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继承汗位后为何不把自己的直属汗国放在中原,反而让四弟拖雷的子孙日后崛起呢?

yoyomahh


成吉思汗选择了窝阔台做大汗,却把95个千户里的60多个封给了拖雷。按照中原王朝的传统观点,这简直是故意留下兄弟阋墙的引子。

蒙古人的千户不仅是军事组织,还是民政组织,这就相当于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却把70%的土地和人口封给了朱棣。

虽然拖雷要向窝阔台汇报工作,但是毕竟实力摆在那里,窝阔台的命令,拖雷即便是不接受,不执行,窝阔台也不能拿他怎么样。果不其然,窝阔台还没登上汗位呢,就收到了拖雷满满的威胁的意味。


(成吉思汗把70%的军政实力留给了拖雷)

窝阔台虽然是成吉思汗指定的汗位继承人,不过蒙古汗王还得由贵族民主会议(忽里台大会)上推举产生,这个就好像是中原皇帝的登基大典一样。不过比起中原皇帝的登基大典不同的是,蒙古的忽里台大会的举办地点是有限制的,只能在蒙古人的发祥地——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上游。其他地方举办的忽里台大会都被认为是不合法的。

之所以这么规定,可能是由于蒙古人的分封制度是实封,而且这些贵族亲戚们都分出去很远,除了在发祥地举办家族宴会,顺带商量国事外,在其他地方都很难让其他地方的人信任并且还会制造不必要的矛盾。

窝阔台顶着个虚名,做了两年的虚君,为啥呢?因为窝阔台让拖雷召集大家开会,拖雷就是不召集。为啥是拖雷召集呢?因为拖雷是幼子(嫡子里的幼子),蒙古人有幼子守灶的传统,家里的事都是由拖雷说了算。再说,拖雷的军政实力摆在那里,他不点个头,这些封出去的亲戚们来了没人接待他们算是轻的,要是拖雷发起狠来,这些人哪儿还能全须全尾的回去?


(拖雷也是一个狠角色)

拖雷拖了2年不开会,以监国的名义处理国政,把自己继承下来的60多个千户里的军政、民政都安排妥当后,终于点头答应召开忽里台大会,把大汗的权力给了窝阔台。想必此时的窝阔台即使想恨拖雷也恨不起来,也不敢恨。

窝阔台做了大汗后,非常的宽容,对待那些贵族奴隶主非常优厚,动辄赏赐巨万,使得国库经常是空的,只好派了大量的理财官到各地搜刮。这其中,难保不是窝阔台要在这些权贵中树立私恩。

唉,要说这窝阔台,大汗当的也是憋屈的慌。

窝阔台也不是没有能耐,他首先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发誓灭金,而且派给了智勇双全的四弟拖雷千里大迂回,借道宋境北攻金国。拖雷大军在敌国境内迂回数千公里,竟然在三峰山之战中把金国主力歼灭了。拖雷的威望再一次提升,可是在回师的过程中,却在巫师的蛊惑下饮下符水,中毒死了。

(拖雷死因成谜)

拖雷死后,诸子尚幼,只有拖雷的大妃主持家族内政。这位大妃很聪明,对待窝阔台很恭敬,事事以成吉思汗颁布的札撒为圭臬,窝阔台本来想生点法子把拖雷继承的千户分出去些,削弱这一支的势力,可是都被成吉思汗的札撒这道王牌给挡回来了。

这有点像铁铉守济南,把洪武大帝的牌位挂在城头上,逼得城下的朱棣有炮开不得,气的直跳脚。然而,就是因为这样,拖雷系才保留住了翻盘的希望。

在灭金以后,窝阔台本来想按照传统再次分封。不过些时候耶律楚材提醒他:“如果外这么分下去,大汗名下可就不剩下什么土地了。”窝阔台因此停止了分封,改成了“五户丝食邑”,土地和民政都还掌握在大汗手里。这种加上中央集权的操作本来是没有什么的,除非,窝阔台系能够永远守住大汗的宝座。

但是很难,因为蒙古人的汗位传承很难说有章法可循,大汗生前指定的遗命都不一定能够得到遵行,因为还有忽里台大会这样的贵族民主制度。而民主,实际上就产生了很多操作空间。

窝阔台系的几个王子,有一些王子封在了阿尔泰山以北的草原,还有一些王子封在了河西走廊。这些势力中间被察合台汗国和大汗汗国给隔开了,不能连成一片。本来,如果窝阔台把自己家的子孙封在中原,使得河西与中原势力连成一片,反而能构成对大汗汗国的战略包围圈。

这在窝阔台做大汗的时候,自然没什么,可是当汗位落在了蒙哥身上时,窝阔台系的诸多王爷们才发现,他们的领地七零八落,根本难以形成有效的抵抗。蒙哥汗抓住机会,一次会议上就把预谋作乱的窝阔台系诸王和臣子们清洗了300多人。窝阔台系势力大衰,只有在凉州的阔端(凉州会盟的主角之一,据说他在西藏有一场美丽的邂逅,因此不愿意刀兵相向,才采取了会盟收降的方式)因为与蒙哥交好,才得以保留领地。

(窝阔台汗国被察合台、元朝瓜分)

窝阔台之前一直没有舍得分出去的中原汉地,自然成了大汗汗国的一部分,落入了拖雷系的掌控中。蒙哥鉴于窝阔台系诸王反抗无力,也不含糊,上任伊始就进行了一次分封,主要集中在拖雷系的诸王之中。

窝阔台系的诸王,只能等到窝阔台的孙子海都成年后,才在西北地区集结了术赤系、察合台系的一些王爷们发起了对忽必烈政权的叛乱。当然,由于实力不济,加上各个王爷们的分歧,这些叛乱最终被元朝镇压。

窝阔台汗国成为四大汗国里最先消失的汗国,从1225年立国到1301年被察合台汗国和元朝瓜分,立国凡有76年。


而知而行的历史


蒙古人自古就有幼子守灶的传统,成吉思汗最后选择窝阔台,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四个嫡子,老大术赤血缘不正,成吉思汗自然心底不是很痛快,再者又和其他儿子关系不睦;老二察合台,勇武可以,智略不足;老三窝阔台综合能力尚佳,城府谋略颇深,和老二关系最铁;老幺托雷,虽然最为疼爱,但毕竟年幼,羽翼未丰,所以权衡利弊,窝阔台继位大汗,但是80%的军队和财产都由托雷继承,也算是一种权利的平衡!

所以,对于窝阔台来说,父汗的安排使他无法从根本上彻底吞并占有托雷的势力。

但并不代表他不想,他其实在设计毒死托雷之后,曾经把黑手伸向过四弟的地盘!

之所以未能最终得逞,就不得不说托雷的遗孀——帖尼,这个草原玫瑰审时度势,忍辱负重,合纵连横,手段也极其高明,培养出的四个儿子个个出类拔萃,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反观窝阔台的老婆乃马真,却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利欲熏心,独断专行,儿子贵由花天酒地,色性难改,最终被酒色掏空身子,一命呜呼!

所以,窝阔台和托雷的身前身后事,也从侧面验证了一个道理:娶对老婆,绝对是男人最重要的事,没有之一!


小哥烩史


因为成吉思汗就是这么定的,成吉思汗没给拖雷封所以就没有,这也是蒙古传统,幼子继承家业,其他长子自己出去打拼,给块封地算是给他们个本钱,大本营是要留给幼子的。但是后来民主推举大汗,窝阔台又当上了大汗(不是继承,是民主选举出来的),后来拖雷系都算是政变上台吧


用户6636742375321


四大汗国是后期形成的。

忽必烈分裂前的大蒙古国图:

事实形成的元帝国与四大汗国如图:

请注意,窝阔台汗国始终处于三大势力包围之中,无法对外扩张。

在窝阔台、贵由父子在位时期,当然没有任何问题。1251年,托雷长子蒙哥继承大汗,窝阔台系随后被处置,权势逐步丧失。窝阔台子孙依靠海都的弥合才能继续生存,海都1301年东征元帝国失败,不久去世,元帝国逐步吞并窝阔台汗国。

至于为何如此划分?

1225年,铁木真确定四个嫡子分封土地时已明确规定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蒙古本部土地及未来的南方则归四子托雷。

铁木真死亡前的版图:



这么规定,一是托雷是幼子,适合遵守蒙古习俗守家。二是因为向西扩展土地,抢劫财富是蒙古人非常渴望的功勋,窝阔台是大汗,当然得做出政治表率,而当时的窝阔台、术赤、察合台三人封地处于蒙古帝国西端。第三,金国、西夏、南宋尚存,尤其金国还有30万精锐,结局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