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怎麼治療,吃什麼藥?

欗的世界


帶狀皰疹是一種主要影響中老年人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引起帶狀皰疹的病原體叫做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沒錯,和引發水痘的是同一種病毒。

帶狀皰疹是我們體內潛伏的引起水痘的病毒的再次復發所導致的疾病。



在幼兒時期,當人體感染率這種病毒,就會得水痘,待水痘痊癒後,體內大部分的病毒被清除出去,但還有一少部分病毒寄存於脊髓背神經節或腦神經節中,處於不復制的潛伏狀態,而當人體的免疫力下降時,這部分病毒再次被激活,大量複製後進入延神經根分佈的皮區,形成帶狀皰疹。之所以高發於中老年人,也是由於這個時期人體的細胞免疫狀態出現下降的原因。

對於一般人群,在勞累、病毒感染等情況下也容易發生帶狀皰疹。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帶狀皰疹患者在兒童時期曾患水痘。

總體來說,體內的細胞免疫下降到一定的水平是帶狀皰疹發作的重要原因。

帶狀皰疹的典型症狀是單側發生的累及1~3個皮區的簇狀水皰,延神經分佈走行。典型皮損發作前一般有4天至兩週的前驅症狀,包括髮熱、相應區域的疼痛或者感覺異常。水皰約3天后可轉化為膿皰,7到10天結痂脫落,急性發作期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神經痛。其中眼部帶狀皰疹是最為危險的類型,可引起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等嚴重併發症。


帶狀皰疹的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療和糖皮質激素治療,主要目的是加快皰疹吸收、降低疼痛和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抗病毒常用藥物包括阿昔洛韋、泛昔洛韋等。雖然帶狀皰疹有自愈傾向,但對於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及發生部位在眼部的患者,抗病毒治療極為重要,早期、足量的抗病毒治療對於降低帶狀皰疹的嚴重程度和併發症的發生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帶狀皰疹比較常見的併發症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一般認為是由於急性發作期過後殘留的神經損害所致。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局部利多卡因凝膠和辣椒辣素軟膏等。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您好,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我是一名主管藥師,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有任何用藥方面的問題,請留言或者私信,必定回覆!!


帶狀皰疹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是有的患者會有嚴重的疼痛感,難以忍受。

帶狀皰疹的一般治療目標是緩解急性期的疼痛,限制皮損的擴散,縮短皮損持續時 間,預防或減輕PHN及其它急性或慢性併發症。


如果沒有危險因素,且是年輕力壯的成年人,一般可自愈,不需要治療,通常也沒有併發症。


如果是大於50歲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有惡性原發性疾病、顱神經受累(特別是眼帶狀皰疹和耳帶狀皰疹)、以及伴有嚴重的特應性皮炎或嚴重溼疹的患者,需要及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


抗病毒治療要儘早,一般是皮膚症狀出現後的48至72小時內開始。

常用抗病毒藥物

阿昔洛韋,伐昔洛韋和泛昔洛韋。這3種藥都是鳥嘌呤腺苷類似物,對病毒有特殊的親和力。其中,伐昔洛韋和泛昔洛韋只能口服。


在帶狀皰疹急性發作早期的治療中,系統應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可以抑制炎症過程,縮短急性疼痛的持續時間和皮損癒合時間,但對慢性疼痛(PHN)基本無效。

在沒有系統性抗病毒治療時不推薦單獨使用皮質激素。

治療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也是採用階梯治療方案,即使用的止痛藥物的止痛強度由弱至強。

1. 首選推薦的非甾體類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每日1.5-5g。布洛芬無效。

2. 與非甾體類止痛藥合用,如曲馬多,可待因。

3. 高效中樞阿片樣止痛藥,如丁丙諾啡叔丁啡,嗎啡等。


局部疼痛還可以使用利多卡因凝膠塗抹止痛,還有辣椒鹼外用軟膏等。


局部可以用3%硼酸溶液或冷水溼敷進行乾燥和消毒,每日數次,每次15-20 分鐘。水皰少時可塗爐甘石洗劑。晚些時候,可以外用聚維酮碘、呋喃西林、苯 扎氯銨溶液溼敷,去除結痂,預防繼發感染。


手打不易,請您動動手指 ,點擊關注。

有任何用藥方面的問題,請留言或者私信,必定回覆!!


仁心藥師


帶狀皰疹後遺症方 用過的都說好


快樂的採藥人


帶狀皰疹,究竟是什麼病?

帶狀皰疹是一種四季皆可發病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以冬春季常見,多見於成年人。

臨床表現成簇紅斑、水皰,沿一側周圍神經排列成帶狀,伴有明顯的神經痛(有些先發生神經痛後,數日才出現水皰,甚至一直不出現)。

民間對它的稱呼很多,如:纏腰火丹,纏腰龍,蛇纏腰,蜘蛛瘡等。

帶狀皰疹和水痘是什麼關係?

帶狀皰疹和水痘都是由同一種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皮膚感染。

初次感染此病毒,一般發生水痘或隱性感染,後者無明顯臨床症狀。

一旦身體受到某些刺激(如勞累,感冒,抵抗力下降等),潛伏在神經節內的病毒便會激發,引發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易感人群有哪些?

高齡、全身免疫力下降、慢性傳染病、外傷、燒傷、放射治療、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病、腫瘤等)、精神壓力大、過度勞累等的人易患帶狀皰疹。

女性發生帶狀皰疹風險高於男性。

帶狀皰疹會傳染嗎?

帶狀皰疹是有傳染性的,可讓沒得過水痘的人感染水痘,尤其是嬰幼兒、孕婦、免疫力低下人群,沒有出過水痘的人避免接觸患者。

帶狀皰疹的會死人嗎?

帶狀皰疹長滿一圈就會死人的,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帶狀皰疹呈單側發病主要是和病毒侵犯的神經有關,即使長滿一圈也不會死人,真正可能要人命的是遺留的神經痛或是患者的原發病。

帶狀皰疹會有後遺症嗎?

帶狀皰疹最常見的併發症就是神經痛,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發展成帶狀皰疹後遺症—神經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帶狀皰疹是否有後遺症與患者本人的體質、免疫功能、年齡以及是否及時治療等因素有關。

得了帶狀皰疹該注意什麼?

及時治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持局部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適當地隔離,避免接觸老人、兒童等免疫力較低的人。



湖南醫聊


帶狀皰疹,治療的方法主要有3種:針灸,放血,湯藥,如果皮膚起皰了,可以在皰上還有周圍塗上抗病毒的藥物。有的人皰疹沒起來的時候疼,有的人是正起泡的時候疼,最最可怕的是皰疹的後遺痛,有的疼痛可以持續半年,一年或者更長時間,非常痛苦。選擇針刺、湯藥、放血是上佳之選。

究竟什麼是帶狀皰疹?

蛇串瘡是一種在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因其皮膚上有紅斑水皰,累累如串珠,每多纏腰而發,故又名纏腰火丹,或稱火帶瘡,蛇丹。本病多發於春秋季節,以成年患者為多。

其特點是:常突然發生,集簇性水皰,排列成帶狀,沿一側周圍神經分佈區出現,伴有刺痛。大部分病人患病後很少復發,極少數患者有時可以再次發病。

帶狀皰疹是什麼怎麼得的?

主要是由於肝氣鬱結,久而化火妄動,脾經溼熱內蘊,外溢皮膚而生。

偶因兼感毒邪,以致溼熱火毒蘊積肌膚而成。

年老體弱者,常因血虛肝旺,溼熱毒盛,氣血凝滯,以致疼痛劇烈,日久才能消失。

總結就是由於“火”引起的,比如最近上點小火,在加上身體狀態不是很好就有可能得這個病。但不是說只要上火就得帶狀皰疹,那樣就太可怕了。每個人的經絡狀態不一樣,有的人上火眼疼,有的人是牙疼,有的人主要是臉上長火癤子,有的人是心煩失眠,有的人是面癱等等等等,主要是跟自己的特質有很大的關係。

<strong>

臨床上帶狀皰疹都有什麼表現?

發病時患部常有帶索狀皮膚刺痛,疼痛有的發生在皮疹出現之前;有的伴隨皮疹同時出現;有的產生在皮疹出現之後。

皮膚刺痛輕重不等,兒童患者疼痛輕微,年老體弱者疼痛劇烈,常擴大到皮損範圍之外,即使皮疹消失,尚可後遺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或伴有輕度發熱、疲乏無力、胃納不佳、苔薄黃、脈弦數等全身症狀。

皮損多先為帶片狀的紅色斑丘疹,很快即成為綠豆到黃豆大小的水泡,3~5個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聚集一處或數處,排列成帶狀,皰群之間間隔正常皮膚,皰液初透明,5~6天后轉為渾濁,重者有出血點,血皰或壞死。輕者無皮損,僅有刺痛,或稍有潮紅,沒有典型的水皰。皮疹常發生於身體一側,如腰脅部、胸部、顏面部、大腿內側等,一般不超過正中間。但發於面部者,病情較重,疼痛劇烈,甚至影響視力還有聽覺,應特別注意。病程2周左右,嚴重者可遷延日久,一般不會超過一個月。但是出現後遺痛持續時間長短就不好說了,但主要也是由於毒邪鬱積在皮內而致。預後不留瘢痕。

1)內治

(1)一般宜清肝火、利溼熱,用龍膽瀉肝湯加紫草、板藍根;

發於顏面者,加牛蒡子、野菊花;

發於腹部、下肢者,加蒼朮、黃柏(此時多有溼熱下注)。

若皮疹消退後,皮膚仍刺痛者,宜疏肝理氣,活血重鎮止痛,用逍遙散加丹參、珍珠母、牡蠣、磁石、延胡索。

(2)成藥驗方:症狀輕微者,用龍膽瀉肝丸9g(分吞)或苦膽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吞服;亦可用板藍根或大青葉30g,煎湯代茶。

2)外治

(1)初用玉露膏外敷:或外搽雙柏散、三黃洗劑、解毒洗劑、顛倒散洗劑,每日3次;亦可用草紙卷條蘸油燃後吹滅,煙燻患處;

(2)水皰破後,用青黛膏;有壞死者加摻九一丹外敷。

(3)若水皰不破,可用三稜針刺之,使皰液流出,以減輕脹痛。

3)針刺:帶狀皰疹最適合針刺治療,針灸主要靠圍刺截斷病邪,具體怎麼圍刺就要求助醫生,因為每個醫生的手法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其次就是放血,可以用三稜針在皮疹原始疹發點,就是最先出皰的地方,或者是最先出現疼痛的地方放血,具體放血方法這裡不再 論述。但是一定要針刺,一定要放血,效果很好的。

帶狀皰疹的預後怎麼樣?

這裡稍微說一下帶狀皰疹的預後。一般來說,年輕人,身體壯實的人得的皰疹,皰壁緊張,皰大的愛好;老年人,皰疹小並且成片,顏色紫紅,這樣的不愛好,也不好治。還有看皰疹表面,如果皰疹頂部是凹陷的,或者是皰疹下面的皮膚是內陷這樣的預後都不好,就是不愛好。或者是局部拔罐放血後,皮膚結痂乾燥的預後好,結痂溼潤的不愛好。另外正常情況下皰疹即使破了,流水痊癒後也是不留瘢痕的,一但有瘢痕說明感染了,因此治療的過程中可以把皰挑破,這樣可以減輕疼痛,同時也可以排火毒,但是一定要做好無菌操作,不要感染。

我要介紹的就是這些,希望對您能有幫助。


九行身-醫學碩士


首先帶狀皰疹俗稱“纏腰瘤”,尤其是以前醫學知識不發達,所以很多人認為腰間的帶狀皰疹相連後就成了不治之症,其實並不是的,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膚的感染性疾病,而且兒童發病後出現全身性的散在水痘疹。

帶狀皰疹病毒在人體內通過呼吸道粘膜進入人體血液內,這種病毒潛伏期較長,所以很多人出現症狀但是不見皰疹,由於這種病毒對於神經具有親和力,所以容易導致出現神經性的疼痛,而且神經疼痛部位會出現水痘,所以帶狀皰疹臨床症狀是很典型的。



帶狀皰疹初期會出現低熱、乏力納差、還會出現肋間神經疼痛、而且還皮膚逐漸出現紅疹,很快成水痘,主要是呈簇狀分佈,水痘泡液澄清、而且容易沿某一神經呈帶狀分佈,帶狀皰疹多發生於身體單側,通常皰疹不超過人體正中線,這種疾病主要是以神經性疼痛為主,疼痛比較劇烈。

帶狀皰疹的治療主要是以抗病毒治療為主,抗病毒藥物有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干擾素等藥物,通常足量應用1~2周就可以痊癒了,但是治療不徹底會遺留的疼痛症狀比較難治,通常是肌注維生素B12、維生素B1等營養神經及抑制疼痛的藥物,疼痛重者還可以服用一些美施康定、曲馬多或卡馬西平等藥物治療。但是止疼藥物應該適量服用,以免成癮。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帶狀皰疹又叫蛇串瘡,是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在腰部多見。表現為在皮膚上有一簇水泡,並分佈在神經的一側,伴有灼痛感。皰疹消失後,可遺留神經劇烈疼痛。故當發現局部不適,繼而出現皰疹,需要及時到醫院看,根據醫生的指示服藥。

當我們發現皮膚上出現了帶狀皰疹時,首先不要驚慌,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一般經過治療,都能起到良好效果。第一、要進行積極的抗病毒治療,我們可選用一些抗病毒藥物,以及營養神經的藥物,當我們出現神經痛時選用鎮痛的藥。我們可以用如阿昔洛韋,或者伐昔洛韋,療程一般都為為7-10日,用於治療病毒;另外可以服用維生素B1、維生素B12和甲鈷胺來營養神經;一線鎮痛的藥物多用加巴噴丁。

第二、嚴重的症狀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配合服用激素如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第三、也可以進行局部治療:當水泡過大未破,疼痛明顯,可採用火針治療,採用尖頭火針分批逐一刺破,使泡液流出,疼痛減輕會立竿見影;當皰疹面積大,泡已破,糜爛面大時,可用抗感染的藥膏如夫西地酸乳膏進行對症治療。 第四、在醫師的指導下配合口服中藥治療,效果也較好。

最後、在治療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與自己合作,尤其是在飲食上要留意,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蔥、姜、蒜等。此外,儘量多吃些水果和綠色蔬菜,如橙子、香蕉等。

本期答主:鄭明慧,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帶狀皰疹是由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激活引起的,多見於免疫力低下或者免疫缺陷的成年人。

帶狀皰疹最典型的表現是,被侵犯的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的皮膚疼痛,2到3天后開始出現皰疹。

所使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療、激素抗炎治療、神經阻滯治療、營養神經,或者止痛治療,等等。

由於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非常明顯,有時候嚴重影響人的工作和生活,給患者帶來非常大的不便。所以,減輕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是非常重要的。

止痛能夠改善患者的不適感,也可以在第一時間控制病情,預防皰疹痊癒後頑固性的神經痛的發生。

止痛的方法包括:用溼毛巾溼敷局部,可以配合使用一些止痛藥,比如說非甾體類的消炎藥,也可以使用鎮靜或者抗焦慮的藥物,如黛力新之類。

口服抗病毒藥物,可減輕急性出診期(出皰疹)的症狀及縮短病程,也可影響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以及免疫功能受損患者(如HIV感染者)、孕婦患者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概率。

抗病毒治療越早越好。最好能在症狀(皰疹)出現之前的前驅期,就開始進行抗病毒治療。如果在帶狀皰疹出現皮膚皰疹72小時之後,再抗病毒治療,可能沒有什麼效果。

抗病毒治療的藥物,包括阿昔洛韋、泛昔洛韋、伐昔洛韋等等,口服效果不亞於注射;要注意劑量的掌握以及用藥頻率的正確性,一般需要連用7~10天。

  • 激素類藥物

患者出現皰疹72小時後,可以考慮使用激素,能夠加快病情的恢復,並相應的減輕疼痛,緩解局部的炎症反應,但無法降低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生率。

很多人相信民間醫生使用的各種草藥、土方、秘方,龍醫生見過很多使用草藥外敷,導致嚴重感染的,或者引起疤痕形成的患者,算是治療的一些教訓吧。建議對那些號稱能夠輕鬆治癒的人,多提高警惕,以免上當受騙。

龍大夫的小結

帶狀皰疹病因明確,主要是對症的止痛以及抗病毒治療。出現皮損72小時後,可以考慮使用激素抗炎,以加快病情的恢復以及減輕疼痛。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一些抗抑鬱藥,或者局部注射止痛藥物的辦法來治療。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市面上治療帶狀皰疹的方法層出不窮,讓患者看的是眼花繚亂不知道如何選擇。有些患者塗抹藥物或者到一些小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結果是越治越重,得不償失治療帶狀皰疹應該要選擇科學的方法。

  傳統治療方法治療帶狀皰疹弊端多,患者選擇需謹慎

  1、藥物治療:內服抗生素、維生素等方式治療帶狀皰疹,不僅不能有效治好病情,反而還會給腎臟功能帶來負擔,形成藥肝。

  2、中藥治療:中藥治療時間長,藥效慢,只是緩解病情,無法有效治好帶狀皰疹,且需長期堅持治療。

  3、使用激素類產品:外用軟膏含有大量激素,使用時間過長容易形成激素依賴性,嚴重時甚至引起藥物依賴性。

  以上傳統治療方法治療帶狀皰疹時間長,見效慢,反覆性強,治標不治本,而且嚴重者還會引發其他併發症。患者若想治好帶狀皰疹,就要去專業的醫院進行治療,儘早接受治療,也不要盲目的嘗試偏方,一般偏方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很容易會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


北京京城皮膚高醫生


帶狀皰疹①由一種病毒(不是細菌)引起成人病毒性皮膚病(兒童期叫水痘)。單側神經痛(發疹前中後均可能)患處皮膚自覺灼熱/痛,觸之痛覺敏感。好發於肋間神經("排骨"處)、頸神經、三叉神經(在面部)、腰骶神經區。②治療:首先早期足量口服洛韋類抗病毒藥7天;其次對症口服止痛藥和營養神經藥(如B1、B12和甲鈷胺等),同時外用藥以乾燥收斂預防繼發感染為主。此病慎用激素(只在耳帶狀皰疹出現面癱、耳痛和外耳道皰疹三聯綜合徵中用療效肯定)。本病癒後可獲較持久的免疫少有再發,極少數患者在皮損消退後(4周左右)神經痛持續存在(主要原因沒有早期足量綜合治療)。我是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執業中藥師吳向民,點擊關注,讓我們一起分享有用的醫藥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