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喝白酒的人一杯喝掉后都皱着眉,举杯子发出“哈”的难受声音,是装的吗?

大鹏视线


就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说一说我的喝酒经历,大学时在重庆洋河天之蓝,红酒高脚杯一杯一杯的碰,被河北的喝趴了。毕业在太原,跟一个东北两个人,五瓶低汾,喝完继续玩游戏,把太原朋友都吓着了。后来去甘肃,白酒就西瓜也是把我喝的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最后自己做生意,要一笔欠款的时候跟山东的客户也是喝的平分秋色。现在基本不怎么喝了,一般朋友吃饭也是两个人一瓶,三个人两瓶,四个人三瓶最多了,毕竟有老婆孩子了,喝多了自己难受自己知道,不喝呢也不行,有点酒瘾了,三四天不喝就觉得嘴里没味。虽然年纪不是很大也算小酒鬼了。网上说的哪里人能喝,什么地区酒量排名我都不怎么信的,喝酒也看状态,看心情,看跟谁喝,喝的什么酒。

喝酒最后呵口气不是什么装逼,就是酒这东西吧,不好喝但是又想喝,嘴里有一股酒味要吐出来,不然特别容易醉。还有就是你喝完水也要换气不是,喝酒还不是一样的,喝完缓口气顺便吐一吐酒味


桔梗不哭


这个问题真的好形象啊,我很小的时候看我的父亲、长辈喝酒的时候也有一模一样的疑问。小孩子总是喜欢模仿大人的,有时候自己学着样子倒一盅水喝,也要“咝咝哈哈”的学一下,因此也被我妈误以为偷酒喝修理过一次。所以对于这个事情我的印象很是深刻,这次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吧。

首先这个白酒入口皱眉头,入喉之后“哈”的一声,大多数人都不是装的(我小时候那个肯定是装的)。因为我们中国的白酒放眼全世界,在普遍被饮用的酒类中都算是最烈的那一层级了,所以它入口的时候十分的刺激,而人在这个时候下意识的皱眉是很正常的反应。随后白酒入喉的时候会带来一种说不上是难受还是舒爽的感觉,可能是两者兼有吧,所以才会有又像难受又像释然一样“哈”的一声。(这个就不能再多解释、形容了,不然肯定有人会在评论里开车的)

所以不管是皱眉也好,还是“丝丝哈哈”的声音也好,对于喜欢喝酒的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享受。不过在不喝酒的人看来,这好像不是装模作样就是在没事找罪受似得,可事实上人类的口味有时候就是在“找罪受”里面“找乐子”。

比如有的人喜欢吃苦瓜,苦菜的情况也有点类似。现在人常说的“酸甜苦辣咸”是人生五味,都说吃点苦有好处,不管是饮食还是生活都是如此。所以有些人就迷上了一些苦涩的食物,比如苦瓜之类的,也有另外一些人迷上了在生活中以艰苦的条件磨炼自己的身心,比如一些苦行僧、修行者。而白酒的情况也有一点点类似,虽然那种浓烈酒精带来的刺激,在单纯的器官感受上来说无异于“受罪”,但是对于爱酒的人来说这种“受罪”也是一个乐趣。

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这种好似酒精烧灼一样的些许痛楚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比如我很久之前有段时间就总会喝酒应酬,但是说实话业绩也有很差的时候,压力真的很大,那时候就会喝点闷酒。当酒精清冽过喉的时候,那一丝丝烧灼感、痛楚就好像是一种自我惩罚或者是无声的控诉,但是说实话这种饮酒方式是最要不得的,很容易会有“心瘾”,养成一种逃避现实和压力的习惯。现在有些常年酗酒的人就是这个原因,总觉得恨不得全世界就自己最苦,整个世界都欠自己的,结果就是越喝越多、越多越醉、越醉就越委屈。

酒是一种文化,这不可否认,但是现在好像这个文化有点走偏了,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争勇斗量”,好像能多喝酒变成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一样。确实有些责任大压力大的人会偶尔喝点酒释放一下,可人生在世谁没遇到过困难和烦恼呢?也有人能让自己在清醒的时候就扛起这些人生的不如意,好像怎么看也是清醒面对人生困难的人才更了不起一些吧。有句话咋说来着,叫做“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偶尔小酌怡情也就罢了,是生活中的情趣、调剂,但不需要把能喝酒拔高到多么了不起的层面去。

所以综上所述,喝酒就是一个消遣、解闷而已。喜欢饮酒的人皱眉、发出“哈”的声音,大多都是自娱自乐、乐在其中的反应罢了,也不是什么很难受的事,也不是装出来的样子。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哑巴美食家


凭我20年酒零来说,这个“劲儿”还真不是装出来的。

我15岁开始喝白酒,当时小啊,初三,同学过生日,在他三姨开的饭馆吃。

人家为了让我们少花钱,就把有的食客剩下的半瓶底子拿出来给我们。十来个人中,有四五个男生,一共喝了六个瓶底子,醉的哇哇吐。还记得每个人喝第一口,都是一入口,紧皱眉,咽下去,忍一下,再呼气,辣,难喝。

长大了,上大学、工作就都在外地,父母不在身边,自然就更放得开了,啤/色/白,都上。

现在三旬老汉了,主攻白酒,偶尔红酒,更有心得了。

喝到烈酒、口感和味道比较奇特的酒。还会有,“浅酌一小口,轻轻皱眉头,酒从舌下走,慢慢入咽喉”这个举动。

接下来就是对酒的评价了,挺好/太刺激了/还行/跟水似的/等等。

第一口会这样,喝开了就没有了,越喝越快。后来就断片儿了,哈哈哈,玩笑话,不贪杯。

喝酒要吃肉,这样的话,肉香酒更香,炸花生米必不可少,配上酸咸菜解腻。

美~~~





沉默一笔


根据我采访多位酒友的回答,基本可以确定,喝酒这种事,绝对是要看个人体质的。

我爱喝酒的朋友告诉我,酒是甜的,对他喝酒的感觉就像喝饮料,而且喝完的感觉特别精神,所以他特别爱喝,三天两头找人组局,喝完就打麻将,他们喝酒时是皱着眉,但那是爽的。

我不爱喝酒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对于酒,白酒啤酒都是,刚一闻到酒精味会觉得很恶心,反胃,酒一入口,辣,涩,强入喉咙,烧(皱眉),胃里一热,酒气再从鼻子往外一反,酒味就没那么恶心了,自然就哈一下。


竹林问路


喝白酒一杯喝掉,会皱着眉头。喝完会有“哈”的一声,这种情况是装的吗?


因人而异。不喝酒的人不理解喝酒人的心理,毕竟没有经历过,也辨不出真假。现实中确实有这种人,比例还不小。但也有喝酒就像喝白开水般滋味的人,这种我就很佩服!

我经常喝酒,但是没有到了缺一不可的地步。不过隔段时间不喝,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浑身不自在。酒对我来说是心情的发泄口,适当喝酒可以缓解压力。

每次我开始喝第一杯白酒的时候,下口是辣的,从嗓子到胃火辣辣的。特别对于酱香型白酒更难受,不喜欢喝。一杯白酒下肚很自然的皱下眉头,身体猛的打个冷战,鸡皮疙瘩起了一身,然后几秒钟后症状消失。这种状态在喝到2两白酒的时候就消失了。酒精已经起效了,在喝也没有那么难受了,不打冷战,不皱眉头。拼到最后不是喝晕,就是喝醉。



喝酒也是喝个心情,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块聚聚,往往心情都高,很容易喝多。酒是一把双刃剑,关键看你怎样表演!


雷哥微生活


小时候家里大人比较喜欢喝酒,每次看大人喝完酒后都会皱着眉头,一脸满足的“揪”一声。所以小时候的我一直以为白酒很好喝的感觉,但大人都不允许小孩喝酒,有一次趁大人们不在,偷偷喝了一口,一点也不好喝,入喉特别辣,呛的忍不住的咳嗽,原来白酒也不好喝,觉得这简直就是找罪受。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可以上酒桌喝酒了,慢慢的也喜欢上了喝酒,感觉白酒其实也挺好喝的,而且聚会喝点酒也比较有气氛。不喝酒反而觉得有些无所事事。

白酒酒精度数过高,喝下去对人的喉咙刺激太大,如果没喝过酒的人或喝的叫猛的话,人的喉咙会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而被呛的咳嗽,这在酒桌上是特别丢面子的,喝完酒“揪”一声,可以缓解喉咙受到的刺激,也可以细细品味白酒独特的芳香(喝多了是可以品味出来的)。

适当地饮酒对于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但是过量、不恰当地饮酒方式,则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还会损害健康。长期酗酒会伤害心脏,影响记忆力。所以白酒虽好,不要贪杯。





当次当次


这个确实不是装的,我之前也有过类似的疑惑。因为看见别人喝酒的样子,真的很难受。就像楼主说的一样,皱着眉头,还要发出一声哈的声音,之后自己问了他们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说确实是因为酒辣。

我还是半信半疑,直到有一次自己亲自尝了一下,当时呛了自己一下,整个脸都红了,我才知道原来酒真的可以非常的辣。

但是我还尝出了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喝酒的时候哈一声可以减少酒辣喉咙,酒也会更加顺畅的喝进去,我这个也算是实践出真知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热爱身后的洪米粒


酒比花香,所以喝酒要用兰花指。酒比较珍贵,所以要轻黏杯,就是要轻轻的举起来。酒性比较烈,所以要深入喉,举起来一口喝干。浓烈的酒精刺激喉咙过后就是无比的香甜,舒展眉,可以把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重掷杯,告诉所有人,我已经一口喝干了。喝完酒之后不要往出呼气,那种是业余爱好喝的劣质酒,劣质酒喝完后嘴巴是臭味,好酒,比如茅台五粮液喝完之后吐气如兰。喝完之后那口气要从鼻子出来,而不是从嘴巴出来,从嘴巴出来的人说承受不了酒精的刺激而养成的一种习惯。纯手打,望采纳。


彬县张记羊汤


不是装的,发出声音,是喝下一杯酒以后辣的,刺激着嗓子发出的声音。皱眉,是尝到酒的味道,一口喝一杯,太多了,自然就皱个眉头。

一口喝一杯酒,属于猛喝酒,才会有这样的表情,小酌一口,就不会这样,慢慢的品酒,这样才香,才能喝出酒的好来。一大口下去,除了看上去痛苦的表情,什么都喝不出来。我说的只是一般的喝酒,还有些是为了应酬,那也是没办法,另当别论了。

喝红酒,觉得不习惯这个味道,也会有这种表现,总得来说酒是刺激性的东西,喝了发出声音和皱眉都是正常表现。




小婷的生活日记


一看题主就是一个有生活的人,观察的还是比较仔细的。通常来讲,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年龄稍长一些的人身上,而且尤以农村或经常饮酒的老者身上。另外,伴随着皱眉的配套动作一般还会有“滋溜”的一声。

我姥爷是一个重度白酒依赖者,我记得我小时候就经常给他打酒,他喝酒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好的菜肴,一般都是一小盘花生米,要么就是小萝卜头和大葱蘸酱,虽然不是什么好酒,也没有好菜,但姥爷喝酒的仪式感很强,必须要摆在方桌上,然后盘腿坐在炕上,冬天的话还会点上油灯,烤着小酒壶的底部加温,然后倒在一钱的小酒杯里。

姥爷喝酒的时候,第一杯从来先要用筷子蘸一蘸,酒在炕下的过道里,然后再缓缓端起杯,伴随着不断的“滋溜”声,爷着脖一饮而尽,喝完后把嘴一抹,然后再张开嘴,发现啧啧的声音,我小时候理解以为是辣的,经常问姥爷那么难喝怎么还喝,姥爷就跟我说,姥爷的酒就是你的糖,长大了你就明白了。可以后长大了,我也没感觉到那是糖,直到现在喝一口白酒还是感觉火辣辣的,毫无快感可言。

现在想想,姥爷那一整套的动作,其实就是他喝酒的“仪式感”。酒可以差一点,菜可以差一点,但喝酒的调调一定得做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