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红楼梦》里,贾府从一个百年基业的公卿世家,到最后轰然倒塌,完美印证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警句。

《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关于贾府衰败的原因,历来就众说纷纭。有说是经济的问题,入不敷出乃至无以为继;有的说是人的问题,子孙不肖后继无人。也有的说是政治倾轧,受忠顺亲王打击所致。但到底哪一种才算根源呢?

关于贾府因为经济的问题衰败,这只应该成为“果”,但绝对不能成为“因”。也就是说,贾府没有钱,只是家族衰败的结果,而并不是没钱才诱发贾府的衰败。

在原著里,贾府的日食用度之奢华,确实令人咋舌。而当家的王熙凤,也确实多次表示入不敷出。但为何只有到这个时候才有入不敷出之感呢?

《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贾府的世袭勋爵犹存,尽管从表面的收入来说,确实应有减少。但祖宗三代积蓄下来的“本钱”,也已经到了巅峰。那些田地物业,古玩细软等硬通货更是数不胜数,根本达不到衰败的地步。

贾府的后人,确实也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人物。从《红楼梦》当家人的“文字辈”来说,贾敬曾中进士,却早年出家修道;贾赦不学无术,为非作歹,连贾母这个母亲都看不上眼;贾政有点出息,肩负起整个家族的中兴之任,却才智平平还偏于迂腐,也不足以带领家族绝地重生。

当然,或许某种程度上说,贾府的衰败,确实是人的问题,但子孙不肖却也只是表象。贾府所有人,甚至和贾府同期连根的四大家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虚弱。

《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有人以为,虚弱或许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个人的性格,但何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都是虚弱呢?

我们从王家说起。王家虽然爵位逊于贾府,但王家出了个厉害人物王子腾,京营节度使、九省都检点,这可是实打实的一品大员啊。相比贾府的贾政,五品工部员外郎,王子腾算得上出类拔萃了。

而王子腾再厉害,在《红楼梦》里却有一个诡异的现象:从来没有正面和贾府发生过交集,甚至元春省亲时,王子腾这个舅舅也没有露面。这说明什么?

《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之所以王子腾不敢和贾府发生过密的交集,其实正是他表面强狠、内心虚弱的表现。

王子腾的虚弱,是忌惮皇帝对四大家族的关注。四大家族各自为政,才是皇帝最喜闻乐见的。一旦四大家族真的同气连枝,尤其是表面上都不加掩饰,必然会施以雷霆手段。届时,职位最高的王子腾必然首当其冲。

这也不得不佩服皇帝的平衡手段,贾家爵位高,这是虚的没有实职。王家爵位低,那就给点实权。这样大家都能彼此牵制,也就不会有尾大不掉之虞。

《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王子腾的虚弱,也就体现在亲情与权力实惠面前。至少,他选择了表面上和贾府貌合神离。即使自己的升迁还得靠元春这个外甥女暗中助力。

四大家族里的史家没落更早,唯有一个保龄侯虚职尚存。史家的虚弱,从史湘云这样的千金小姐尚需针线就可见一斑。

至于薛家,本身在四大家族里垫底,除了手里有钱之外,一向都是其它几家的依附。所以,薛家的虚弱,从薛姨妈进京选秀开始,到后来的金玉良缘,都是薛家骨子里的虚弱表现。

《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当然,贾府的衰败,主要还是自家人的问题。

前面说了,贾敬贾赦贾政等人,都已经不足为凭了。到了贾珍贾琏和贾宝玉这一代。他们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贾珍早早袭了宁国府的爵位,更是成了贾府的族长。如果贾珍有半点自强自立之心,也就不会在宁国府胡作非为了。

或许,贾珍也是看到了家族的不可持续,才选择做最后的狂欢,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你说他无耻也好,说他贪得无厌也罢。但都不开两个字:虚弱。内心的虚弱,对未来的迷惘,才表现得如此外强中干。

《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而贾琏又如何?虽然捐了一个同知的身份,也基本成了荣国府对外接待的面子人物。但贾琏内心的虚弱,还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使自己心爱的尤二姐和胎儿遭受不白之灾,贾琏也只能咬牙切齿地说几句狠话,转过头去还不得对王熙凤笑脸相迎?

或许贾琏所忌惮的,就是王熙凤娘家那个威风凛凛的九省都检点吧。在权力面前,贾琏的虚弱,让人一目了然。

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贾宝玉。表面上,贾宝玉是贾府最为博爱的人。但贾宝玉的博爱,只是对那些水做骨肉的年轻女子。待到她们垂垂老去之后,便成了李嬷嬷之类的“死鱼眼睛”。至于和他同性的男子,都是臭不可闻的。

《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贾宝玉最受长辈责罚,却又最受读者追捧的,就是他视功名如粪土的高雅出尘。但是,当贾宝玉说求功名的人为国贼禄蠹之时,是否有想到过,支撑他锦衣玉食生活的,正是他瞧不上眼的仕途经济?

以贾宝玉之聪慧,应该不会看不透这一点。之所以不愿凑仕途经济之路,无非就是对十载寒窗的恐惧。

当然,这种意识或许被表面上的多情所掩盖。但他内心深处,必然是虚弱无助之至。只是很长时间以来,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

《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待到一切都尘埃落定,贾府这棵大树岌岌可危之日,或许才愿意撕开那层厚厚的“遮羞布”。只是,此时再努力又如何?于是,唯有出家一条路可以走了。

这也就决定,贾宝玉一开始的厌恶名利,是内心虚弱、不愿承担的反应。后来的出家,更是内心虚弱,无法面对现实的结果。这份虚弱,是深入骨髓的,更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

《红楼梦》:虚弱,深入贾府的骨髓与灵魂

正因为这样,无论是同气连枝的王家、史家、薛家,还是贾府自家的儿女,几乎都逃不过这个魔咒。这样就决定了,贾府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虚弱之甚后、无可奈何的坠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