感受


曉曉情感


我是一個喜歡做公益的人,對於說做公益上癮我也要這樣的感覺,不過不是上癮,而是來自於這兩方面。

1.通過做好事,內心變得更加善良,如菩薩般,心裡有愛,就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2.有成就感,當你幫助了別人的時候,別人對你的感謝,那你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因為受助對象獲益了!

當然有一些人會有一些負面的看法,覺得就是為了做面子工程啥的,不過我覺得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張老師家庭教育諮詢


做公益的人都是愛心氾濫的,有一顆玻璃心,從小吃過苦,受過難了解了生活的不易,活著的艱辛,又可以讓自己名利雙收,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做公益,因為可以讓自己增值,因為那點錢對於他自己可能幾分鐘就賺了,每一個人只要夠有錢,都喜歡做公益,只不過窮人太多,自顧不暇而己,誰不希望讓世界充滿愛的味道,每個人都一樣


小瓶蓋XPG


廢品捐助的,這些人我真佩服他(她)們,給他(她)們點贊!。也有好一些人,他們的上癮是另有企圖的如:做營銷的,[捂臉]還有就不說了,留給大家去想吧,我看到也不是什麼懷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