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學語文——八年下冊《石壕吏》註釋、譯文、主題及學習重點

現在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時期,號召大家不出門,不聚會,各種輔導班都停辦了,學校什麼時候開學?現在還沒有確定,但是孩子的學習絕對不能停止。小編整理了八年級下冊語文的重點內容,供大家學習參考。


宅家學語文——八年下冊《石壕吏》註釋、譯文、主題及學習重點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今湖北襄陽),後遷居鞏縣(今河南),一度居住在長安城南少陵附近,曾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官至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杜甫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被稱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集》。

學習目標:

1、瞭解寫作背景,把握主要內容;有感情朗讀並背誦全詩。

2、體會古體詩的韻律,學習通過敘事,刻畫人物反映社會現實、表達思想感情。

3、認識安史之亂給當時百姓造成的深重苦難,感悟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

文體常識:

古體詩:也叫古詩或古風,唐代以來指區別於近體詩(律詩、絕句)的一種詩體,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數沒有限制,每句的字數可以不等,平仄和用韻都比較自由。

題目解說:

《石壕吏》是組詩“三吏”中的一首,石壕即石壕村,在現在的河南三門峽東南。吏,小官,這裡指差役。詩題點明瞭故事發生的地點、交代了故事中的人物。

寫作背景: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為平息安史之亂,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兵20萬圍攻安慶緒所佔的鄴郡(今河南安陽),勝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於史思明派來援軍,加上唐軍內部矛盾重重,形勢發生逆轉,在敵人兩面夾擊之下,唐軍全線崩潰。郭子儀等退守河陽(今河南孟州),並四處抽丁補充兵力。乾元二年(759)春,杜甫由左拾遺貶為華州司功參軍。他離開洛陽,歷經新安、石壕、潼關,夜宿曉行,風塵僕僕,趕往華州任所。所經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這引起詩人感情上的強烈震動。他在由新安縣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於是就其所見所聞,寫成這首詩。

《石壕吏》原詩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宅家學語文——八年下冊《石壕吏》註釋、譯文、主題及學習重點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註釋

  1. 石壕:村名,在今河南陝縣東七十里,現名幹壕村。吏:官吏,低級官員,這裡指抓壯丁的差役。
  2. 暮:傍晚。投:投宿。
  3. 夜:時間名詞作狀語,在夜裡。
  4. 逾(yú):越過;翻過。走:跑,這裡指逃跑。
  5. 呼:訴說,叫喊。一何:何其、多麼。怒:惱怒,兇猛,粗暴,這裡指兇狠。
  6. 啼:哭啼。苦:悽苦。
  7. 前致詞:指老婦走上前去(對差役)說話。前,上前,向前。致,對……說。
  8. 鄴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陽。戍(shù):防守,這裡指服役。
  9. 附書至:捎信回來。書,書信。至,回來。
  10. 新:剛剛。
  11. 存:活著,生存著。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暫且。偷生,苟且活著。
  12. 長已矣:永遠完了。已,停止,這裡引申為完結。
  13. 室中:家中。更無人:再沒有別的(男)人了。更,再。
  14. 惟:只,僅。乳下孫:正在吃奶的孫子。
  15. 未:還沒有。去:離開,這裡指改嫁。
  16. 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孫”兩句一作“孫母未便出,見吏無完裙”。
  17. 老嫗(yù):老婦人。衰:弱。
  18. 請從吏夜歸:請讓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請,請求。從,跟從,跟隨。
  19. 急應河陽役:趕快到河陽去服役。應,響應。河陽,今河南孟州,當時唐王朝官兵與叛軍在此對峙。
  20. 猶得:還能夠。得,能夠。備:準備。晨炊:早飯。
  21. 夜久:夜深了。絕:斷絕;停止。
  22. 如:好像,彷彿。聞:聽。泣幽咽:低微斷續的哭聲。有淚無聲為“泣”,哭聲哽塞低沉為“咽”。
  23. 明:天亮之後。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4. 獨:唯獨、只有。


宅家學語文——八年下冊《石壕吏》註釋、譯文、主題及學習重點
<section>


白話譯文

日暮時投宿石壕村,夜裡有差役來強徵兵。

老翁越牆逃走,老婦出門應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樣兇狠,老婦人啼哭得是那樣悲傷。

我聽到老婦上前說:“我的三個兒子去參加鄴城之戰。

其中一個兒子捎信回來,說另外兩個兒子剛剛戰死。

活著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復生了!

老婦我家裡再也沒有其他的人了,只有個正在吃奶的小孫子。

因為有小孫子在,他母親還沒有離去,但進進出出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

老婦雖然年老力衰,但請允許我跟從你連夜趕回營去。

趕快到河陽去應徵,還能夠為部隊準備早餐。”

夜深了,說話的聲音逐漸消失,隱隱約約聽到低微斷續的哭泣聲。

天亮後我繼續趕路,只能與返回家中的那個老翁告別。

宅家學語文——八年下冊《石壕吏》註釋、譯文、主題及學習重點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主題歸納:

這首五言古詩,通過詩人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引起的戰爭給廣大人們帶來的深重的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古今異義

1、老翁逾牆走。(走 古義:逃跑 ; 今義:行走。)

2、聽婦前致詞。(致詞 古義:對.......說話 ; 今義:在舉行某種儀式上說勉勵、感謝、祝賀、悼念的話。)

3、有孫母未去(去 古義:離去 ; 今義:與來相對。)

4、出入無完裙(裙 古義:這裡泛指衣服;今義:女子穿的裙子或類似裙子的衣服。)

5、天明登前途。(前途 古義:前面的路;今義:比喻將來的光景。)

一詞多義:

1、何:吏呼一何怒(副詞,與“一”連用,多麼)

岱宗夫如何(代詞,與“如”連用,怎麼樣)

2、一:吏呼一何怒(與“何”連用,多麼)

一男附書至(數詞,一個)

詞類活用:

聽婦前致詞(前: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

感謝閱讀,宅家學語文持續更新,請多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