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為何還要砍下他的頭顱?

歷史一書生


關於李世民一手發動的玄武門之變,歷來為人們所關注。

在這一場兄弟相殘的政變中,李世民不僅僅前手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其部下尉遲敬德還殺死了其弟弟李元吉。

那麼,李世民在這次政變中為什麼還要砍下哥哥(還有李元吉)的頭顱呢?其實也不難解釋:他需要這兩個頭顱來壓制李建成的軍隊。

李世民與李建成的儲君之爭,實際上開始的非常早。因為李世民在整個唐朝建立的過程中立下的功勳遠遠大於太子李建成,所以李世民一度擔任天策上將,位置在諸王之上,與身居太子的李建成幾乎是分庭抗禮。

李世民掃平王世充消滅竇建德的過程中,在洛陽積累的大量的實力,實際上掌握了唐朝整個關東地區的軍事指揮權。與此同時,他的兄長李建成也沒閒著。李建成為了對抗李世民,也秘密的組織了和擴編了自己的東宮軍隊。
根據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制度,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可以擁有東宮軍隊,人數甚至可以上萬人,號稱長林兵。李世民雖然掌握兵權,但是在長安地區他無法調集如此眾多的軍隊對抗李建成的大軍。他能調集的只有秦王府的親兵,且人數不多。

所以在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李建成之後,就砍下了他的頭顱。當時李建成的長林兵正在攻打秦王府,形勢非常危急。眼看李世民的大本營就要被一鍋端之時,李建成的頭顱出現,長林兵立刻失去了作戰的理由,一鬨而散,秦王府才轉危為安。

應該說砍下李建成頭顱這一舉動在當時不是李世民出於殘忍洩憤的考慮,而是現實因素佔據主導。畢竟玄武門之變時,騎術高超的李世民在追逐李元吉的時候,還曾落馬,摔在地。可見親手殺死當初一起艱苦創業的哥哥,對他內心的觸動還是很大的。


之後李世民之所以努力做個好皇帝,很可能也是因為這份觸動和潛意識的補償心理。


冷兵器研究所


射死李建成的是李世民,砍下李建成頭的是尉遲敬德。

李世民射李建成一箭封喉,隨後對李元吉連發三箭,結果全部射空。隨後李元吉撥馬便逃,李世民窮追不捨,結果李世民被樹枝掛落馬下,李元吉見狀急忙下馬搶奪李世民的弓箭,想用弓弦將李世民勒死。正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尉遲敬德及時趕到,並大喝一聲,李元吉起身上馬打算逃跑,尉遲敬德飛馬上前,結過了李元吉的性命。


此時,東宮猛將薛萬徹率領二千多長林軍殺到玄武門,李世民的八百死士抵擋不住,開始節節敗退。眼看形勢即將逆轉,尉遲敬德手起刀落將李建成人頭砍下,並飛跑上城樓高聲斷喝:“太子人頭在此,凡是反抗者格殺勿論!”於是太子黨的長林軍一鬨而散。

那麼為什麼,尉遲敬德要將李建成的人頭砍下呢?道理很簡單,有兩個原因:

  1. 擒賊先擒王,如果殺了李建成,東宮勢力就等於群龍無首,因此東宮的人也就認清形勢,不再做無謂的犧牲,因為李建成一死,對於他們來說反抗已經沒有了意義。而當時雙方正處於混戰之中,李建成是死是活,無人知曉,所以尉遲敬德此舉是扭轉乾坤的點睛之筆,也是克敵制勝的關鍵。果然,當眾人看到李建成的人頭時,都成了洩了氣的皮球。
  2. 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實力並不佔優,而他的取勝靠的是出奇不意,攻其不備。而且李建成事先早有防備,當東宮人馬傾巢而出的時候,李世的那點實力就顯得相形見絀了。而東宮薛萬徹一路上殺紅了眼,馬上就要率兵攻入秦王府。情急之下尉遲敬德砍下李建成的人頭嚇退東宮,然後在李世民的授意下挾持李淵,討要兵權,控制局勢。


從李世民三箭未中李元吉和事後在李淵面前失控的情緒以看出,當時的李世民已經慌了神,精神高度緊張,並處於崩潰邊緣。所以他不可能親手將大哥的人頭砍下來,然後再從容淡定的跑上城樓喊話,而這麼血腥暴力的事情只有大老黑尉遲敬德才能完成。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一箭射死李建成,砍掉李建成的頭顱,這都不叫事,李世民還斬草除根,滅了自己的十個親侄子,逼迫老爹李淵退位,並把弟媳婦楊氏納入宮中,成為自己的寵妃!

但這一切,都事出有因,不可以簡單的善惡好壞論斷,皇位爭奪就是如此血腥。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

李淵太原起兵後,藉助天下大亂的形勢很快發展壯大,他手下謀臣如雲,猛將如雨,因此成為隋末群雄中實力最強的一個,完全可以統一天下,開創盛世。

在大唐崛起的過程中,除了李淵的個人能力外,李淵的三個兒子發揮了重要作用。

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三李元吉,每個人都強悍,但論起綜合實力還是李世民更勝一籌,尤其是軍事能力明顯高人一等,可以說在大唐壯大立下首功。

按照傳統慣例,皇帝李淵把嫡長子李建成立為皇太子,但李世民的野心、實力、聲望完全不在李建成之下,甚至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使得兩人產生了深刻矛盾。

李建成擔心李世民對自己的太子之位造成威脅,而事實上李世民已經造成了嚴重威脅,所以對李世民處處提防,甚至欲除之而後快;李世民則相反,他擔心李建成會對自己羨慕嫉妒恨,找機會把自己幹掉,而他對皇位也十分心動。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因為這不是個人恩怨,而是圍繞皇位這一根本利益的爭奪,是真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生死之爭,就看誰更心狠手辣。

玄武門之變的突然發生

李建成為首的太子黨,與李世民為首的秦王黨,明爭暗鬥,人盡皆知,李淵也心知肚明,但他一方面認為有自己這個老子在,能壓住場面,另一方面也想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鞏固自己的皇帝之位,算盤打得很精明,不愧老奸巨猾。

但李淵想不到,形勢急轉直下,李世民先發制人,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帶著一幫心腹埋伏在玄武門,李建成和李元吉卻毫無防備,連個手下都沒帶,等他們發現事情不對,準備逃跑時,已經來不及了。

根據史書記載,李世民率人在後面追趕李建成、李元吉哥倆,李元吉先是馬上回頭,張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於心慌害怕,連射三箭都偏了。

這就不怪李世民了,人家接下來的舉動就是正當防衛。李世民心理素質和射術好得多,他拉弓射箭,一箭就射死了李建成。

可李元吉還沒死,李世民也很倒黴,他的馬心理素質很差,受到驚嚇,帶著李世民跑進了附近一處樹林,一尥蹶子,把李世民扔到地上,爬不起來了。

李元吉趁機追趕過來,搶過李世民的弓,準備把李世民勒死。

李世民不愧命硬,危急時刻,尉遲恭拍馬趕到,一箭射死了李元吉。

玄武門之變的後續

幹掉李建成、李元吉只是玄武門之變完成了一半,而李建成的太子黨此時已經得到消息,名將薛萬徹等人立刻集合精銳人馬兩千多人,猛烈攻打玄武門。

此時,李世民的人手不足,全靠張公謹等人奮戰,才能頂堪堪住進攻,但眼看就要撐不住,而且薛萬徹還擂鼓吶喊,宣稱進攻守備空虛的秦王府,直搗李世民的老巢。

關鍵時刻,尉遲恭又出現了。

這一回,尉遲恭割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腦袋,站在城頭把兩顆血淋淋的人頭展示給薛萬徹等人,太子黨的人馬一看主子全掛了,自己再拼命也沒用,於是頓失戰心,各自潰散。
接下來的故事就簡單了,李世民做了三件事:

1,斬草除根,殺掉李建成、李元吉的十個兒子,也就是自己的十個親侄子,並把他們全部從皇族宗室中除籍。

2,把李建成、李元吉的大小老婆們等女眷,全部充入後宮,其中齊王李元吉的妃子楊氏因為國色天香,得到李世民格外寵愛,甚至為李世民生下一個兒子。

3,逼迫老爹李淵立自己為皇太子,自己“甘心情願”退居二線,不久後又正式把皇位“甘心情願”禪讓給李世民。

綜上所述,李世民幹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倆並割下他們的頭顱,一方面是直接幹掉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則是殺雞儆猴,確保了皇位順利到手。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不僅殺了李建成,奪走了他的皇位,還讓人砍下了他的頭顱,手段不可謂不果決,也不可謂不狠。

可是,既然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經死了,也不會對他造成威脅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再怎麼說也是他的親哥哥親弟弟,他為什麼還要讓人砍下他們的頭顱呢?

李世民一手打下了大半個李唐江山,功勞之大可想而知,威望之高更是可想而知,尤其是在軍中,李建成更是遠遠不及李世民。

所以,李世民對於李建成而言始終是一個威脅,即便將來李建成當了皇帝,沒有了李淵在上面壓著,誰能保證李世民不會謀反?這也是李建成決心要剷除李世民的原因所在,防患於未然,防李世民於未反之時。

李建成讓李世民來陪自己喝酒,結果在酒中下了毒,喝得李世民吐了好幾升血,好在被搶救了過來。

李淵一看,這兄弟倆怕是要鬧翻了,他也知道李建成一直視李世民為威脅,但他支持的是李建成,所以只好去和李世民說:“老二呀,我那時候說讓你當皇嗣你自己不願意,現在你哥當皇嗣這麼久了,又和你合不來,我看你還是去洛陽吧!”

李世民當然想去洛陽了,去了洛陽誰還管得了他?可是不能表現得太明顯了,所以說:“老爹呀,我不想離開你呀,我還想孝順你呢!”

李淵勸道:“去吧,去吧,洛陽這麼近,我想你了就去看你。”

李世民聽到這也就不說什麼了,去!

可是,當李世民準備去洛陽的時候,李建成和李元吉卻突然想到,李世民在洛陽要人有人,刀槍不缺,他去了洛陽誰還治得了他?讓他留在洛陽,憑他府上那幾百個兵,他也只是一介匹夫,想怎麼治他不行?所以,一定不能讓他去!

所以,經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破壞,李世民去洛陽的計劃破滅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不僅阻撓李世民去洛陽,還試圖收買李世民的部將,然後對他下手,李世民打了這麼多年仗,豈會束手待擒?

李世民當然不會束手待擒。

所以,他在一眾謀士和部將商量之後,決定搶在李建成和李元吉出手之前對他們動手,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李世民帶著人埋伏在玄武門,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傻不愣登地走到了臨湖殿,這時候他們才察覺有點不對勁兒,所以急忙調頭走人,誰知道還沒走幾步,李世民跑了出來,邊跑還邊喊,哥哥弟弟,你們別走!

李元吉反應快,直接搭弓射向了李世民,可是準頭太差,射了三箭都沒射中李世民,李世民又不是死人,哪能乖乖讓李元吉射?

所以,李世民也拿起了弓,搭上一支箭,李元吉以為老二要射自己,急忙一躲,誰知道老二卻射向了還沒從震驚中反應過來的李建成。

只聽“砰”地一生,李建成當場中箭倒地身亡。

這時候尉遲敬德帶著人衝了過來,射中了李元吉的馬,李世民的馬受到驚嚇跑進了小樹林,然後摔下馬來。李元吉追過來一看,嘿嘿,老二起不來了,正想搭弓射死李世民,沒想到尉遲敬德又來了,李元吉只好跑路。

可是,李元吉還沒跑幾步,被尉遲敬德給一箭射死了。李元吉也太傻了,李世民這麼好的人質他都不抓,活該被射死。

李建成、李元吉先後被殺,李世民為何還要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因為此時看似大局已定,實則遠沒有結束。

李建成的部將馮立聽說李建成被殺了,嚷嚷著要報仇,所以和薛萬徹糾集了兩千人馬殺向玄武門,李世民的部將張公謹遠遠地看見他們,急忙一人用盡吃奶的力氣關上了城門。馮立雖然一時打不進玄武門之內,但是形勢對李世民很不利。

這時候,原本沒決定幫誰的、掌管玄武門宿衛軍的敬君弘站了出來,用實際行動選擇了站李世民這一邊,他帶著中郎將出去打馮立和薛萬徹,結果雙雙戰死。

馮立和薛萬徹眼見打不下玄武門,轉頭一想,嚷嚷著要去打秦王府,嚇得李世民一個哆嗦,他的親眷可都在秦王府呢!

李世民皺緊了眉頭,怎樣才能化解這個危局呢?

經過一番思量,李世民還真想到了一個辦法——馮立和薛萬徹給李建成和李元吉報仇,應該是瞞著士兵們李建成、李元吉已死的消息,所以才沒有恐慌,如果此時讓他們知道李建成、李元吉已死的話,軍心定然大亂,如此危局可解!

可是,他總不能站在城頭上喊李建成、李元吉已死吧?即便沒有被射死的危險,也難讓人相信呀!

所以,李世民讓尉遲敬德砍下了哥哥弟弟的頭顱,讓外面的兩千人馬看,看,太子和齊王已死,趕緊投降,不然將來誅你們九族!

這一嚇,馮立和薛萬徹這邊果然軍心大亂,恐慌之下被李世民打敗了,馮、薛二人紛紛跑路。

此外,李世民之所以讓尉遲敬德砍下李建成、李元吉的頭,實際上還有一個用意。

玄武門之變後,他讓尉遲敬德披甲執矛地闖到李淵所在的海馳,嚇得當時在泛舟釣魚的李淵失了方寸。

李淵知道,李世民終於謀反了。

後來,李淵再一聽說李世民砍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更是嚇得不敢說話了,李世民已經殺紅了眼,此時可不能違揹他的意思,他說什麼是什麼吧。

可見,李世民砍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還意在震懾李淵,讓李淵乖乖禪位!


寧糊塗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一個巨大的轉折點,這次事件讓本不是太子的李世民最終成為了大唐第二位皇帝,而太子李建成卻死在了玄武門。



大家對李世民的印象大都是禮賢下士、與人和善,要不然他身邊也不會聚集那麼多的人才。但這次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為什麼射殺了李建成還要砍下他的頭顱呢?請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李世民能力出眾,惹太子忌憚

李淵自太原起兵,基本上是李世民領兵征戰,而李世民極善籠絡人心,多次禮賢下士,他的身邊越來越多人才為他效命,可以說李唐的大部分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義寧二年(618年)農曆五月,李淵接受其擁立的隋恭帝的禪讓(被逼無奈),繼而稱帝,建立唐朝。李淵繼位之後,冊封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儘管如此,李建成仍然不敢掉以輕心,他知道自己只要一天沒有真正當上皇帝,就有可能會被李世民搶走這個太子之位。


李淵稱帝初期並沒有完全平定各方勢力,仍有王世充、竇建德等勢力,李淵便派李世民前去平定,而李建成身為太子則留守長安幫助李淵處理一些國事,但李建成卻意識到如果李世民平定了天下,那他的聲望一定會壓過自己的,於是趁李世民打仗的時候多次向李淵說李世民的壞話。

待到李世民終於打敗竇建德、王世充等勢力,徹底平定天下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世民的功績竟然讓李淵封無可封,於是誕生了“天策上將”,位列諸王之上(僅在皇帝和太子之下)。

李建成更加心慌了,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終不肯屈為人臣,隨即聯合李元吉,一起排擠李世民,而李淵優柔寡斷,不直接解決兩個兒子之間的爭鬥,也加速李建成和李世民最終兄弟相殘。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

李建成眼見李世民勢力漸漸坐大,很是擔心自己的地位,李元吉獻策說不如將李世民直接秘密處死,李建成雖然恨李世民,但心地還沒那麼壞,趕緊制止了李元吉,讓李元吉想其他的辦法。

當李世民知道李建成準備搞自己之後,立刻採取了行動,先是向李淵揭發李建成和李元吉跟後宮嬪妃淫亂,暗中策反了皇宮守衛。

於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尉遲恭、高士廉等人在玄武門附近埋下伏兵,等待李建成和李元吉入朝。李建成不知情況,到了玄武門附近察覺不對,果然看見李世民在等他,李元吉想要射殺李世民,但沒有射中,反而讓李世民射殺了李建成,後李元吉也被尉遲恭射殺。



後車騎將軍馮立、副護軍薛萬徹和左車騎謝叔方得知李建成被困玄武門,立刻率領精兵兩千人趕到玄武門,李世民抵擋不住,最終尉遲恭砍下李建成頭顱,提給馮立看,馮立的人馬頓失戰心,迅速潰散。

李世民擔心李淵為此事處罰自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率領尉遲恭等人前去逼宮。李淵看見李世民,就明白了大勢已去,再加上尉遲恭等人氣勢洶洶,李淵只好封李世民為太子,之後李淵禪位給李世民,正式掌權,李世民即位之後,下令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兒子。



至此小編認為李世民砍下李建成的頭顱的原因如下:

一、李世民本就野心勃勃是個狠人,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既然射殺了李建成,乾脆砍下頭顱樹立威信,也做給李淵看(我連自己的兄弟都下得去手,你不要逼我)。

二、當時馮立的人馬眾多,所謂擒賊先擒王,直接砍下李建成的頭顱,讓馮立等人明白大勢已去,自然潰散。

三、尉遲恭與李建成曾有私怨,正好趁這個機會報仇,一雪前恥。

四、李世民不確定李建成是否真的死了(萬一沒斷氣可能會被治好),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砍下頭顱,神仙也救不了。

通過玄武門之變,我們就可以瞭解到李世民其實是一個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角色。為了帝位不擇手段,不惜兄弟相殘。

果然最是無情帝王家!


子夏君


如果說李世民射死李建成,是為自己奪皇位開闢了道路,那麼砍下太子頭顱的舉動,則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要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門殺兄誅弟後,很快遭到了太子和齊王親信的圍攻,而斬下太子頭顱,則是告知城外士兵,秦王已然大獲全勝,是一種威懾。

李淵的幾位嫡子,都是人中翹楚,為唐王朝的建立和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李淵稱帝后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追封三子李玄霸為衛懷王。不過,當時李世民的功勞最大,手下又云集了一班驍勇善戰的將領,使得他不甘於眼見李建成繼承皇位,而太子和齊王則聯手打壓李世民。如此一來,唐初的奪嫡之爭便一觸即發了。

公元626年六月初三,李世民入宮面見李淵,稱太子和齊王要對自己不利。聽聞此事後,李淵下旨讓李建成和李元吉第二天入宮,打算親自審問裁斷。

結果,李世民買通玄武門守衛,帶著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人,率兵埋伏於玄武門,等太子和齊王經過時,突然發難。此戰中,李世民親手射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也被尉遲恭等人誅殺。消息傳出後,太子親信領兵直攻玄武門,要為太子報仇:

翊衛車騎將軍馮翊馮立聞建成死,嘆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乎!"乃與副護軍薛萬徹、屈咥直府左車騎萬年謝叔方帥東宮、齊府精兵二千馳趣玄武門。

當時,太子和齊王雖死,但他們的親信還調集了兩千精兵,前來攻打玄武門。由於玄武門易守難攻,這夥軍隊便打算轉而攻打秦王府。結果,雙方相持不下,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便準備去攻打秦王府,而這時,尉遲恭斬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

守門兵與萬徹等力戰良久,萬徹鼓譟欲攻秦府,將士大懼;尉遲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宮府兵遂潰,萬徹與數十騎亡入終南山。

李世民一方眼見形勢危急,一時間難以取勝,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因而“大懼”。關鍵時刻,尉遲恭斬下了太子和齊王首級,以此來告訴這些士兵,他們的主子已經被殺。當這士兵們見大勢已去,便就此潰散了。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不是尉遲恭急中生智,以太子與齊王的頭顱喝退前來複仇的軍士,或許後果難以想象。可以說,玄武門之變中最大的困難,不是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如何“善後”,避免引發報復。而李建成的頭顱,便起到了關鍵作用。


史海爛柯人


《玄武門之變


老龍之前的文章粗略介紹國這次政變,唐高祖李淵背叛老表隋煬帝在太原起兵後,建立大唐王朝後,違背之前對老二李世民說封他為太子的承諾,轉而封老大李建成為太子,讓其常駐宮內處理事務,作為文官集團代表,封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李世民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掌握了很大的權力手底下養了一大幫武將,公元626年,大唐帝國剛剛成立八年,在大唐帝國都城長安一場政變正在悄悄醞釀,為了爭奪至高無上的帝位,在皇城宣武門大唐帝國的第二個皇子李世民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取得了帝國實際上的最高權力。在政變過程中李世民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更是砍下了他們的頭顱,有人就要說親兄弟沒必要這麼狠吧。老龍認為這是有必要也是無奈之舉。



《砍頭顱》

說到李世民在下手前本來一直猶豫不決,不過他在太子府的內應告訴他太子打算對秦王動手,加上長孫無忌等人也遊說李世民要先下手為強,於是李世民對高祖說,太子於後妃有染(也有說法是李世民是說太子圖謀不軌),於是高祖震怒讓太子和齊王來見,李世民心腹尉遲恭派兵埋伏於玄武門內,等太子一到,立刻就是萬箭齊發,太子李建成當場倍弓箭射死,李元吉看勢不妙立刻就騎馬而逃了,李世民和尉遲恭帶人去追。李元吉身強力壯準備和李世民同歸於盡。躲到草叢中等李世民靠近。就在李世民靠近時李元吉突然跑出來準備殺死李世民可是在他動手前就先被尉遲恭殺死,太子死後太子府殘餘勢力繼續和秦王府兵作戰,於是李世民砍下太子頭顱制止了戰鬥,我們來看李世民砍下親兄弟頭顱的意義,就知道為什麼李世民要這麼殘忍了。



1:頭部最為明顯,可以辨認出是誰,而且砍頭後人必死無疑,可以表明身份。

2:可以瓦解太子黨手下的抵抗意志,秦王已經取得勝利,他需要及時善後,若不及時制止太子黨的手下會越聚越多,局面失去控制,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告訴大家,你們的主子已經死了,而誰做皇帝是我李家人的事情,所以李世民砍下太子和齊王的頭顱既是無奈之舉也是必須要的行動。

<strong>

我是老龍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小A說攝影


自古無情帝王家,封建王朝的兄弟之情絕大部分時候不過是笑話!

權力對於一個人的誘惑是難以估量的,尤其是在古時候,皇子們為了爭奪那“唯我獨尊”的皇位常常大打出手,甚至於自相殘殺!縱觀歷史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秦二世胡亥即位後將所有的兄弟姐妹全部殘忍殺害,南漢中宗劉晟為了鞏固地位同樣將屠刀伸向了十五個兄弟,這兄弟之情對他們而言是那麼的卑微可笑。

而唐太宗李世民同樣有一段不光彩的歷史,為了爭奪皇位他毅然決然地發動了“玄武門事變”,將自己的親兄弟兩人殘忍殺害,而後更是砍下李建成的頭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玄武門事變背景

眾所周知李世民在軍事方面擁有傑出的才能,李淵從太原起兵反抗隋朝以後,基本上每一場戰役都是李世民掛帥出征。而李世民也沒有讓他失望,在李世民的領導之下,李唐軍隊如同開掛般迅速崛起,成為天底下不可忽視的一股強大力量,最後更是打敗了王世充、竇建德,成功一統江山。

毫無疑問,李世民對於唐朝的建立功不可沒,所以李淵在論功行賞之際因為其功勞過大還將他封為“天策上將”,地位僅次於皇帝和太子。李世民也因為自恃功高開設了文學館,吸引了大批天下人才前來投奔,再加上他在戰爭中收服的那些謀士、名將,此刻李世民勢力之大已經威脅到了太子李建成。

太子李建成對於這個弟弟所帶來的威脅自然會有所察覺,三弟李元吉還曾向他建議除掉李世民,只不過李建成感念兄弟之情一直沒有動手,可這優柔寡斷的姿態給了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的機會。

玄武門事變經過

公元626年7月2日,一切準備就緒的李世民假傳聖旨宣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宮商議大事。對於自己父親的召見他們兩人自然不會想太多,所以連私人護衛都沒有帶上就領命前往了。

等到他們路過玄武門之時,發現周圍的一切安靜得有些詭異,心有懷疑之下他們便生出了退意,只可惜李世民埋伏已久,他當即策馬而出並搭弓射箭偷襲了李建成,憑藉著自己高超的箭術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李建成。

眼見情況不對,李元吉轉頭就想跑路,李世民害怕事情暴露便立刻追了上去,可驚慌失措之下他被樹枝絆倒從馬上跌落,李元吉看到機會來了準備奪過李世民的弓箭將其勒死,最後尉遲恭及時趕到才將李元吉殺死。

殘忍割下李建成頭顱的原因

當李建成、李元吉全都被誅殺以後,李世民更是命人將李建成的頭顱割下來,他這麼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 儘早結束戰鬥。在李世民和兩兄弟內鬥之時,李建成的部下馮立、薛萬徹等人已經有所察覺,情急之下他們率領兩千精銳部隊趕赴玄武門,等到他們突破重重包圍進入玄武門之時發現自己主子的頭顱都被割了下來,頓時失去了反抗的動力,因此才會迅速潰敗逃走,如果李世民當時不那麼做很可能還會讓他們拼死一搏,最後使得戰損進一步擴大。
  2. 殺雞儆猴。李世民割下李建成的頭顱不僅僅是為了震懾他們殘餘的部下,更重要的警告他的父親李淵這就是反抗他的下場。因為當時李世民實力之強大已經徹底威脅到李淵的皇位,既然連親兄弟都殺死了,也不差逼父退位這一環節,最後的結果自然是李淵選擇了妥協。
  3. 推卸責任。這玄武門事變本來就是李世民一手搞出來的,但是為了在後世留下一個好名聲他決定將一切責任都推卸給李建成他們。殺害太子本身就是要誅滅九族的大罪,而李世民則是一不做二不休連自己的老子都趕下臺。登上皇位以後他自然成為了說一不二的獨裁者,為了堵住悠悠眾口他開創了干預史官記事的先河,將李建成和李元吉貶低得一無是處,同時還把玄武門事變的鍋甩到他們身上,讓自己砍下親哥哥頭顱的行為變成一件“無可奈何”之事。

封建帝制下注定難有家庭的真情

李建成和李元吉到底有多大能耐從各大史料中我們不難看出來,李建成在李淵他們打天下的時候坐鎮後方處理政事,沒有任何正統史料說他出現過什麼大的紕漏;李元吉更是為李世民開拓疆土提供了許多幫助,但這兩位卻被描述成“殘暴的無能之輩”,到底誰的肚量狹小我們內心自然有數。

不過更應該受到譴責是這萬惡的封建帝制,因為它不知道有多少的皇家子弟自相殘殺,這使得每一張皇椅上都鋪滿了鮮血,以真情換取權力,這是人性狹隘面的體現,在筆者看來同樣尤為可笑!


執筆灬寫史


話說當年李世民為秦王之時,野心極大,不願只做個王爺,而是一步登上天子位,成為大唐帝王。李世民麾下一眾大員也擁護秦王發動政變,除掉太子李建成,於是乎,著名的玄武門之變發生了。

其實在此之前,李淵已經覺察有些異樣,有人奏報皇上,秦地分野之上有“太白”出現,太白即金星,有史記載“太白見秦分”,太白星的出現讓李淵十分不安,於是命人喚來李世民,給他一番暗示,並有剝奪李世民一切權利的打算。

李世民急中生智,在父皇面前說出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與父皇妃子苟合之事。李淵聽罷,龍顏大怒,準備第二天讓太子等人與李世民當堂對質。

這一來,便給了李世民機會,李世民回去之後,意識到再不起兵,自己的封地丟了是小,而性命丟了是大。於是決定豪賭一把,連夜率領少數親信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進入玄武門之後,與李建成等人爭鬥一處,太子府的人陸續趕到,競相往裡衝。張公瑾拼死關上城門,暫時阻擋住太子府的人馬。

就在太子府人馬開始攻打城門之時,李世民砍下已被射殺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提頭站在城樓之上,高喝:“太子被誅,齊王以死,爾等還要造次嗎?”

城下眾人一看,方知太子以死,皇帝家中的事自己再摻和容易反累其身,於是停止攻打,願意追隨秦王陛下。

當夜,李淵被軟禁,最終鬱鬱而終,李世民順利登基大寶,開創貞觀之治,讓大唐進入繁榮鼎盛之氣象。

當然,這件事情並非正史記載,而出自於後世作品之中,孰真孰假,也只有當時參與過玄武門之變的人才清楚。


大獅


公元626年,在剛剛建立不久的唐朝政治中心長安,爆發了一場決定唐朝未來的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在這場政治鬥爭中,以李世民為首的政治軍事集團先發制人,將佔有絕對優勢的太子李建成等人徹底打敗,李建成、李元吉也被斬首示眾。那麼現在就有人會問,為什麼李世民明明已經把李建成二人射殺,為何還要將其頭顱砍下呢?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為了徹底擊垮東宮集團的鬥志



所謂擒賊擒王,東宮勢大,後援多,在這京城李世民難以抵抗其餘黨的進攻。

雖然在這場事變中,李建成、李元吉已經被射殺於馬下,可是口說無憑。為了徹底瓦解那些效忠於李建成等人的士兵的作戰決心,必須要使他們相信李建成、李元吉已經被殺。所以,李世民便將他們的頭顱砍下,斬首示眾。

結果李建成的頭顱拿出來後,東宮圍攻李世民的隊伍便作鳥獸散,李世民的威脅也不攻自破了。

二:為了威脅皇帝李淵



李淵作為大唐的皇帝、兄弟三人的父親,無論是在玄武門事變發生之前,還是玄武門發生時,他都對此事毫不知情,甚至還在皇宮之內消遣。而政變一經發生,李淵便宣告著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


待到尉遲恭身披鎧甲、手持武器衝入皇宮之中,以保護皇帝為藉口,實則行威脅皇帝之事。尉遲恭凶神惡煞地對李淵說,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試圖謀殺秦王李世民,現在門外正在發生戰鬥。而李建成與李元吉已死,希望李淵能夠簽署詔令,安撫東宮集團,並將所有的軍隊調撥給李世民用。

李建成與李元吉的頭顱成為了李世民威脅李淵的武器,也正是因為這玄武門之變,李淵才不得已宣佈退位,將大唐的皇位交與李世民。

總結:



在中國古代,最直接證明一個人已經死亡的最好辦法便是將其頭顱砍下。李世民便是為了向東宮集團以及皇帝李淵證實李建成等人已死的消息,所以才在射殺他們二人後又將他們的頭顱砍了下來。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