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譯學習與實踐訓練的方法

口譯訓練是非常艱苦而充滿競爭的過程,學員要挑戰自己的極限,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保持牢不可破的自信。

譯員必須學會如何待人接物,協調關係,化解矛盾,才能真正適應複雜多變的社會生態。

譯員需要具備相當豐富的百科知識,能夠迅速的適應不同專業的翻譯任務。

譯員必須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關注社會的新事物,新現象,要做有心人,善於利用各種機緣增加自己的知識。

口譯訓練的確需要一點天分,但更需要志向和不懈的努力。

口譯學習與實踐訓練的方法

翻譯訓練可採取“診斷——糾正——評估”的循環程序。

1.分析翻譯學習或專門測試中暴露的問題,診斷自己在語言學習中的薄弱環節。

2.結合自我創意和專家指導,針對語言問題制定強化練習方案。

3.定期總結學習方案,進展情況及時調整,練習方案如此不斷循環往復。

以下是一些訓練的方法,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形成個人創意。

一,語音質量

1.保證發音標準,咬字清楚,斷句得當,嗓音自然,音量充分。

2.要敏銳的知曉各個語音要素的異同。

3.語音問題可以從自己的發音中分析出來,包括朗讀文章,及對話和口譯訓練。

4.口譯學學員要養成自己錄音的習慣,即可以自己審聽錄音,也可以請外國朋友或中國老師幫助分析。

5.練習語音最簡單的方法是大聲朗讀背誦一些名篇。自發性的講話非常重要。

做一些跟讀模仿練習(shadowing)。一邊聽外語,一邊用原文重複,聽說之間保持1~2秒的時間差。這個練習非常簡單,如堅持一段時間對一部分人能夠產生相當顯著效果,但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 選擇恰當的模仿對象。

在美式或英式發音中作出選擇,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選擇模仿對象,尤其注意性別匹配。

2. 跟讀模仿要堅持較長時間才會顯效果,要有一定毅力和恆心。

3.根據評估結果,學習內容和方法都要進行適當調整,發音問題有所改善後可以轉移到其他問題上。

口譯學習與實踐訓練的方法

二,詞彙語法

1.提高外語語法的實際應用水平尤其重要。

2.讓必須詞彙保持一個良好的激活水平。報紙《economist》, 人民日報。

每一個人都需要通過一段時間摸索,才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3.在語言學習中不能滿足於表面的理解,而要把握語言之間相互關係,並以此切入,點探尋不同文化生成的異同,可以研究詞源演化,內涵意義,使用方法。

4.譯員要使用原版工具書。

5.語言詞彙練習應當與交流技巧練習相結合,可放在鮮活語言環境中。

6.要重視中文水平的提高,可以修讀一些古代詩文,現代漢語,歷史文化等課程。

三,語言思維

1.首先,形成一種意識,在語言理解過程中關注語句之間的關係,抓住關鍵事件的總體框架。其次,在語言表達過程中保持語句之間前後邏輯連貫,形成清晰明確的思維脈絡。

2.語言思維的訓練可以與語言理解及語言表達訓練相結合,具體方法如下。

對大部分學生而言,經過三四年的專業外語訓練,完全聽懂常數的外語新聞,廣播,並非易事。從表面上看,這是聽覺分辨的問題,但事實上其中語言思維因素可能更為重要。

我們可以改變一下練習聽力理解的方式,把注意的焦點從詞彙的聽辨轉移到思維組織上來。

新聞錄音最好是整條播放,如果第1遍有問題,則應當完整的重複,先勿逐字逐句地播放。

在聽的過程中可以忘記具體聽到什麼詞,但要快速思考聽到什麼事,我們可按照5w原則確定新聞事件的總體框架。

策略“自上而下”,“抓大放小”。

推薦利用意義複述的方法,進行深入的聽力理解訓練,適當採用視譯強化有效傳達意義的能力。

聽力理解是一個聽者積極組織,主動整合的過程,語言思維發揮非常有效作用。有志從事口譯工作的人士,一定要具備足夠的好奇心和鑽研精神,做一個有心人,努力與社會各階層人士交往,在學習中兼顧廣度和深度,對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探討。

對於本國文化的學習,同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必然應對生活各個方面政治經濟文化,國家的歷史地理傳統等有一個全面瞭解跟蹤每天發生的重大事件,對於自己工作相關的重點領域,應朝更加專業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