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體》的黑暗森林法則如實存在,那旅行者飛行器上為什麼還要攜帶黃金唱片?

歐洲人的非洲淚


我們必須把科幻與科學嚴格分開,不要用科幻的概念去衡量科學,兩者有本質區別。

有些人經常拿《三體》(或者其他科幻小說電影)裡面的所謂“高科技”衡量我們的現實世界,這本身就是不嚴謹的,科幻的故事情節並不需要任何證據,只要不違反最基本的科學就可以。科幻小說本身更需要的是故事情節,而是不基礎科學。

就如同《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本身無所謂“存在與否”,只有“相信與不相信”,你相信它就存在,不相信就不存在。而且莫要試圖說服別人相信你的觀點,因為科幻的東西本身就是沒有證據的,有證據就是科學不是科幻了,沒有證據又如何說服別人呢?

黑暗森林法則(還有其他科幻設定情節)只能幫助打開我們的思維,而更重要的還在後面,也就是假設後的證據!

而科學家不斷地通過各種方式向外太空發射人類文明信息,某種程度上本身就說明了科學家並不相信黑暗森林法則的存在,不然如果真的存在,人類不是找死嗎?

看看如今人類有多麼渴望找到外星人吧,甚至即使明白外星人的到來可能會給地球帶來毀滅性打擊,但仍舊非常渴望。而某種意義上人類也是“外星人”,這說明外星人很可能與人類有同樣想法,他們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尋找我們人類,他們也不相信黑暗森林法則的存在。

無論黑暗森林法則存在與否,與《三體》的偉大都沒有任何關係。科幻本身就需要非常大的腦洞,這種腦洞不需要一定正確,只要足夠精彩足夠讓人震撼就可以。


宇宙探索


三體是科幻小說,文學作品,裡面的理論是科學幻想,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是幻想,懂不?

實際宇宙法則不可能是黑暗森林那樣的,但具體是什麼誰也不知道,地球人總得邁出那一步對不?


低買高賣


感謝“歐洲人的非洲淚”的邀請!

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簡單,因為黑暗森林理論是劉慈欣先生在2006年寫作《三體》時創作的理論,而旅行者1號2號兩艘宇宙飛船發射於1977年,在那個年代還沒有黑暗森林理論,但要說清楚這個事情的始末緣由卻非常的複雜。

第一個問題:旅行者號攜帶含有地球座標的黃金唱片時代背景是什麼?答:冷戰!

分析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脫離其時代背景,在《三體》中劉慈欣先生曾生動的描述了葉文潔所在的紅岸基地建立的背景,這和旅行者號被髮射的時間基本相同。在1977年,美蘇雙方的冷戰進入白熱化,北約和華約集團相互對立,在每一個領域進行針鋒相對的全面競爭。尤其是在新興的宇宙探索領域更是如此,蘇聯人率先將人送上了太空,美國就宣佈星球大戰計劃……

在這種背景下,誰能率先和代表更高智慧的外星文明取得聯繫佔得先機,就從科幻小說的設想變成了赤裸裸的現實。尤其是隨著射電技術的成熟,美蘇兩國上至政府下至普通老百姓,對尋找外星人都陷入了一種狂熱,《三體》中紅岸基地的建立就是對當時現實世界的影射。

第二個問題:在冷戰時代人們難道沒有想過外星人是邪惡的嗎?答:不是!

首先請記住上圖這個人——卡爾·薩根。他是美國上世紀著名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科幻小說家,也是旅行者號金唱片的設計者。

在資深科幻迷中“卡爾·薩根”絕對是如雷貫耳的一個名字,即使是不太熟悉他的人相信也一定看過根據他唯一一部小說改編的經典科幻電影《超時空接觸》(注原著小說名為《接觸》)。這絕對是科幻迷不能錯過的一部超經典作品,硬科幻中的硬科幻。該小說曾創下美國版稅最高記錄,甚至開創了寫作之前預先付費,出版商相互競價的神話。但事實上如果你知道了卡爾·薩根所幹的另一件事後,這些全部都不值得一提。

卡爾·薩根所幹的最厲害的,足以讓他名垂青史或備受指責的一件驚天大事就是在1974年,同好友法蘭克·德雷克用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把地球的座標包括人類的生命信息,用強電磁波射向了武仙座大球狀星團300000多個恆星系,這就是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如今則信息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45光年。

那麼作為兩個知名的科學家,卡爾·薩根和法蘭克·德雷克難道真未想過外星人是邪惡的嗎?還真未想過,雖然從伽利略的古典科學時代科學家就對外星文明進行思考,但在大部分科學家眼中一直堅持一條基本的邏輯:即更高的文明擁有更高的道德!所以事實上終其卡爾·薩根和法蘭克·德雷克一生,兩人都堅信這沒有錯。

阿雷西博信息事件之後,卡爾·薩根和法蘭克·德雷克受到了其他科學家的廣泛批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國著名科學家、科幻小說家大衛·布林提出的“大沉默”理論。他認為人類之所以未能發現任何地外文明的蹤跡,是因為有一種還不為人類所知曉的危險,迫使所有其他文明保持沉默,這就是劉慈欣先生黑暗森林理論的前身。(注:關於這段複雜的經歷小編其他的文章有詳細的介紹,限於篇幅不再重複)

第三個問題:旅行者號上的金唱片真的對人類會造成危險嗎?答:相對於用射電望遠鏡廣播,這種危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首先從內容上來說,旅行者號上所帶金唱片的內容延續了“卡爾·薩根”和“法蘭克·德雷克”阿雷西博信息、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的一貫思想,即將擁有更高科技的外星人視作更高道德的善良文明。本著和他們交流的緣故,卡爾·薩根在金唱片正面通過中子星詳細表明瞭太陽系的位置(注,金唱片正面放射狀圖案),而且唱片中還收錄了包括地球風土人情,人類笑臉,聯合國秘書長問候等內容,總之儘量能使外星人通過這張唱片對地球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可以說,從內容上看如果黑暗森林真的存在,這種做法幾於《三體》中的ETO“通敵”無異。

但如果從技術角度分析,旅行者號只相當於人類在外太空放的兩個漂流瓶。外星文明定位、捕捉、撿到這個漂流瓶的概率微乎其微。同時因為航速的緣故,旅行者1號2號兩艘飛船截止到目前只是剛剛越過冥王星,還沒到達柯伊伯帶,要離開廣義上的太陽系還需要4萬年左右的時間。相對於用射電望遠鏡進行廣播,這種危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寫在後面的話:截止到目前人類並沒有發現外星人存在的證據,因此也無從證實“黑暗森林”理論或“大沉默”理論正確與否,人類之所以對外星人感到恐懼只是因為他們未知,人總是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說卡爾·薩根幼稚也好,理性也罷,但誰都不能否認他是人類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偉大科學家,科普教育家。卡爾·薩根與1996年12月20日逝世,人類為紀念他的貢獻,小行星2709、火星上的一個撞擊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墓誌銘上寫著:丈夫、父親、科學家、教師,卡爾,你是我們在黑暗中的蠟燭!

人類作為一個文明物種總要走向宇宙,人類在宇宙中的第一聲啼鳴已經由他在1974年發出,我們應該以健康的心態期待一個美好的未來。

全息解讀《三體》,深度解讀科幻,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深度科幻


原因很簡單,旅行者探測器是20世紀發射向宇宙深處的,而黑暗森林法則是21世紀才正式提出。(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也就是說黃金唱片發射時還沒有黑暗森林法則,自然就不存在考慮這個問題了。


此外,黑暗森林法則更多的是科幻迷們進行討論,換句話說,這個法則屬於科幻,而不是科學。如果用嚴密的科學思維去考慮這個問題,就會發現這條法則中存在著一些漏洞,因此黑暗法則或許就是錯誤的。

再者而言,我個人覺得攜帶黃金唱片這件事情更多的是一個惡性競爭的對比而不是單純的科學研究,畢竟無論是從傳播速度還是傳播的廣度,人類都有更好的選擇,譬如電磁波。而事實上人類也確實這麼做了。電磁波可以很輕易被捕捉到,而旅行者探測器我們已經幾乎可以肯定是"廢"了,畢竟茫茫宇宙,想要尋找一個很小很小的探測器,是幾乎不可能的。



所以說攜帶黃金唱片和黑暗森林法則實際上沒什麼必然聯繫。


張家小智兒


1、旅行者飛行器發射後大約三十年《三體》才出版。

2、宇宙太大了,旅行者號的飛行距離異常有限。如果把我們的太陽系比做一個足球場的話,旅行者號才剛剛從足球場中心飛出去七個乒乓球直徑的長度。

3、黑暗森林是對“費米悖論”的眾多解讀之一,是科幻小說家的構想。它不一定正確,當然更不一定錯誤。


佳期若夢1043


因為一個是現實一個是小說。有人說發射的時候黑暗森林法則還沒被提出來,但我認為即使放在今天,發射計劃也不會因為小說中的理論而被阻止。

並且,一個探測器,一個是全方位的電磁波擴散,你覺得哪個被外星文明發現的幾率大?肯定是後者,那我們停下發展技術的腳步了嗎?沒有。


新伊甸之弦


因為那時還沒有黑暗森林理論,而且美國人很多都認為高科技外星人應該是友善的。

這當然是一廂情願的理想主義,不過以那黃金唱片的速度,想要被別“人”截獲恐怕至少要數千萬,上億年,也許永遠不會被發現。

所以也沒必要太在意就是了。


用戶名不符和規範怎辦


中國人寫的科幻小說在世界上出名了,就這樣好嗎?以後還會有更多!


讓我們一起愛國愛家


黑暗森林體系有一個假設前提就是這個宇宙的文明密度足夠大,假設如果整個銀河系內就地球人類一個智慧生命,那你無論怎麼鬧騰都沒關係,畢竟黑暗森林法則是宇宙社會學,如果根本不存在這個社會,你社會學有什麼用呢?實際上,宇宙比人想象的還要廣闊,在這廣袤的宇宙中,佔絕對比例的是一無所有的宇宙真空,還有那絕望的相對距離。當宇宙中文明的密度足夠小,就會保證文明間相遇時文明的各自體量會相對更大,也就是更發達。這樣雙方就越有可能保持相對剋制,從而和平交流。所以黑暗森林只是一種假說,實際客觀宇宙是另外一回事,除非人類找到實際證據可以證明有地外文明,否則人類永遠不會認真探討宇宙社會學。而這個證據其實不一定要接觸,就類似三體第二部裡面那種觀測到某個恆星系未知的消失了這樣的事件都是可以的。人類觀測宇宙的距離尚短,精度也不夠,時間也不夠。一切都還是未知數,這個就是未來走著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