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一些學校打著參加夏令營的旗號,到外地找地方組織學生有償補課,你怎麼看?

三莫洛


溫州一些學校打著夏令營的旗號,組織輔導班,搞有償補課,我認為這是一種迎合家長需求的變相的違規行為!

放假之前,我參與的最後的一項就是鄭重地在“嚴禁有償補課承諾書”上籤上字,這已經是多年來的慣例。

嚴禁有償補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被一再的提起,面對這樣的一種大環境,任何教師和學校都不能夠掉以輕心,起碼錶面的文章要做足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種輔導班和培訓班卻以一種“變種”的方式存在著,夏令營,研學等名號層出不窮。

這種現象多年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對於我來說,一點都不稀奇,如果你感覺到很驚詫,那隻能說明你對於教育的情況太不瞭解。

一位退休的校長,退休以後不甘寂寞,於是找了幾個人辦了一個輔導學校,藉助自己原來的人脈,辦得風生水起,其主要的運作方式就是組織把本地的學生拉到外地去培訓,而把外地的學生拉到本地來培訓,一次一個多月的時間,提供住宿和一日三餐。當然費用也是價格不菲,他們打的旗號也就是精英培訓或者博雅夏令營。

別認為家長被逼無奈才參加的,能夠上這種夏令營一般還成為家長和孩子的榮耀。

在三令五申,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嚴禁在職教師有償家教的情況下,各個學校和家長也是為此想盡了辦法。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一種情況。

1.以分數為主要考評依據的應試教育,輔導是一種剛需,不可能被徹底消滅。剛剛放假,同學打來電話,告訴我能不能給他的寶貝兒子找一個數學和英語教師,利用暑假給孩子輔導輔導,因為孩子的數學英語這一次考的不好。我對同學說,現在我知道的在職老師都已經不再輔導學生了,我也剛剛在“嚴禁有償輔導承諾書”上籤了字,在這種形勢下,沒有人能夠頂風而上。他非常失望,最後提出了一個要求,孩子在家自學,對於不會的問題積攢起來,然後打電話問問我,我說那樣可以。但語氣中依然難掩失望。

考完試,有好幾個朋友打電話過來,讓我介紹一個能夠提供輔導的老師,我說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以分數為評價依據的應試教育,看重分數是必然的選擇,考試分數就有高有低,學生之間就必然有差距,家長想方設法讓學生趕上,給孩子報輔導班,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舉動。沒有一個父母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就這樣一直墮落下去,都會做很多的努力。

2.學校有多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利益使然,一方面是升學率的考慮。學校之所以變著花樣,以夏令營的方式開辦輔導班,一方面是利益使然,學校和老師也想多掙點錢,有一部分收益,對於學校的管理和激勵老師的積極性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對於優秀的老師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提高一下教師的福利,對於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升學率的考慮,升學率是一個學校的命脈,各個學校都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升學率,讓學生多學一點,在校時間長一些,加大課程的訓練量這是常用的辦法,一個假期兩個月,對於自覺性比較好的孩子來說,並不受太大影響,對於那些自制能力差的學生來說,兩個月的時間白白浪費,以前培養起來的學習習慣喪失殆盡。學校以夏令營的方式,將一部分優秀的孩子集中起來培訓,以便在以後的考試中,能夠脫穎而出,學校的升學率也會好看一些!

對於那些學習差一些的孩子來說,暑假正好可以實現彎道超車!

學校有自己的考慮,家長也有這方面的需求,雙方一拍即合,但上面有嚴格的規定,不讓辦輔導班、補習班,所以變換一種方式,以“夏令營”的名號辦輔導班,也便應運而生了。



語文在線


看了問題和樓上幾位優秀回答,覺得這雖是小事一樁但是直擊我們的靈魂,因為民族未來的根基就是教育,我們對教育的態度關係到孩子們的未來,必須囉嗦兩句。

我並非教育界專業人士,業務問題不敢指手畫腳,但以我的所見所聞,可以和大家交流參考。

配圖是我前些天在日本旅行時的隨手拍,這類似於我們街道社區組織的管片兒內應屆中小學畢業生去迪士尼遊玩活動,不僅是玩也會有些表演聯誼之類的,我日文並不好,但我們從簡單的信息中,可以看到,中小學畢業生的門票是4400日元,這應該是低於迪士尼的官方門票,而迪士尼是沒有任何渠道可以拿到優惠折扣的,我認為這可能是地方社區的團體票,甚至可能是有補貼的。

這也是一樁小事,當然我們不是鼓吹西方國家如何如何,但值得我們學習的,不應該牴觸,至少可以思考這幾點。

1.教育不是教育局的事。這是全社會的事,方方面面關愛孩子成長,提供便利。都說百年樹人,如何樹人?哪些部門機構出哪些力?

2.教育的出發點是盈利,還是為了孩子的成長?還是以打著為孩子成長為旗號的盈利?每個教育從業者是否想到,你們面對的每個孩子,就是中華民族的未來,他們是要和世界各國競爭的,他們拿什麼去競爭,你們為他們未來的競爭做了什麼?

3.國情不同,我們確實人多,教育力量有限,但這不應該成為教育部門家長甚至孩子的一種慣性思維,上課不好好教,反正那麼多孩子教不過來,全靠課外自己補課,願打願挨,不補就落後,形成惡性循環,不停地補,越來越多的補,越來越貴的補,我聽說北京某些機構已經到了1-2000一節課,所以會出現以補課班生存的上市公司,而且是以教育產業的名義,這是一種悲哀。

教育是個產業,但基礎教育更應該是個公益產業而不是盈利產業。補習班可以有,但那也是針對個別特別落後和特別要強兩個極端,需要補習是個別,而現在不去補習的是個別。

針對這種情況,是不是可以推出些獎勵機制,對於不搞補習班而認真教學的學校教師重獎,提升他們的動力,甚至有責任感的企業是不是可以提供不以廣告為目的的贊助,這才是真正的公益行為。

4.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的低齡的所謂遊學,夏令營,我們概念中的所謂自費,那就是無底洞,就是貴,因為各方都盯上了這塊肥肉,學生和家長的錢好賺。這個心態本身就是對教育的侮辱。

為孩子們多提供課外活動,多去見識些世面,參與各種體驗,這很好,但是以什麼為出發點?是各方伸手都要賺錢?還是各方提供便利幫助?如果是問題中的這種遊學班,孩子除了攀比,什麼都學不到。

就先說這麼多,都不知道打這麼多字,能不能過審。

希望大家看到,能多轉發支持,也許就能為孩子們改變些什麼。



萌叔Raymond


在高壓態勢下,學校組織的補課基本銷聲匿跡,但是仍有學校巧設名目,打擦邊球。

教育部門三令五申,嚴禁學校組織假期補課,並在假期不間斷派出督察組明察暗訪,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現在不管是小學還是初中,不管是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由學校組織的校內假期補課現象基本銷聲匿跡。

但是,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對家長們旺盛的補習需求,面對學校教學質量提升的需要,有的學校還是鋌而走險,巧設名目,打起了政策的擦邊球。各種補習班改頭換面,披著合法的外衣悄然進行著。

夏令營變成補習班,研學旅行變成外地補課。

溫州有部分學校,打著夏令營的旗號,打著開拓學生視野,進行研學旅行的幌子,異地開展補習活動,引起人們的關注。假期裡,學校組織“研學旅行”,“夏令營”都是允許和鼓勵的,為的是讓學生增長知識,開拓視野,把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但是借“夏令營”補課也不是什麼秘密了,以前也有學校這麼幹過,所謂“夏令營”不過是把學生拉到外地補課而已;所謂的“遊學”,是隻有“學”,沒有“遊”。掛羊頭賣狗肉,學生們滿心期待的愉快旅行變成漫漫補習之路。


為何學校補課屢禁不止?

辦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為了提高升學率,為了更好的辦學質量,學校不惜頂風違紀,巧設名目組織學生補習。其次,補習有巨大的市場和經濟利益,家長對孩子教育捨得投入,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即使學校不補習,家長也會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訓機構補習,每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再假期搶跑一步。

學校組織的夏令營也好,研學旅行也好,都是需要收費的,在家鄉看來,與其讓孩子在外面玩,還不如出去補習一番。所以學校以各種名義組織學生外地補課,很多家長心知肚明而且是支持的。


總結語:課外補習,僅僅抓住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巨大的市場還在,旺盛的需求還在。學校不補了,機構補,家長總能找到補習的地方,很多家長甚至認為學校應該統一組織補課,畢竟教育,學校比培訓機構要正規!在這樣的思想下,各地學校打擦邊球辦補習班就不難理解了!


周老師的工作室


矛盾的局面

一方面,國家禁止中小學在假期組織補課,這是舉世皆知的事情。另一方面,不少學校仍然在假期組織補課,也是舉世皆知的事情。而提問中所說的招數,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補課”被禁止,舉世皆知;“補課”盛行,也是舉世皆知。這真是一個搞笑而又矛盾的局面,我都無力吐槽了。


學校補課根本不是秘密

學校補課是不是秘密呢?學校補課老師是知道的;參加補課的學生知道;學生的家長知道;不少家長的親戚朋友知道;街邊搭客的知道;市場裡賣菜的阿姨知道;我甚至認為補課的地區沒有人不知道的。但恰恰是有些人是“不知道”的,因為這些人知道了,就必須做些什麼,又或者是會失去什麼。這些人的理由也是堂而皇之的,理由就是“沒有人告訴我”。

結語

補課到底需不需要?本來是不需要的,因為只要大家都不補課,那就是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但是你不補課,人家會補課,升學率就會變低。從這個角度理解“補課”實際上是惡性競爭的產物。我國基礎教育的惡性競爭的局面,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真的是隻有天知道……!

期待你的認可和關注!


肥仔老師談教育


針對這種現象,我想發表個人觀點。

首先,我覺得這是一種還是利益趨勢下的行為。不知從何時起,暑假期間各種輔導班,補習班鋪天蓋地的進入我們的視線,我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根本沒有這種組織,暑假幾乎都在玩耍休息。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是一些優秀的大學學生研究生組織的,也算是一種社會實踐的形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多人發現了其中隱藏的財富利潤,紛紛加入到其中,這其中就包含直接由學校老師組織開展的。

其次,我感覺假期上輔導班的行為弊大於利。本該是休息,放鬆的假期,去絲毫沒有放鬆,還是會有很多作業,讓孩子感受不到身心的放鬆。這種方式下,我感覺孩子的勞逸結合沒有做到,正式上課後,沒有高的學習效率。同時,孩子的花樣年華,也是需要各種元素一起來構成的,其中不應該缺少放肆的玩耍,而不要長大後回憶一起,全是做不完的作業和每天上課的場景。

當然,也有利的地方,假期參加補習班,統一管理後,對孩子的安全有一定好處,降低發生危險行為的可能。

by-大董記錄生活


大董看生活


打著夏令營的旗號,組織者帶著學生去外地進行有償補課,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而部分家長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不說而已。對於這種違規補課現象,如果不是學校組織辦,幾乎沒有人去關注。但是如果是學校組織辦,就會被視為違規,只要有舉報,很快就被查辦,正好抓個典型,有人自然歡喜了,倒是讓家長愁苦一堪,因為孩子補課的事泡湯了。

為什麼一些學校寧願冒著風險要打著夏令營旗號,違規組織學生去外地補課呢?原因無外乎有兩點,一是學校為了出成績,肯定要想辦法儘可能讓學生多補課;二是以夏令營名義補課,收費不便宜,誰組織誰收益。在名和利面前,就造成部分學校把禁令棄之腦後。只要不被抓住,就會抱著僥倖心理去組織補課,抓住後大不了被通報或被罰款,如此而已。

對於家長來說,只為追求孩子的學業成績,才不會管你收費多少,反正大家都不差錢。而家長們願意為孩子花錢,這才使部分學校看到了商機,借辦夏令營之機,找到了絕好的藉口。對學校和家長來說,這叫一拍即合,各取所需。全然不再乎是你學校辦的這種有償補課是違規之舉。

面對有償補課現象,個別學校或部分老師,總是把利益優先,而後才是避免被查獲。如此說來,正好應了那句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管你怎麼查,都會給你琢磨新招來對付。這也恰是違規補課屢禁不絕的根本原因所在,說到底還是利益因素在作怪。至於如何禁止,恐怕需要有關職能部門動動腦筋,想想辦法了。


寒石冷月


這種絕對是瞎編的問題吧?夏令營這個活動可能在很多都地方有這個活動項目的,不是某個地方才有的。真的希望以後發這個問題的時候,可以發出一些有實質性證據的圖片。



如果真要補課,沒必要這樣大費周章的,到當地補課機構進行補課不行嗎?如果你組織夏令營的形式到外地補課,我這個花費是很貴的,租場地住賓館,我想沒有幾個家庭願意幹的。也許在這些活動當中穿插的一些與教學有關的內容,個別人就撲風捉影,當做到外地補課。

所以我不相信這樣的問題是真實的,是真的是去補課。不管是學校組織還是老師組織,這樣的大型活動,安全這個問題他們都負擔不了。如果出了安全事故,而且發現是以補課為主要目的的話,那麼這個學校領導和補課老師更是吃不了兜著走。能夠達到學校層面組織這樣的補課活動的話,學生人數老師人數也是相當可觀的,那這種不可能沒有不被發現的可能,基本上是掩蓋不了的。

現在除了真正的夏令營活動而外,一般的家長都不允許孩子離開自己很遠,到外地去補課的,這個是大多數家長所接受不了的。

假如題主所說的問題是真實的,我只能說這個學校,你太膽大了。


楊鍋來了


從教育的角度看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一說到補課,似乎就給孩子們增加了非常大的負擔,也給家長增加了很多的經濟壓力,不能不承認現實中是會發生這樣的情況,不過之所以談補課讓大家色變,其中有一種典型的心理平衡機制在起著作用,之所以會發展到現在,也是大眾的一種心理作用一點點促使而成的。

1,漫長的暑期,讓孩子們往哪裡去?

很多家長是工薪一族,一般的工作是沒有寒暑假期的。孩子方暑假,家長還在上班,如果家裡有老人還好,可以幫忙在家稍微照看,如果沒有老人呢?總不能天天把孩子帶班上吧?

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安排和規律的生活,有的孩子一個暑期可能就"放羊"了。

2,現在電子產品的快速普及,孩子的自律性是一個挑戰。

電視、手機、電腦、I派等,對孩子是極大的引誘。暑期沒有學校的管理,自己在家本就放鬆了,小孩子一般也沒有很好的自律性,家長上班或者不上班也很難把對孩子的他律做到位,所以放假,尤其是漫長的暑期,對很多家長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對孩子也是一個有很多無聊時間如何打發的問題,人不能沒有事情做,沒正事就有邪。暑期意外事情很多也是情理之中。

3,夏令營辦好了是一個很好的活動。

暑期把孩子如果送到夏令營去,一般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前提是:活動真正的有意義;孩子願意去;家長有錢可以掏出來。

夏令營,家長可以不參加,孩子也保證安全,同時還可以拓展孩子的視野,鍛鍊孩子的人際交往和他人相處能力,也就是鍛鍊其自理獨立能力。

當然如果再加上一些功課的學習,時間勢必會拉長一些,這樣的話,如果是我,只要孩子願意、我為什麼要反對呢?

4,說到有償補課,老師一個職業,不是純粹的公益。

老師可以犧牲掉自己的暑期,輔導一些有需求的孩子的學習,這是他們額外的工作,我們不可以要求他們純奉獻。

同時一些老師收取適當的費用也幫助家長解決了孩子暑期的安全和部分學習問題,收取一定的費用也是合適的。

說是高額,不知道怎麼樣的一個標準合適?

我是家長,對於高價的收費,我也很反對,可是對於這個輔導班的市場真的 很難用簡單的對與錯或者應該不應該,再或者好與壞來區分,為什麼屢禁不止?為什麼還有人以身試法?

那時因為這個市場有需求,也有利益,還有奉獻的愛心,也有很多的機會,怎麼權衡這中間的平衡點,的確是很不容易的。

總之:

對於以夏令營方式辦的補課班,我持理解的態度,這是周瑜打黃蓋的事情,一定是雙方各取所需的一件事。我們還是應該辯證地看!


快樂庭院


大環境下誰都不甘示弱不惜一切的培養孩子,說真的,喊停報補習班哪個家長敢停,滿肚子苦水又屁顛屁顛的接送。唯一讓孩子們過上正常暑假的辦法就是假期把老師都集中起來沒有時間開補習班,沒有老師就沒有補習班,大家孩子都公平的邊學邊休息輕鬆過個暑假


手機用戶50313390038


有市場,存在就有合理性。現在好學校的資源不多,大家都想要。只有通過不斷或提前學習來爭奪這些有限名額,你都不學能爭取到進入重點學校的名額嗎?水漲船高,前面的考試分數已經被推高,後面能停下來嗎?優質學校資源的稀缺性決定補習班的合理性或必然性。大勢所趨而個人反對只是螳臂擋車,只能被輾壓,不信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