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的皇權一直都比較穩固,沒像其它朝代一樣出現大權旁落?

十早韋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康乾時期也是皇權統治的巔峰時期,而且清朝的皇權也比較穩固,一直到咸豐時期皇帝都能夠掌握實權,沒有像其它朝代那樣旁落到外戚或是權臣之手,那麼其中究竟有什麼原因呢?

首先是清朝加強了中央集權,努爾哈赤時期,後金還只是個部落聯盟式的汗國,皇太極剛剛登基的時候還是四大貝勒同理朝政,一直到順治皇帝入關親政之後,皇帝才真正手握生殺大權,得益的是當時努爾哈赤留有遺命:後宮不得干政。所以縱使孝莊皇后輔佐過兩代帝王,但是她並沒有像慈禧那樣垂簾聽政。

覬覦皇權的幾大勢力,不外乎外戚與權臣,後宮不得干政,外戚自然就厲害不起來,剩下的就是權臣了。

有清一朝的權臣有兩種,一種是像鰲拜那樣囂張跋扈的,另外一種就是像和珅那樣權傾朝野的,但是不管清朝的權臣如何厲害,他們沒有真正的手握兵權,這得益於明朝時期文官對武將的壓制,用兵備道控制軍隊的後勤,所以清朝沒有造反的權臣,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軍隊。

當然,清代入關之後的十位皇帝,後面三位是沒有掌握實權的,因為在他們的頭上有道難以逾越的身影,那道身影叫做慈禧。


飛凡看歷史


因為清朝是對權利的內外各方制衡做的最好的王朝,同時也是中央皇帝集權做的最成功的的王朝。

縱觀歷史其他朝代,導致大權旁落的勢力主要有:宗室外戚、宦官、朋黨。

有清一代,這幾大勢力都被限制的很好,因此沒有出現皇權旁落的現象。

對宗室外戚的限制

滿清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王朝初立時非常依賴宗室外戚的勢力,可以說宗室外戚是滿清皇權旁落的最大危險。

但是自康熙以來,就開始逐步限制宗室的權利。

康熙通過設立“南書房”,逐步擺脫“親王議政”制度;雍正開創軍機處,直接將內閣變成了私人秘書;

乾隆皇帝更是乾綱獨斷,把任何皇族人物都排除權利核心之外,形成了親王宗室不入軍機處的潛規則,這一制度到慈禧時才被打破。

對宦官的限制

自古以來,宦官太監是最容易破壞政治秩序的群體,漢、唐、明都深受其害,滿清成立之初,就以史為鑑,時時防範太監干預朝政。

順治皇帝一進京,就頒佈了嚴禁太監干政的鐵牌三塊,分別設立在內務府、刑慎司和交泰殿。

<strong>


清代皇帝很好的執行了這項制度,即便後來的李蓮英,也只是慈禧的奴才和發聲筒,翻不起大風浪。

所以終清一代,一個能夠干預朝政的大太監都沒有出現。

對朋黨的限制

官僚集團往往是封建王朝最大的敵人,他們擅長鑽制度政策的漏洞,佔皇帝便宜,為親人朋友謀取利益。

滿清深刻吸取明朝亡於黨爭的教訓,將權利牢牢的抓在自己手裡,並通過宗室貴族來牽制文官集團,而在宗室內部和文官集團內部都互相牽制,通過完善的權力制衡系統,有效的避免朋黨帶來的危害。

滿清是外來政權,一直以來都有危機感,滿清的統治者們時時提防社稷傾倒,大權旁落,因此也勤政治國,對權利不敢有絲毫放鬆。


飛馬觀世界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清朝統治者滿族是起於東北的一個新興族群。為了爭奪天下,對中原王朝的興衰有深入地探究,發現中原王朝王綱不振有四大原因:一是皇帝怠政,二是皇室內訌,三是外戚干政,四是宦官擅權。清室對此四個方面均釆取了有力的防範措施。

第一,清室皇帝都比較勤政。特別是康雍乾嘉四朝,基本都能做到勤於政務,深夜讀書學習,批閱奏章,早晨臨朝聽政,從不懈怠。大事皇綱獨斷,不輕易委予他人;第二,清室雖然在皇位繼承上也內鬥不斷,但並未釀成大禍,這與皇室對宗室的嚴密控制有關。清朝雖然也封近親宗室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但這些封爵只有俸祿,沒有領地,更沒有軍備,所以掀不起大浪;第三,清室對外戚控制更嚴,外戚只享有一定的經濟特權,但從未出現過外戚獨擅朝綱的情況;第四,清室的閹人在宮內只有侍奉灑掃之職,沒有干政議政之權,如有干政者,一律處予嚴刑。像為清室服務的江蘇杭三織造,在明朝室全為宦官把持,而清朝從不用宦官,而是用內務府包衣奴才。在清朝也未有派宦官監軍等事。即使清末的大宦官李蓮英也沒有多少實際權力,也算小心翼翼,不敢幹預朝政。正是這些措施的得力,所以清室皇權一直比較穩固。但是,也正因如此,清室一直比較保守,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不願接受現代文明,終於腐朽沒落,國破家亡。


陳老師224723857


為什麼清朝的皇權一直都比較穩固,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我們一起細細的探究一下。

01 完善宦官制度

清朝雖然是承襲了明朝的制度,但在太監問題上,由於汲取了前者的教訓,因此清朝統治者實際上對太監心生厭惡。所以制定了十分完善的規章制度去約束太監,限制太監的言行,令太監徹底成為皇家的奴才。而且清朝的歷代皇帝都將約束太監的規章制度世代傳襲,使得太監失去了干預朝政的機會,所以終清一朝,也就沒有出現過太監干政、太監誤國的情況。

而清朝完善的宦官制度也並非一日之功,它也是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逐漸完善的。清初入關時,由於太監的人數激增,為了方便管理,順治帝設立了十三衙門,與此同時,順治帝也頒佈了許多法令限制太監的行動:

“凡系內員,非奉差遣,不許擅出皇城;職事之外,不許干涉一事,不許招引外人,不許結交外官,不許使弟侄親戚暗相交結,不許假弟侄等人名字置買田屋,因而把持官府,擾害人民。”

並且在順治十二年制下嚴令:“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囑託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劣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

在康熙即位後,他則對宦官制度進行進一步完善,他罷黜十三衙門,恢復了內務府。並且設立敬事房,康熙六十一年下旨:“設敬事房五品總管一名、五品太監三名、六品太監二名。”至此,清朝太監才正式被授予官職,只不過最高也只有五品,康熙通過降低宦官的品級從而很好的打壓了太監勢力。

02 設立軍機處:加強了君主集權

軍機處的設立是清代中央權力機構的重大改革,軍機處無專官,所謂的軍機大臣、軍機章京其實都是以原官兼職。

而且,軍機大臣既無品級,也無俸祿,軍機大臣之任命也沒有制度上的規定可供遵循,完全是出於皇帝的意願安排,一切都是皇帝臨時交辦的,所以軍機處自建立起,只是奉旨辦事的機構,因此軍機大臣並不能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興風作浪。

03 完善的王爺制度

在清朝的王爺,他們的日子要比明朝的王爺苦多了。因為清朝的王爺們不僅被嚴格限制在京城,而且其爵位也是一代降一等,如果後世子孫沒有為朝廷立過什麼功勞,最終只會被降為平民。

清朝只有12個鐵帽子王不受限制,可以世襲罔替,因此滿清統治者根本不必擔心王爺們會興風作浪。

以上就是清朝的皇權為什麼一直比較穩固的原因。


漁公子讀史


1.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 由於歷史的侷限性及民族自身的狹隘性,清政權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首崇滿洲”的原則。清初,中央機構大體採用明朝制度,設內閣,置六部。但最高的決策和中樞機構是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內閣,前者的權力凌駕於內閣、六部之上,它全部由滿洲貴族和八旗首腦組成,漢人不得參與。 這種早期的氏族貴族合議制度,早在入關前就已確立,入關後依然保存。凡軍國大事均由議政王大臣共同裁定,這就是人們通稱的“國議”。而順治十五年(1658年)仿照明制改內三院為內閣,在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和文淵閣、體仁閣、東閣設大學士和協辦大學士(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 清朝內閣的權力和地位遠不如明代內閣那樣高,只輔助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負責票擬諭旨,批答奏章等,並不具有實際的決策權力,僅僅是名義上的決策機關,屈尊於“國議”之下。這種政治體制,使權力分散於諸王公貴族中,隨著入關後形勢的變化與發展,專制集權趨勢的日益加強,它越來越成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障礙。

2.南書房 為了適應統一事業的完成和君主集權政治的需要,康熙帝親政後,在宮內設南書房,挑選翰林院學士入值。當值的翰林院學士除陪同皇帝讀書寫字外,也參與機密,替皇帝草擬諭旨,實際上成為皇帝的機要秘書班子。從此,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削弱。 康熙帝把中樞權力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三者互相制約,最後集權於皇帝手中。

3.軍機處 為了加強皇權,雍正時設軍機處,由皇帝挑選親信的滿漢官員充任軍機大臣。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受筆錄,然後負責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去執行。 這樣,地方軍政首腦實際上也直接聽從皇帝指揮。軍機處的設立,取代了南書房,使內閣職權進一步縮小,更使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到乾隆時,議政王大臣會議撤消。國家一切政務,均由皇帝一人獨斷朝綱。軍機處的設置,標誌著我國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


天清日晏2013


在元朝大一統天下後,儒家學者已經在華夷之辨的問題上做了變通。夷狄之人入中國則中國之,夷狄之君行漢法則為中國之君,所以,清朝入關底定天下後,士大夫階層就出現了分化,有一部分士大夫選擇與新政權合作,這使得清王朝能夠快速穩定政治局面。

其實清王朝心裡也是沒底的,他們人太少,所以就只敢守著軍事要衝。他們進關時,沿著山海關一路到京師,都設置了滿清軍營。定都北京的考量之一,就是一旦出現不可控制的景象,他們就要跑回去關外。

(清王朝居重馭輕)

可是滿清運氣的地方就在於,經過明朝末年的大折騰,幾乎所有的人都厭惡了沒完沒了的民變、剿匪的戰爭,人心思定。原來因為吃不飽飯鬧革命的流民也被消耗的差不多,吃飯的問題因為人死的太多而得到了解決。活著的人既然能夠吃飽飯,也就沒想著再去搞事情了。明朝的王爺們當年也沒有少禍害老百姓,至於在那個識字率很低的時代要求老百姓有家國之念,從而憤起反清復明有些要求過高了。

雖然清王朝的剃髮易服引發了漢民族的大規模的反抗,一直持續了20多年,但是缺少了統一組織協調的抵抗最終被清王朝各個擊破。這次反抗起義的失敗造成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他使得那些有著家國執念的士大夫階層被屠殺一空。最後那些倖存的抗清義士歸隱山林,為了給後世子孫留下這段慷慨悲歌的歷史,著書立說,發出了“亡天下”之問。

(清初的亡國與亡天下之問)

可與此同時,已經歸化到清王朝的統治秩序裡的儒家士大夫,他們開始尋找他們存在的法理依據。他們經歷過慘痛的明末歷史,認為社會秩序的穩定是至道。他們把穩定看的高於一切,任何妨礙到穩定的因素,都使得他們又看到了明末的景象。所以,他們從儒家理學理論上強調正統,把歷史上的其他儒家學派都排斥為異端。為了避免明朝時的文官集團利用道統與皇權博弈,最終導致國家行政力量崩潰,他們選擇了把道統也給放棄了。

這樣一來,清王朝依靠軍事力量的威脅和恐嚇,竟然取得了歷朝歷代皇帝都希望得到的“道統”和“正統”集於一身的地位,清朝的君主專制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清王朝甚至沒有做什麼工作,就收穫了漢人社會的投誠,說他們坐享其成也絲毫不為過。

這樣一來,清王朝之前預計的最壞的情況,被漢人統一組織起來的力量趕出山海關的威脅沒有了,他們的軍事殖民政權在漢地民眾希望得到穩定的秩序的期望裡得到了最大的容忍度。他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應對內部的威脅。

(求做奴隸而不可得的時代)

滿清人數畢竟是少,以劫後餘生仍然數量龐大的漢地民眾來養活還是綽綽有餘的。正因為他們有這樣的共同利益,所以滿清貴族都不自覺的在巨大的利益和共同的漢民族威脅面前達成了團結一致。雖然存在有皇室貴族的宮廷政變,但是類似八王之亂、靖難之役這樣的明火執仗的軍事對抗是沒有的。

與此同時,滿清居重馭輕,採用漢法漢制,實際上是“以漢人制漢人”,巧妙地採取了代理人統治的措施,避免了自身積聚更多的民族矛盾。

在對待宗室的管理上,有那些從前明王朝覆滅的經驗中汲取了政治智慧的前明舊臣的輔佐,滿清皇室能夠駕輕就熟地處理各種矛盾。這是中國2000多年來的政治經驗的集大成者,幾乎各個方面可能涉及到的問題都提前做好了預防措施,以至於外戚干政、宦官專權、藩鎮為禍、宗室內亂等傳統封建王朝所面臨的問題,都消失於無形。

(清朝的制度設計堪稱完美)

這是清王朝的成功,也是中國2000多年來的封建政治發展的成功。即使取代明王朝的不是滿清政權,只要皇帝們不像崇禎那樣剛愎自用,也極有可能會取得這樣的政治成就。

所以,清王朝沒有遇到這些封建王朝弊病,是因為封建王朝發展到了那個階段,已經具備了制度完善性的可能。清朝剛好在那個時間段崛起,遇到了封建制度的完善期,他們依靠著制度就能夠小兵臨大國,實踐著老子所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理想政治了。


而知而行的歷史


雍正帝作為一代改革君主,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加強皇權,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懲治貪官汙吏、整肅軍紀、吏治、清查倉庫,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秘密立儲等,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建立了一項前無古人的重要機構——軍機處。

正四年(1726年),西北一直髮生動亂,朝廷需要大量用兵支援西北,由於戰局的需要,必須得有一個專門處理軍政要務的專屬機構,這樣才能真正應對好前方打仗所出現的各種緊急情況,及時的做出戰略佈局以及在現場上應對敵軍千變萬化的戰術,也只有這樣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提高勝仗的幾率。

以此同時,朝廷考慮到“以內閣在太和門外儤(bao)直者多慮洩露事機,始設軍需房於隆宗門內”,意思是說由一個暫設軍事機構,發展成為位居內閣等中樞機構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設政務機構,軍機大臣還可以在這裡二十四小時輪換值班。而且軍機處保密性強,機構精幹,辦事效率高,方便軍機大臣承旨、繕撰、傳述。

後來這個常設機構改名為軍機房,再後來就改名軍機處,軍機處裡面有官無吏,主要負責的收發文件,登記檔案都有軍機章京處理。

軍機處的值班房不論是防範性還是保密室性都是非常嚴格的,如果皇帝要召見軍機大臣,太監需要回避的,因為需要保證高度機密,軍機大臣們的辦公值班房間更是要保證高度機密,防範性也是非常高的,即使是諸王大臣,如果沒有皇帝的“特旨”,一律不準到軍機處的值班房,甚至連靠近軍機處都不行,還有軍機處值班房的窗外、臺階下也都不準任何人窺視。當時張廷玉受命定軍機處的規制:諸臣陳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內閣擬旨;要事用折,自奏事處上,下軍機處擬旨,以硃筆批發。

從此以後,內閣大權轉移到軍機處上來,大學士必須兼軍機大臣才可以參與朝廷的政事。日必召入對,承旨,平章政事,參與機密。所以,自從設立了軍機處,清朝的皇帝不但減輕了不少的負擔和壓力,而且還可以輕而易舉的把朝廷的所有政事機要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從而也從根本上杜絕了宦官專權的弊端。


東東東豪


大清王朝的統治者們非常的務實。縱觀我國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統治者整體比較勤政的朝代,可以說大清王朝是絕無僅有。而且,大清王朝還是接連三代勤政,即康熙、雍正、乾隆他們都可以說是雄才大略,並且堅持了長達一個多世紀(從康熙十四年到乾隆四十年)。在相對治理之下,封建統治大清王朝時期的國民生產總值被推向了巔峰,而中國的版圖也被擴充為最大,也為現在我國領土的版圖奠定了基礎。

很多人會提出質疑,唐朝時期的版圖是超越了大清的,但是唐朝時期很多領土只是名義上的歸屬,唐朝的中央政府對邊境地區並沒有做到有效的管控。但是大清王朝卻做到了對每寸領土的管控,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功績。

在這些驕傲的政績的背後,是大清王朝三位君主的不懈努力,也就是後人所說的“皇權集權制”。康熙皇帝登基之後,廢除了親王議政制度,後來他又通過“南書房”這個講學機構,將內閣投票搬到了朝堂上,變成了帝王私下授意而為之。

雍正皇帝登基之後,開創了軍機處,也就是說內閣變為皇帝的私人秘書,皇帝的命令可以直接傳達給下屬,投票這一過程直接就略過了。

乾隆皇帝登基之後,立即宣佈:我朝帝王歷來就是乾綱獨斷!將集權統治之霸氣側漏無疑。乾隆皇帝通過對宗室、外戚、朋黨、官宦甚至是普通人民的權力之徹底打擊限制以及思想鉗制等手段,真正做到將中央大權集於一身。

所以,皇帝集權程度的多少,這和皇帝的個人能力水平有關。所以,大清王朝的皇權集權制度也沒有維持太久。

大清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抑制外界分權勢力最好的一個王朝,這是皇權集權制被肯定的一面,但它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咸豐皇帝死後,兩位“載”字輩的皇帝都被慈禧太后玩弄於股掌之中,這也是皇權集權制負面影響的惡果之一。

制度上的缺陷,最終將大清王朝推向了歷史的深淵。大清王朝獎金300年的基業,被定格在公元1912年,而從此中國也結束了長達2000餘年的封建統治,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果。


公元前


有一首歌唱的特別好,好像就是《雍正王朝》的主題歌吧,“得民心者得天下”。這一句用在解釋清朝在中國歷史上的統治合法性是最有說服力的。本來,滿清以區區幾十萬人,定鼎中原,給主要包括漢族的上億其他中國人當家做主,不僅一直就被所謂的正統思想認為是機緣巧合,得國不正。甚至就是到了滿清政府滅亡的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仍然還有很多人秉承狹隘的民族觀念,認為多爾袞攜清兵入關時異族入侵。其實,當年不僅明朝的遺老遺少和老百姓沒想到滿族人到了北京一下子就呆了二百六十八年,就是很多滿族人自己,都認為自己早晚也要回到關外的龍興之地。回到陪都盛京。為啥呢,就是因為整個滿族群落同它面對的漢族群體,實在太小了,感覺自己無能為力。據史料記載,多爾袞在武英殿第一次聽政之後,就有很多滿洲將軍不同意遷都北京,甚至還準備像過去一樣,徹底搶劫一次就返回關外。必須承認,努爾哈赤,皇太極和多爾袞三人不僅僅是軍事家,更是政治家。尤其是皇太極和多爾袞兄弟二個,更是擁有治國理政,安邦天下的大胸懷。還是在接到吳三桂請求清軍支援,共同剿滅李自成的時候,多爾袞就聽從了漢族大臣范文程的勸諫,採取了和以往不一樣的入關政策和軍事紀律。在對待明朝的遺老遺少問題上,除了本能地對崇禎直系後代予以警惕之外,他們不僅僅厚葬崇禎,對他的后妃們也是給予儘可能的照顧。同時規定老百姓稅銀一律按照萬曆年的標準,後來的各種“響銀”完全取消。很多很多人對滿清詬病最多的一個是所謂的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另一個就是跑馬圈地。試問,中國歷史上幾千年,城頭大王旗不知道換了多少次,哪一次不是血流成河?戰爭過程發生人員死亡是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嘉定三屠完全是漢族降將李成棟的傑作,而揚州十日在歷史證據上也頗為稀疏,至少在當年揚州人口數量上,是不符合邏輯的。八十萬?當年北京人口有多少?跑馬圈地?滿族人當家做主了,怎麼可能讓明朝留下的無主之地荒廢下來?他們沒有圈禁有名有姓的老百姓土地。這些一直到今天對滿族人的積怨,請理智對待。1644年,順治入主紫禁城,除了善待朱明王朝的遺老遺少之外,把維護和管理十三陵作為嚴格的規定執行下來,派專門兵丁守衛,這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沒有的事情。整個清朝時期,只有在雍正年間發生了十三陵盜挖,雖然什麼也沒有得到,但守陵大臣還是遭到皇帝的訓斥。想想晚清滅亡之時,清朝的東西二陵幾乎都遭到了盜挖和破壞,雖然不能說是國家組織的,但孫殿英之流也算是漢族民國的軍人。不去挖明十三陵倒也是“盜也有道”,其胸懷和滿清統治者無法相比。

十年五月的時候,他下了這樣一道詔書:“天下初定,瘡痍未復,頻年水旱,民不聊生,飢寒切身,迫而為盜。魁惡雖多,豈無冤濫,脅從沈陷,自拔無門。念此人民,誰非赤子,摧殘極易,生聚綦難,概行誅鋤,深可憫惻。茲降殊恩,曲從寬宥,果能改悔,鹹與自新。所在官司,妥為安插,兵仍補伍,民即歸農,不原還鄉,聽其居位,勿令失所。鹹使聞知。”

這是一道親民的詔書。那麼他是如何做的呢?

.順治帝親政以後,他看到了人民的苦難,在穩定社會經濟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入關之初,雖然公佈以明朝會計錄徵收賦稅,但戰亂之後,地荒丁逃,賦無所出。再由於連年用兵,國庫耗支巨大,已入不敷出。

各直省錢糧缺額已至四百餘萬兩,“賦虧餉詘”,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困難。順治帝認識到“兵飢則叛,民窮則盜”的道理。為穩定好社會經濟,他採取了一些措施,比較突出的有鼓勵墾荒等政策。

在大學士范文程等人建議下,於順治十年以後推行屯田墾荒,不管是窮人富人,都予以鼓勵。重點地區是受戰爭破壞嚴重的四川及北方各省,由政府發給牛犋籽種,招民開墾。

順治十三年秋下令鼓勵富人墾荒:“如有殷實人戶,能開至二千畝以上者,照遼陽招民事例,量為錄用。”十四年夏公佈督墾荒地勸懲則例。則例中規定督撫按及道府、州縣、衛所等各級官員在一年內,按墾荒數量給以記錄或加升一級的獎勵,同時還規定了文武鄉紳及貢監生民人等墾荒的獎勵辦法。

當時由於戰亂,不僅出現地荒丁逃的現象,還有隱匿土地及佔墾明代藩王勳戚地產不報的情形,以致官府所掌握控制土地的數量很少,嚴重影響了國家賦稅收入。順治帝親政後對隱匿土地者實行了寬大政策:“直省報荒地方有隱漏田糧以熟作荒者,許自行出首,盡行免罪。其出首地畝,即以當年起科,以前隱漏錢糧概不追究。”

此外,順治帝為了不“苦累小民”,多次免除一些省份的土特產貢品,並一再蠲免受災地區的錢糧,以休養生息。

如上這些舉措,極大地穩定了清初的社會局勢,贏得了天下百姓的心,同時,開啟了康乾盛世的的大格局。

到了康熙王朝,除了我們熟知的平定三番,統一臺灣,平定準格爾叛亂,鞏固蒙藏關係,抵禦俄國入侵之外,在藏富於民,發展生產,選賢任能,潔己愛民方面也是用盡了心血。尤其是康熙五十一年,他規定國家對丁銀(人頭稅)永遠按當年的份額收取,永不加負。(從當年到嘉慶道光時期,清朝人口增加了三倍,但是稅收一直按照康熙五十一年數量徵收)同時尊儒重教,仰慕先賢。每次南巡,都是去時候祭拜孔府,回來時祭拜明太祖。這種博大的胸懷,無不感動著漢族仕民,極大緩和了民族矛盾。藉助電視劇,對於雍正皇帝我們瞭解的更多了。在有限的十三年裡,他做了許多王朝幾代皇帝都做不出的貢獻,清理虧空,攤丁入畝,耗羨歸公,改土歸流,整頓吏治,除豁賤籍等等,每一項都是可歌可泣的善政。到了乾隆朝,更是把其祖父和父親的愛民精神發揚光大,僅僅是六次蠲勉全國錢糧的行為,可能在封建歷史上屬於空前絕後的。要知道,在那個時代,錢糧是國家稅收的根本,佔比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他還有鹽稅,關稅等),放到現在,那幾乎就是停收國家稅收六次,此外還有數不清的因地方災害的蠲勉,總共不下幾萬萬兩。清朝人口之所以大爆發,就是國家的富民政策讓人丁興旺。請不要單單說是土豆地瓜的出現養活了三四億人口,沒有正確的惠民政策,有啥也白扯。人民生活安逸,對其平穩統治就打下了根本的基礎。說這些也是就標題論標題,並沒有完全美化清朝。封建帝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其統治。但客觀事實不能否定。





無法迴避的歷史


這個問題,清朝自己已經總結過了。清末有一道策論題,唐外重內輕,宋內重外輕。各有所得論。宋之後各個王朝整體上是內重外輕的。宋朝對內皇權不敗,對外疲軟。元朝在蒙古時期用力過猛,元成宗後內外皆不行。明朝是內重外輕平衡的最好的王朝。但是南明時期難免失之於藩鎮。清朝看似內外兼修。但是這道策論問出來時,對內失之於宮闈,各省民團林立,對外喪權辱國。這道題清政府問的懇切,可實際上沒有解答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