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捨得吃喝的人,對親人卻很大方,是一種什麼樣的人?你們身邊有嗎?

一切82緣


我身邊有這樣的人,最典型的一個就是我的婆婆。她是一個退休的老幹部,一輩子都被別人稱讚風格高。


1


她是一個生活很簡樸的人,自己的衣服基本都是穿了幾年,十幾年,甚至壓箱底兒的。平時的吃喝也不講究,只要能填飽肚子就對生活很滿足。但是對她身邊的親人,卻是相當的大方,尤其是對老家的老姐妹。


作為兒媳婦,每年冬天我都會給她買兩身毛衣,可是不見她怎麼穿。有一年回老家,我看到老家的一個老奶穿的毛衣,和我給婆婆買的一樣。我當時有些疑惑,婆婆和我解釋說:“老奶的日子過得苦,我把這件毛衣給她了,還有一件也給了。”



我不是心疼毛衣,也不是不心疼老奶,她的生活不好過,我甚至可以給她買衣服,但是婆婆把我給她的衣服轉給了其他人,讓我覺得是對我的不尊重。自那以後的兩年裡,我沒怎麼給婆婆買毛衣。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對她是不理解的。


家裡的親戚六姑比較多,逢年過節都會給家裡帶來一些禮品或者土特產。我和老公觀察過一段時間,凡是富餘的東西,都會慢慢被婆婆送人,直到送光為止。


甚至老家送來的菜,多的吃不了的時候,也會被婆婆送給親戚或者鄰居。


現在只要有人拿東西來,老公就會開玩笑的說:“趕緊吃啊,要不然又被媽送給別人了!”



2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自己有了孩子,有了和外界更多的接觸,有了做志願者的身份。我能理解婆婆了,也就釋然了,繼續當好兒媳婦。


這個世界,除了物質,還有愛。“愛心”是一個偉大的詞。面對愛心,“捨得”這個詞稍顯遜色了。因為愛完全出於內心的感受,而捨得還是理智層面的判斷。



對自己不捨得,是勤儉的表現,而對別人大方,是有愛的表現。對世界充滿愛心的人,精神層面應該是很富裕的。


他們會惦記別人,不求為己。正是他們這顆偉大的心,反而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福分。他們是幸福的,是滿足的。給予帶來的快樂,不給予的人是體驗不到的。


3


大家知道吸引力法則嗎?那本《秘密》一書曾經轟動一時。根據吸引力法則,這個世界是有看不到的力量的,我們付出了,一定會收到相應的回報。


主動無償給予別人的人,實際上是不考慮回報的,他們只求得內心的富足,但是根據吸引力法則,他們是一定會有福報的。



身邊如果有自己簡樸,對親人卻很大方的人,我覺得是一件幸事。這樣的人不但會為自己積德,而且會為身邊的人積蓄德行,甚至對兒孫都有好的感應。身邊的人看在眼裡,多少也會被感染的。


這是件好事兒。(end)


深度成長心理


我老公就是這樣的人!他從不講究吃穿,生活中自己很省,寧走走一個小時的路,也捨不得打出租車。寧可穿舊衣服,也不要我給他買新衣服。可對親戚朋友,乃至一般認識的人都非常概慷大方。如果在沙漠中有一口水,他寧願自己渴死,也要給別人喝。

我真的不是誇大老公,平時生活中他就是一個寧可委屈自己,也決不讓別人吃虧的人。記得有一次,老公單位發蘋果,他把一大筐蘋果,全部分送給我家親戚和他家親戚,連空籮筐也沒有拿回家。他若與人搭擔做事,也總是他做得最多。無論對內對外的生活或工作中,他總是把自己的需求永遠放在最後。

最讓我想不通的是,這樣一個捨不得自己吃喝用的人,但對自己喜歡的打麻將,卻很捨得花錢。但手氣永遠不行,十打九輸,眉頭都不皺一下。有時我開玩笑的說,輸的錢可以買一件好的衣服,或美食一餐,他卻滿不在乎的說,打點小牌也是娛樂,哪有消費不花錢的。

這就是我的老公,人不錯,心太傻。凡事不怕吃虧,自己捨不得,對別人卻很大方概慷,也算是個好人吧!





秋子6749


我婆婆就是這樣的人,自己不捨得吃喝,對親人卻很大方。



婆婆是60年代畢業的初中生,按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有素質,有文化,她一生節儉,無冬歷夏都是兩頓飯,自己在家裡從來不買肉吃,她自己侍弄了一塊小菜園,小白菜、小蔥、黃瓜、豆角,甚至還在邊角的地方種了幾棵草莓。

婆婆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小菜園澆水,一大早上要拎30多桶水,按她的話說,就當鍛鍊身體了。等各種青菜成熟了,婆婆就會挑好的整理成一捆一把的,用方便袋裝起來,給這家送兩袋,給那家送兩袋,挑剩下的那些就留著自己吃。

我從來沒見過婆婆自己買新衣服,她所有的衣服都是年節或生日時孩子們孝敬她的,平時在家裡幹活勞動,她經常穿著兒子上學時的校服,褲腿長了就往上挽一挽,上衣太肥就用絲巾在腰間扎一下。



婆婆自己的生活近乎苦行僧,但是隻要我們一說回老家,她馬上就各種好吃好喝的都買回來,大兒子愛吃的紅燒肉,孫女愛吃的排骨,小孫子愛吃的雞翅,兒媳婦愛吃的鱈魚,各種水果也全部買好的,香蕉要進口的,砂糖桔最甜,火龍果要買紅心的,小孩子們的零食要買品牌的,婆婆說,大廠家才會上電視做廣告,買他們生產的東西準沒錯。

婆婆自己平時很少花錢,但是親屬家隨份子,走親戚,她從來都不差,以前奶奶婆婆生病,婆婆的幾個妯娌互相推諉,還是婆婆最先站出來,把錢直接拍在桌子上,其他幾家才不得不跟著拿錢出來。



大哥家女兒上大學的時候,婆婆一出手就給拿了四萬,小叔子家媳婦做試管,婆婆直接給拿了五萬。婆婆的退休金並不多,這些年不知道她是怎麼一分一毛攢下來的,但家裡孩子真有事的時候,她毫不猶豫地就拿了出來。

按婆婆的話說,錢是死的,人才最重要,只要看著你們都好好的,我就打心眼兒裡高興。


桃小毛


我大伯就是這樣的人。

大伯是退休老師,每月四千多塊錢的工資,和我大媽根本就花不完。

可是,我大伯卻摳得讓人​難以相信。大伯給自己買衣服,總是買便宜的,買回來還捨不得穿。

就拿羽絨服​來說,看到年輕人穿,自己也尋思著買一件,一聽一件羽絨服便宜的也得幾百,立刻把手縮回來,說,我穿棉衣服一樣過冬,也凍不死我。

可是,一聽他的大孫子在東北上大學,可就不行了,說東北太冷了,要買到膝的羽絨服,要買最厚的,還給他大孫子寄去2000塊錢,說是專門買羽絨服的錢。

大伯買菜,你聽起來更生氣,專撿最便宜的買,為這個大媽沒少嘮叨他,他總是說,多炒一會不就爛糊了嗎?

可是,一聽說女兒兒子來,就來勁頭了,買排骨,買魚,買海鮮,都是最好的,就連青菜,也要買最好的,而且還要買很多,跟我大媽說,多做點啊,孩子們吃完回去了還得帶著點呢!

最氣人的是,我們用的衛生紙撕下來是雙層的吧,我大伯吧這雙層紙小心掀開,在中間加上小塊報紙,說這樣省錢,因為這件事,大媽跟她吵過,但無濟於事,最後就由著他去了!

對自己的重孫子可不得了,一切都用高級的,說什麼要講究。

尿不溼、奶粉、溼巾、衛生紙,大伯盯得可細緻了,說什麼都得用大牌子,我來出錢!

這樣的大伯,你們沒有吧!





阿竹讀書


我的大學同學有一個這樣的人,女生,農村的,家裡條件不好,但學習很好,每天省吃儉用,中午只吃鹹菜饅頭,我呢,是本市的,條件比較好,我們一個寢室,我認為她人很好,雖然沒錢,但從不佔大家的便宜,我也從來沒有瞧不起她。她上班以後在北京工作,雖然我們好幾年不見了。但是每次去北京她都盛情款待我,車接送,走時還給帶特產,弄得我很不好意思,我覺得她是一個真誠對朋友好的人,這樣的人很值交!



木木王王反反正正


我的三姐就是自己不捨的吃喝卻對親人特別大方。我的三姐今年63歲,我比我三姐小7歲,打我記事起,我的三姐就這樣對我們身邊的親人特別特別的好。我記得我7.8歲的時候,我爹孃對我特別的疼愛,因為我是我們家裡最小的,那個時候買個餅乾就是最好的,爹孃總是多給我,少給我三姐,給三姐的餅乾她捨不得吃,留給我大姐家的外甥女,大姐家的外甥女比我小3歲,大姐家的條件不好,我的三姐有好吃的都是這樣留著給我大姐家的外甥女吃。再就是到後來,家裡有什麼好吃的,她還是自己不捨得吃,都給我留著。我的三姐25歲結婚了,我的姐夫是位軍人,三姐不識字,軍人在她的心中特別神聖,結婚以後,我的三姐對我姐夫真是疼愛有嘉,姐夫復原後身體不是太好,我的三姐炒菜給姐夫吃,自己一個人吃老淹鹹菜,好多年都是這樣。後來日子越來越好了,可是姐夫不打工,不掙錢啊,就靠種地掙點錢,我的三姐還是比不上我們家的親戚們富裕,三姐楞是省吃儉用,親戚們家裡有什麼事三姐總是大大方方的,自己總是不捨得吃喝,省著錢用在該用的地方。今天我想說的是幾十年如一日,我的三姐對我是百分之二百的對我好,我真的很幸福,有個這樣的三姐。


難得糊塗145675763


自己不捨得吃喝的人,對親人卻很大方,是一種什麼樣子的人?你們身邊有嗎?

首先肯定的說有!

家中奶奶、媽媽、爸爸就是這樣的人。奶奶和姥姥同一年嫁到本村(姜莊),或許是由於二老性格差不多,啥事兒都比較聊的來,奶奶和姥姥便成了彼此訴說“酸甜苦辣”的知己,農閒時一起做針線活兒、織布、納鞋底兒等等,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當老爸和老媽到談戀愛的年齡時,村裡的媒婆幫忙牽線,老爸步行將老媽娶進家門。

奶奶心善,老媽是村裡出了名的孝順兒媳婦,老爸少言寡語,爺爺脾氣倔強、暴躁,因為這,奶奶沒少挨爺爺打罵。奶奶經常囑咐爸媽“吃虧是福”,老爸老媽一直牢記在心,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從未跟外人爭吵過,無論啥事兒,寧願吃虧。

奶奶向來勤儉持家,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有啥好吃的總要留給他人,哪怕是吃食留到發黴長毛,用奶奶的話來說,看著別人吃,自己心裡舒坦。

老媽心軟,偶爾跟老爸吵架,說句“狠話”,會後悔好長時間,對奶奶更是百依百順、言聽計從,每次從集市買回家吃食,第一件事就是給奶奶吃,平時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老媽,每次家中來親戚,都會將最好的吃食拿出來,做上一桌平時捨不得吃的飯菜,圍坐一桌,老媽除了開心就是笑。

老爸雖倔強,但做為兒子、做為丈夫,老爸將一家人的關係處理的很好,無論吃的喝的,自己從捨不得,總要留給奶奶、媽媽,兒女。

非要說他們是什麼樣子的人,我覺得用“善良”二字再恰當不過吧。世界因善良而變的更加美好,不是麼?





鏡頭的生活


有啊,我父母和婆母都是這樣的人,當然,我對待家人及親友也是這樣。也是受父母的影響吧。

我小時候後過年,買的肉很少,一家人只用燉肉的湯和骨頭,至多吃一點豬頭肉,把好的都留下來,等客人來了吃。如果春節沒吃完,母親會把它淹成鹹肉藏起來,來客人時,夾幾塊炒菜。

平時家裡有什麼好點的東西,也要送與親戚好友分享。

父母的責任對我影響很大,我也是把好的食物留給家人,好的東西與親友分享。

這樣做我心裡很高興,這就是施比受更能給自己帶來快樂。

當你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和幸福時,你就是有用的,你的生命就是有價值的。

享受你帶來幸福的人越多,你活在這個世上的價值就越大。


以諾千金007


我奶奶就是這種人的典範。自己有退休工資,但從不亂花一分錢,連吃藥都吃最便宜的藥。一年到頭操持全家的家務。燒飯洗衣整天忙碌從沒有一句怨言。做了好吃的菜,自己不吃讓兒孫們吃。退休工資全部貼補家用。奶奶七,八十歲了還服侍兩個孫媳婦坐月子。這些還不是最感人的。最感人的是,我父親是我奶奶領養的。換句話說就是奶奶和我們沒有血緣關係。現在奶奶離開我們已經十多年了。我們兄弟姐妹每當想起她,都會淚流滿面。


手機用戶遙遠星空


我母親就是這樣的人!對我們這些孩子很苛刻,對自己更苛刻了。但對她的妹妹弟弟就大方了!人家過的比我們好多了,她也總拿錢東西去給她們!前年快過年時發現冰箱裡那麼多的海鮮都沒了,都被她給弟弟妹妹們了,氣得我過年都沒回家!她們的弟弟妹妹也夠好意思的,也夠貪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