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死后为什么是窝阔台继位,而不是他最疼爱的拖雷?

柴创6


提问者问,成吉思汗死后为什么是窝阔台即位而不是他最疼爱的拖雷?铁木真最疼爱拖雷,此言出自何处?不可否认,拖雷最终继承了铁木真的大部分军队、财产和百姓,但那是因为制度,而不完全是父亲铁木真的所谓疼爱。再说一说为什么窝阔台会继承汗位,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是铁木真生前明确指定的汗位继承人!

当明立储君遇上幼子守灶

在窝阔台被铁木真明立为汗储之前,蒙古人一般是没有储君之说的。因为在铁木真一统蒙古各部之前,蒙古各部基本上是一盘散沙,长期处于内斗之中,根本没有所谓国家的概念,就更谈不上什么储君了……长期以来,蒙古人都有着“幼子守灶”的习俗,即父亲在世时让年长的儿子分家、自立门户,留下最小的儿子在家赡养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而父亲在其他儿子分家、自立门户之后剩下的家产,也理所当然由小儿子继承。这样的制度注定了他不存在继承人的争议,因为年长的儿子已经自立门户了,小儿子是唯一的继承人。当然,这里所说的儿子指的都是嫡子,和中原王朝一样,彼时的蒙古人同样存在嫡庶之别,只有嫡子才拥有继承权,分祖产庶出之子是没有份儿的!这也是为什么四大汗国中没有出现铁木真庶出之子身影的原因所在。

在一统蒙古各部、成为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之后,铁木真已然是皇帝一般的存在了。或许是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影响,又或许是铁木真想要让自己建立的帝国能够传至万世,他已经不再局限于蒙古人“幼子守灶”的旧俗了。晚年的铁木真学着中原王朝玩起了明立储君,将嫡出第三子窝阔台明立为了汗储。与此同时,铁木真又没能彻底跳出蒙古人的旧圈子,依旧延续着“幼子守灶”的一些旧俗。最典型的莫过于分封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了,虽然现在我们管这叫分封,但实际上就是蒙古旧俗中的年长之子分家、自立门户。说白了,后来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就是铁木真分给三个年长嫡子自立门户的财产。如此一来,铁木真自己直辖的军队、财产、百姓便只能由“守灶幼子”拖雷继承了。

于是,铁木真死后奇特的一幕出现了。帝国的新大汗窝阔台手里只有一个大汗的头衔和自己原来的军队、财产、百姓,充其量也就再加上与窝阔台一直比较友善的察合台。而作为“臣”的拖雷却掌握着帝国的大部分军队、财产和百姓……蒙古帝国大宗与小宗的矛盾就此产生,为后来蒙古帝国的土崩瓦解埋下了伏笔。

铁木真的无奈

窝阔台在铁木真的嫡子中排行第三,上面有两个嫡出的哥哥、下面有一个嫡出的弟弟。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而且窝阔台的军事能力在同胞兄弟中并不出众,在蒙古帝国那个开疆拓土的时代,他其实并不是最佳选择。那么,铁木真为何最终选择了窝阔台呢?

如果按照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术赤应该是最佳人选。可问题是,术赤的血统本身就存在疑问,恐怕连铁木真自己都搞不清楚……铁木真新婚不久便遭遇了蔑儿乞人的武装报复,新婚妻子孛儿帖也成了蔑儿乞人的俘虏并被分给了蔑儿乞人赤勒格儿为妻。九个月之后,铁木真率部大败蔑儿乞部、抢回了孛儿帖。但是,抢回来的却是一个即将临盆的女人……不久之后,术赤出生,铁木真虽然认下了这个儿子,但是从名字也能看得出,他对这个儿子的血统也是有疑问的。术赤在蒙语中有客人的意思,什么叫客人?不言而喻。因为这个原因,铁木真虽然一直拿术赤当亲儿子养、也给了他嫡子的分封待遇,但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让他来当自己的继承人。

铁木真的嫡次子察合台更是视术赤为外人,甚至公开辱骂术赤是蔑儿乞野种!虽然名义上是兄弟,但术赤与察合台之间早已剑拔弩张。虽然术赤没有当大汗的野心、也没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如果察合台成为了大汗,蒙古帝国的内乱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术赤势必会和察合台大打出手!那么,铁木真就只剩两个选择了,窝阔台和拖雷。

按理说,拖雷是“守灶幼子”,将来继承铁木真军队、财产和百姓的是他,立他为储是最佳选择。可问题是,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谁会服拖雷?内乱同样无可避免。更重要的是,从后来的历史事实来看,拖雷这个人虽然骁勇善战,但政治上的手腕并不强悍,甚至还有些弱,这是他相对于窝阔台最大的短板。后来拖雷被窝阔台玩死就是最好的证明,他根本不是哥哥们的对手!而且,拖雷性格比较暴虐,窝阔台则相对更加温和一些。作为帝国的大汗,不仅要有开疆拓土的气魄,还要有怀柔天下的胸襟。很显然,窝阔台在这方面完胜拖雷。

在权衡利弊之后,铁木真别无选择,只能立窝阔台为汗储。立窝阔台为储,术赤能够接受、与窝阔台关系亲近的察合台更加能够接受、拖雷也挑不出什么刺儿……至少短期内铁木真可以确保蒙古帝国不会出现内乱。

后患无穷

虽然铁木真认为选择窝阔台最为合适,但在明立储君的同时,铁木真并没有摒弃“幼子守灶”的蒙古旧俗。而这,也为后来蒙古帝国的分裂埋下了祸根。窝阔台成为大汗之后,拖雷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最终,窝阔台借巫师之手除掉了拖雷。但蒙古帝国的宗王都是实封,拖雷虽然死了,但他的军队、百姓、财产却是由自己的儿子继承的,而不是充公!为了收回拖雷手里的军队,窝阔台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让打算让儿子娶了拖雷的遗孀唆鲁禾帖尼。但是,唆鲁禾帖尼也不傻,硬是以儿子年幼为由、强顶着压力就是不改嫁大侄子!最终,窝阔台也只能采取慢慢蚕食的方式去吞并拖雷的军队。

就在这个时候,老天爷帮了拖雷系一个大忙。窝阔台不久之后去世了,对拖雷系的吞并也暂告一个段落。窝阔台去世时,儿子兼接班人贵由正在征战途中,为了给儿子“抢位置”,贵由的生母乃马真后玩起了临朝称制。等到贵由正式继承汗位之后,原本可以继续“强抢”拖雷系了,可贵由却挂了……这个时候,贵由的女人海迷失后想要学婆婆乃马真后那样再玩一出临朝称制。可术赤的儿子拔都不干了,私底下联络了叔叔拖雷家的几个儿子,虎视眈眈、目标直指汗位。最终,在拔都的支持下,由唆鲁禾帖尼亲自出面联络宗王,勉强凑够了忽里台大会的法定人数。经过一番“操作”,拖雷的嫡长子蒙哥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蒙古帝国的新任大汗。

拖雷的儿子成了大汗,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自然是不乐意的。自此,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与拖雷系渐行渐远、分道扬镳,走向了事实独立,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开始走向分崩离析。再后来,随着拔都的离世,钦察汗国也与拖雷系走向了离心。在旭烈兀去世之后,连拖雷系自己建立的伊儿汗国也逐步走向了事实独立。蒙古帝国早已名存实亡,到最后元王朝的皇帝只剩下了一个蒙古帝国大汗的虚名和有名无实的宗主地位。铁木真创立的、地跨欧亚的蒙古帝国不复存在……

综上所述,铁木真选择窝阔台而非拖雷,并不是因为铁木真喜爱窝阔台或者最喜爱拖雷,而是有其必然性的。同时,这也是铁木真无奈的选择,在彼时的铁木真看来,只有选择窝阔台,才能将蒙古帝国发生内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只可惜,铁木真也是人,他没有摒弃“幼子守灶”旧俗的举动直接导致了后来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短短两代之后,盛极一时的蒙古帝国已经名存实亡。当然,蒙古帝国的名号依然是“坚挺”的, 它一直存在到了后金天聪九年!天聪九年,清太宗皇太极灭蒙古察哈尔部,末代蒙古帝国大汗林丹汗之子额尔孔果洛额哲投降,蒙古帝国正式成为了史籍中的一个符号!


农民工歪说历史


拖雷是郭靖的好兄弟,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

而郭靖在成年之后,内心的民族意识觉醒,自己是大宋的子民,要为守护大宋而流干最后一滴血。

鉴于此,有可能在蒙古大军和大宋面对面的时候,拖雷不能下定决心和郭靖决一死战。所以,为了蒙古的将来,只能是窝阔台即位最合适。

好了,我编不下去了...


贝壳兔兔


蒙古部有幼子守灶的传统,就是老家的财产由最小的孩子继承,这个只是继承财产,并不是继承汗位。蒙古大汗的位置要由部落贵族召开忽里台大会来决定,大汗拥有处置财产的权利,但并不是拥有所有的财产。所以,成吉思汗去世之后,术赤和察合台在蒙古部族继承了少量的人民和军队,他们在西北有巨大的汗国,所以并不很依赖蒙古草原上自己应得的份额。<strong>

按照成吉思汗晚年的局势,其实本来就应该是托雷当大汗,幼子继承制是传统,只是因为托雷年纪尚小不能服众,所以才选了窝阔台,四子中术赤身份存疑,察合台暴虐好酒,窝阔台相对温和且政治智商比较突出,所以就选他了,有一些著作中说托雷是被窝阔台害死的,为此窝阔台还像汉人皇帝一样立了个“罪己诏”,后来窝阔台的继承者参加长子西征没回来,他的妃子乃马真就擅自立了自己的儿子贵由为大汗,自己摄政,废除了成吉思汗时代的很多法令和制度,排挤耶律楚材、牙老瓦赤、镇海等老臣,贵由短命,三年后就死了,由于他生前和拔都(术赤的长子)不和,所以拔都拒绝参加他的追悼会,还在自己的封地召开库里台大会,推举托雷长子蒙哥继承大汗,还说窝阔台的妃子乃马真乱了制度,窝阔台家族没资格统帅蒙古,应该让位,于是蒙哥就上位了。拔都是成吉思汗的长孙,地位应该是最高的,所以说话很有分量。至于蒙哥死后,旭烈兀、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之间的争斗,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总之我认为托雷家族和窝阔台家族的争斗,实际上是蒙古帝国分裂的开始,因为封地太广、各有战功且成吉思汗没按照草原古制让托雷接班,所以纷争不可避免,另外蒙古人因为文化、制度落后,被征服地同化不可避免,到时候四大汗国的后人谁认识谁啊,宗教、社会制度都不一样,不打起来就算好的了。

四个家族中术赤的长子拔都战功最高(第二次西征,即长子西征的统帅),察合台家族没什么实力,但其次子木阿秃干很有实力,是一个竞争砝码,此人是成吉思汗最喜欢的孙子,可惜死在花拉子模。窝阔台继承的合法性就是成吉思汗口谕、四大汗国名义上的领袖,托雷家族的竞争力在于蒙古有幼子继承的传统且托雷在征服中国的战争中有功勋,我认为打下中国比打下中亚和东欧难多了,所以托雷的战功也是他的家族上位不可忽视的砝码。说得很乱,不足之处也很多,具体内容可参见《蒙古帝国史》,此书对窝阔台之后的蒙古政治有较为详尽的描述。


七录书斋


汗位继承决定着国家兴亡,但这个问题,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开始就没解决好,直到蒙元结束都没很好解决。“元之所亡,谓之内溃”,最高统治权的争夺导致黄金家族四分五裂和骨肉相残。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各项制度都不完善,继承人的选拔制度也没有制定出来。成吉思汗和他的正妻孛尔帖共有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这四个人都非常杰出,被称为“成吉思汗的四根栋梁”。

直到1219年,在西征花赖子模前夕,成吉思汗才把四个儿子和大臣们召集起来,商讨继承人的问题。

成吉思汗先征求了长子术赤的意见,这一举动虽不能表明成吉思汗就想把汗位传给术赤,但至少说明根据北方民族的传统,长子在继承汗位上是有优先权的。术赤的血统虽然有疑,但蒙古抢婚风俗盛行,并不太在意儿子是否亲生。铁木真也没有歧视术赤,没有把他当成庶子看待。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术赤才敢于争夺汗位。

但术赤还没开口,察合台抢先发言,说术赤是蔑儿乞人的儿子,不能继承汗位。言外之意,他察合台才是成吉思汗的真正长子,是继承汗位的的合适人选。

术赤恼羞成怒,当场和察合台撕吧起来。成吉思汗见此,很是恼火,也把他俩排除在外。术赤血统存疑,即便自己不在乎,但不能不考虑其他感受。察合台脾气暴躁,也不适合继承汗位。

其实一开始成吉思汗就主要考虑的是在窝阔台和拖雷之间选谁。窝阔台沉稳老练,拖雷则军事能力突出,又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最后,成吉思汗采用折中的方法,让窝阔台继承汗位,拖雷则继承了军队和绝大多数财富。

就这样,窝阔台就被立为汗储。窝阔台提出了以后汗位的继承问题,成吉思汗明确表示汗位永远留在窝阔台一系。成吉思汗的承诺埋下了隐患,窝阔台一系终元一代一直没有放弃夺回汗位的努力。

察合台因最早拥戴窝阔台,两人就结成了联盟。而术赤因受察合台的挤兑,就是和拖雷结成了联盟。这一格局在很长时间里一直影响着蒙古汗位的继承,乃至大蒙古国的稳定。

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窝阔台并没能马上即位,而是由拖雷监国二年。除了当时窝阔台身在外地回来奔丧需要时间,召开忽里台大会需要时间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拖雷不想交权。

拖雷不想交权的最主要原因是他的军事实力太强大了。成吉思汗死后,拖雷继承的军队人数是十一万一千人,而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各分了四千人。拖雷对汗位也是有想法的,所以依仗着军事实力,一直拖延忽里台大会的召开时间。

由于术赤的早逝,拖雷在政治上势单力孤,加上他本人也不想内讧造成分裂,所以他没有诉诸于武力,而是暂时退让。这样忽里台大会经过四十天的讨论,蒙古诸王一致同意窝阔台继承汗位。

1299年,窝阔台终于成为大蒙古国的第二任大汗。窝阔台登基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汗位的措施,并着力削弱拖雷的势力。拖雷在盛年暴毙,很大可能是窝阔台派人毒死的。

窝阔台死后,在术赤儿子拔都的支持,拖雷的儿子蒙哥凭借武力夺取了汗位,自此汗位一直在拖雷一系。


长江古今谭


因为当时的蒙古帝国并不像中原的封建王朝一样,并不是成吉思汗自己打算指定哪一个,哪一个儿子就能够接任他的位置,还需要征求大家的意见。此外,成吉思汗虽然没有传位给拖雷,但是也把最强的实力留给了拖雷。


首先,蒙古帝国当时还没有形成封建制度,谁当继承人需要战功,并且也需要大家讨论同意才行。



大家也许认为成吉思汗创立了蒙古帝国,在帝国里可以一言九鼎,想指定哪个儿子继承自己的位置,就指定哪个儿子。但事实上蒙古帝国之所以能够强大,是成吉思汗带领大家共同取得的成绩。当时蒙古帝国,还像草原游牧部落一样,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大家在一起讨论通过才行,即使是成吉思汗自己很难做到一言九鼎。



而当时想作为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必须要有巨大的战功才行,因为蒙古帝国当时向外扩张,军功是最重要的。只有拥有巨大的战功,才能够成功的被大家推举为继承人。而当时拖雷作为幼子,并没有自己独立出征过,一直是跟随着成吉思汗,所以没有什么战功,很难被推举为继承人,因此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只能在他前面三个儿子之间选择。

其次,窝阔台在三个儿子中最得人心,所以被立为继承人。



成吉思汗的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都有很大的战功,所以理论上都有继承汗位的可能性。但长子术赤,由于他的母亲在生下他之前,曾经被敌人俘虏过,所以很多人怀疑他不是成吉思汗的骨肉。所以在推举继承人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推举术赤。尤其是次子察合台,跟术赤简直是针锋相对。而察合台由于和术赤不合,两个人互相攻击对方,最后谁也无法继承汗位。最后,相对仁慈得人心的窝阔台被大家推举为成吉思汗的继承人。

还有,拖雷虽然没有能够继承汗位,但是他继承了成吉思汗遗留的最强大的军队。



由于拖雷是幼子,所以长期跟随成吉思汗,并没有单独出征过。后来其他三个儿子都有了各自的汗国,而拖雷并没有自己的汗国。但是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传统,而成吉思汗在死前根据这一传统,把自己所留下的最强大的军队都留给了拖雷,所以拖雷在成吉思汗死后,事实上是蒙古帝国最强大的实力派。而窝阔台没有继承大汗之位前,一直由拖雷监国,拖雷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行使着大汗的权力。即使窝阔台当上了大汗,对拖雷也是相当的忌惮。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拖雷无法继承成吉思汗的汗位,但是根据蒙古的传统,他又拥有了成吉思汗留下的大量军队,结果导致他和窝阔台之间互相猜忌,间接的导致了蒙古后来的分裂。


平安读历史


孛儿只斤·窝阔台是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三子,是蒙古帝国第二任可汗,史称“窝阔台汗”。

成吉思汗铁木真共有5个兄弟,分别是:合撒儿、合赤温、帖木格、别勒古台、别克贴儿。其中别勒古台、别克贴儿为也速该别妻所生,别克贴儿在年幼之时被铁木真联合合撒儿用弓箭射死。

成吉思汗铁木真共有8个儿子,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兀鲁赤、阔列坚、察兀儿、术儿彻。其中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是铁木真长妻孛儿帖所生,他们跟随铁木真东征西伐,为蒙古帝国的奠基立下了汗马功劳。铁木真根据四个儿子才能和特长,给他们安排了不同的职务,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



根据草原游牧民族的继承制度,成吉思汗铁木真去世后,其兄弟儿子都有权继承汗位,而这里最有实力接替铁木真汗位无疑就是孛儿帖所生的四个嫡子。

蒙古人又有幼子守灶的传统,就是其他儿子先分家立户,由最小的儿子再继承父亲剩余的财产及社会地位。托雷作为父母幼子,也是诸子中军事能力最强的,深受铁木真喜爱。

此时,蒙古帝国已初具规模,成吉思汗铁木真也自己建立的帝国需要一位具有政治远见的继承人,继续团结蒙古各部,带领大家完成他的未竟之业,而不仅仅是一位攻城略地的军事人才。



在汗位的继承人上,铁木真的四个嫡子无疑都想继承汗位。长子术赤,因怀疑有蔑儿乞人的血统而遭到察合台的坚决反对;次子察合台,与长兄术赤不和,同样在继承汗位上也遭到术赤反对;三子窝阔台,足智多谋,治国理政能力突出,善于处理兄弟关系,与察合台相处融洽,因此得到察合台支持;幼子托雷,军事能力强,深受铁木真喜爱。

最终,从帝国的前途出发,成吉思汗克制了自己对幼子的宠爱之情,量才用人,打破蒙古的旧传统,擢升窝阔台为继承人。



在确立窝阔台为未来继承人之后,铁木真对其余几个儿子进行了分封。

①术赤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额尔齐斯河流域和阿尔泰山地区),被称为钦察汗国,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

②察合台封在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及阿母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包括阿尔泰至河中地区(河中地区特指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大片地区),被称为察合台汗国,也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

③窝阔台封在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之后窝阔台继汗位后,将封地赐给其子贵由,被称为窝阔台汗国,也是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

④托雷作为幼子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铁木真在斡难河和怯绿连的斡朵儿、牧地和军队。


安定郡小书生


蒙古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幼子掌家灶,这与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截然相反。

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

一:术赤的血统疑问决定他不可能会继承汗位

术赤的母亲孛尔帖曾被篾儿乞部掳走,一段时间后,在被救回的路上,术赤出生。如此一来,术赤是否是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子就成了一起历史悬案。成吉思汗曾经多次公开表示,术赤就是他的亲生长子。

术赤作为长子,在成吉思汗征服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成吉思汗封赏给术赤九千户,察合台八千户,窝阔台和拖雷各五千户。术赤成为了四兄弟中军事力量最强的人。

虽然成吉思汗力挺术赤是自己的儿子,但是血统的疑问,注定了术赤会远离汗位。

二:察合台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推荐窝阔台

察合台一直站在术赤的对立面,摄于术赤在军事力量方面的强大,察合台转头支持窝阔台,成为了窝阔台的忠实拥趸。

据《蒙古秘史》记载,1219年,出征花剌子模之前,关于继承人的问题,成吉思汗征求儿子们的意见。首先被询问的就是术赤,术赤还没来得及回答,察合台抢先骂术赤是杂种,二人因此起了争执,并扭打了起来。二人被分开后,察合台首先表明态度,他支持老三窝阔台作继承人。成吉思汗反过头来问术赤,术赤也表示愿意支持窝阔台为继承人。问到拖雷时,拖雷表示,愿意遵从成吉思汗的决定。

1227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受伤,临终之前,他再次强调让儿子们写下保证书,拥立窝阔台继承汗位。术赤此时已经去世,这一次,他主要针对的就是小儿子拖雷。

三:四兄弟之间的微妙关系

从术赤四兄弟的关系来说,察合台和窝阔台关系密切,而拖雷对三位哥哥表面上都很尊敬,暗中与大哥的关系更好一点。

拖雷在蒙古贵族中,口碑是最好的。他常年随侍在成吉思汗跟前,蒙古人有偏向小儿子的传统,成吉思汗对拖雷这个孝顺儿子也特别宠爱。

在成吉思汗驾崩后,按照程序需要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来确认汗位,在大会上许多黄金家族的贵族提出要改变成吉思汗的遗命,遵从蒙古传统的“幼子掌家灶“的原则。最终双方各让一步,拖雷赢得了两年的监国时间,在这两年中,他利用手中监国的权力,继续整合了自己手中的军事力量,为拖雷系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军事基础。

两年后,在察合台的帮助下,窝阔台终于在忽里勒台大会上取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汗位。

四:拖雷之死

1231年,窝阔台在讨伐金国时,突然身患怪病,口不能言,遍寻名医都没有任何疗效。无奈之下,只得请来了一位萨满教长老。一番作法后,这位长老说:“大汗杀掉的女真人太多,被冤魂缠身。需要有一个大汗的兄弟替大汗去死,否则会祸及整个蒙古。“

很明显,这是为拖雷量身定做的一条绝命计。拖雷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在窝阔台百年后,让自己的孩子继承汗位。在拖雷饮下了长老的符水后,窝阔台的怪病不药而愈,而拖雷牺牲性命救蒙古的事迹也不胫而走。

总结:

成吉思汗希望立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或多或少的考虑到了如果拖雷坐上了汗位,以他和术赤系关系的密切程度,察合台系和窝阔台系会面临很大的军事威胁。自己建立的蒙古帝国可能会陷入分裂,这也许就是成吉思汗死后为什么是窝阔台继位,而不是他最疼爱的拖雷的原因吧。


抱影无眠夜归人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可不止会弯弓射大雕,实际上成吉思汗是一个文治武功的伟大人物,征服大半个地球就不用说了,光在他选择继承人这件事上就足以展现出成吉思汗的远见和智慧。

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这四个儿子也分工各不相同,长子术赤主管帝国后勤方面的事情,次子察合台主管法律,三子窝阔台主管朝政,四子拖雷管军队。

蒙古人的王位继承传统跟汉人政权不一样,汉人政权一般是嫡长子继位,而蒙古人是幼子继位。若按照这个传统,成吉思汗应该传位给四子拖雷才对。并且拖雷也是成吉思汗最宠爱的儿子,将最重要的军权交给他,就可见一斑。但成吉思汗最终并没有传位给四子拖雷,而是传给了三子窝阔台,立窝阔台为储君。

这是为什么呢?

成吉思汗很清楚地认识到三子窝阔台城府很深,性情内敛,处事稳重,这样的人很适合干大事。作为帝国的领导人要的往往不是军事家,而是政治家,这样才能巩固和发展已经开拓的疆域,万世长存江山永固。虽然成吉思汗很喜欢四子拖雷,但他克制住这种喜欢了,拖雷适合打仗,却不适合管理国家,对此成吉思汗十分清醒。

于是在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前召集大臣们商议,做出了这个决定——选三子窝阔台为继承人!

后来64岁高龄的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时候,一病不起。在临终前,成吉思汗在病榻上再次强调让三子窝阔台继承他的汗位。

但是蒙古的传统并不是帝王指定继承人后就能马上继位的,还必须通过部落议事会做最终审核才可以通过。蒙古的部落议事会整整开了40多天会议后才确定让窝阔台继位。

在此期间,四子拖雷也曾有争夺汗位的想法,并且也不乏支持者。不过最终部落议事会还是决定按照成吉思汗的遗愿让窝阔台继位。窝阔台就是历史上的元太宗。

而拖雷也不是一败涂地了,他成为了蒙古帝国的“监国”,并且他的儿子忽必烈后来成了元朝的开国皇帝,是为元世祖。


福子说历史


首先说明,成吉思汗虽然儿子很多,但是有资格继承他大统的只有四位。这四位就是成吉思汗正妻孛儿帖所生的四位嫡子,分别是老大术赤、老二察合台、老三窝阔台和老四托雷。下面图南就给大家分析下,成吉思汗是怎样选择继承人的,为何最后选定窝阔台。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准备率大军西征。在与众老婆话别时,也遂皇后劝成吉思汗选定继承人,毕竟打起仗来,刀枪无眼。成吉思汗觉得,也遂皇后虽然是一介女流,但说的这话还是很有道理。这话就连他大老婆孛儿帖和大臣木华黎都为说过,自己这次西征要翻山渡河,征伐众多国家。这世上没有长生不老之人,是时候选定继承人了。

随后成吉思汗召集诸皇子以及诸弟,商议继承人之事,最终选定三子窝阔台为继承人。随后率大军出发西征,开启了蒙古帝国的第一次西征。

为何选定窝阔台为继承人?

先说老大术赤,孛儿只斤·术赤,生于公元1181年,成吉思汗长子。

身为成吉思汗的嫡长子的术赤,是在成吉思汗死前,所有儿子当中立战功最多的。术赤非常善战,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到西征归来,术赤立下战功无数。

但是,术赤却不是成吉思汗要的继承人。术赤在能力方面,比较善战,对治理国家方面不如老三窝阔台,而军事才能也不如老四托雷。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术赤与老二察合台不和,二人经常发生冲突。甚至在商议继承人时,察合台跳出来说道:“父汗,您是要这个蔑儿乞惕人的种来继承汗位吗?”

术赤非常生气,于是两人就打起来了。至于察合台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成吉思汗结婚时,他老婆被蔑儿乞惕部的人抢走了。后来成吉思汗联合札木合与王汗,把老婆抢了回来,之后生下了术赤,所以术赤血统不明。

按照蒙古传统,长子是要离开父母,自己出去自立的,这也是为什么术赤封地是最远的原因。因为这些原因,术赤与蒙古帝国大汗之位无缘。就算是他,他也没那命,因为术赤死于成吉思汗之前。

再说老二察合台,相比其他三位兄弟,老二察合台被选为继承人的几率是最小的。

孛儿只斤·察合台,生于公元1183年,成吉思汗的第二个儿子。

与术赤一样老二察合台善战,立下不少战功。前面说过他与老大术赤不和,加上能力一般,也不是成吉思汗想要的继承人。要是选择他做继承人,无法平衡几个儿子之间的利益,所以成吉思汗并未选择他。

而察合台心里也清楚,自己阻拦术赤,他也会极力阻拦自己当继承人。所以察合台向成吉思汗推荐窝阔台,因为四兄弟中,察合台与窝阔台关系最为亲密。

接下来说四子托雷,这位大哥,估计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了。看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朋友,应该对托雷都有印象,他是主角郭靖大侠在蒙古的结拜兄弟。

孛儿只斤·托雷,生于公元1193年,成吉思汗嫡幼子,成吉思汗最喜欢的儿子。对于选择继承人方面,托雷和窝阔台是最有机会的。

托雷完全的继承了成吉思汗的衣钵,不仅善战,而且非常有谋略。每次出征打仗托雷都是陪在成吉思汗身边,立下很多战功。在西征中,托雷与成吉思汗率主力征服大片地区。在灭金战役中,托雷在均州三峰山打败金军主力部队,实为灭金第一功臣。

按照蒙古传统习俗“幼子守灶”,加上成吉思汗对他的喜爱,托雷是非常有机会被选为继承人的。但是在处理政务能力上,托雷略逊于窝阔台,而且托雷当时年纪尚小,威望不足,加上为了平衡诸子,最后成吉思汗选择了窝阔台。但是托雷还是继承了成吉思汗留下的大部分军队以及财产和土地。

最后是窝阔台,最终的胜利者。

孛儿只斤·窝阔台,生于公元1186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

窝阔台这人,战功平平,但是为人处世稳重,能独当一面。虽然没有术赤、察合台善战,也没有托雷的军事才能,但在处理政务方面能力很强。窝阔台性格较为温和(相比其他几位兄弟),人缘较好,与其他几位兄弟没有明显过节。

对于刚建立不久的蒙古帝国来说,正需要这样一位政务能力出众的领导人,来维持秩序,巩固统治,加强对征服地区的统治。而窝阔台也的确做到这一点,从忽必烈给他的庙号“太宗”就能看出。对于江山的守护,窝阔台做的还是很出色的,在位期间,重用了耶律楚材这样的贤能之人。

而雄才大略成吉思汗,认识到自己需要一位政治家以巩固和发展蒙古帝国,而不是一位攻城略地的军事家。他克制了自己对幼子的宠爱之情,量才用人,打破蒙古旧传统。



马迁老师讲历史


引言:

成吉思汗铁木真一生妻妾无数,子女恐怕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儿女虽多,拥有继承权的人却只有四位嫡子,即由正妻孛儿帖所生的: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托雷。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最喜爱的儿子是幼嫡子托雷,而且根据蒙古人的“幼子守灶”传统,托雷有天然的继承权。

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情上,铁木真并没有让托雷成为汗位的继承人,大汗的继承者头衔却落在了三儿子窝阔台的头上,这是为什么呢?这么安排,难道嫡长子术赤和二儿子察合台就没有想法吗?

01 术赤:劳苦功高,却因身世和蒙古传统与汗位无缘

术赤其实不仅只有嫡长子的优势,在追随父汗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的大小战役中,身先士卒,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后来的西征中的战功也十分卓越。


但术赤的劣势也非常明显,大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勇武有余,但智谋不足,无论是治国能力,还是军事谋略,都不如其他兄弟;

  • 身世存疑,铁木真娶妻子孛儿帖时,孛儿帖被蔑尔乞惕部落掳去,虽然被抢了回来,但孛儿帖生下长子术赤,被人认为是怀了蔑尔乞惕的种。

  • 蒙古有长子要远离父母,自立门户的传统,所以即使是后来术赤被封的汗国,离蒙古本土也是最远的。

而事实上,就算术赤被封为继承人,他也无福消受,因为他比成吉思汗死的还要早。

02 察合台:人缘不好,甘愿做窝阔台的“绿叶”

1219年,成吉思汗在第一次西征前夕曾就继承人的问题招开过会议,席间嫡长子术赤的呼声非常高,就在此时,察合台说了一句话:“岂能让蔑尔乞惕种继承汗位?”

一句话暴露情商,足见这位老二是真够二的。术赤的身世大家心里都有数,但直接说出来就没意思了,别忘了,被掳走的人也是他察合台的母亲,这么说话岂不是连母亲都得罪了?

反正我们可以想象,成吉思汗听到察合台说这句话时是什么反应,老子这顶绿帽子用你小子强调吗?

所以虽然也是战功赫赫,但察合台的低情商让他得罪了太多的人,他本人心里也有数,所以就没打算去争这个继承人的位置,而是非常情愿的做三弟窝阔台的绿叶。

察合台是窝阔台继承大统的最忠实的支持者,这也决定了最后的汗位归属。

03 托雷:最像铁木真,无奈年幼势单力薄资历浅

相比三个哥哥,托雷可以说是全能选手了,虽然年幼,但无论是军事谋略,还是治国水平,都完美的继承了铁木真,所以铁木真最喜欢托雷,在任何重大场合,都会带他在身边。

托雷的军功也不差,曾在均州三峰山击溃金军主力,被誉为“灭金第一功臣”。


而且开篇提到过,蒙古传统讲究“幼子守灶”,也就是说幼子继承父母最后的遗产。

但显然,铁木真并没有汗位作为遗产给托雷,但却在临死时把自己大部分的嫡系部队交给了托雷。

04 窝阔台:战绩平平,却是最优秀的治国人才

战绩平平是相对于窝阔台其他兄弟而言的,窝阔台的强项是他高超的治国水平,比缺少历练的托雷更胜一筹。

选继承人的时间是铁木真西征前夕,此时的蒙古帝国已经初步建立,再也不是靠骑马与砍杀就能解决一切的时代。


也就是说,蒙古帝国需要的是一位卓越的政治领袖做大汗,而不是善于拼杀的大将。

所以,成吉思汗最终选择窝阔台做继承人,应该说是一代天骄最为理智的选择。

05 汗位继承:过程并没有那么平顺

按说铁木真的决定不应该再有什么异议了,窝阔台只要等父亲去世,就可以接手汗位。

然而,在铁木真1227年离世,他的遗命却有了不小的变化:窝阔台继承汗位,但由托雷监国。

这便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直接导致1229年,蒙古王公各部决定再次确立大汗的人选。参加会议的人大致可分为两派:

  • 守制派:遵守蒙古旧制,由幼嫡子托雷继承汗位;
  • 遗命派:遵守铁木真遗嘱,由窝阔台继承汗位。

双方僵持了40多天未能达成共识,最终老二察合台明确表示支持窝阔台继承汗位,而此时的老大术赤已死,势单力薄的托雷只好认命。


最终,窝阔台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大汗。

结语:

汗位之争远没有结束,反而变得愈发血腥。窝阔台在成为大汗后的第三年毒杀了托雷,以为这样便可高枕无忧,但是他错了。

在窝阔台死后,大汗之位空悬5年,术赤与托雷的后人再次与窝阔台的后人就汗位的归属再起纷争。

最终,在术赤之子钦察汗拔都的全力支持下,托雷之子蒙哥胜出,于1251年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大汗。

蒙古帝国的汗位传承,从此转到了托雷一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