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看书法?

Gingai-K


看书法一看笔法,二看造诣。

这是看书法的不二法门,比较难,但必须学会看,否则永远是门外汉,一辈子在门外看。

看笔法是看是否书法,即按笔法写是书法,古人称法书;不按笔法写是书写,古人称俗书。

看造诣是看书法高低,造诣深了书法变化莫测,造诣浅了书法美观易识。

具体地说,看笔法是看能否写出中锋孤篷自振的圆润遒劲的字,是看书法的第一步,即合笔法。

看造诣是看能否写出连接笔画的笔锋,能写出笔锋字才有神采气势,是看书法的第二步,即出笔锋。

更深的造诣是充分发挥了毛笔的性能和人的审美创造力,写出了神出鬼没的无比精釆的笔锋,即极笔性。不过这需要极高的审美能力才会赏识,否则会误解书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当然,看书法的第三步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高山流水,曲高和寡!





王乃栋说书画


书法属于艺术类……只要合乎您的胃口就好啦!请大家指正!



乡村小狂人


怎样看书法?这又是一个笼统的问题。你只用了五个字提问,我却要用千言万语来回答,但未必能说得清楚,因为这里面的信息量太大了,它的覆盖面太广了。非三言两语所能说的明白。你是问怎样看中国传统书法这一门古老的、抽象而

深奥的学问呢,还是问怎样评价一幅具体的书法作品呢?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问题还是很有研讨价值的。下面我就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析你的问题。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五千年历史,在先民从蛮荒跨向文明的第一步之始,一直到今天这个高度发达、高度文明、高度智能的时代,文字就一直陪伴着人类,一直走到今天。

非常感谢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们,是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如此美好又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从河图洛书到易经八卦,从苍颉造字到老庄哲学,从诸子百家到孔孟之道,从建安风骨到唐诗宋词,从程朱理学到今天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这其中文字发挥了任何物质无法替代的作用,若没有文字的作用,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断线了!早就不成体统了。这里只谈到了文字的作用。然而我们的先民在创造使用这些文字的过程中,依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在不断的改造美化这些汉字,于是便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书法文字学。中国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中国传统书法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化艺术!它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贯穿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独领风骚。中国书法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最高等的文化艺术,能于静态之处,显示出其动态之美,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无形而有舞者之形姿,无言而有诗歌之豪情。这就是它的奇妙之所在。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字形有大小,结构有疏密,形态有正欹,笔画有长短,线条有粗细曲直,用笔有抑扬顿挫,点画有的沉着有的跳跃,笔势上又有虚实动静之分,它们之间,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和谐,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草书如奔,热烈奔放,潇洒大气,龙飞凤舞,有气势,它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胆识魄力和才情。被人称为纸上的舞蹈,纸上的兵阵。你见过怀素《自叙帖》吗?“笔下唯见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走”“奔蛇走虺势入座,骤雨旋风声满堂”,那真是美醉了!迟疑不决优柔寡断的人是不懂草书之理的。

行书如行,热情活泼,有动感,潇洒飘逸,欹侧多姿,力韵遒劲,含蓄蕴藉而不失天真烂漫。王羲之《兰亭集序》被列为历代法帖之冠,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人们赞美王羲之《兰亭集序》曰:飘若惊鸿,婉若游龙,如行云流水而又风规自远的气韵,使无数的书法爱好者为之着迷,千百年来,无数的书法爱好者为之倾倒。楷书如立,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颜真卿的楷书,严谨庄重,大气磅礴,雄浑强劲!如其本人一样,刚正忠烈,看了让人肃然起敬!隶书结体扁方,笔势飞动,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姿态优美,仪态安祥,雍容典雅,泰然自若,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篆书字形规整,浑圆秀美,天真质朴。是最为古老的一种字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书法可以修心养性,陶冶人的精神情操,锻炼人的意志,赋予人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在艺术、眼界、胸襟、修养、气质人格等诸多方面得到升华。书法能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健体养生,是国人公认的事实,学书法的人大多都是健康长寿的。在中国,人们见到能写一手好字的人,会从内心由衷的对他尊敬和崇拜。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规规矩矩写个字,堂堂正正做个人,被人们当作做人的标准。人们对汉字对书法的热爱,不亚于对伟大祖国母亲的热爱。书法在我国有着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至帝王将相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蓬头稚子,无不被书法的魅力所折服。我们所受的启萌教育,第一课便是认字和写字。有的人对书法的热爱,胜于性命,晋代战乱时期,王导仓惶过江,也不忘把钟繇的《宣誓表》缝在衣带之中,誓言“帖在人在,帖亡人亡”。李世民得到《兰亭集序》,如获至宝,终日片刻不离,临终又把它带入昭陵。怀素对书法的痴迷,池水尽墨,以至于退笔成冢。毛主席特别喜欢书法,尤其是草书。1956年前后,毛主席请秘书把能够找到的历代名人字帖墨迹都买来,揣摩研究。他说,这样又学写字又读诗文,一举两得。他的书房所存各种碑帖约有600多种,摆满了三四个书架,卧室茶几床铺办公桌上到处都放着字帖。在我国,从皇宫大院到普通民居,从名胜古迹到桥梁建筑,从大型商厦到普通店铺,从报头题字到商标广告,无不看到书法的身影。可以说,汉字以及书法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怎样看书法?从狭义上讲,一件书法作品摆在那里,我不论你点画形态如何,不论你线条力度如何,不论你墨色变化如何,不论你笔锋藏露如何,最主要的一点,要看你有没有传统根基和师承关系。比如武林中人,有少林派,武当派,有昆仑派,有峨眉派。若无门无派,你就是一个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成了江湖杂耍,不能入流啊!一,要有一个正大光明的气象。字如其人。一个正人君子的形象,当堂堂正正,正大光明。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字也应当如此。这也是一个字的精气神之所在。你的作品不管有多少字,最少一字,多则几百字,其中若没有一个饱满精气神,若没有一个和谐统一、正大光明的气象,字字显得傻呆呆、软趴趴、病怏怏的,又散又乱,则不足论也。二,看你的“气”。1、“气”分清气和浊气,有浩然正气和污浊之气。看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看看王阳明、梁诗正、张照、文征明的书作,你就知道什么叫“正气”,那个浩然正气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啊!再看今人的吼书乱书丑书,你就知道什么叫污浊之气了,那个真叫污啊!2、“气”指整幅作品的气息、行气、气脉。一幅作品,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要一口气贯穿到底,中间不能散、乱、断。这就叫作一气呵成!一气呵成在草书行书作品里尤其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张旭。张旭的《古诗四帖》《般若心经》,张旭《般若波罗蜜多心径》,那真是一气呵成,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无懈可击!汉代张芝、晋代王羲之、唐代张旭怀素,他们的草书代表了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三,看气质。气质这个字很难用语言文词来描述。那咱就拿国庆大阅兵来说事吧。你看看我们的军人就晓得了。那个飒爽英姿、英俊潇洒、神武威严、高雅规整啊!!!那个神采、风度、气质啊!那个气质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模仿来得哦!!我们书法的精神和气质亦当如此,规整、庄严、高雅、正规,一丝不苟。王羲之,文征明、梁诗正、张照、王阳明张旭怀素的书法最有气质!!米芾苏轼在这方面就逊色很多了。四,看格调。清新古雅的格调。这个最有代表性的还是《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的清新古雅清逸飘洒的格调,后人无论怎样努力模仿,你就是捕捉不到它,这就是它的最最最奇妙之处!!!书圣的皇冠岂是随便戴的吗??五,看神采。“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采气韵是什么?书法这个东西啊!它的概念太抽象了!有些词汇只能意会不能言表啊!!还是拿人做比喻吧!不管男女老少,不论小猫小狗,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各自的神采!健康人神采奕奕,生龙活虎,字呢,亦当如此,堂堂正正,昂首挺胸,器宇轩昂!!充满生机和活力,给人以力的鼓舞!情的激发!!!!六,看规矩。书法核心三要素——法、理、情。法排在第一位置。法是什么?规矩!!它是书法的核心的核心!!没有规矩的书写,跟书法无关。张旭怀素,他们的草书至今无人超越,张旭怀素何其颠狂啊!!但是他们仍然在这个规矩之内,与规矩丝毫无犯。这个问题,在他们二人那里已经不是问题了。这已是一种境界了!!子曰,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人生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从最初的无知到有知,从无能到有能,从不成熟到成熟,最后达到一个最高最美的境界。这不就是修炼的结果吗?人生如此,书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98明明德


喜欢就好




风起发顺


看点法、字法、章法。

来几幅旧作






时闲墨飘坊


首先看标准,规范,传承,墨色浓淡,结构安排,连贯性,章法!以下几幅图请指点,喜欢🉑关注我哦!











有礼珍好


初学




唐寅54


书法一一顾名思义就是按规矩写字,而不是随意涂抹,把丑书和江湖字标上"创新书法"的说法,实质上是对传统书法的歪曲。做人要光明正大,写字也要端庄俊秀,好的书法作品观之令人赏心悦目,是一种美的享受;反之,那些丑书看了污人眼目令人作呕。





凤谊1


是吃饱了撑的人玩的把戏,饿你三天,看你还咋“信笔涂鸦”装疯卖傻。

信笔涂鸦的文史出处:

(1)唐·卢仝《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2)清·李渔《意中缘·先订》:“僻处蛮乡,无师讲究,不过信笔涂鸦,怎经得大方品骘?”



pKR老虎吃茶


书法作为是我喜欢欣赏和学习的传统文化之一,常年临习交流创作。玩墨自得趣吧,常与大家一起分享品鉴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