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最好吃的野菜是什麼野菜?

老炒


我們這裡屬於遼南的沿海城市,因為境內多山地和丘陵,所以每年的春天山上都有很多野菜。

這其中有兩種野菜我覺得如果不吃,就會感覺錯過了春天一樣。不知道這兩種野菜其它地方的人愛不愛吃,但是我們這裡的人都超喜歡這兩種野菜。每年上市的季節都會吸引很多人上山採摘,而且市場售價也不便宜。

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野菜

一,山麻楂

山麻楂應該屬於多年生長的宿根類植物,每年五一前後如果有一場透雨,山麻楂一夜之間就會鑽出來,它的嫩芽和嫩葉看上去特別的水靈誘人。我們這裡掐山麻楂都喜歡用來包包子,尤其是搭配點五花肉,特別的清香宜人。分享一下我家裡的做法:

★【山麻楂包子】

【主料】山麻楂、五花肉

【配料】韭菜、蔥姜

【調料】鹽、料酒、一品鮮醬油、白糖、花椒油、蠔油、胡椒粉

【做法】

  1. 把五花肉清洗乾淨,然後斬剁成餡,裡面加入料酒、鹽、一品鮮醬油、胡椒粉、白糖、蠔油攪拌均勻,使肉餡上勁。

  2. 山麻楂摘洗乾淨後,入沸水鍋在焯燙,一定要多燙一會,把山麻楂的苦味燙出來。然後入清水中浸泡,中間換幾遍水,一般需要浸泡一夜。這樣可以徹底泡去山麻楂的苦味。



  3. 把泡好攥幹水分的山麻楂切上幾刀,以便於包制。一點韭菜洗淨切成末,把韭菜、蔥薑末、山麻楂和肉餡拌在一起,淋上㸆熟的花椒油拌勻即可開包。


  4. 包子皮選擇燙麵或發麵的都可以,包好以後入鍋,蒸鍋上汽後蒸20分鐘即可享用。

【美味小貼士】:
  • 山麻楂因為帶有苦澀味,所以一定要焯燙的爛一些,聞到山麻楂那特有的味道燙出來,才撈出來用涼水浸泡。浸泡到山麻楂嚐起來沒有苦味,才能開始包制。
  • 山麻楂因為是野菜,本身有些寡淡,所以選擇的肉餡要肥一些。這樣山麻楂吸飽了油脂,吃起來才會更加的味。花椒油特有的香味,可以給山麻楂提鮮,所以添加一些味道特別好。
  • 包制山麻楂包子最好少兌一點韭菜,韭菜有提鮮增味的作用,這樣的包子吃起來會非常的美味。
【山麻楂包子】的特點:

帶著山野菜特有的清香味道,加上經過肉的滋潤,還有那一點韭菜更是提了山麻楂的鮮。春季不得不吃的美味野菜。

二,蕨菜

蕨菜又叫“小孩拳”,每年的五一左右山上才能見到,而且採摘的時間只有幾天,所以屬於要吃得碰的美味。

★【蕨菜炒肉絲】

【主料】蕨菜、豬瘦肉

【配料】蔥薑蒜

【調料】鹽、料酒、蠔油、白糖

【做法】

  1. 蕨菜洗淨把掐不動的老根去除,然後把蕨菜切成段。切好的蕨菜入鍋中焯燙一下,顏色變綠後撈出過涼。


  2. 豬肉切成細絲,鍋中入油爆香蔥薑蒜,下肉絲炒至變色,烹料酒翻炒均勻。
  3. 把泡好的蕨菜攥幹水分入鍋,翻炒幾下,加點白糖提鮮,加鹽和蠔油調味出鍋即可。

【美味小貼士】:

  • 蕨菜一定要選擇麟苞沒有打開的,用手掐起來能夠掐動的購買。否則沒有食用價值。
  • 蕨菜也可以焯燙以後做成涼拌菜食用,味道也是很不錯的。我們這裡就有專門賣朝鮮族小菜的,他們醃的蕨菜堪稱一絕。
【蕨菜炒肉絲】的特點:

蕨菜獨有的滑溜口感,加上肉絲的鮮香,是一道非常美味的時令好菜。

蕨菜和山麻楂是我最喜歡吃的野菜,每年遇見了必須要買上一些。這個可以說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野菜,其它的野菜雖然也吃,但不像這兩種到季不吃感覺缺點什麼。


73神牛


首選薺菜。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到現在都卷戀農村,農村的風土人情,農村的鄰里關係,農村野菜都是我常常回憶並懷念的。


過去曾經的年代,野菜曾擔剛過農村老百姓充飢的角色,當初,那時,遍地都是野菜,並且也不用擔心化學農藥汙染,薺菜、灰灰菜、銀靜菜、馬齒莧、麵條棵、水紅瓜、苦苦菜等等,我們小時放學後挎個藍子,到莊稼地裡轉上一陣子,都會有不少收穫。

可是那時我們是不採薺菜的,家長沒有說薺菜可以吃。吃薺菜還是這幾年的事,隨著這幾年吃野菜的風氣正盛,薺菜也加入了食用之序列,特別是早春鮮鮮嫩嫩的薺菜,水水靈靈的小葉子一片一片、一層層的從菜芯裡往外長,看著甚是喜人。



我吃薺菜首選薺菜和雞蛋拌在一起包素水餃,把雞蛋先炒了凉涼,薺菜葉子洗靜切碎拌在一起,包之前再瞌裡一個生雞蛋下出來的水餃特別鮮香美味,在我看來,是任何其它的蔬菜都不能超越的。

所以,最好吃的野菜非薺菜莫屬。


生活味道ABC


小時候在我的老家,春天的時候經常跟著家裡的大人去野地裡挖野菜,蒲公英;蕨菜;野蒿芽;苦菜(曲麻菜);灰菜,還有一些我到現在叫不上名字的野菜。

其中我最愛吃的就是灰菜,記得那時媽媽把採回來的灰菜摘乾淨,然後洗乾淨放入鍋中汆一下水撈出來,把土豆整個煮熟了然後用專門的擦子擦成絲,把汆好的灰菜和熟的土豆絲放入盆中拌餡兒,加入鹽;醬油;味精;熟油;油炸過得野韭菜花;十三香等拌均勻,一般會烙野菜盒子吃,更多的時候是包糕吃,黍子面和麵然後攥成小條上鍋蒸,蒸熟的糕面揉搓均勻,弄成雞蛋大的劑子,然後像包餃子一樣包起來,鍋裡燒油把包好的糕下鍋炸,炸到兩面金黃撈出,再配上個小涼菜別提多美了,吃不完的還可以曬起來冬天吃,離開家鄉好多年依然想念那味道!


吃貨白小黑


最好吃的野菜不只一種,我的家鄉雲南紅河州金平縣城,縣城上至二十多公里是高寒地帶,下至三十多公里亞熱帶,縣城不冷不熱,一年四季都有野菜吃,品種繁多,也有叫不出名字的各有各的味道。氣候的緣故吧,同樣的一種野菜,出在我們這裡的要比其他地方的好吃,野菜有:可以煲湯喝的、炒著吃的,油炸了吃的,涼拌吃的,趕集日一條街都擺滿了幾十種野菜。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從小就識很多種野菜,每一種野菜媽媽教著藥食兩用,我很喜歡吃野菜,從小吃到大每一種野菜各有的味道我都喜歡,所以沒有特別最好吃的。歡迎遠方的朋友!來我們雲南紅河州金平縣城來品嚐各民族的野菜風味。😊😊











彥秀3


第一次去鄉下挖野菜,看到綠油油的小苗以為是薺菜,興奮不已,挖了兩大袋子,回家的路上遇到朋友問幹嘛去了,炫耀自己挖的野菜:看我挖的薺菜多好!朋友卻說這根本不是薺菜,是水蘿蔔棵,啊?隨手扔了一袋,但朋友又說這也能吃,味道也不錯,於是回家包了餃子,味道真的好吃!後來挖到了薺菜包餃子感覺還是水蘿蔔棵好吃。


夏荷安安


你好,野菜多,但吃最多也最好吃是薺菜,舂天房前路邊,公園.旁多挖不完,採回弄乾淨,開水倒進燙一下剁後.和炒雞蛋一塊包餃子好吃,構杞葉苗這二年吃也多,因家後院好多。馬齒萊每年吃洛餅,蒸萊,去年炒萊放些進去也好吃,莧萊,我們叫雲煎萊,到處是吃麵條隨下,綿軟好吃。去年又聽說鬼針草,拽了一把蒸萊吃。還有大碗花草也吃過,清火,灰灰菜太多了拽一把下鍋裡綿軟也好吃,還有掃帚苗,每年拌麵粉蒸著吃,吃時放蒜泥香油。唉呀野萊多,在城裡吃不到,想。


用戶2873524850047


我吃過最好吃的野菜是薺菜,小的時候是媽媽把薺菜洗乾淨拌上面粉放鍋裡蒸著吃,現在我們是包餃子吃,每年的春天只要我有時間我都會去地裡挖好多薺菜,把薺菜儲存在冰箱留著包餃子吃,我們一家人都喜歡吃薺菜肉餡餃子,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野菜了,


山東五妹


看到這個標題,又勾起了我兒時吃蒸路邊草(我們當地叫法,學名叫:扁蓄) 、炒路邊草的回憶。



上小學時我們就學過中國地大物博,所以物產也是極其豐富。我國大江南北的美味野菜數量絕對是成千上萬不止,所謂每一方水土,就養育著各種的野菜;不同的野菜,有眾多的做法;無數的做法,造就數不盡的美味!


中國幾千年來對能吃的野菜可是深有研究(無論是為了吃野菜野味,還是災年裹腹保命)。即便是現在,依然有專門研究野菜的專業課題及機構。君不見我們的國粹之一中藥,不就是田間樹林裡的野草野菜居多嘛!

小編生在我大中華的中心——河南漯河。兒時是80後,記憶中我們已經不缺白麵食材,但老一輩人的生活習慣還是很樸素的,日常不會去逛菜市場啊、超市的,生活用品都是自給自足,田間地頭自種的,或者田間路邊的野菜。每年收麥子前後這段時期,我們地頭路邊溝旁的路邊草就長的很濃郁了,媽媽就會拿小籃子掐一籃路邊草的嫩芽回去做蒸菜吃(現在想想那可是最原始、純綠色無汙染的野菜)。


先把這些路邊草的嫩芽好好淘洗乾淨,控下水,在鍋拍上攤開些,撒上乾麵拌勻。把蒸饅頭的篦子攤上餾布,再把拌好的路邊草攤在餾布上開始蒸。在蒸的過程中,要用筷子來回翻動幾次,免得沾成一塊塊的疙瘩,不易熟透且調拌時入味不勻。大約蒸十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因為都是嫩芽,很好蒸的。如果想吃涼調的話,可以在蒸菜時,剝幾個蒜瓣,掐幾根十香菜一塊搗成蒜泥。等蒸好路邊草拿蒜泥一調,吃一口清爽利口,回味無窮!如果想吃炒的,那就等蒸好後,在用炒鍋加上蔥、姜、蒜爆香,再炒一下蒸過的路邊草。這又是另一番風味!現在已經好多年都沒吃過了,已經無法形容那種味道了,但心頭一直還想吃到它。


轉瞬間,小編都已經人至中年。或許懷念的不光是那種味道,更懷念那個時代的人和事以及母親的那種樸實無華的愛!畢竟對於我們這一代人這種野菜不是能經常吃到的,這是農村的鄉土菜!不是嗎?


頭狼8412


答!

我地處於祖國大西南貴州境域,吃得的野菜實在太多,一時難言書盡,都是老輩們在解放前度過荒飢的常食之種類,遺傳給我們現代,還希望傳給下代知曉,用在糧食忽然緊缺時,得以充飢保命生存,在萬不得已向情況下,用上它就比什麼都不得的都好。

吃得種類有鴨腳板,蒲公英,水芹萊,土人參,何肯鳥,蕨耳根,格媽篼,大汗菜,小汗萊,灰吊米,竹葉萊,土洋參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經常採回家中當菜下飯的野萊,吃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做烹,有煮成素湯式蘸辣角水(辣椒水)的,有直接煎炒熟而食的,有升起火下火鍋的,吃味相當可口,初次品嚐有著難忘之味。

在這些野萊類,都是可入藥物之品,各有各的療效,平常食用可達到,有病冶病,無病強身的好作用,在旅遊景區內的農家樂裡都常有備之,特別是城市人群來到,都喜歡點名此單,很好奇地賞試,吃了讚不絕口。











愛寫文章的大叔


野菜很多,但是最喜歡還是薺菜。從小吃到大,吃到現在。

薺菜上一年開花後,種子落在地裡,經過秋天、一整個冬天的孕育,到春天才生長出來。營養價值很高,涼肝止血,平肝明目,清熱利溼等等很多功效。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關鍵是它特別美味。那種鮮香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

吃法也多種。涼拌吃,做湯吃,小米飯裡也可入放幾棵,那種清香真是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最經典的吃法還是做成餃子餡包餃子吃。素餡可以薺菜配豆腐,葷餡可以薺菜配五花肉,味道都是“極好的”!

但吃薺菜要掌握好時間。一般在清明節之後就太老,口感不好了。

要吃還是趁早春時節,邊踏青,邊挖薺菜。看到滿藍的薺菜的那種欣喜,只有挖過的朋友才能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