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尿酸高吗?

渔夫155102035


如果每天服用一片(100mg)阿司匹林来防治冠心病,那么确实有小部分人尿酸会升高,那么是不是尿酸升高了就不可以再吃阿司匹林了呢?不能这么绝对,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尿酸高吗?

这个要看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如300mg)以前被用于止痛抗炎,现在用的很少了,因为对胃的刺激比较大,又有了新的副反应更小的药物(如布洛芬)来替代。要知道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是促进尿酸排泄的,也就是会降低血尿酸水平。

现在阿司匹林主要的用途就是服用小剂量(100mg)用于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效果很好。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除了在肝脏代谢的,有很小一部分(10%)会游离到肾脏,促进尿酸的重吸收,也就是减少了尿酸的排泄,从而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



汪医生特别提醒: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尿酸升高的幅度非常小,与阿司匹林在防治冠心病方面发挥的作用相比不值一提,因此不能因为它有这样的副反应而停用阿司匹林。如果痛风患者又有心血管疾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主要措施还是减少嘌呤的摄入(如动物内脏和肉汤)以及促进尿酸的排泄(排尿酸药物),同时多喝水多排尿,以增加尿酸的排出。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汪医生小课堂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但细心的患者发现阿司匹林的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写道:低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尿酸的消除.可诱发痛风。那是不是服用阿司匹林就会引起尿酸升高,诱发痛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就不能应用阿司匹林作为一、二级预防了吗?回答这个问题还比较复杂,听我慢慢道来。


阿司匹林最早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成人剂量一般在300mg以上。由于其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现在已被其他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所替代,目前很少应用。但后来发现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的作用,现主要用于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的药物治疗方面,应考虑阿司匹林对血尿酸的影响。阿司匹林对于尿酸代谢的影响具有剂量特异性(即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尿酸影响不同):

(1)大剂量阿司匹林(>3g/d)可明显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

(2)中等剂量阿司匹林(<1~2g/d)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从而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3)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d)能够减少尿酸的消除,轻度升高血尿酸。


但考虑到75~325 mg/d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相关的心、脑血管获益,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不建议停用,建议碱化尿液、多饮水,同时监测血尿酸水平。另外,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阿托伐他汀具有较弱的降尿酸作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可优先使用,可部分抵消阿司匹林引起的轻度升高血尿酸的作用。


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

1导致尿酸升高的药物:

阿司匹林(<2g/d)、噻嗪类利尿剂、吡嗪酰胺、环孢素A、细胞毒药物、左旋多巴、果糖、襻利尿剂、乙胺丁醇、他克莫司、烟酸、甲氧氟烷。


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醋酸己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C、尿苷、甲氯芬那酸、酚红、苯基丁氮酮、丙磺舒、射线造影剂、阿司匹林(>2g/d)、磺吡酮、糖皮质激素、愈创木酚甘油醚、格隆溴铵、降脂酰胺、氯沙坦、降钙素、利血平、枸橼酸、双香豆素、二氟尼柳、雌激素、非诺贝特、氯苯唑胺。


刘药师话用药


有可能的。

阿司匹林、氢氯噻嗪等药物都有可能引起尿酸升高,与减少肾小管尿酸排泄有关。

要不要停用阿司匹林呢?这要视情况而定。

如果仅仅是尿酸偏高,建议不停阿司匹林。通过调整饮食来降低尿酸,尽量不吃高嘌呤食物,多喝水,不饮酒。

如果尿酸升高较多,而且确实是阿司匹林引起的,有两种办法。

1.建议停用阿司匹林,改为氯吡格雷替代。氯吡格雷不影响尿酸,抗血小板疗效确切,但费用明显高于阿司匹林。

2.也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同时,服用降尿酸药物。因为阿司匹林引起尿酸升高,是减少了尿酸的排泄所致,因此建议选择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但有结石的患者禁用,也可以服用非布司他。

以上两种办法,徐医生个人建议选择第一种办法。因为降尿酸的药也不便宜,而且降尿酸药物本身也有其它的副作用。

综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引起尿酸升高,是否停用阿司匹林看尿酸升高程度而定。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作为心血管医生,最熟悉的药物,莫过于阿司匹林,因为几乎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必须使用阿司匹林。

那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关于阿司匹林的问题,阿司匹林除了可能会引起出血外,还可能会引起尿酸升高。

100年前,人们发明阿司匹林,主要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成人剂量一般在300mg以上。

由于其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目前很少应用。

后来人们发现了小剂量阿司匹林更伟大的作用: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也就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血管血管疾病的发生。

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影响不同:

1、大剂量阿司匹林:>300mg/天,可明显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

2、中等剂量阿司匹林:<1~200mg/天,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从而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3、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天,轻度升高血尿酸。

<strong>

作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常规使用100mg的阿司匹林,即小剂量阿司匹林。

所以,小剂量阿司匹林确实会导致尿酸升高,但是不是因为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尿酸升高,就不可以吃阿司匹林了呢?

这还是要回到服用所有药物的原则:必要性!

如果非常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即已有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发作的情况,不管血尿酸是否偏高,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的问题。因为阿司匹林给患者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可能造成的尿酸升高的危害。



当然我们需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如果出现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甚至引发痛风的情况,可以考虑碱化尿液、多饮水来降低尿酸的升高,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降尿酸的药物,如果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导致的副作用,可以考虑更换其它抗血小板药物,比如氯吡格雷。

<strong>

但对于有必要抗血小板的疾病来说,阿司匹林仍是首选!

<strong>


心血管王医生


随着大家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人们对于疾病和药物的认识越来越趋于理性化、科学化。最简单的就是服药之前看一看说明书,或者就医之前百度一下。这对帮助大家认识疾病确实是有的,但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很多时候,由于大家理解的知识不够全面,甚至因为一些临床少见的问题,而耽误了正规的治疗,因噎废食的事情,现在多的不得了。

回到问题中来,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常用药,对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对于那些高危患者,更是价值非常大,不能随意停用。

诚然,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确实会影响尿酸的代谢,使血尿酸水平增高,甚至诱发痛风的发作。但是,能因为担心这个,就停服阿司匹林吗?当然不能。因为,一,阿司匹林只会引起很小一部分患者引起血尿酸升高。第二,如果引起轻度的尿酸水平增高,可以通过饮食加以调节,如多饮水多排尿,少摄入动物内脏等。三,如果升高明显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四,如果确实升高太明显,甚至诱发痛风发作,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改为服用氯吡格雷。

再次强调,发生服用阿司匹林发生血尿酸升高,比较少见,不能因为担心血尿酸升高,而不使用阿司匹林。


张之瀛大夫


作为一个科研人,我喜欢用数据回答问题!

阿司匹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的影响及其预防

小剂量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已成不争的事实。以往人们一直只关注其出血和胃肠道副作用,而有关其对老年人血尿酸的影响较少关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曾发表一篇临床论文,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的影响及别嘌醇的预防作用。医生将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02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降压治疗,治疗组加用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半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尿酸变化。此后,治疗组再加用别嘌醇片,半年后再次观察上述指标。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试验开始时的基础资料如下表所示,血尿酸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

然而,如表2所示治疗组应用阿司匹林半年后,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加用别嘌醇治疗半年后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其他生化指标始终无明显差异。

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增高,因此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尿酸的变化,升高者应该给别嘌醇等降尿酸药作治疗或预防

阿司匹林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已成为共识,中国高血防治指南指出,对有心脏事件既往史或心血管高危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能够使严重血管事件联合终点发生率降低约1/4,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减低1/3,非致死性卒中的危险减低1/4,血管事件死亡率减低1/6。但在临床实践中往往也发现,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老年患者也存在痛风性关节炎增多现象,这些可能与应用阿司匹林后所致的血尿酸升高有关,因为理论上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从而造成尿酸的升高,而且高血压本身会引起肾微血管硬化,肾脏局部缺血缺氧损害肾小管排泄尿酸的功能。此外也有不少文献报道高血压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又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这类患者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临床上可以对高尿酸患者应用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作干预,本文结果提示联合应用可抵消阿司匹林升高血尿酸的副作用,同时未见影响降压效果和造成其他出血及胃肠道反应的增多现象,提示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尿酸的变化,升高者应该给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作治疗或预防。此外,如经济条件许可,也可以咨询医生换用氯吡格雷(波立维)等没有升尿酸副作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服用。


参考文献

[1]杨美玲,赵青,蔡尚郎,于艳飞.血清尿酸对CHD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及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8,27(5):557-560.

[2]尿酸高能吃阿司匹林吗?.医药食疗保健,2014(7):26-26.

[3]陈以初,陈劲松,林海云,吴耀辉.阿司匹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的影响及其预防.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9):3071-3072.


子乐健康科普


段医生答疑在线🚀阿司匹林和尿酸的关系🚀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血尿酸升高。阿司匹林和尿酸的关系:①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会减少尿酸的排泄,使尿酸升高,增加痛风的发生果复发的风险。②阿司匹林会减弱促尿酸排泄的抗痛风药的作用,如丙磺舒、苯磺唑酮。



阿司匹林会减少尿酸的排泄,使尿酸升高:

阿司匹林和尿酸都是通过肾脏的肾小管排泄出体外,两者会相互竞争。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抑制尿酸排泄,导致高尿酸血症,诱发或者加重痛风,这属于继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阿司匹林会减弱促进尿酸排泄药物的作用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药物之一:促进尿酸排泄,如丙磺舒、苯磺唑酮。阿司匹林会减弱这些药物的作用,使尿酸排泄减少。



所以,为了预防痛风发生,阿司匹林的正确的做法:

(1)没有痛风或者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可以正常服用阿司匹林。

(2)高尿酸血症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痛风或者高尿酸血症患者,也得降尿酸。对于同时有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①治疗痛风的药物,尽量选择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②定期检查尿酸,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段医生特别提醒:

(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不是服用阿司匹林的禁忌症。应该权衡利弊后决定。

(2)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2g)即可引起尿酸的升高。


(3)阿司匹林还具有镇痛作用,但是不能用于痛风患者。痛风患者可以选择吲哚美辛、布洛芬、艾托考昔等。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首先肯定的说,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会造成血尿酸升高。

有很多患者通过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虽然这个方案是具有一定有效性的,但是也存在其副作用。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能够使脑梗死、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得到降低,但长期服用,会对患者的肾小管的排泄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血尿酸含量增加,甚至引发痛风。

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由于血清乳酸水平较高,肾脏的尿酸清除下降,本身就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加之阿司匹林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同时影响肾小球滤过率,从而使血尿酸升高。

尤其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阿司匹林对血尿酸的这种作用尤其明显,可使其指标持续的升高,所以对于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尿酸及肾功能,避免出现痛风。

为了预防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长期应用致高尿酸血症的副作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一旦发现血尿酸出现了异常,可以通过服用一定剂量的抑制尿酸合成药物别嘌呤,使其血尿酸得到相应的平衡。


咚咯隆咚


服用阿司匹林会不会引起尿酸高?这个问题不如这么表述更为恰当,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影响人体内的尿酸代谢,高尿酸患者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时,应定期监测尿酸值。

很多中老年人都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剂,服用这个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在于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日常服用,能够有效的抵抗人体内血小板的凝集,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出现血栓的风险。

那么阿司匹林为什么又和尿酸扯上关系了呢?简单说一下阿司匹林这个药物,阿司匹林是20世纪初拜尔公司开发上市的解热镇痛药物,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现在除了解热镇痛外,低剂量用药,对抗血小板凝集,也成了阿司匹林的适应症之一。但实际上在阿司匹林上市以前,往前追溯,阿司匹林的历史还要久远的多。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医生的鼻祖,希波克拉底就用白柳树树皮中提取出的一种苦味的粉末为病人缓解疼痛、发热等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苦味的粉末就是阿司匹林的前身——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经过结构修饰的水杨酸——对乙酰水杨酸。

由于阿司匹林的酸性性质,已经代谢途径与尿酸类似,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对人体内的尿酸代谢产生竞争性的抑制,从而导致尿酸升高的问题出现。

但是不是因为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尿酸升高,就不可以吃阿司匹林了呢?当然不是,首先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来说,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对于身体的获益,远比阿司匹林对于血尿酸的代谢影响大的多,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即已有心血管疾病预防心血管疾病发作)的情况,不管血尿酸是否偏高,还请遵医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的问题。同时也要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如果出现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甚至引发痛风的情况,可以考虑更换其他抗凝药物,如氯吡格雷等。

另外,对于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朋友来说,阿司匹林对于血尿酸的升高水平并不显著,也不一定会发生,在这里提醒本身尿酸偏高朋友,长期服药期间,每3~6个月检查一次血尿酸即可,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因担心血尿酸升高问题而停止服药。这才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李药师谈健康


  高尿酸痛风属于基础代谢性疾病,由于身体对尿酸的代谢能力降低,导致了尿酸在体内的浓度升高,高出正常值的情况下,就形成了高尿酸。尿酸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一旦在血浆中多余的尿酸析出结晶,沉积于关节或肾脏,就会形成痛风。因此,为了避免尿酸进一步升高,一般都要减少生活中影响尿酸排泄的因素,而服用阿司匹林就是影响尿酸排泄的因素之一。这就是尿酸高痛风病人要慎服阿司匹林的原因,但请注意,这也是只是可能情况,而不是服用阿司匹林一定会使尿酸升高或导致痛风。

  阿司匹林,化学名为对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酸性的药物。水杨酸的代谢,会竞争性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确实对血尿酸会有一些影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可能会导致尿酸进一步升高,甚至诱发痛风发作。对于高尿酸痛风患者,其实要考虑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用阿司匹林,而是需不需要用阿司匹林。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特别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患者,需要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疗法来预防血栓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应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即使尿酸高,有痛风发作史,在服药期间,多注意监测尿酸值即可。

  那么,如何控制尿酸过高?

  人体尿酸主要有两个方面,饮食代谢的生成是主要来源,因此患者可以控制饮食的摄入。生活中,禁忌高嘌呤食物,不吃酸性食物,多吃碱性食物、利尿食物,可以中和体内尿酸盐,加快尿液的排泄,带出尿酸。

  应避食用动物内脏、骨髓、海鲜、肉类、豌豆、菠菜等高嘌呤食物,多食用水果、蔬菜、牛奶等。

  2,促进尿酸的排泄:

  促进尿酸排泄也可以从饮食入手,也就是多吃碱性和利尿性食物,同时可以服用秋水仙碱片、别嘌醇片等药物,起到排泄尿酸的作用。另外,还要适当多喝水,以利于血尿酸从肾脏排出。

  3,溶解体内的尿酸盐结晶:

  长期的尿酸值偏高,会在人体关节部位出现一些肿胀晶体,引起关节变形,此时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离子,在特点的环境下,达到溶解尿酸盐的作用。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