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醫二代”在家作畫為抗疫一線的父母“打氣”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無數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衝在前線,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2月5日,記者走進資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隔離區醫生高洋的家,瞭解這一家子的生活。

走進家門,客廳裡的電視機播放著央視新聞頻道的節目。隨時關注疫情的進展,是這個家庭每天的必修課。因為很多天沒有來過客人了,高洋的大女兒高馨怡和小兒子高新博都顯得很開心。

問他們父母在哪裡?小兒子高新博奶聲奶氣地說:“爸爸是超人,在打病毒!”大女兒高馨怡則拿出自己的畫與記者分享。畫中,一名醫生和一位護士同時用注射器與“新型冠狀病毒”激烈搏鬥。旁邊整齊地書寫著:“爸爸早點平安回家。”

資陽“醫二代”在家作畫為抗疫一線的父母“打氣”

在女兒心裡,她的父親是英雄,正在與危險戰鬥。

高洋是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胸外科的主治醫師,他愛人張啟知是該院腫瘤科的一名護士。大年三十晚上,醫院原腫瘤科病房騰讓成隔離區,張啟知前腳剛離開,高洋便在大年初一被抽調到了這裡。

孩子們在這個春節,既看不到父親,也很少和母親碰面。整個假期顯得冗長而煎熬。

父親在隔離病房不能外出,母親在腫瘤科連軸轉。這個春節,家裡的老人和小孩就成了相互間的依靠。 高洋的父親高懷義說:“新聞天天都在更新數據,說不擔心,是假的。尤其是已經懂事了的大孫女,常常半夜驚醒,說自己想爸爸,想摸摸爸爸的臉。”

全家只有兩歲多的高新博從記者進門起,就興奮地叨咕著。記者仔細分辨稚嫩的童音,才發現他原來一直在說:“想爸爸,想媽媽……”

因為記者的到來,高馨怡打破了3天一次和父母視頻通話的規定,她迫不及待地用爺爺的手機和爸爸開視頻。電話那頭,大大的口罩掩飾不住高洋滿眼的疲憊,他仍舊在不停安慰家人:“醫院的後勤保障很到位,我在這裡不愁吃穿。爸媽,你們在家不用擔心,放心。”

電話這頭,高洋母親不敢看兒子,一邊給小孫子餵飯,一邊強忍著眼淚,用顫抖的聲音回答:“家裡面的事情不用擔心,你的兩個小孩我一定給你管好。工作上你儘量安心。”

記者問她:“還想不想和媽媽連線?”懂事的女孩卻搖搖頭:“不想。因為這個時間,媽媽肯定接不到電話。”剛說完,眼睛就紅了。

臨走前,記者看見了高新博放在桌上的兩塊炸酥肉。奶奶說,那是小小的他,留給父母的“大菜”。

其實,像高洋一樣,夫妻都是醫護人員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家庭還有很多。我們無法一一走訪,但是,我們卻能真實感受到他們衝在一線的勇敢,能感受到他們戰勝疫情的堅定!

資陽網記者 蒲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