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小孩肺部感染住院我们没同意,结果过了几个月小孩都没问题,这是医院有问题?

新传奇黑科技


如果是正规医院的专业医生,那我给你讲个小故事吧。在大街上,有个人打算闯红灯,旁边有人说;你不要闯,还是好好等着吧!结果这个人不听劝阻,直接闯红灯闯过去了,而且是平平安安的闯过去了。过去后,这个人问;那个劝我不要闯红灯的人是不是有毛病啊?我这不是也没事就闯过来了么!

你说这个劝人不要闯红灯的有没有毛病?是谁对是谁错?

我是个医生,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也希望大家都知道;医学问题在很大意义上就是个概率问题!现在医生最常说的“循证医学”,其实就是医学“统计学”!就是“概率论”!在临床上,除了很个别很特殊的情况之外,都是个“可能性有多大?”的问题。吸烟一辈子的烟鬼也有死活就是不得肺癌的,从来就没闻过烟味的人也有不幸得肺癌的!但这不等于说劝你戒烟就是错的!吸烟会增加肺癌的患病率,这是没错的!

一样的,有些疾病是可以自愈的。事实上,几乎所有疾病都是可以自愈的,不管多严重的疾病,都是有可能不治而愈的!这不过是个概率问题,是个可能性有多大的问题。比如说晚期肺癌,晚期到叫那个医生说都没多少活头了的晚期肺癌,但最终结果却可以是自己痊愈了,这种事情确实有,只不过可能性很小,可能性小到近乎于等于零(但并不是真正的等于零)罢了。这种小概率事件,不能证明医生就错了!

这就像闯红灯。闯红灯要是个个都被撞死,那就不用交警了,大家自然的不会去闯红灯,闯红灯的也活不下来而自然淘汰了。但事实是闯红灯也有(其实是绝大部分)没出事的,于是,我们只好让交警上街辛辛苦苦的当可怜的“马路吸尘器”了。

孩子被怀疑肺炎,需要不需要住院?这个不好说了,这主要是要看你甘愿冒多大风险了。如果你说“我不在乎风险”,那住不住院,其实是你(作为孩子法定监护人)的事,医生只有建议权和告知义务,孩子不是医生的,孩子是你的,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当然了,上面说的这些,前提条件是正规医院的专业医生给出的建议,如果是“莆田系”说的,那我建议你去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医保部门投诉他(或者“它”!)。

供题主和大家参考。


137亿年前的氢二氧一


二十四年前,我孩子满月的时候,有人说孩子脸色发黄,怕是肝上有问题,于是赶快去看医生。熟识的一位医生说,怕是迁延性黄疸,病情危重,赶快住院。我妈哭着回家去取住院的东西。那位熟识的医生想起来,正好省院有一个医生在这做项目,对我媳妇说,让他看看吧。那个医生一看,说,不是迁延性黄疸,只是极少的孩子,黄疸退得慢,不用住院,吃点药就行了。开了点药,每次只吃几滴,几天后黄疸就退干净了。

一年冬天,快过年的时候。当时我的孩子只有4岁,突发高烧。到当地的妇幼院检查。医生诊断是肺炎,要求立即住院,我感觉不是。就没有住院,找到一个同事,他认识三院儿科主任,是个高手,让他一看,他说不是肺炎,是麻疹。虽然打过麻疹疫苗,有些孩子还是会出麻疹的,只不过不是很典型,有些医生没见过,就认不出来。他说不需要住院,开了点药,预防并发症,大概过了10多天,就好了。

有时候医生让你做许多检查,想借助仪器确诊。医生限于经验,病情判断也是有误差的,这也能够理解。也不排除有些医生,为了创收。


独行客143668591


是的亲身经历了,上个星期孩子咳嗽,就是夜里比较严重,白天正常没事。然后去医院,验血说是过敏性体质,诊断结果是急性支气管炎,好吧医生说赶紧住院用药压不住,必须住院。因为是我一个人带孩子住去医院的,再者我又觉得没有那么严重,就要求开药不住院,医生很不理解说用药没用(验血的结果是过敏性体质竟然不安排检查过敏原),我还是坚持不住院,然后雾化+药。第二天我再去医院找了另外一个医生,医生让检查过敏原,我就去了因为检查费用较高我这边买的商业保险必须住院才给保险(保险是我老公给孩子买的报销情况我不了解,第二天咨询过卖保险的才知道要住院才给报),我就给医生说要不给我们办个住院,这个医生竟然说你这孩子不严重没有必要住院,如果是过敏引起的,吃点抗过敏的就可以了。如果住院的话还要一堆检查费用就算报销了也比你现在这个高,孩子还受罪!!!所以我很不明白昨天的医生为什么强烈要求住院,第二天的医生觉得问题不大,后来检查出来是对鱼虾过敏,接着雾化了两天,吃着抗过敏的药,孩子也不咳嗽了。


刘小渣渣


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想起来都要长叹一口气。

我宝宝因为肺炎住过2次院,过程曲折,宝宝受罪,花钱不说,把我宝宝体质折腾得特别虚弱,我到现在都特别后悔,不该让他去住院(先说明一下:这里我只说我宝宝个人的情况,不代表适用于所有宝宝)。

我现在对肺炎支气管炎的态度是:可以做雾化,坚决不住院,有痰多拍背,配合吃药,生病期间不去人多的地方,空气不好的地方,出行就在小区公园散散步。

医生自己也说,孩子肺炎住院一次,至少要三个月才能恢复之前的体质。

第一次住院:佛山大沥医院(宝宝16天,医生诊断肺炎)

我儿子是10月份出生,佛山天气虽然不算冷,但也有几分凉意了,我堂妹来看宝宝,说我们一定要保持窗户打开,空气流通,结果从没吹过风的宝宝就冻着了,本来以为只是小感冒,去到医院医生一看就说是肺炎,因为年龄小,一定要隔离放进保温箱,家属不能探望,当时还在坐月子,听到这,真是眼泪哗哗流,(月子里流泪,导致现在眼睛不能吹一点风,不然就很干涩睁不开。)我们听了医生的话,放进保温箱,按时送母乳,7天住院,我去看过两次,宝宝就放在保温台上,脚上绑着留置针,看得让人痛心。


住院就是给孩子打点滴,最后出院的时候我宝宝有三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是湿疹,二是体重暴跌,三是身体抵抗力更差。
宝宝染上了湿疹,医生说湿疹擦擦炉甘石就好,我们太蠢了,事实证明炉甘石几乎没用,湿疹越发越严重,期间因为湿疹看过医生不下20次,开过中药洗浴,吃过不少抗过敏的药,还有很多很多擦的抗病毒抗菌的药膏,以至于我宝宝学会说话,除了爸爸妈妈,就是药药。佛山夏天漫长,从来都是开空调,不敢热着了他,他皮肤瘙痒,这种难受一直到我宝宝一岁半以后,湿疹才慢慢被压制了。

第二次肺炎入院:湘潭妇幼保健院(宝宝三个月)
三个月的时候刚好是过年,湖南天气比佛山冷太多,虽然时时空调开着,还是冷。宝宝开始咳嗽,呼吸声重,喉咙有痰声,我就知道一定要看看医生了。社区医院的儿科病房已经住满了,没有病床,我们就想着先等等,第二天医生说再等也没病床,不过可以自己回家做雾化,吃药,我说我不懂做雾化,也怕做不好耽误了宝宝,最后我们转入了湘潭最好的妇幼保健院,还记得3个护士,我和我妈按着我宝宝,从他瘦弱的脚上取血化验,他挣扎得很厉害,针扎在他身上,也痛在我心里。

一天又一天,6.7瓶点滴慢慢的打着,左脚的留置针歪了就换右脚,右脚的留置针不行,又扎左手右手,有时候护士扎留置针位置没找准,要扎上好几次,真心疼,还有不少宝宝打针打到了头上,每天除了打针,就是做雾化,排痰按摩,喂乳酸菌,有次我儿子喉咙的痰太多,护士拿着吸痰的管子伸进去,孩子面色立马变红紫,真的太心疼了。虽然住了一个多星期也出院了,我也彻底明白一件事,肺炎真没必要住院,说不定就是这些治疗的手段,让孩子变更虚弱。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支气管炎,肺炎,再也没住过院,哪怕每天要跑一次医院做雾化,也不住院了。当初别人跟我说,小孩子太小,尽量吃药不要打针,我还是选择相信医生,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就不会让他住院了,也不会在他16天的时候长时间开窗让他冻着了。

后来的后来,也有几次炎症发作,有时候去公立医院人太多,排队3小时,看病2分钟,后来发现可以挂专家号,虽然挂号费贵150,但是看病快,开药又考虑小孩自身一些;另外还有一种大医院医生出来联合开的诊所,也是挂号贵,但是人家不会让你住院,也会加微信有问题可以随时沟通,现在我们家就是找一个家庭医生,万一小孩遇上不舒服,可以及时请教,也不会心慌意乱了。



针对题目中说“医生说小孩肺部感染住院我们没同意,结果过了几个月小孩都没问题”,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医院有问题,而是肺部感染有分几种情况的,比如像我小孩的这种,后来化验也说是常见的病毒感染,尤其是男孩得病的几率远高于女孩,其实不住院在家吃药也能治好的,也许题主家孩子遇到的也是这种,但是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就怕遇上了病情复杂的情况。

如果是现在,医生说让我儿子马上住院,我不会马上听他的,我会立马换个医院看看他是不是误诊,如果确实很严重,那还是该住院的住院,比起住院带来的一些七七八八的后遗症,还是先保住小命要紧。


点妈带娃


对于医生的建议,病人总是进行质疑!

这样对不对呢?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有个朋友,小孩子发烧看急诊,医生建议住院!她的想法跟提问的人想法基本差不多,就没有住!连续输了两天液!结果发热最高42度了,于是跟医生要求住院,但是没有床位了,据说又花钱托关系住的院!

第二个例子,小朋友发烧去医院看急诊,诊断疱疹性咽峡炎,于是开了两天的输液,打了一天后,发现药里有地塞米松(激素,儿童慎用),就问了另一个医生。她说尽量不要输液,用点药慢慢好掉了!

其实,原则上小孩子能不输液还是不要输液,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加了激素。

但是像小儿肺炎这种情况还是要引起重视的,必须足量,快速治好,不然后患无穷!

当然,小儿肺炎都是会要求住院的,按疗程,不住院并不代表就一定不会好,持续治疗一般都可以好掉!

如果不住院,也不治疗,那么还是非常危险的,虽然也可能痊愈,但那个风险,显然不值得!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小小的感冒,其中有一个可能就是催命的稻草!

之前有个同事的小孩子因为感冒住院,中间因为突然爆发病毒性心肌炎离世了,甚是可惜!




麻醉医生走钢丝


我不看儿科病人,但是我们急诊科类似的现象一样很多,我不妨给大家讲几个急诊病例,大家就能明白这中间的问题在哪了。

一个30多岁年轻男性患者,上腹痛一天,伴有黑便,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建议住院治疗。患者认为问题不严重,要求在门诊输液。 门诊治疗大约一周后,明显好转。病人总结:医生小题大做,忽悠我住院多花钱。

还是这个病人,半年以后又来了。同样的症状:腹痛、黑便, 还是建议住院,患者拒绝。有了上次的经验,患者这次更加坚定自己没问题。 结果当天晚上,便血越来越多,患者已经出现了头昏、失血性休克的症状,被120急救车送来。

70多岁男性患者,间断胸闷胸痛一天。傍晚前来就诊,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建议住院观察。患者有冠心病病史十余年,自称经验丰富,每次都是门诊输一会儿液就回去了,这次也要求一样治疗。

可是这一次,患者没有那么幸运,凌晨2点,再被救护车送来时,已是急性心梗,心跳骤停。(多科普一句,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梗就是一线之隔,发病机制上无区别。)


这样的情况太多了,我们几乎天天都要跟患者谈话,讲清楚疾病可能发展的方向,或者是好,或者是坏,谁都无法预测。只有风险的高和低。 医生不怕事,胆大,就敢把你放在门诊治疗;医生比较谨慎,怕出事,就会建议你住院。 如果你处在医生这样的一个位置,你会怎么做?

儿科病人可能情况更为特殊,小儿病情变化起来速度比大人更快,不容易观察,风险更高。一个孩子是全家的宝,容不得半点闪失。如果医生误判一次,家属能原谅吗?


当下的社会环境、医患关系、医生身上背负的压力,根本不能容忍医生犯错。可是一个门诊医生一年至少需要接诊上万的患者,一年一个错误都不犯,试问你自己能不能做到?

十年呢?

三十年呢?

请也请理解医生的苦衷。

互相多点理解,僵局才有可能打破。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每天学习更多实用医学知识。


郑医生百嗑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为大家解答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先谈一谈儿童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多数家长对孩子的疾病还是重视的,基本可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但对于如何治疗每个家长的想法也不一样。一些家长认为别人的孩子也得了这个病,口服药物治疗治好了,我家的也可以。还有一些家长同意住院治疗,但对于用什么药存在疑虑,不同意应用抗生素,激素是多数家长的潜意识。现在媒体及普世的认知就是抗生素,激素不是好东西对孩子不好。

那么我作为医生浅谈一下为什么有些肺炎需要住院呢?1、家长看到的往往是单一的疾病,并没有考虑到疾病的并发症。肺炎严重也是影响生命的。如有严重并发症,例如心肌炎,脑炎等,早发现还是可以避免严重后果的。2、医学探讨的是大多数孩子达到什么标准,需要怎样干预,他的预后是怎么样的?如果你孩子需要住院,那就是一定符合了某种疾病住院治疗的标准。3、恶劣的医患关系,你的问题是你孩子好了,你孩子要是没好怎么办,没好至少你不会埋怨这家医院,是你自己没住院。很多医生也是害怕的,你看到是过度医疗,而医生更害怕的是患者没有治愈,如果没好多数人会认为是医生没治好,而不是怀疑疾病本身。4、我对于提问者这种质疑声本身也是讨厌,不可否认现在国家的医疗制度需要医院自负盈亏的,你来看病确实也对医院产了利益,这没办法,对于当成了此种制度的出气筒,医生也很无奈。我也希望能像国外医生一样每天只预约几个患者,那样我也可以提供高质量服务。至少可以和你多说几句,解决你的疑问。


钢铁直男宝爸


2011 年 9 月,一名患儿家长向深圳新闻网爆料:被深圳市儿童医院疑为“先天性巨结肠“要求进行手术的幼子,在广州市儿童医院只开了八毛钱的药,“孩子就治好了“。该媒体随后以“医院要动十几万元的手术,最终 8 毛钱治愈“为题大肆报道。 十万元和八毛钱之间的巨大悬殊把深圳市儿童医院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深圳市儿童医院被千夫所指,他们成了高收费盘剥患者的典型,来自社会各界的谴责给医院带来巨大压力。 八毛钱的药物是否治好了孩子的疾病?并没有。家长带患儿在武汉市同济医院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并进行了手术。

提问者质疑,估计出于三方面的考虑:

  1. 该医院放宽收住院标准,“为了创收”强求患儿住院。

  2. 住院费用较高,负担不起。

  3. 从自身有限的经验出发,对“肺部感染”诊断有怀疑,或觉得打针吃药不好,想寻求“偏方”之类……

类似的事件,常常发生。比如有一位母亲在网上发帖讲述了她带三岁女儿到医院就诊的感受,事情的经过其实很简单:女儿脚后跟磨破了大约1×1cm的皮。

“不知道有没有弄伤骨头。”母亲说。

“是否伤到骨头要拍片子,拍了片才能知道。”医生回答。

“孩子还这么小,拍片辐射很大的,对孩子不好吧。”

“单次辐射一般影响不大,不过拍不拍片,你是家属,由你决定吧!”

“伤口要不要打破伤风针”

“建议打破伤风针,不过打不打,你是家属,由你决定吧!。”

最终这位母亲即没有拍片子也没给孩子打破伤风针。但是,她在客服抱怨道:“医生看起来应该也有二三十年的经验了吧。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医生你是否可以检查下,用你的肉眼和你行医多年的经验来判断一下是否伤到了骨头,非要拍片才能判断吗?” “另外,只是弄破了点皮,破伤风针一定要打么?”这位医生做错了吗?并没有!

在当今,社会上是否在过度强调医患之间存在着专业知识上的不平等,还有各种负面的医疗事件?长此下去会不会造成了很大的误导,使得许多病人,尤其是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患者,敏感地意识到自己一进医院就处于“脆弱不利”的地位,希望能在不平等的处境中,得到一种对自己脆弱地位的保障,得到自己感觉受尊重的、公正的服务。即使医生可以做到既专业而又不失温暖、热情的人性关爱的一面,在这种冷冷的、高度戒备的状态下是否会被患者忽视甚至被认为是别有用心!医生出于保护自身的考虑,特别是面对看上去刁蛮、耍横的病人/家属时,第一时间肯定是保护自己,首先保证不漏诊,可做可不做的检查,建议做;可住院可不住院的,建议住院。至于病人接不接受,反正医生已完成“知情告知”义务,强求不了。


一柄柳叶刀


我女儿6个月时支气管肺炎,当时已经有气喘的现象,医生也是建议住院,但是我们怕住院折腾又交叉感染休息不好之类的所以没有住院,在门诊挂了6天水,其实医生说住院的话报销的更多,现在想来其实也挺后怕的,如果没有听医生的导致孩子病情加重,自己就是千古罪人,所以不要炜疾忌医,我相信大部分的医院医生都是好的,也不要因为自己的那点小判断而沾沾自喜,因为并不会每次都那么幸运


有虎牙的虎妈721


我来结合我家二宝的住院经历,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天孩子咳嗽了四五次,第二天增加到七八次,第三天清晨出现了鼻塞及咳嗽加重的情况。因为孩子才48天,我们没有考虑诊所或者小医院,直接去了市人民医院。

接诊的儿科主任医师听诊后,说孩子呼吸频率太快,气管有炎症。但是孩子太小,为能确切诊断,建议拍胸片并验血。对于拍胸片,我们还是有些顾虑的,多方咨询后了解到拍胸片对孩子的辐射不算大,才下决心拍了胸片,结果显示肺部纹理增粗。抽血化验结果显示孩子是过敏体质,且有病毒感染的情况。



医生说,对于大孩子来说,这样的情况不算严重,可以回家吃药,但是小宝宝病程发展会比较快,而且孩子是过敏体质,气管发炎后比一般孩子咳嗽时间长,建议住院治疗。因为我哥哥小时候曾因小儿肺炎被下过三次病危通知书,我的母亲每次提起来都心有余悸。所以我们还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选择了住院治疗。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当天下午,孩子咳嗽就明显加重了,不但咳嗽越来越频繁,而且有了很浓重的痰音。第二天更全面的化验结果出来了,显示孩子病毒感染还合并有衣原体感染。严重的咳嗽咳痰情况又持续了一天半,到第三天下午开始明显减轻,第四天又巩固了一天。第五天,医生说已度过急性发展期,为我们办理了出院。



像题主这样对医生有质疑的情况很常见,家长们主要有哪些顾虑呢?

一、担心医生小题大做,赚黑心钱。

除了部分莆田系的专科医院,大部分医生应该都是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把可能的风险都考虑在内,才建议孩子住院的。以我家宝宝所就诊的县级市人民医院来说,儿科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据宝宝的主治医师说,他们科室是全院整体学历最高、职称最高的科室,儿科门诊安排的全是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经验丰富,令人信服。题主的孩子没有住院也好了,但肯定吃药治疗了,并且抵抗力比较强。有些孩子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听宝宝主治医生说,之前他们科收治的一个小宝宝,最初建议住院治疗时,家长选择了带回家吃药,越来越严重了才回医院就诊,住院时还出现了心衰,情况十分危急。

二、担心孩子住院会交叉感染。

医院里确实有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我们起初也有这样的顾虑。孩子住院的当天下午,就出现了咳嗽突然加重的情况,宝宝的爸爸就怀疑是不是在医院里交叉感染了,并且还咨询了医生。医生听了笑着解释:“肯定不是交叉感染,即便是交叉感染,潜伏期也有二到三天,是不会这么快表现出来的。”在宝宝住院期间,根据我的观察,医护人员都非常注意交叉感染的防范,小月龄的宝宝都会安排到人少的房间,不会安排到二人以上的房间,更不会安排到走廊的加床。同一个病房住的宝宝,一般是同样的病症,病种差异大的是不允许住同一个房间的,而且还会考虑到这个房间之前出院的孩子是什么病症。


三、担心孩子输液后,抵抗力会变差。

前些年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病毒耐药性增加,经过这些年的纠正,“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是巨大的进步。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在吃药不好控制病情的情况下,输液还是必要的。据宝宝的主治医师说,现在抗生素用量已经少了很多,她刚上班的时候,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之类的病,一般住院十天到两周,现在则是四到七天,过了急性期,病情显著减轻并稳定了,就让孩子回家吃药自行恢复。

四、担心孩子太小,扎针太痛苦。

孩子太小,血管太细,扎针难度比较大。由于我家宝宝头上的血管离囟门太近,护士选择了扎在孩子小手上,当看到留置针比孩子的小手还大的时候,我是真的心疼。隔壁床的孩子扎的是头针,扎针和拔针的时候都哭的撕心裂肺,让我们这些当妈的人都忍不住掉眼泪。但是家长不能因为心疼孩子,就放弃合适的治疗方案。


至于要不要遵医嘱住院?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综合考虑。

一是考虑孩子的年龄。低月龄宝宝特别是小于三个月的宝宝,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就诊,婴儿太娇弱,病程发展较快,建议尽量遵医嘱。大于三个月的宝宝,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再结合宝宝的情况适当调整。

二是考虑孩子的抵抗力。不同的孩子,抵抗力不一样。同样的病症,抵抗力强的孩子,症状可能就比较轻微,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吃药抗一抗。抵抗力弱的孩子,症状可能就会比较严重,家长不能掉以轻心。

三是考虑孩子病程发展状况。如果感觉孩子症状比较轻,可以让医生开药,回家治疗。如果孩子用药后效果不明显,并且有加重的趋势,或者孩子出现发高烧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孩子久咳不愈,可考虑是否合并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宝,家长一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选择治疗方案,不过度治疗也不盲目自行用药。


欢迎关注帆米妈妈育儿经,一起分享育儿故事,交流育儿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