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医二代”在家作画为抗疫一线的父母“打气”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无数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冲在前线,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2月5日,记者走进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区医生高洋的家,了解这一家子的生活。

走进家门,客厅里的电视机播放着央视新闻频道的节目。随时关注疫情的进展,是这个家庭每天的必修课。因为很多天没有来过客人了,高洋的大女儿高馨怡和小儿子高新博都显得很开心。

问他们父母在哪里?小儿子高新博奶声奶气地说:“爸爸是超人,在打病毒!”大女儿高馨怡则拿出自己的画与记者分享。画中,一名医生和一位护士同时用注射器与“新型冠状病毒”激烈搏斗。旁边整齐地书写着:“爸爸早点平安回家。”

资阳“医二代”在家作画为抗疫一线的父母“打气”

在女儿心里,她的父亲是英雄,正在与危险战斗。

高洋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主治医师,他爱人张启知是该院肿瘤科的一名护士。大年三十晚上,医院原肿瘤科病房腾让成隔离区,张启知前脚刚离开,高洋便在大年初一被抽调到了这里。

孩子们在这个春节,既看不到父亲,也很少和母亲碰面。整个假期显得冗长而煎熬。

父亲在隔离病房不能外出,母亲在肿瘤科连轴转。这个春节,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就成了相互间的依靠。 高洋的父亲高怀义说:“新闻天天都在更新数据,说不担心,是假的。尤其是已经懂事了的大孙女,常常半夜惊醒,说自己想爸爸,想摸摸爸爸的脸。”

全家只有两岁多的高新博从记者进门起,就兴奋地叨咕着。记者仔细分辨稚嫩的童音,才发现他原来一直在说:“想爸爸,想妈妈……”

因为记者的到来,高馨怡打破了3天一次和父母视频通话的规定,她迫不及待地用爷爷的手机和爸爸开视频。电话那头,大大的口罩掩饰不住高洋满眼的疲惫,他仍旧在不停安慰家人:“医院的后勤保障很到位,我在这里不愁吃穿。爸妈,你们在家不用担心,放心。”

电话这头,高洋母亲不敢看儿子,一边给小孙子喂饭,一边强忍着眼泪,用颤抖的声音回答:“家里面的事情不用担心,你的两个小孩我一定给你管好。工作上你尽量安心。”

记者问她:“还想不想和妈妈连线?”懂事的女孩却摇摇头:“不想。因为这个时间,妈妈肯定接不到电话。”刚说完,眼睛就红了。

临走前,记者看见了高新博放在桌上的两块炸酥肉。奶奶说,那是小小的他,留给父母的“大菜”。

其实,像高洋一样,夫妻都是医护人员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家庭还有很多。我们无法一一走访,但是,我们却能真实感受到他们冲在一线的勇敢,能感受到他们战胜疫情的坚定!

资阳网记者 蒲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