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中國樓房的發展趨勢?

yu4005


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總體發展依然較為年輕。20多年的發展自房改之後也獲得了不錯的發展機會。目前我國的房地產相關政策正在推動樓市朝著穩定的方向發展,因此未來我國樓市的發展趨勢就是穩定並且穩中有漲。



看到穩中有漲很多人會覺得不可思議,問穩定的樓市還要上漲呢?其實穩定和上漲是不違背的。當前我國居民的收入正在穩步提升,如果房價也保持一定幅度的上漲房價才會更加穩定。這種穩定是相對的並不是絕對的。因此穩中有漲是未來樓市發展的大方向。



2020年樓市拐點就此出現

樓市拐點的出現過去也曾常被談起。但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拐點。大多隻是樓市發展路上的節點。但是2020年開始受到疫情的影響樓市出現了空檔期,不論是商品房市場、二手房市場、租賃市場還是商業地產市場都受到了損失。相關產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因此這個時間節點更容易讓樓市產生拐點。

2020年的疫情直接影響到了經濟在今年的發展。由於疫情發生在年初所以對經濟產生的壓力更大。在疫情影響之下股市出現了大面積的下跌。因此房價的增長就有了不小的可能。股市流出資金流入樓市,樓市積壓已久的需求和庫存釋放都會帶來樓市在穩定期的增長。再加上經濟下行的壓力政策也會傾斜於樓市,讓其帶動經濟的平穩發展與增長。被寄予厚望之後的樓市走向就先的尤為清晰了。



之所以稱之為拐點,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樓市已經有政策管控收緊之後又會有所傾斜。所以說疫情出現之後的這個時間節點裡樓市再被提起也就是拐點的產生。說明樓市依然對經濟發展有作用,居民預期始終沒有發生改變。而這也像是一個提醒,提醒以後的樓市還將具備此項功能。所以說樓市並不會出現一蹶不振的情況,總會有人拖著。這就是拐點的意義。


房產老J


小菜認為,中國樓市發展在2019年步入拐點之後,告別了“黃金時代”,進入到“白銀時代”,預計週期是10年;而房價抗跌週期,還有30年。下面是小菜的一些想法,分享給大家。

第一、中國樓市拐點已至

01、政策拐點

2018年10月,全國多地基本完成商品房去庫存任務和棚改目標,樓市政策告別寬鬆,開始全面收緊,房價逐漸橫盤。

2019年,“雙向調控”、“因城施政”、“一城一策”全面實施;“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成為全年樓市主要調控目標,防止房價過快下滑。

2019年10月8日起,房貸利率換錨LPR,房貸利率市場化邁出關鍵一步。

據中原地產數據,2019年全國房產調控次數高達620次,刷新歷史記錄,同比2018年的450次,上漲幅度高達38%,說是“史無前例”一點不為過。

02、房價拐點

中指院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百城房價上漲幅度收窄至3.39%,同比2018年,漲幅整體下滑1.61%,較之前年份,漲幅收窄更大。

樓市發展趨緩趨穩的同時,房價還出現了分化。一、二線樓市整體微跌,三、四線樓市原本房價基數低,又受到棚改貨幣化餘熱等因素影響,房價領漲,但漲幅明顯收窄。

03、土地交易拐點

中指院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300城土地交易呈現明顯分化局面。

(1)一、二線樓市土地供需兩旺,房企拿地積極,競爭激烈,溢價成交增多;成交面積同比減少10%,成交金額同比增長10%;三、四線樓市土地成交進一步轉冷,市場熱度持續回落。

(2)土地成交分化的背後,顯示房企開始撤離三、四線樓市,重回一、二線樓市佈局;市場對一、二線樓市發展信心十足,對三、四線樓市熱情降低、信心減弱。

(3)一、二線樓市土地成交面積同比減少一成,顯示地產商資金端吃緊;成交金額反而增長一成,顯示地產商拿地成本增加,樓面地價提高,未來一、二線樓市房價上漲就是合理預期。

第二、中國樓市未來趨勢如何發展?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中國樓市已經步入拐點,而且不管是房價,還是土地交易市場,都進入了分化局面,那未來樓市該如何發展呢?讓我們逐層分析看看。

01、國家城市發展戰略

由兩部分組成,城鎮化率和城市發展規劃。

城鎮化率分析

(1)我國城鎮化率

2019年末,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新增467萬。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約8.5億,新增1706萬,城鎮化率60.6%;農村常住人口約5.5億,減少1239萬。這意味著什麼?

①按國際標準,我國實現了從鄉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型,我們已是城市社會。

②從發達國家城鎮化歷程看,我們已經處在了城鎮化快速發展末期、重點發展初期,城市發展從此告別全面、高速發展,走向分化、緩慢發展;城鎮化提升將重點依賴都市圈、城市群和灣區發展帶動。

(2)發達國家城鎮化率

2016年,經濟發達的G7國家城鎮化率普遍在80%左右。其中,日本最高,達93.9%,據網絡數據稱,2019年日本城鎮化率已達97%。

可見,我國雖然經濟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但在城鎮化方面跟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也說明未來我國城市發展還有較大空間。

(3)城鎮化發展目標

國務院“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城鎮化發展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城鎮化率60%左右,這個目標在2019年已提前完成。

根據規劃,未來發展目標是實現75%以上的城鎮化率。這意味著什麼?

A、以我們人口基數14億算,未來還有2億多人會進城。這是未來樓市發展的人口紅利。

B、過去10年,城鎮化率年均提升1.4%,那就是要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75%-60.6%)/1.4%=10.3年。也就是說,樓市還有10年政策紅利期。

城市發展規劃

認真分析國務院“十三五”規劃和政府工作報告,我們城鎮化走過快速發展時期後,未來城市發展將呈現大、中、小城鎮合理發展和佈局的“兩橫三縱”格局(如下圖示),具體拆分也就是“2+17+2”。

2個灣區、17個城市群和2個都市圈,這是未來我國城市發展規劃,也是未來樓市發展方向和房價看漲方向。

02、人口趨勢和結構變化

我們都知道,影響樓市走向因素,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分析未來人口趨勢和結構變化,對預測未來樓市趨勢具有積極意義。

中科院研究數據顯示,我國總人口在2030年到達峰值14.44億,老齡人口在2050年到達峰值4.3億。

也就是說,樓市還有10年人口紅利期,房價還有30年抗跌期。

10年後,總人口不再新增,開始減少,需求減少,人口紅利見頂;30年後,老齡人口見頂,開始減少,總人口減少速度加快,需求減少速度也會加快。

03、結論

綜合分析國家城市發展戰略、人口趨勢和結構變化,小菜有如下一些結論:

(1)未來10年,總人口繼續增加,城鎮化繼續推進;不管是“人口紅利”,還是“政策紅利”,都依然還有,樓市就還有10年“白銀時代”。

(2)樓市進入“白銀時代”,也就意味著利潤達不到“黃金時代”那麼高,但依然“有利可圖”。

(3)隨著城市發展分化,都市圈、城市群和灣區作為未來城市發展和經濟發展引擎,既能吸引更多人流,也能獲得更多“政策紅利”,樓市前景更好,房價看漲;而其他城市既無人,也無政策,樓市前景黯淡。

(4)2030年是樓市下一個拐點,因為總人口見頂了,需求見頂了,國家城鎮化帶來的“政策紅利”沒有了,樓市前景再無“白銀時代”,會更加艱難。多數城市房價走跌就是大概率事件。

(5)2050年是樓市更大拐點,有點“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意思。總人口持續減少,老齡人口見頂,那老齡人口從此減少的速度會更快,總人口減少就更快,缺少人口支撐的城市,房價下跌速度會超出想象,而這個時間距現在還有30年。

第三、如何應對樓市發展趨勢?

01、自住房

不管是剛需,還是改善型住房,只要是自住房,也不管在哪個城市,處在什麼時候?小菜都認為,該買就買,有錢就買,解決一家人的居住問題才是王道。

因為個人即便明白這個趨勢,也左右不了這個趨勢的走向,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才是重點。

02、投資房

(1)未來10年

重點城市、2都市圈、17個城市群和2個灣區的房子,還是可以投資的。在這些城市投資房子,只是投資的基礎。

還要選好區位、配套、小區體量、小區品質和房子本身(比如樓層、朝向、戶型、面積、採光、通風、價格之類的)。這是投資成敗的關鍵。

當然,要注意把握好投資的時間節點,該出手就要出手,不宜長期持有。

(2)未來30年

儘量只保留自住房,不建議持有太多的投資房,尤其是缺乏人口支撐、政策支撐和經濟支撐的單體城市、普通城市。


房壇法菜


你好,我是一名從事房產行業4年有餘的房地產經紀人。

中國樓市將會發展怎麼樣?個人意見,中國房產將會兩極化,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將會出現穩中有降,三四五線城市將會房產難以出手。

一:國家政策

1: 2019年國家重申“房住不炒”政策,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全面落實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管理調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2: 銀行現在的大部分資金推行,扶持中小型企業貸款的發展,國家將大力推行實體行業的發展。國家為了把控房價穩健發展,不會出現大量資金推進房產,從而推高房地產市場。


二:人口

1: 2019年全國總出生人口1465萬,人死亡人口998萬人,全國出生人口每年都出現下降情況,儘管國家推行二胎政策,但90後面臨生活巨大壓力情況,都不願意生胎。國家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多,雖然達不到現在日本的意大利國家的佔比全國27%,但中國也達到了佔比全國的11%,但面臨了60 70年代的生育高峰期的人口都接近了50,接近60歲國家的老齡化會逐步嚴重。

2:現在一線二線城市人口每年都是有增長趨勢,而三四五線人口都流出狀態。現現在人口主要嚮往北京,長三角,珠三角,重慶等一些重點發展區域。

三:總結

國家堅持穩房價,三四線城市前期建了很多房子都給銷售了,一二線城市的投資客戶,現在人口都往一二線城市走,所以三四五線城市將會出現空城狀態,房產難以脫手。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來探討。


有點意思A


中國社會科學院(下稱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研究員鄒琳華表示,重申“房住不炒”回應了政策轉向的市場猜測,明確了不會把房地產當作短期經濟刺激工具,將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有效避免市場波動。

因城施策

  “穩”字當頭的前提下,因城施策的分量將更重,更多城市或進行政策微調。

  鄒琳華指出,落實因城施策意味著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政策調整權,一些不符合市場形勢的調控政策可能面臨邊際性調整。

  嚴躍進表示,各地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政策微調,必須確保在“穩”的前提下。各地對趁勢漲價、干擾市場秩序的交易行為,要嚴格監管,促使房地產市場和預期在穩定的通道之中。

  克而瑞研究院預計,2020年人才新政將繼續發力,更多二線以及強三線城市將繼續調降人才落戶門檻,逐步放開人才購房限制性措施。

穩中有降

  不少機構預計,明年房價將穩中趨降,三四線調整壓力更為突出。

  鄒琳華預計,2020年重點城市住房市場總體先抑後穩,房價有望實現軟著陸,少部分城市仍存在較快上漲或下跌的可能。

  分城市看,一線房價總體先抑後穩,個別可能上漲;二線城市漲跌並存,但大起大落可能性不大;三四線城市總體下跌。

  融資偏緊

  中指院表示,2020年,在以穩為主的政策基調下,行業金融監管整體趨嚴,但會更加強調鬆緊有度、有保有壓。

  克而瑞預計,2020年房地產融資有望邊際改善,但房企整體融資環境依舊偏緊,監管核心在於房企融資用途的合規性,保證未來施工和竣工的有序進行。

  對於美元債,克而瑞證券研究院分析組組長孫楊表示,海外債依然是房企融資的重要通道,如果國內融資環境不變,將會有更多房企加大美元債發行力度。

  土地市場更“冷”

  2019年下半年,隨著融資渠道持續收緊,土地市場進一步轉冷。

  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全國主要城市的宅地流標已達696宗,預計12月流拍還將明顯增加。

  克而瑞表示,2020年房企在拿地時會更謹慎,土地市場熱度大概率仍會持續低位運行。對現金流能力較強的企業來說是適合增加土儲的時機,而龍頭房企有拿地及融資等多重優勢,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併購增多 

頭部房企併購動作頻頻。專家分析,主因在於市場行情冷淡以及融資環境趨緊,部分中小房企資金鍊出現問題或難以規模擴大,因而通過項目出售等方式退出。


物業條頭號


樓市經過近三十年的黃金髮展期,隨著人均居住面積的不斷增加和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逐步步入白銀期。但是隨著我們國家城鎮化的持續推進,居民對住房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房地產市場依然會在較長時間內得到長足發展!

政府也會跟進具不同城市的具體情況,在限購、限貸、限售……等方便做出調整。

根據最近幾年國家政策來看,一線城市和省會中心城市會聚集更大的各種資源,房地產上漲空間依然很大。四、五、六線城市,人口持續流出的城市和資源枯竭型城市會越來越分化,機會比較少。





新房哥


目前中國經濟的增速放緩,處於平穩狀態,而中國房價與中國的經濟發展基本同步,因此房價同樣如此。縱觀國內一線城市的房價均出現下調趨勢,但二線城市反而平穩向上,甚至達到了一個小高峰,而三四五線的周邊城市和郊區卻無人問津,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很大程度上與政策相關。如全面脫貧、農村城鎮化、房產限購、限貸、限售等政策,房產的調控政策嚴厲了,房產開發商就會失去很多不具備購房資格的客戶,對住房購買的需求也會快速萎縮隨,因此房產開發商作大量的促銷和價格調整,目的是回款快和去庫存,這就導致了房產價格有所下調和出現一二線城市房產價格漲幅不均的現象。

未來,依靠地價推動房價的模式不會持續,城市的發展最終還是要依靠內生動力,因此,從長期來看,依靠房地產發展國家經濟的模式顯然是不可持續的,最終還是要靠實業、製造業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房地產會猶如溫水煮青蛙式退化,房價也就不會繼續沿著只漲不跌的老路永續下去,逐步迴歸是必然的趨勢。




懂房偵探


盲目照搬別國經驗來分析樓市趨勢的

誰也不能證明,日本、香港、海南樓市蕭條史,在地球上每個國家或地區都複製一遍。

以股市模式來分析樓市趨勢的

樓市會不會像股市一樣,今天漲停明天跌停?

樓市是否能像股市一樣,快進快出,隨心所欲地買賣?

實踐證明,在低點買上房的,不是專業的,就是瞎蒙的。

忽略通脹分析房價、房租趨勢的

“漲吧漲吧,有本事漲到10萬/平”,通貨膨脹,讓這種洩憤的話成為現實。通脹讓以全款買房為目標的鬱悶無比,也讓提前還貸的懊惱不已。

不考慮通脹計算租售比,已經成為笑柄。

不能從宏觀上把握樓市發展階段

樓市發展初級階段,其實很短暫,也不過10來年。

眼睛一睜,開發商在三環賣樓;

眼睛一閉,開發商在五環賣樓;

眼睛一睜一閉,開發商到衛星城市賣樓了;

哎呀,咋一下市中心沒地了,偶爾開一個新盤價格老高了,還得靠關係靠運氣去搶。

買得起就儘快買,這個建議在過去十年是被罵房託的重要依據。但是,血淋淋的事實證明,在此階段,地段比波段重要得多。

被無房人士忽悠

在論壇上,預測房市的大仙相當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恐怕連售樓處的門檻都沒踏過,但這並不影響他對樓市掌控的自信,也不影響信徒的狂熱。等到驗證時間到了,棄樓逃跑也還好,有的牛B大仙,對前來訴苦的受害者冷冷地說“都成年人了,自己不會做主啊?我讓你去吃屎也你也吃?”。

沒買過房子人士提供的建議,值得毫無猶豫地去相信,去實施?


o梅蘭竹菊


樓市的黃金髮展期已經過了,一線城市的房子整體上不會大跌大漲,投資屬性也會大幅降低,主要體現的是保值和住居價值,二,三線有人口流入紅利的城市,可能還會有一定的漲幅,但也不建議為了投資買房了。

中國老百姓,下一個大的投資機會在股市,現在的股市相當於2000年出頭的房市,千萬不要錯過。


k線愛好者


住宅是人類生活的基本載體,所謂“吃、穿、住、行”,其中的大部分行為都需要在住宅中進行,可見住宅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住宅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地區歷史、文化、地理、人民生活水平,社會發展程度等因素的綜合體現,同時住宅也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要素,是一個地區的基本風貌及宗教人文的直接表達[1]。隨著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房屋的要求已不僅僅是最初擋風遮雨、抵禦嚴寒、躲避野獸的作用,而是對其功能、構造、形式、用材等各個方面提出了不同要求,這使不同風格、不同形式、不同材質的住宅建築相繼出現。


松子娛樂i


1、房價:中國房價與中國的經濟發展是同步的。經濟發展不一,房價上漲同樣如此。現在國內房價已經達到了一個高峰,雖然還是會上漲,但是上漲幅度很小。但是隨著國內經濟的再次發展,經濟發達的城市仍然將會進一步上漲。

2、智能環保:材料品質更好,更加環保,使用更加智能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