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硬核要求中医参与,武汉确保所有患者服中药,这是为何?


河南硬核要求中医参与,武汉确保所有患者服中药,这是为何?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为之奋斗,在此次战役中,中医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诊疗方案要求加强中西医结合。

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中医就对传染病有了很明确的认识,并有了预防“瘟疫”的小金丹,《伤寒论》中更是提出了温病的概念,还有了很多治疗温病的药物,更为温病学派的创立埋下了伏笔,打下了基础,

中医认为,“瘟疫”与“伤寒”“温病”同是外感病,发病与人体正气强弱有关,其病源称之为“异气”“病气”“尸气”。按照《寓意草》中记载,四时之中有异气,人们感受了就会致病,但是刚开始都还不能称之为瘟疫,等有病人丧生,感之而致病者,初不名为疫也,因病致死,这时病气、尸气、异气三者混合,就成了瘟疫,一发不可收拾!《医学心悟·论疫》中,更是将瘟疫分为天之疫和人之疫:“时疫之症,来路两条……有在天者,有在人者”,指出瘟疫有其特殊病源和传播途径,认为瘟疫是由气候环境因素、人体内在因素和戾气、时行之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河南硬核要求中医参与,武汉确保所有患者服中药,这是为何?


中医除了对瘟疫有如此正确的认识外,还在防治“瘟疫”方面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乃是论述外感疾病的经典之作,在防治伤寒类疾病的传播中功不可没。到了明朝崇祯年间,瘟疫接连爆发,吴又可的《瘟疫论》中的专病专方,指出瘟疫均具有相同的症状特点,“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不烦君臣佐使品位加减之劳矣”,到了吴鞠通时,著成《温病条辨》,确立了温病学。

针对瘟疫爆发,中医历来重视“预防为主”的原则,主张未病先防。《治疫全书》:“毋近病人床榻,染其秽污;毋凭死者尸棺,触臭恶;毋食病家时菜;毋拾死者衣物”。早早提出了防疫隔离的要求。《金匮·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指出了病畜等传染源不可食用,从而切断了传播途径。《本草纲目》:“取初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蒸气高温灭菌初见雏形。

中医治疗瘟疫,认为很多瘟疫均具有其共同点,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其发病过程,就是是外邪侵犯人体由体表入里,或由口鼻入内自上而下,由浅表深入内脏的病变过程。可分期而治,如《伤寒论》将“外感热病”按六经辨证论治,《温热论》按“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温病条辨》按“三焦”辨证论治。不同证期均有其主因、主症、主方。

河南硬核要求中医参与,武汉确保所有患者服中药,这是为何?


在此次瘟疫中,仝小林为首的中医专家,深入一线,了解病情,修改指导方案,各地的中医药机构结合当地气候,给出了合适的中药方剂,河南等地更是要求每个定点医院至少有一名中医医师参与诊疗,2月3日,武汉要求确保所有患者服用中药,并拟定了由生麻黄、生石膏等18味中药组成的专治疑似病例的协定方。

希望中西医精诚合作,一起努力,早日战胜新冠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