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瘟疫的起源: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傳染病的遷移史。

從狩獵時代到農耕時代,從國際貿易到歷次戰爭,很多重大的人類活動都伴隨著瘟疫。

大面積瘟疫始於農耕文明的早期。因為狩獵時代,人類經常遷徙,在每個地方逗留的時間都不長,大量感染瘟疫的幾率有限。由於感染者身體虛弱,跟不上大部隊遷徙的節奏,被落下,就意味著傳染源消失了。

人類進入農耕時代,有了固定的耕地,不再東奔西走,隨著人口密度的提高,病菌也有了繁衍的溫床。瘟疫開始傳播。

雅典大瘟疫: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公元前430年,一場大瘟疫侵襲了雅典,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記載的大瘟疫。

古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裡記載:軍隊抵達阿提卡之後不久,瘟疫首先在雅典人中間發生了,人像羊群一樣死去……

城邦裡的人死了一半。這場瘟疫過後,古希臘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

羅馬安東尼瘟疫: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公元164年,羅馬帝國的安東尼時期,古羅馬在鎮壓敘利亞叛亂後凱旋時,將瘟疫帶回羅馬,瘟疫迅速擴散到全國。

這場瘟疫的平均死亡率為7%--10%,每天死幾千人,1/3的人口死亡,皇帝都病死了。

這大大削弱了羅馬的兵力,古羅馬帝國此後逐漸衰落進而崩潰。西方文明發生重大改變。

後來基督教說,耶穌可以驅邪治病,人有來世。基督教因此獲得空前發展,影響延續至今。

查士丁尼瘟疫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公元542年,地中海世界爆發第一次大規模鼠疫,東羅馬帝國在50年內1億人死亡。

這場瘟疫使541-700年間的歐洲人口減少一半。

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阿拉伯人成功征服拜占庭帝國。

歐洲黑死病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浩劫不是生靈塗炭的世界大戰,不是慘絕人寰的種族屠殺,不是活活餓死上千萬人的大饑荒,而是一場由不起眼的跳蚤帶來的瘟疫。

1346年,東歐卡發爆發了一場蒙古人與意大利人的戰爭。此時蒙古軍中正流行一種瘟疫,這種瘟疫在卡發城內爆發。

之後,一些大難不死的意大利人乘船回國。聽到風聲的歐洲國家都拒絕意大利人上岸,但船上的老鼠游上了岸;這些老鼠身上帶著很多攜帶瘟疫病毒的跳蚤,從而使瘟疫傳遍了歐洲。

這就是歷史上駭人聽聞的黑死病。感染者會在3天內死去,4年時間造成2500萬歐洲人死亡,並在世界其他地區造成了3700萬人死亡,歐洲人口減少了1/3。要知道,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只使歐洲人口減少5%,黑死病的致死程度是二戰的7倍。

短短几年時間,黑死病迅速從中亞草原擴散到整個亞歐大陸:歐洲、伊朗、中東、埃及和阿拉伯半島。

黑死病對歐洲的社會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於大量農民病死,耕地荒廢,農民變成稀缺勞動力,農民開始為自己爭取權益,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黑死病也為思想啟蒙運動奠定了基礎。由於教士感染黑死病後像普通人一樣死亡,因此動搖了歐洲的宗教信仰,嘲笑教會的《十日談》開始流行,產生了文藝復興的思想基礎。

天花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16世紀初,歐洲人進軍新大陸。1520年,西班牙以不到1000人的軍隊,征服了整個阿茲特克帝國(今天的墨西哥)。

當時,西班牙人攻入阿茲特克城下,沒有遇到一兵一卒的抵抗。推開城門後,遍地都是阿茲特克人的屍體。殺死他們的,是西班牙人之前留下的、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生物武器——天花。

公元200年,隨著歐亞貿易往來,天花、麻疹在東西方相繼出現。之後的100年,天花肆虐歐洲,人口大量減損。西班牙人在與天花纏鬥的過程中,自身已經產生了抗體,但對阿茲特克人來說,天花如同死神降臨,阿茲特克帝國2200萬的人口,到了16世紀末,只剩下不到200萬。

隨後,這場瘟疫在美洲肆虐近一個世紀,先後抵達印加帝國、巴西、北美。在已經產生抗體的歐洲人中死亡率不到10%的天花,在印第安人中的死亡率卻超過90%。

更為悲慘的是,瘟疫不僅摧垮了印第安人的身體,也摧毀了他們的信念。在他們看來,瘟疫是神靈的懲罰,但這懲罰只針對印第安人,西班牙人則毫髮無損,這說明神靈是站在西班牙人這邊的。在迷茫和痛苦中,印第安人漸漸屈從於侵略者,身體上接受他們的奴役,精神上接受他們的信仰。從物質到精神全面瓦解。

許多歷史上的名人都得過天花——俄羅斯皇帝彼得二世、英國女王瑪麗二世因天花而死。

從1400年到1800年,僅在歐洲,就有五億人死於天花。

假如沒有天花,歐洲人就不會輕易取得勝利,西方文明更不會主宰美洲大陸。天花改變了美洲大陸的主人,也改變了之後幾百年的世界格局。

18世紀70年代,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發現了牛痘,人類終於能夠抵禦天花病毒。

黃熱病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1648年,黃熱病首先襲擊美洲,感染者超過12萬人。

17-19世紀黃熱病通過人員流動傳入北美和歐洲。

1741年英國2.7萬名士兵攻打哥倫比亞,因2萬人感染黃熱病而潰不成軍;

1793年美國費城黃熱病大流行,全市1/5人口死於黃熱病。美國至少有50萬人罹患此病。

1851年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始流行黃熱病,造成2.3萬人死亡。

1883年巴拿馬運河的建造因黃熱病被迫停工。

1937年,南美微生物學家馬克斯·泰勒終於研製出了黃熱病疫苗,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獎。

霍亂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歷史記載了7次霍亂大流行——第一次始於1817年,隨後的5次爆發,均發生在19世紀,霍亂因此被稱為“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紀世界病”。

霍亂導致的死亡人數無法估量,僅印度,在100年間就死亡3800萬人,歐洲則僅在1831年裡就死亡90萬人。

西班牙流感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1918年,暴發全球性的H1N1甲型流感,史稱1918年流感大流行。

這次瘟疫從1918年初延續到1920年末,接近3年時間,染病患者共5億到10億人,佔當時全球人口的30%到60%,爆發的前半年就死了2500萬人,3年下來的總死亡數是4000萬到5000萬人。

這次流感的前24個星期裡造成的死亡人數比艾滋病在24年裡造成的死亡總數還要多,也就是說,兇猛程度是艾滋病的50倍,死亡率5%,而普通流感的死亡率是千分之一。

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傷亡總數是3700萬,死亡1600萬,而且在一戰的死亡人口中還有一半左右是因為大流感死亡的,所以這場大流感的致死率至少相當於打了三場一戰。

俄國斑疹傷寒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拿破崙稱帝后橫掃歐洲大陸,征服了除英國和俄國之外的所有歐洲國家。

拿破崙軍隊經過波蘭時感染斑疹傷寒,進入俄羅斯後,開始大批發病,不到一個月,損失8萬人。最終導致拿破崙慘敗的竟然是由蝨子引起的斑疹傷寒。

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斑疹傷寒流行, 300萬人因此死亡。

結核病

結核病是古老的疾病,可溯至新石器時代。

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

全世界結核病人死亡人數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

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即每年有約6500萬人受到結核病感染。

肺鼠疫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1910年,中國東北爆發肺鼠疫。只要家裡有人感染,全家都在劫難逃。哈爾濱面臨滅城之災。

伍連德醫生臨危受命,以血肉之軀,阻遏了肺鼠疫的爆發。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典範。

這次鼠疫奪走了6萬人的生命,但在當時的中國,這已經是個奇蹟了。要知道歐洲三年鼠疫,犧牲了2500萬人。

伍連德提出的三步防疫措施: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至今仍在沿用。

SARS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2002年,在中國廣東出現的SARS,曾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由於措施得當而有力,患病人數為8069人,死亡774人。

埃博拉病毒

人類災難史——瘟疫的警示

2014年,埃博拉病毒暴發,這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造成超過11000人死亡。

瘟疫的啟示

在人類歷史上,很多瘟疫在早期根本無藥可治。比如天花、霍亂;比如2003年非典病毒,近些年非洲的埃博拉病毒。鼠疫的特效藥是在33年之後的1943年才有的,叫做鏈黴素。

近些年來,幾乎所有新型傳染病最初都來自於動物——HIV來自於黑猩猩,SARS病毒來自於蝙蝠,流感來自於水禽。

現如今,跨越物種的傳播越來越頻繁。人和瘟疫之間的博弈,是一場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

地球上誕生第一個細胞時,病毒就已經存在了。病毒影響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式就是殺人

現如今,已經發現了近1000種在動物和人身上的新型病毒。

病毒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34億年,病毒的進化速度是人類的4000萬倍。病毒非常活躍的變異能力使得它們很有可能長久地,甚至永恆地和其他地球生命共同生存下去,繼續和我們玩兒貓捉老鼠的遊戲。

現代人類比100年前的人類,在抵禦疾病方面更加脆弱了。

一是因為人口更多了,一旦有人感染,會加速疾病的傳播。

二是因為人口流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大大增加了疾病傳播的速度和範圍。

即使今天,人類醫學昌明,我們仍然沒把握打敗不斷出現的新型病毒。

當年毛主席寫過一首詩,其中就提到這樣的處境:“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華佗這樣的名醫,都拿這種小蟲子(細菌,病毒)沒有招。

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人類的頭上。

不幸的是,直到現在,還有人無視自然規律——為滿足口腹之慾,濫吃野生動物,病毒直接入口;去非洲沙漠看風景,結果感染了真菌細菌病毒;馴服家禽家畜,卻不知它們也會成為傳染病之源。

我們不能小看人類的智慧,但也不能低估人類的愚蠢。

眾生平等,敬畏生命,大自然才能給我們人類留一席之地。

感謝那些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生,他們以血肉之軀,築起了防禦病毒的堅固城牆。


參考書目:《瘟疫與人》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