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库尔斯克会战

1942年12月初,苏军已把斯大林格勒内的德军包围了一个月之久,并且继续向斯大林格勒西部挺进,他们距离罗斯托夫只有200公里远。苏军很有可能包围驻扎在苏联南部高加索地区的德国A集团军群,希特勒别无选择,只能命令德国A集团军群撤退。1943年1月12日,苏军指挥官朱可夫元帅率军发起总攻,苏军以7倍于德军的兵力,在长达800公里的战线上重创德军,面对这种情况,德军前线指挥官曼施坦因元帅只能命令德军撤退。

二战:库尔斯克会战

苏军冬季反攻

1943年1月31日,被苏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6th集团军投降,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到1942年2月底,苏军已经收复了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苏军的冬季反攻重创了德军。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德军伤亡人数达到100万,并且损失了大量坦克和枪炮,为了重新鼓舞德国,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开始组织全民动员,为纳粹战争机器重新集结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源。同时苏联也大幅提高了武器生产能力,苏军不仅后备力量强大,而且还得到了英、美两国的援助。在装备上德军已经失去了优势,苏军的T-34中型坦克性能优于德军的4号坦克,此外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斯大林管风琴)也重创了德军。

二战:库尔斯克会战

苏军T-34中型坦克

希特勒不想放弃希望,他计划在1943年夏天重新组织力量夺回战争的主动权。德军计划分别从南北两路包围并歼灭库尔斯克的苏军,此外为了对抗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德国研制出了虎式重型坦克和豹式坦克,但由于是最新研制且造价昂贵,因此产量不大。正当德军在库尔斯克附近集结时,苏军指挥官朱可夫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为此苏军加紧修建防御工事,并调来了大量坦克和后备部队,在库尔斯克会战打响前期,苏军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德军。

二战: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德军进攻方向

1943年7月5日,正当德军准备发起进攻时,遭到了苏军炮火的猛烈进攻,第二天德军装甲部队出动,库尔斯克会战正式打响。面对有所准备的苏军,德军向前推进的速度缓慢,进攻库尔斯克北部的德军行进不到10公里就损失了2万多士兵和200多辆坦克,进攻南部的德军的稍好些,向前推进了40公里,但同样付出了损失1万多士兵和350多辆坦克的代价。7月12日,朱可夫调集预备队对德军发起反攻,900多辆坦克冲进德军侧翼猛烈开火,双方进行了二战史上规模最大的装甲战,参战坦克达到2000多辆,此外苏军还派遣了号称坦克射手的伊尔-2攻击机,经过一天的激战德军又损失了300多辆坦克,德军指挥官曼施坦因被迫下令撤退。7月23日,德军已经失去了之前攻下的所有阵地,库尔斯克会战,使德军损失了5万多名士兵和800多辆坦克。

二战: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装甲战

库尔斯克会战后,德军由攻转守,再也没有在东线发起大规模进攻,苏军已经扭转了战局。在苏德战争已经进行的两年内,德国国防军已经死伤了200万,此时把全部的党卫军也派上前线也只是杯水车薪,战争的天平已经开始向盟军倾斜,所以库尔斯克会战才是二战的转折点。曼施坦因曾要求发动反攻希望力挽狂澜,但遭到了希特勒的拒绝,曾经不可一世的元首在苏德战争中已经认输,此外希特勒还眼睁睁地看着墨索里尼倒台,德国的盟友意大利投奔了盟军阵营。1943年1月,丘吉尔与罗斯福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会晤,盟军计划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而登陆的地点正是意大利,德军即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