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小魔王
太極功夫也能打,不過真正運用起來的人很少,能四兩撥千斤和千斤墜的。運作好的能讓對方力量有種發力疲軟狀態,太極功夫再發揮推力扔出去。
現在的太極人士多數是養生,慢生活的調理血液的高壓狀態,讓人平靜的心態,調整血液流動不再急促的形成高壓泵的噴水狀態,不讓心臟超負荷的工作狀態。
楊露禪的名氣並非一些人認為的謠傳,他是靠學的太極打出來的名氣。
那麼為什麼那麼多電視劇電影都拍他的傳奇故事宣傳太極拳呢,如果不是人如其名,那麼電影電視劇無法在題材上吸引觀眾的關注。廣電局直接讓他下架不讓上院線播放電影和電視劇,投資的錢全部打水漂沉入水底不見蹤影。
一個失敗的案例之後誰再拍電影電視劇呢。
一個失敗的案例之後誰再拍電影電視劇呢。
一個失敗的案例之後誰再拍電影電視劇呢。
英雄少年66265076
《太極宗師》裡面演的那個楊露禪,從小就苦練武功並且身手不凡。而歷史上真實的楊露禪,直到二十二歲,還在直隸廣平府(河北永年縣)縣城西大街一家雜貨鋪裡當跑腿的小夥計。後來楊露禪在陳長興門下經過八年的勤學苦練又回了老家廣平府。
楊露禪剛一回到家鄉,就遇到了當地高手的挑戰。八年學藝,而且是跟太極第一高手學的,楊露禪自信滿滿地接受了挑戰,可是雙方一交手,楊露禪就像今天的“雷公太極”一樣,乾淨利落地輸了。滿臉血滿頭包的楊露禪再一次回到了陳家溝,又學了六年。楊露禪整整學了十四年太極拳,回家後又遇到了出身官宦之家,比楊露禪小十三歲武禹襄(後來的武式太極創始人)。 這個武禹襄身強力壯,但卻沒真正拜師練過武功,只是跟早年的楊露禪一樣,練過一些“野路子”,就是“野路子”武禹襄,跟正式學了十二年的專業太極高手楊露禪,打了好幾場(打一會歇一會),居然誰也奈何不了誰。
楊露禪三進陳家溝,終於打動了陳長興,把一向只傳給嫡系子孫的陳式太極拳傾囊而授,陳長興不但教給了楊露禪十套太極拳法,還教給了他點穴和刀槍棍棒招法——可以說,楊露禪除了這三年多,前面學的還真是“假太極”——或者說是“健身太極”。
正因為這三年多的時間,楊露禪學到了真正的太極拳,才在日後闖下“楊無敵”的名號。從初進陳家溝到這次藝成離開,楊露禪整整用了將近十八年的時間。
十八年學藝,加上學到了真正的太極精髓,這次回到廣平府的楊露禪已經真算得上是絕頂高手了,找他來比試武藝的人,幾下子就被他撂倒。打遍廣平府無敵手的楊露禪進了京城,又打敗了所有跟他較量的對手,被京城武術界——包括鏢師、武館、教頭在內的全部真練家子公認為“楊無敵”,這個稱號可是一場場生死相搏換來的,絕非什麼半官方的“民間組織”認證的。
就連當時的大內第一高手董海川來比試,雙方最後也是握手言和,併成了好朋友。
楊露禪曾傳授給武禹襄太極拳,武禹襄的二哥武汝清因為隨左宗棠征戰有功,當上了有花翎的三品官(後賞二品銜)。 武汝清也跟楊露禪學過太極拳,深知楊露禪功夫了得,就把他推薦給了端王(端郡王載漪),連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也對楊露禪大加讚賞:“楊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渾圓一體也。”還親筆寫下了一副對聯:“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技壓群英”。
後來端王又推薦楊露禪當上了京師旗營武術教官,當然,楊露禪當時教給軍隊的不叫太極拳,而叫綿拳,而且只教旗人不教漢人 。
當年的旗營將軍嶽柱臣(據說是岳飛的後人,有人說是武狀元,但筆者查編清朝武狀元名錄,一個姓岳的也沒有,倒是有個大理院正卿叫嶽柱臣)也拜楊露禪為師。
當年的八旗子弟生活奢侈,每天只知道提籠架鳥養大黃狗,個個嬌生慣養體弱多病。楊露禪考慮到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和保健需要,就把自己學到的太極拳中的高難度動作都簡化了,變得姿勢簡單、動作柔和、舒展大方,很適合穿長衫、留長辮子的人演練。我們看到今天很多“太極宗師”練的那些太極拳,是從追求強身健體的八旗子弟那裡流傳下來的,人家練拳本來就不是為了打架,他們練拳,等於現在做廣播體操,你想讓廣播體操有實戰效果,豈不是趕鴨子上架……
半壺老酒半支菸
早上6點,我跑步上街鍛鍊,路過公園,總能看到一些精神抖擻的老頭老太太,雙手在面前比劃來比劃去。原來在耍太極。
一天,我忍不住好奇問一個老大爺:
“大爺,你耍的這啥玩意軟綿綿的,不要說打人了,蚊子都打不死,到底有什麼用啊?”大爺聞言,並未停下他的架式劃拉,微微笑了笑說:
“小夥子喲,無知無畏哈,不怪你。”“你可知道,這太極是咋來的嗎?”太爺追憶似的呢喃。
“這太極拳不是張三丰張大真人流傳下來的嗎?”我心裡疑惑不已。
太極拳圖譜:
大爺輕蔑嗤笑一聲,滿是皺紋的臉,盡是風霜的嘆息:“世人皆以為太極是張三丰留下的,可憐一代太極宗師楊露禪,假若地下有知,不知道是啥心情。”
“這楊露禪是誰啊?”我越發疑惑。
“楊露禪吶……”大爺聞言,直接神遊太虛。幾秒鐘後,乾脆停下來,招呼我在旁邊找個石凳子坐下來。
我一看,故事來了,挨著他坐下,聚精會神的聽。
“清朝時候,河北省廣平府有個叫楊露禪的,大概十來歲的樣子,家中應該是有些錢財的,把他送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去練習拳腳。而他練習的就是太極拳。
那時不叫太極拳,叫陳家家傳武學綿拳,據說是明末陳家老祖陳王庭所創。至於現代人謠傳的太極拳是張三丰所作,那都是瞎傳的。”
大爺悠悠長嘆,娓娓說起當年故事,我聽得入迷。
“楊露禪是武學奇才,在陳家學了十多年的太極拳後,回到家鄉永年縣開武館,收徒弟,教拳腳。
看過《師傅》這部電影的都知道,一個練武之人,想開館教徒。這就是從別人的嘴裡搶食,練武的生員就那麼點,多一個人就多分一杯羹。”大爺頓了一下。
(師傅劇照踢館)
“所以,新開的武館,很多同行就會上門來踢館子、砸場子。這也有規矩,不能像街頭鬥毆,一般都是比武的形式進行單挑,切磋武藝,只要新開武館之人輸了,那麼傳出去名聲就不好,就收不到什麼徒弟,甚至注重臉面的,無臉再開武館了。”
“而楊露禪開武館以來,上門來挑戰的武師不計其數,他們往往都被楊露禪輕易的打趴下,高唱征服。
所以楊露禪在鄉里很快就出名了,人的名樹的影,不是大風颳來的,不是靠口水吹來的,是打出來的!”老頭面色開始潮紅,並手舞足蹈的加大聲音。
“後來的一次比武中,他傷人過重,又害怕吃官司,就跑路到北京躲避,機緣巧合之下,到了張四胖子府上教書。
(致人重傷)
張四胖子可是個有錢人吶,家裡顧了二十幾個家丁看家護院。還跟端王府有關係。”老頭說得滿臉的羨慕。我趕緊拍了個馬屁過去吹捧一下。
“楊露禪低調地在張府過著日子,半年之後。晚上,一夥賊人大概也是二十來人,在張府後花園與護院家丁戰成一團,楊露禪聽到打鬥的動靜,走出房間去後花園看看,卻發現護院的家丁們橫七豎八的倒在地上,正在被賊人綁繩子。
賊人們看到一個文弱讀書人施施然的在他們眼前晃盪,他們楞了一下。”老頭故意停頓了一下,賣了個關子。
“後來怎麼樣了?”我果然配合的問了一句。
“他們其中的一個對著楊露禪飛起就是一腳,楊露禪對著飛來的腳一撥手,那賊人就摔倒在地。他們就知道遇到了扎手的釘子了。
一群人開始圍毆楊露禪。好個楊露禪,面對一夥賊人,面不改色,一拉一撥,一推一劃,在群賊之中翩然起舞,猶如泥鰍鑽泥,小半袋煙的功夫,就把群賊給撂倒咯。”老頭說得起勁,又站了起來劃拉,別說還蠻有點氣勢的。
(圍毆劇照)
“張四胖子惜才,知道了楊露禪的身手,把他推薦給了端王爺,王府上的總管王蘭亭尤其鍾愛武術,且身強力壯,頗有些拳腳。
楊露禪入得王府,這王總管就是考驗人,可惜強壯的王總管在楊露禪手下沒走過一招,就敗了。”老頭收好手勢,靜靜的坐下凳子上。
“這王總管啊,後來經常被楊露禪拿來練手,教導端王練拳。
後來,在端王的幫助下,楊露禪充任旗營武術教官,教導近八旗的西八營,這西八營的旗人子弟,都是些酒囊飯桶,平時提鳥鬥雞,吃喝嫖賭抽慣了的。身子骨早就腐化懦弱了。
他們這些人吃不了苦,也無法把完整的陳氏拳學完。所以楊露禪把陳氏“綿拳”,改成簡化版的。
而練習簡化版出色,得到了楊露禪親自指點傳授的旗人下級軍官有三個:凌山、萬春、全佑。權貴之中時紹南與嶽柱臣也得了楊露禪真傳並拜了師徒。”老頭彷佛在回憶往事。
“真正令楊露禪在北京揚名的是一個宴會,那是一個暴富煤老闆的私人宴會。
會上,有煤老闆眷養的一堆凶神惡煞的拳師。在聽說瘦小身板的楊露禪也是練武之人後。不斷的出言挑釁,要比試拳腳。
楊露禪欣然應下了挑戰。眾人起鬨的把他們倆圍在空地上,那挑戰的拳師獰笑著親了一下自己的拳頭,對著楊露禪使了個餓虎下山,凶神惡煞地揮拳衝向楊露禪。
(劇照)
老楊看到他重心前傾,腳步虛浮,殺傷力全在拳頭上。他飛快的舉手一撥,那人高馬大的拳師,立馬跌落到一丈開外,渾身血汙,咦喲嗚哇痛嗷不停。
另一位拳教師看到這岔目的結果,以為是意外,不服氣的走進戰圈,向楊露禪挑戰,結果也落得跟前面同伴一樣的下場,其他的拳師們面面相覷,心中倒抽一口涼氣,這差距也太大了吧。宴會上再也沒人敢向楊露禪挑戰了。”
楊露禪在張家宴會上比武一事,經悠悠眾口傳開後,許多武術名家都慕名前來和楊露禪比試切磋武藝,看看他是否浪得虛名。
整個華北大地各省各市的練武名家登門挑戰,無論各門各派,皆非敵手,因此楊露禪大名威震京城,時人稱“楊無敵”。
(晉級宗師劇照)
由此晉級為楊宗師,開館授徒,把陳氏綿拳發揚光大。而現今多數世人練習的太極拳稱呼是袁世凱時期,楊氏門徒許禹生、宋書銘等篡改而成,並著書立說,偽造太極拳是張三丰所創。”
老頭說完後,站起來,拍拍屁股上的灰塵,準備打道回府逗孫子。
我聽得心神嚮往,看著遠去的大爺,他的身影在朝陽的照射下顯得越發神秘,我大聲問了句:“老大爺,您老是什麼身份吶,您咋知道得那麼清楚啊?”
老頭轉過身來,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和一絲詭異的微笑:“你猜?”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梁生
剛日讀史
我只能說清末民初這些武術界人物的事蹟99%都經不起考證,用歷史學的研究方法研究這些武術界名人的事蹟,就會發現99%都是子虛烏有,1%誇大其詞。
我以楊露禪四世孫楊振基所寫的《楊式太極拳的起源和發展》為藍本,用歷史研究的方法來考證一下楊露禪的事蹟是否經得起科學的考證。
楊振基先生說他曾祖父楊露禪進京教拳時,翁同龢在觀看了楊露禪比武后對楊露禪的武功讚不絕口,並且親手寫了一副對聯送給楊露禪“手捧太極鎮寰宇,胸懷絕技壓群雄”
這是真的嗎?
翁同龢是晚清重臣,是多起重要歷史事件的當事人和見證者,所以他的文稿和詩詞集都集結出版的,並且完好保存到了現在。
而且這些年網絡化興起,類似翁同龢這樣重要歷史人物的文集和詩詞集在大圖書館都被做成PDF格式的圖片上傳到了圖書館網站上,所以只要你有讀秀賬號,你完全可以查閱圖書館所藏的翁同龢資料。
翁同龢共出版了《翁文恭公日記》、《瓶廬詩文稿》,裡面收錄了翁同龢幾乎全部文字和詩詞。
很遺憾,別說這幅對聯,就連“太極”、“武術”這些名詞都沒有出現過。
另外,按照楊振基先生所寫的資料,楊露禪是四十歲之後才進京教拳的,但是楊先生沒寫清楚他的曾祖父究竟是哪一年進京的,我查了不少資料,許多資料都說楊露禪進京時間是1865年,要知道楊露禪是1799年出生,也就是說楊露禪進京時已經66歲了。
而當時翁同龢35歲,剛守孝回北京,以右中允的頭銜(正六品)在弘德殿行走,翁同龢要到1871年才升為禮部侍郎,跨入清帝國高級官員行列。
而楊露禪1872年就去世了,我實在找不出翁同龢這樣一個漢族大官僚子弟為什麼要給地位低下的武師寫對聯,而且對聯口氣非常“狂”,這完全不符合翁同龢個性,翁同龢這個人,如果大家看他的文集和日記就能知道他是很謹小慎微的,不太可能寫這麼“狂”的對聯。
更為重要的是“手捧太極鎮寰宇,胸懷絕技壓群雄”這幅對聯,犯了最低級的平仄反押的錯誤,翁同龢怎麼可能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因此,我可以肯定的說,從歷史研究角度叫,翁同龢絕不可能給楊露禪贈對聯。
另外,都說楊露禪進京後在王府教拳,可是楊振基先生並沒有明說楊露禪究竟在哪個王府教拳,我只好去查其他資料,我發現很多資料都說楊露禪在端王府教拳,還被端王爺任命為旗營教官,教授八旗士兵太極拳。
可是楊露禪1865年進京的時候,端王府正好處在青黃不接的階段,老端王,也就是瑞敏郡王1850年就死了,載漪是1860年才過繼到端王府,當時才9歲,就算楊露禪真的當了載漪的體育老師,可是載漪當時只是一個貝勒,根本管不了旗營,更何況一個九歲的空頭貝勒怎麼可能往旗營里加人?
而且假如楊露禪武功真的這麼厲害,為什麼要當武術教師而不去考武舉?
1865年武狀元張蜀錦直接被授予了一等侍衛的頭銜,這可是正三品的武職。張蜀錦也不是什麼世家大族,他是今河北廣平縣東孟固村人,他就算出身地主家庭,那也是小地主家庭。
我一直有一個疑惑,清末民初武林人士大多數出身至少是良家子,而且都還粗通文墨,為什麼他們寧願當被人歧視,視作奴僕的武術教師也不去考武舉?
難道這些高手都是抖M嗎?
綜上所述,楊露禪的事蹟絕大多數都和翁同龢贈對聯一樣,完全經不起科學的考證,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辦法判斷楊露禪武功高低。
蘭臺
楊露禪的“太極楊無敵”之名,是否人如其名?其實,只需看看他此名的由來,大家心中應該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太極楊無敵”之名的由來
40歲時,楊露禪從陳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長興處學藝有成後,為了生活,被人推薦到北京授徒。
到了北京後,他找到了在京城任官職的武姓同鄉,而同鄉又將他介紹給張姓富豪認識。張家主要經營煤炭生意,生意做得的風生水起、財源廣進。每到夜晚,多有官僚豪紳們到他家尋歡作樂。因此,為了府中的安全,張家僱請了數名武術教師。同時,有一些想要參加武舉的生員,也會來這裡學習武藝,準備應試。
當時,在宴會上,武姓同鄉對張家主講,楊露禪的武藝精湛,有宗師風範,可以幫著府裡教導那些參加武舉應試的弟子。
但是,當張家主看到楊露禪瘦小的身板時,心中起了疑惑,便問他:“不知先生精於長拳,還是少林拳?”
楊露禪說:“我的拳法既不是長拳,也不是少林拳,而是綿拳。”
張家主又問:“你的綿拳能打人嗎?”
楊露禪答:“我學綿拳不是用來打人的,但真打起來,卻勝似鐵拳,除鋼鐵外,任何血肉之軀都能打。”
雖說,張家主對楊露禪的回答頗有好感,但畢竟未見身手,也不能證明什麼。為此,張家主又問他:“你可敢與我府中的拳師切磋一番?”楊露禪點頭應允。
最先出場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拳師,只見他氣勢洶洶,一招猛虎下山,鐵拳直擊楊露禪的要害。楊露禪略一舉手,拳師便被擊飛幾丈遠,並且摔得渾身血汙。
楊露禪剛站定,又有一位拳師站了出來,提出挑戰,結果下場依舊,再也無人敢於比試。
很快,楊露禪在張家比武的事情就在京城傳開,許多武術名家慕名而來向其挑戰。結果,數輪比試下來,難有敵手,因此人稱“楊無敵”。
以此看起來,似乎楊露禪的“楊無敵”之名人如其名,但同時又發現了一些疑惑,一是楊露禪為何沒有聲名自己所用的拳是“太極拳”,明明是一次傳播“太極拳”的有利時機;二是清朝時的一丈約等於3.33米,一舉手就將對方擊飛幾丈遠,這幾丈至少應該是超過2丈的概念,假如是3丈,也就是至少10米遠,這也太誇張了吧,又不是拍電影;這兩個看家護院的拳師,究竟是不是高手?
因此,就算說擊敗了諸多的挑戰者,究竟是武當,還是少林,或是峨嵋等派的什麼高手?這些,並無確實的記載,顯然民間傳言的成份居多。
那麼,楊露禪太極拳的“殺傷力”究竟如何呢?
楊露禪還有一個稱號:“武林中一代宗師,江湖上萬世師表。”這樣的稱呼怎麼來的?當然是江湖朋友相互捧場送的,而不是什麼權威機構評的,或許當時也沒有這樣的機構。
江湖又是什麼呢?古時雅稱“江湖客”的活動圈子,現代叫混社會,其實都是社會上依靠暴力騙術吃飯的場所。相對有影響力的,多指一些黑道或幫派組織,而相對底層的則指江湖賣藝的。
正所謂:“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如果,確實有真材實料,通過考武舉、投軍等渠道,進入國家體系應該是最好的出路,既能光宗耀祖,又能福廕後代子孫,再不濟也可以去當個山大王,也比靠跑江湖賣藝,或充當大戶人家的護院要有前途。
同時,看看古代的項羽、霍去病、關羽、岳飛等無數名將,殺人無數,又有幾人是出自這樣或那樣的幫派的。
顯然,古代的江湖派系,民間傳聞誇張戲談的成份較多。大家熟知的津門大俠霍元甲,可是曾打敗過在俄國無敵手的俄國大力士和日本的空手道高手,都沒有人稱其為“霍無敵”,何況僅僅是打贏了兩個看家護院拳師的楊露禪。顯然,“楊無敵”之名的虛名的成份應該較大,或是謀生炒作的一種手段。
那麼,楊露禪的“太極楊無敵”之名為何名聲如此之大呢?
俗話說:“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誰沒有過“仗劍走江湖,天地任逍遙;路見不平一聲吼,行俠仗義除惡行”的美好憧憬。對於這樣的民間傳聞,越是經常受到欺壓的普遍百姓,應該越是心嚮往之。因此,切合百姓口味的一些藝術作品便應運而生。
如:民國初年的傳奇小說《金蟬盜技》、宮白羽的武俠小說《偷拳》、電影《神丐》以及熱播劇《太極1:從零開始》、《太極2:英雄崛起》《太極3:巔峰在望》等,都是講述楊露禪的傳奇故事的。
而所謂的藝術,又是來原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自然多有藝術的誇張成份在內。因此,楊露禪的“太極楊無敵”之名便傳開了。
其實,真正對太極做出巨大貢獻的人是武禹襄,書香門第,官宦出身,文化理論水平極高,他雖是個文化人,卻將太極拳提煉到了一個“高大尚”到無所不包的系統工程或綜合性學科的高度,而世傳的太極拳理論也多出於他的手筆。其內容包括:古典文學﹑物理學﹑養生學﹑醫學﹑武學﹑生理學﹑心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更是體現東方文化的宇宙觀﹑生命觀﹑道德觀﹑人生觀﹑競技觀等。例如,競技觀的論述:“以柔克剛,以靜待動,以圓化直,以小勝大,以弱勝強”、“彼未動,己先動”、“順其勢而改其路”等。
同時,再配合楊露禪所學的“陳式太極拳”的推廣,從而才使楊露禪有了“太極楊無敵”之名,畢竟他的出名之戰,並沒有指出所用的拳是太極拳。此外,楊露禪學習太極拳之前,他的“外家拳”也已有小成。因為,“外家拳中用,而相對不太中看”,但是太極拳卻極為中看。至於他打倒的兩名護院拳師,究竟用的太極拳還是外家拳,或許二者皆有,所有他才沒有表明自己所用的“拳法”。不過,漂亮的太極拳,再加上高深的理論,則更加容易讓他在上層圈子中立足。
再說,真正有史可考的太極歷史,才從晚清開始。但太極拳卻能和張三丰聯繫到一起,顯然是一種攀附行為。
可以說,如果沒有武禹襄的太極拳的高端理論體系,太極掌也就是河南地方上的鄉村把式。再加上楊露禪身體力行的推動下,這才將太極拳發揚到了一個影響深遠的文化高度、養生高度、傳武高度、保健高度以及品牌高度。
雖然,太極拳的養生健體功效頗受世人肯定,但業界對太極拳的實際搏擊戰力,認可的人卻並不多。至於太極大師閆芳的隔空打人功夫,竟被一位普通的空手道挑戰者直接揍趴下,“大師畫皮”被揭穿;還有格鬥狂人徐曉冬和太極拳世界冠軍樊帥鑫的約鬥事件,進一步將太極拳的實戰性推向了風口浪尖。只不過,這些所謂的“大師”卻藉助太極拳的品牌,賺學徒的錢賺得可謂肚滿腸肥。因此,可以說楊露禪的“太極楊無敵”之名,虛名成份應該較大。
祥子談歷史
他以畢生精力鑽研武學,醉心拳道,訥於言而敏於行,成就威名後仍淡泊依舊,不為浮華虛榮所累,是典型的“武痴”。自露禪公北上燕都虎行京朝,廣為大眾聲聞起至今一百六七十年間,他之所以受到無數人的敬重仰慕,究其原因除了刻苦自強的精神,藝業精絕的功夫等等,更重要的是謙遜明德,尊師重道的珍貴品質。可贊無愧為武林中一代宗師,江湖上萬世師表。我私以為此等人傑若不成就武道巔峰,天地當棄滅。後學中有志及有智者,誠心求藝尋道必樹此公為楷模;而貪圖名利雙收且自欺欺人者可止矣,見此如響洪鐘於耳畔,挨棒喝於當頭,急緊自警自省,為時未晚。
楊露禪太極拳出師了之後,他就回到了自己家鄉,並且開始自己收徒弟教他們太極!當時有位名為武禹襄的人,是武氏太極拳的創始人,在這個人的引薦下,楊露禪進入了各大王府,並且成為了王府當中的武術教頭,他的名氣開始慢慢的擴散!並且在他的弟子當中,也有一些非常有天賦的人,楊露禪弟子當中名氣最大的是王蘭亭,是王道人太極拳創始人!
自古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偏偏有人不信邪。此時楊露禪的名聲很大,因此不少武林人士登門挑戰。名為切磋技藝,實質要給他砸他招牌。楊露禪來者不拒,先禮後兵,雙方交手,各不留情。真實的較量沒有影視劇上的繁文縟節,打到對方才是關鍵,誰把誰揍趴下誰就是高手,就可以立住腳混飯吃。讓別人揍趴下,就麻溜滾蛋。因此必須拿出絕招,要不然飯碗子和麵子就全沒了。
憑藉一身精深的太極拳造諧,楊露禪幸而每每都能穩操勝券。久而久之,楊露禪就在北京武術界站穩了陣腳,人送雅號“楊無敵”,與八卦掌祖師爺董海川可謂一時瑜亮。坊間亦一度盛傳楊露禪與董海川曾經比武較量,高手對決,無分輸贏。雖然市井之上這麼流傳,但真的比沒比至今沒人說的清,天橋說書藝人接著這個口風,將其編制為小說作品,愈傳愈神,以至於後人還將其拍成影視劇。
雖然“高手對決”這件事時至今日仍未有任何史料證據,但這宗軼聞卻令楊露禪的名聲更加響亮。就連晚清大學士,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也慕名前來,欣賞楊露禪與人比武。事後,翁同龢親寫一幅對聯:“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技壓群雄” 贈予楊露禪。
因此太極拳在上層社會迅速流傳開來。基於此,楊露禪的三大弟子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比如他的大弟子王蘭亭是肅王府的總管,還有萬春、全佑等人皆是旗人將軍。說實話,楊露禪40歲才出名,近50歲時在王府當差,親們想想看,哪個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到王府找楊露禪比試比試呢?我也不知道是他的實戰記載的少還是其他原因,反正找不到楊露禪和誰有驚世駭俗的較量。
大老二爺
河南省溫縣是太極拳的發源地。
瞭解太極拳的人都知道陳小旺,溫縣陳家溝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曾擔任河南省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協會主席,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名譽會長,"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會長,"中國伍福精英會"名譽會長。
溫縣太極拳有名,那是解放後的事。解放前,人們只知道有個楊氏太極拳,不知道溫縣陳氏太極拳。什麼原因呢,因為陳氏太極拳非常保守,只傳陳氏後人,而且傳男不傳女。外姓人想要學陳氏太極拳非常男,更別說楊露禪一個河北外鄉人了。
可是,楊露禪的太極拳卻分明又是從溫縣陳家溝這裡傳承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楊露禪是河北廣平的,跟千里之外的溫縣本來不會有什麼交集。但好像是老天安排,廣平西關有個中藥店是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開的,老闆叫陳德瑚,楊露禪就在這家中藥店打工當學徒。
楊露禪因為家裡貧窮,沒人沒勢,父母老實巴交,一直受人惡鄰欺負。少年時的楊露禪看在眼裡、記在心頭。他從小立志要學得一身武藝,為父母撐腰,不再受人欺負。
在中藥店裡,楊露禪聽說了溫縣太極拳的大名,萌生了去拜師學藝的想法。於是楊露禪不遠千里跑到溫縣,來到陳家溝想拜師學藝。可是滿腔熱忱的楊露禪在這裡卻被迎頭澆了一盆冷水,人家根本就不對外收徒。
可是楊露禪生就一副倔脾氣,來了就不走了。他裝成一個啞巴,到陳家打雜,暗地裡觀察太極宗師陳長興向弟子們傳授武藝,弟子們練拳的時候,楊露禪也在一邊聚精會神觀察揣摩。就這樣一來二去,楊露禪學會了很多招式,三年過去,楊露禪覺得已經學有所成,他辭職回到了老家。
可是到了老家才知道他學的只是皮毛,太極拳是一大武術流派,博大精深,豈能是偷可以得來的?他學的武藝,看起來很美,但只是花拳繡腿,能看不能用。結果一交手就露出破綻,被別人打了個落花流水,楊露禪羞愧交集,再下溫縣學藝。
也許第二次來是學藝心切,他看得太投入了,被陳家的人抓個正著。在舊社會偷學是一件很不堪的事,侵犯人家的知識產權,應該受到重責的。但陳長興問清原委後,不但沒有責罰,反而破例收下楊露禪為徒。
陳長興為什麼會破例收下楊露禪呢?
一是被他的執著而打動,二是看出來他人品不錯,不會以武欺人;三是楊露禪有靈氣,能學有所成。
就這樣,陳長興悉心傳授,楊露禪刻苦學習,經過十年苦練,楊露禪學到了太極的精髓,並加以發揚光大,將太極推向全國。
楊露禪辭別師傅回到老家後,顯示開武館傳授太極,後來經人介紹到了北京,在滿清八旗兵營裡擔任教習。開始的太極拳只侷限在旗人中傳授,但因為旗人養尊處優,抽菸泡妞,身體都垮得不像樣子,也沒有毅力鑽研,楊露禪遂將傳授對象向外擴展。
經過多年的完善,楊氏太極已經自成體系,獨樹一幟,在武林的地位舉足輕重,名揚大江南北。由於陳氏太極只在家族中傳承,無形中受到了侷限,約束了陳氏太極的傳播。
而楊氏太極海納百川、不拘一格,面向五湖四海,很快就將太極拳推向全國。
清末民初,楊氏太極享譽全國,走到了巔峰。
1872年。楊露禪去世,享年73歲。楊露禪去世後,楊露禪兒子楊班侯、楊建侯,孫子楊橙甫繼承先輩遺志,將楊氏太極發揚光大,進一步完善,將楊氏太極推向海外。
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稱讚太極拳變化莫測、身形矯健,天下無敵。並手書對聯稱讚:"手捧太極震寰宇,胸懷絕技壓群英"。
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和民國名人拜師學習楊氏太極的人絡繹不絕。
有詩讚曰:盤古開天地,楊氏悟太極。絕技壓群英,威名震寰宇。
可見楊露禪並不是跟現在的武林狂人一樣,只會誇誇其談,拉大旗作虎皮嚇人。楊露禪的"楊無敵"稱號是打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關於這一點,大內第一高手、八卦掌的始祖董海川可以作證。
當時董海川慕名向楊露禪挑戰,但兩人大戰幾十回合,不分高下。據楊露禪的徒弟講,楊露禪本來有機會贏的,但如果那樣,又怕人家面子無處擱,於是兩人就打了個平手。
隨著時代變遷,太極拳已經失去了它的競技功能,變成健身項目,但楊露禪對太極拳的貢獻將會被後人永遠銘記。
歷來現實
太極楊無敵,原名楊祿蟬,又名楊露禪,楊露蟬。此人對推動太極在全國範圍內的流行,功不可沒。
一、楊露禪其人
簡單說一下楊露禪的經歷,他原是陳家溝為僮,陳家溝是註明陳氏太極祖輩居住的地方,楊露禪常年觀摩,竟有所得,被著名武師陳長興收為弟子,傳授太極。
學有所成後,楊露禪回到自己的家鄉,開班武館,教授門徒。
這一時間段內,其實楊露禪聲名不顯,只是鄉里把式。
當然,即便是鄉里把式,也算是方圓百里無敵,鄉里高手盡皆懾服。
後來,被人推薦到北京張家護衛,在此期間,和其他護宅高手過招,沒有不贏的,聲名大噪。
真正讓他有了名聲的,是他被邀請京師旗營武術教師任職,在這一階段,他將太極進行了簡化,並真正將太極進行了傳播。
而其後又被肅王府邀請去授拳,這下,他正兒八經開始聲名大噪,成就了“楊無敵”的稱號。
但更重要的是,他以畢生精力鑽研武學,醉心拳道,訥於言而敏於行,成就威名後仍淡泊依舊,不為浮華虛榮所累,是典型的“武痴”。更重要的是謙遜明德,尊師重道的珍貴品質。
二、楊無敵到底如何厲害?
電影《太極宗師》中,楊露禪的確是很厲害的,但是,正兒八經來說,只要是競技,強化的是自身,招式、方法,同樣重要。
要知道,楊露禪最大的功績是將太極推行到全國,讓太極之名撒播天下。
就拿現在來說,體育部門推廣的太極相關資料,大多就是從楊氏太極的根本上進行的發揮。
但是,要想讓太極威名四射,其本人先要威名四射,所以楊露禪本人,不管是打敗別人也好,還是到肅王府也好,這一系列的經歷讓他的聲名大顯,同時給了他推廣太極拳的土壤。
至於無敵稱號,其實也是楊露禪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據說,當時楊露禪名聲初現的時候,往往會有人來比武,比的過程中,楊露禪總是能贏,所以久而久之,被人稱為是楊無敵。
但是,我們不該神話他,更不該單純的看楊露禪這個人,而是結合他的貢獻、結合太極來看。
三、楊露禪是否人如其名,天下無敵?
題主的這個問題,應該是大多數人都關注的問題。
楊露禪被稱為楊無敵,是否真的無敵。
在這裡需要說另外一個人,八卦掌宗師董海川。兩人因在肅王府結視,曾相互打鬥多次,但都是平分秋色,不勝不敗。
楊露禪自說,只能和董海川打個平手。
從這裡,以管窺豹,你應該能明白。楊露禪所謂“無敵”的稱號,的確是打出來的,但並非真的無敵,和董海川交手,不勝就不是無敵。
當然,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拿現代的火器和楊露禪比,其實也是沒法比的。
所謂楊無敵,更多的是吹捧和美化。當然,楊露禪本人,也的確很有威望、很有本事。
在這裡再說一下,楊露禪推廣的太極,其實是在自己孫子的演化下,直至成為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楊氏太極,而後還分化出了李氏太極和吳氏太極兩門。
三度扯歷史
楊露蟬河北永年人,祖上不少伍中也人,常以刀槍為伍,皆短其壽,後以農為業,致露蟬家貧無金,孤苦流浪漂忽到,予中,懷慶藥材之地,富毫經商,孔武者以車行,保鏢為業,溫縣陳溝低窪,常受水災,十年九淹,農知其苦,陳家祖傳太雞一拳,技勝一方,陳長興武藝優精,深得此秘,幼年習藝,秘在棗林,秘不容針,陳公萄爬而進,人不知也,人未醒而入,人盡睡而始出,數年藝大進,有一似人非人,大公雞與其爭鬥,公初每落敗,後知其是妖人,特來試藝。陳公年弱冠外出保鏢,路在山野,出大漢,似鐵塔,腰粗二人不摟抱,執一降魔鐵仗,公無懼與鬥,公快如閃電,賊懼而去,一路太平,後年高在家。楊露蟬常觀,其習藝,公在晚年,慢用功,楊暗記而習之,盡得其傳,更深人靜之時,楊慢慢自練,人皆不知也,後出人似人非人,大雞精與其爭鬥半年始隱身而去,從此時藝業大進,外人不知,三十年迴歸故里,以藝授人,傳武氏玉香,後又進京,以廣其傳,全右得其傳。號吳氏太極拳,當年被雞精咬去頭上發盡,孫存周被吸其一目,太極拳極不易練也,空空而來,空空而去,惟雞精不虛也,是為正。楊公露蟬為王爺聘為教師,來教驗功夫者日多,有一大漢,楊公與試藝,輕輕,一彈即發丈外,又請單刀李,己敗去,才知楊公有真功夫,楊公有絕技在身而我不示,只送藝二三知己,不輕於示人,只教王蘭亭幾個王爺的紅人。太極拳冬有高妙,應有武吳等,,,,,,多一知半解互相抵毀貶底,實歷代先師美意。後有孫錄堂技亦精,傳孫氏太極拳。
一張良方
據史書上記載,楊露禪之所以名聲大噪,是因為他多與人打擂,且“出手必見紅,一響必成功”,因此備受推崇,並得美名“楊無敵”。那麼,他究竟有多厲害呢?
(楊露禪劇照)
楊露禪生於嘉慶四年,直隸廣平府人,由於家境貧困,年少時便在廣平府的“太和堂”中藥鋪做僮僕。
“太和堂”的老闆叫陳德瑚,是河南溫縣人。他見楊露禪勤快善良,便讓他做了自己貼身僮僕。
不久後,楊露禪便跟著陳德瑚回到了河南溫縣陳家溝。
當時時局不穩,陳德瑚為了安全起見,請了陳長興(陳氏太極拳十四世祖)來看家護院,陳長興便借陳德瑚的院子教授族中子弟。
楊露禪自幼尚武,他很想拜陳長興為師學武。但怕陳長興傳內不傳外,不肯收他,所以遲遲不敢開口。
不過,楊露禪學藝心切,每到陳長興授徒時,他便殷勤伺候,常常立在旁邊觀看,在心裡默記一招一式,待無人時才暗自練習。這樣過了一段時間,竟也小有成就。
然而,有一次楊露禪正練得起勁,被陳長興發現。陳長興見他有習武的天賦,便摒棄門戶之見,收他為徒,教他學習太極拳。
道光二十年,楊露禪終於學藝成功,此時他已是40歲年紀。
為了謀生,他又回到直隸永年縣設館授徒。由於他拳械精妙,鄉里高手多與他比試,均成為他手下敗將,因此他名馳鄉里。
然而,有一次在比武的過程中,由於失手傷人,吃了人命官司。為了避禍,楊露禪不得不逃往北京。
(陳長興劇照)
楊露禪先是落腳在“天義順”醬菜園,教老闆張四胖子的兩個兒子讀書。
張四胖子家的醬菜不外賣,專供王府。他和王府多有來往,關係熟絡,所以他不光有錢,還能幫人到王府說情,因此臉面很大。
張四胖子家業龐大,僱了20多個會武的家丁替他看家護院。
平時,這些家丁舞槍弄棒,楊露禪考慮到自己有官司在身,所以從不顯露一招半式。
有一天晚上,楊露禪正在後廂屋休息,突然聽到院子裡有刀械相鬥的聲音。他感到不妙,趕緊起身拿了平時所用的菸袋,到院子裡去察看情況。
只見院子裡有數人正打得熱鬧,再一看地上,已經有十幾個家丁被綁。
就在這時,有個家丁看到楊露禪,便囑咐他不要近前,以免刀槍無眼,傷著了他。
楊露禪卻充耳不聞,只是上前去拿菸袋一挑,就把對方的刀給撥掉了。接著,他又連著點了幾人。只見這幾人被點之後,突然渾身一軟,竟被撂倒在地。
很快,楊露禪解開綁在家丁們身上的繩索,又讓家丁們把這幾個人給捆了,然後他才問這幾人,是願私了還是報官?後來楊露禪得知,家丁和他們以前有一點小仇。在楊露禪的勸說下,雙方言歸於好,舊事也就一筆勾銷。
這件事後,家丁們羞愧難當,紛紛向張四胖子告辭。
張四胖子這才知道身邊居然隱藏著一位武林高手,於是乾脆請楊露禪在教兒子讀書的間隙,教家丁們習武。
就在楊露禪教武不久,有人指名前來找楊露禪。原來,來人正是以前在鄉里所傷之人的家屬。儘管楊露禪三拳兩腳便把對方打敗了,但這件事讓楊露禪頗為犯難。唯恐自此後,會給張四胖子帶來麻煩,所以他向張四胖子提出辭行,準備躲到別出去。
(載漪劇照)
張四胖子是個熱心人,又欣賞楊露禪的為人和高超武藝。所以在他的舉薦下,楊露禪到了端王載漪的王府教拳。後來又得載漪舉薦,充任清廷旗營的武術教官。
由於當時的八旗官兵好惡逸勞,成天只知道貪圖享樂,所以體質較差,更吃不得苦,楊露禪結合情況,把所學拳術簡化後,改為“綿拳”。
綿拳傳開後,一些王親貴族、貝勒王爺也都跟風來學。楊露禪考慮到他們的身體素質,於是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變,儘量使之柔和易學,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得到了王爺貴族們的推崇,楊露禪的名聲大振,他的拳術也得到了發揚光大。
楊露禪名聲大了後,有次他回“天義順”醬菜園看望張四胖子,此時他已是張四胖子家尊貴的客人。
當時,張四胖子家中正好新僱了一些武師,同時一些想參加武考,光宗耀祖的子弟,也多雲集在他家。
當張四胖子向大家隆重介紹楊露禪時,有人便提出要和他比劃兩招。
在坐的武師們,見楊露禪身材瘦小,根本不像個練家子,不免對他的名聲多有懷疑。個個摩拳擦掌,都想和他一較高低。
楊露禪見此,知道不比一定難以服人,所以他答應了比武的請求。
結果,在打鬥中,楊露禪總是能輕易破解對方的攻勢,並輕而易舉將對方打倒在地。
這時,大家才明白,楊露禪果然名不虛傳。
楊露禪的名聲因此廣為傳播,一時各地的武林高手都慕名前往,紛紛和他打擂比武。然而不管對方的武藝多麼精妙,楊露禪總能以柔克剛,輕鬆取勝,於是人送他外號“楊無敵”。
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在看過楊露禪的武藝後,曾在日記中大讚其“進退神速、身似猿猴、手如運球、猶太極渾圓一體也”。
由於文人和王親貴族們的爭相追捧,再加上楊露禪在武林中常勝不敗的記錄,因此找他拜師學藝者眾多。也正是在他的推廣下,太極拳從民間武術演變成為國民爭相學習的國粹之一。
(參考史料:《中華英豪·楊露禪》《太極宗師楊露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