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黄池镇党员展现"硬核"好家风 让"小家"融入"大家"

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在牵动人心的时刻,当涂县黄池镇的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冲锋在一线。疫情面前,父子、夫妻、翁婿、祖孙都成了携手并肩的战友,一个个"小家",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展现出党员的"硬核"好家风。

上阵"父子兵"

劳动新村一期西大门是该小区最重要的出入口,这里24小时有人轮流值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负责轮流值守的是父子俩。"爸,我已经吃好早饭了,你快点回去吃个饭,休息一下吧。"90后党员张明提前过来接父亲的班。他的父亲张声宝也是一名党员,多年来积极支持配合村里各项工作。疫情爆发后,父子俩主动来到村部报名担任志愿者。村党组织给他们安排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守好小区西大门!从此,父子俩开始12小时轮班制,对出入人员做好登记和体温检测,对外来人员进行劝退。父子俩用实际行动彰显党性光辉,全力站好岗、守好门。

劳动村老庄路口卡点处,丁光福正在为出行采购的村民作登记、测体温;小区居家隔离户门口,丁创正在认真值守。这对父子,春节以来就没闲过。父亲丁光福是劳动村党总支委员,一直奋战在一线;儿子丁创在蔬菜产销合作社上班,主动请缨上一线。这十多天的时间,父子俩都没见过几次面。对他们来说,与家人团聚相比,坚守岗位,更重要!

携手"夫妻档"

殷村村西庄组大埂路口,有一对年轻夫妇,正在给附近群众发放宣传单。大埂上风很大,他们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坚守着岗位。丈夫翟宏兵是一名无职党员,1月27日,他主动请战,每天坚持在路口值守8小时以上;妻子郑慧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先后以个人名义和美容店名义分别向武汉市慈善总会共计捐款2000元,并于2月1日参与到丈夫的执勤工作中。

劳动新村二期路口卡点,被二期居民赞誉为"夫妻点"。羿守华、王忠芳这对党员夫妇,是这个卡点的守护者,他们采取12小时轮班制,一个看守白天,一个看守黑夜。他们每天交接班两次,已经连续多日没机会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了。

全家"总动员"

祝荣娟是劳动新村的一名普通群众。她的父亲祝才龙是劳动村党总支书记,负责全面指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忙得顾不上家里;她的丈夫许华云是殷村村民兵营长,负责黄乌路主干道卡口值守工作,并负责为执勤人员发放物资。父亲和丈夫都是党员,祝荣娟深受感触,她将孩子交给家中老人安顿好,于年初二参加村疫情防控宣传队,并加班参与到小区住户摸排工作中。与父亲和丈夫并肩作战,她感觉这是一种崇高的荣誉。

福光村双桥组的三个卡点,由祖孙三代党员分别值守。爷爷王承茂,已年近80高龄,疫情来临,他不畏艰险,毅然加入志愿者队伍;父亲王一根,是党员,也是致富带头人,疫情面前,他冲锋一线,用坚守为村民换平安;女儿王慧,从小在党员家庭中长大,深受熏陶,主动加入防疫队伍,延续家庭优良传统。"疫情一日不解除,我们一日不松懈。"这是祖孙仨共同的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