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博士,你怎麼看?

2051無所謂150418426


對於對於博士怎麼看,作為一個在讀碩士研究生我有以下觀點:

1、首先,讓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博士,所謂博士就是比繼大學畢業後的三年碩士更高的學位,要取得這個學位的流程是讀完本科取得本科畢業證學位證並在大四上學期(一般是在12月多一月之間,每年不一樣)進行全國統一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在次年的三月到四月間進行復試,複試成功了那麼恭喜你,你成為了一名碩士研究生。等到碩士研三的那年3月左右有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之後四月左右複試,複試成功就成為博士,等到博士期間課題順利,畢業論文做完就可以博士畢業,否則會延期一年到兩年,根據研究領悟和自己具體的課題不同而不同。用的來說,現在大多數能讀到博士畢業的,真的都是具有超強的意志和實驗水平,因為博士畢業必須發相關領悟的好文章,所以要求還是非常嚴格的,出去社會也將是同行業的佼佼者。

2,研究生分為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可能對於你所學專業有一定的認識,通過課題研究從而知道研究領域的知識,多數是在老師和師兄師姐引導下完成,但還是未精細研究。但博士對一個課題或者一個自己的研究材料就得有自己的研究思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看從什麼角度來剖析能得到對科研有用的貢獻,那麼你的博士生涯就成功一半了,現在許多的成就都離不開一屆屆一代代的學生與老師共同努力,大多數時候學生都是執行者與實踐者。所以碩士博士上完後對一些問題的認識與解決能力真的會得到提高。

3,拋開上面的一些什麼實驗,科研來說,博士也是一個人,一個在其他方面也許普普通通的人,他們的性格也是各種各樣,但是能堅持到博士,無論從心理還是知識方面都是了不起的。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他們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神秘那麼死板,他們也是很逗比很有愛的,但是時常會經歷一些科研過程中想象不到的困難,所以慢慢變得麻木變得不苟言笑。但是請你們相信90後已經入駐博士大軍,現在的博士是即能科研又能幽默。不排除一些個例會為這個群體蒙羞,但是請你們相信99%的博士都是通過自己的辛苦和汗水得來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翟博士,有那麼好的人脈和money)。

總的來說,博士是現在與未來高校,公司,政府的傑出貢獻者,讓我們為他們點贊!








你們的小胖雅


今天不說如何讀博,怎麼讀博,也不說讀博有多難,只說讀博的益處。

讀博的確很辛苦,如果沒有堅強的信念和毅力做支撐……請就不要讀博。不過,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堅信,付出和收穫成正比。所有的付出,換來的終將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還是那句老話:在這個滿大街本科生,研究生貶值的時代……沒有關係,沒有背景,沒有強大的家庭做背景!找工作時,拿什麼和別人比拼?唯有高學歷和文憑才能脫穎而出。

都說讀了博就業面會變窄……我卻不那麼人為。作為博士來說,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一、博士畢業可以進高校,可以進科研所。

二、退而求其次可以考專業證書,將來可以做工程師。

三,可以考選調生,博士靠選調生入選後是科級待遇;研究生入選後是副科待遇;本科入選是科員待遇。其入選待遇,就能看出文憑的差別。

四、即便找不到工作回家賣豬肉,或是回家利用高科技種地,也照樣能玩出花樣創造出價值來!因為讀博幾年,主要培養的就是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讀博,也許有人噴,也許遭人不理解的嘲笑……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不要和沒有見識的人去講道理……因為辯解一句,都是多餘的!此文,送給正在讀博,和即將讀博,或打算讀博的志士們……[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野鶴7640558165039


本人小碩一枚,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思考,僅供參考。

第一,博士首先會選擇一個領域的某個方向作為自己的研究,閱讀大量的文章,做大量的調研,如果是理工科的需要做很多的實驗,希望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有所突破,博士是需要創新和創造的,博士應該不是知識的搬運工,也不是各種知識組合創新者,而應該是知識的創造或者創新。

第二,博士在某一個領域一般會取得一定的成果,不然博士不是很好畢業。博士畢業有的就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或者學者,具有一定的學術造詣和論文水平。但博士並非萬能的,並不是對所有的領域都熟悉,大部分是對自己所研究的領域很熟悉,很多讀博士也是為了以後去高校做個老師,有很好的工作。

第三,目前很多讀博士就希望去高校做個老師,有一個穩定體面的生活。個人認為,博士應該需要家國情懷,有一點理想主義,敢於做大學問,解決大問題,不能僅僅是為了博士畢業而寫論文,但是目前很多依然是靠論文畢業。博士要能夠把冷板凳坐熱,在某個領域取得成果,贏得社會的認可,這樣才能獲得全社會的尊重。

第四,學習知識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價值,如果學習很多的知識,而沒有做出很多實際的貢獻,如何才能贏得他人的認可與尊敬。實幹才能興邦,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為導向進行研究可能會好一點,基礎學科的突破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努力和奉獻。

第五,對於博士的期望很高,但博士也不是萬能的,對於我們的博士,應該需要更多地是包容的環境,因為創新的前提是允許犯錯,因此想要創新,就必須要有創新包容的環境,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有更多創新的成果。給與他們好的生活和待遇,讓更多優秀的人願意讀博士,做基礎理論研究,如此只有基礎理論的突破,我們的行業才會處於領先的地位,不然在行業內永遠是追隨者。希望博士們能夠耐得住寂寞,踏踏實實做學問,學以致用。謝謝。


剛剛深圳


對於博士,我是尊重加尊重,不僅是學歷的最高層,一般人很難達到這樣的高度,更因為博士還要耐得住寂寞,在實驗室專心地研究,有這樣能力的人本來就不多,你還得耐得住寂寞,能做到的人,真的是人類的精英啊.

博士不光是難考,還很難畢業.沒有科研實力的人不敢進入這個行列,願意並敢於進入這個行列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他們對於科學研究有著崇高有使命感和責任感,他們在各行各業都是領軍人物,社會的發展正因為有了他們,才變得如此有生命力.

未來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所有的競爭,說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要看高層次的人才,博士可以說是最有力的競爭者之一.國家的高科全靠高層次的人才了.博士們加油,國家的建設需要更多的博士的參與.


啟蒙的智慧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怎麼看博士?

小西剛剛還跟媳婦說”讀博時,我可苗條啦!”,原因是她讓我將幾個盤子裡的剩菜“收拾”進肚子,同時還數落我最近又胖啦!也許,和小西一樣遭遇的人不少啊!

其實,在我讀博的時候,體重還是比較輕的。“熬”個博士畢業不容易,每天都泡在實驗室,一次實驗失敗就意味著前面半個月、一個月的工作就“白乾”。少白頭的小西,有1/3的頭髮是高考是白的,還有1/3就是讀博。之前,一個在中科院讀博的俊俏師弟發個自拍照,居然禿了半個頭頂。幸虧讀博之前就被媳婦“逼著”結婚,也許就是怕讀博後禿頂拍婚紗照太醜啊!

博士是我國最高的學位,博士的媳婦也不是“博士後”,後者是一種傾向於工作的經歷。作為研究生導師和老博士的小西聊聊博士的話題,通過“進”、“出”分享下我自己對博士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博士的“進”在變得難!

之前,不少人都聽過那句“沒有畢業不了的碩士,沒有考不上的博士”,甚至傳出“導師們都求著自己的碩士生讀博”的傳言,小西只能說“傳言不可信”!為何會有這樣的感覺,在於這類事情傳播時側重分享成功,而不是失敗。

不明白?小西舉個例子,隔壁村的窮小子小東找了個大戶人家的閨女,是不是大家喜聞樂道的話題?小東要是二代,是不是隻有一句“門當戶對”的恭維話,或者就是內心深處的一句“好白菜都讓豬拱了”。其實,讀博也一樣,不管是申請-考核制或者普通招考,失敗的同學更多的是選擇繼續或放棄科研路去工作。

為何?因為博士不是單看學位,而是得看學校、導師、研究方向等多個方面,如小西團隊的“大牛導師”,每年僅有2-3個招生指標,郵件聯繫和麵談的不下20人。往往,越是好的導師,競爭的壓力就越大。想要進入這樣的團隊讀博,談何容易。

-博士入學考試-

博士的“出”會變得易!

也許有人看到這個小標題,就會反駁小西的觀點。怎麼我看到的都是各類博士延期的報道,甚至達到2/3的博士4年未能如期畢業。小西之前讀博時,也有同學遇到過類似的延期,不能一鍋全推給導師,個人的努力同樣非常重要。

延期率之所以高,在於大部分人的科研小論文沒有搞定,而當前模式下沒有幾篇拿得出手的小論文出去也無法求職。主因是在學院、學科、導師的畢業政策制定時,將學校博士生答辯要求提升不少,如3篇2區SCI小論文允許論文送審。

2019年初,清華大學宣佈取消博士生畢業時的論文要求,希望帶動博士生培養方案的改革。其實,小西覺得除非整個大環境發生變化,否則沒有太大含義。比如,博士畢業後想進入高校做專職教師,還是得看你博士期間發表的科研論文,如雙非院校最低都要求發表3篇中科院三區(含三區)以上論文。

之前,小西也和其他導師交流過博士畢業這個問題。在國內幾個博士生延期畢業後選擇“輕生”的事情報道後,曾有些導師說“能放畢業就放畢業”,但是小西不是太認同這個觀點。不提學院、導師的要求,起碼得獨立完成一篇不錯的學位論文,否則讀博什麼都沒有學到。

而且,小西覺得目前的博士培養方案在發生變化,不再單一以論文為導向,同時新增的“工程博士”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小西想說的是,去掉個人科研論文的要求外,延期的人是不是能少一多半?之前,我就有個師兄等著論文發表,延期了半年。

-結語-

最後,小西想說的是讀博切記要慎重。畢竟4-5年的時間內,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得“會讀博”,掌握合理的方法,否則延期就是不得不面對的話題。

另外,985等名校的博士招生計劃比較緊俏,甚至有課題組內部學生讀博排隊的現象,有心讀博也可以看看中科院、社科院等,最起碼博士生的補貼能發到5000元/月,是高校博士生不可企及的夢啊!

大白話就是:前期想明白,給自己找到理由,否則讀博時會後悔的,加油!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以前以為學歷高、做事嚴謹,現在感覺一般般。


北大畢業博士演講:微信運動上半天走98800步,運動康復專家: 半天兩個馬拉松?

導讀

大家都知道: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談起藝術,可能北京大學博士在畢業典禮的發言中,或許能讓人感覺到“別樣的藝術”!到底怎麼回事呢?帶著好奇和疑問,我們一起去看看。

新聞

7月17日,運動康復專家謝博士表示:“我覺得他挺厲害的。我平時運動挺多,我知道一個人每天1小時走1萬步是個比較普遍的情況,正常情況下他需要連續走10個小時才行。因為每個人不一樣,可能他走這個步數的時候是要和團隊一起進行急行軍的活動,也不能說他不現實,只能說不符合常規吧。”

“他”是誰?

運動康復謝博士口中的“他”到底是誰呢?通過了解,原來他就是北大的優秀博士生莊方東。

“他”的特別!

在2019年7月的北大畢業典禮上,作為優秀博士的莊方東發表了畢業演講:“由於微信運動的限制,98800步只是我半天的步數,攀越的高度接近10萬米,消耗了60000千卡的能量,相當於食堂2000多碗米飯或者1200瓶水。去年的5月15日,我們終於站在了世界最高峰,高呼北大精神永在巔峰。”

現場氣氛

現場的同學都一陣羨慕,演講到了高潮不時的傳來“哇”的驚呼聲。但是,也有一些專家質疑聲音。

網友的質疑!

除了現場的少許對此數據的質疑外,網絡上的網友更是對此進行了熱議。

個人看法

看完新聞後,相信大家對次新聞有了更為清晰的瞭解。我個人認為:畢業生演講,極其有可能是為了現場效果誇大了一下成果,也可能是軟件的數據有點錯誤。大家可以對此看成北大學子畢業演講的一種“藝術”,沒必要過分的追求數據的嚴苛。但是,北大作為著名的學府,畢業生不能太過對數據有所忽視。這半天跑兩個馬拉松,不現實,也太不符合常理,這極有可能讓孩子有錯誤的認識。對此也希望大家研究學問和數據的嚴謹,給社會也傳遞一份正能量!

今日話題:你對北大博士生半天走10萬步,相當於2個馬拉松怎麼看?

關注:悅享新社會


悅享新社會


我昆士蘭大學博士,馬上博二了。只能說很辛苦,很寂寞,很不容易。要擺弄的儀器一大堆,要寫的科研文章一大堆,要做的實驗一大堆。天天很早起,很晚睡,娛樂的時間幾乎沒有。幸虧拿了全額獎學金,沒啥經濟壓力。不過,一把年紀了,晚上還睡單人床的感覺你懂的!





Dreamcatcher2019


現在都是注水博士


竹雕1


博士不是我國的最高學位/博士是全世界的最高學位,/


用戶8244214706744


看圖片,戴上官帽,威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