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二里頭是不是夏朝都城?

拿史實講證據


中國夏朝至少有5個都城。洛陽是中國最早確定夏朝的中晚期的都城。歡迎有比洛陽早的夏都存在。但不歡迎西安,西安是另類的存在(網上有證據,西安的一些噴子反對洛陽夏都的存在)。似乎是也不可能有西安的存在(因為似乎所有資料表明西安與夏朝無關。壯我國威,與地域無關)。




直指見性


從時間上說二里頭遺址屬於商代早期,不屬於夏,從規模來說,二里頭遺址僅有300萬平米,還不如比二里頭遺址早1000到300年的石峁遺址,石峁遺址425萬平米,有內城外城甕城,烽火臺,手工作坊,皇城臺,大型宮殿遺址和出土大量玉器兵器,僅一個東城門就兩萬平米。二里頭從時間到規模都差很遠。二里頭遺址考古隊長許宏都說二里頭遺址不屬於夏朝,更不可能是都城。今年早些時候二里頭遺址打算建博物館掙錢,於是擅自起名“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後來2017年4月13日國家文物總局給二里頭遺址的建館批覆上明確要求二里頭遺址博物館不得使用“夏都”二字。夏都應該在山西一帶。



親爹親爹


二里頭遺址出土了眾多“中國之最”,包括:最早的雙輪車轍;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幹道網;最早的“紫禁城”宮城;最早的國家級祭祀遺蹟和祭祀區域;最早的大型圍牆官營作坊區;最早的青銅器製造作坊和綠松石器製造作坊;最早的青銅禮器群、玉質禮器,全長差不多70釐米由2000多塊綠松石堆積而成的“龍圖騰”……以二里頭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早的廣域王權國家。

它的時代、地理位置和文獻記載的“夏”相吻合。在距今3800—3500年,絕對年代大致為公元前1750年至1500年,相當於古代文獻中的夏、商王朝時期,包括碳十四在內大量科技手段證實,二里頭文化的分佈範圍正好就是文獻記載的“夏”的重要範圍《史記》“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國語·周語》“伊、洛竭而夏亡”,均指向地處伊、洛、河(黃河)三大河流交匯處的二里頭這座當時的大都市。

遙想3800年前,這裡居住著約6200戶城市居民,有三四萬人口(也有認為至少兩萬人),基本可分為貴族、手工業者、自由民、城市貧民,等級制度分明。當時全世界人口只有一千萬左右,逝去的繁華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經過對骨質的檢測發現,這三四萬人並沒有很近的親緣關係,至少一半以上是移民。這表明,二里頭就是當時的“中央城邦”。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對遺址的發掘與研究,認為遺址的建築是超出普通人需求的大型建築,是供統治者使用的王室禁地宮城,顯示那裡曾是權力中心,據此判斷二里頭遺址是夏都,或者是前夏後商。

中央政府投入了六個多億修建了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物館,就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和研究遺址,畢竟現在發掘的部分只是不到遺址面積的2%.期待在以後的考古發掘不斷有更多驚喜。








雨中YUZHONG


我們自小學習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文明,朝代自夏商周三代而起。周自不必說,商有安陽殷墟,鄭州商城,偃師商城,那麼更久遠的夏朝呢?

我想但凡是中華兒女都相信夏的存在,然而最近頭條裡總有部分人心懷自卑,總是質疑夏朝的存在,言及夏朝總是講不能考證,言及二里頭總是充滿鄙夷,那麼我們看看二里頭究竟是不是夏都。

先上文獻。古本《竹書紀年》載:“(夏王朝)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逸周書·度邑》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史記·夏本紀·正義》雲:“《商書》雲:‘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尚書註疏·卷七 五子之歌第三》: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須於洛汭,作《五子之歌》。康五弟與其母待太康於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 《史記·吳起列傳》言:“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史記·封禪書》言:“昔三代所居皆在河洛之間”《國語·周語》載:“昔伊洛竭而夏亡。”

社科院官方網站內容截圖




最給力的來了,新版教材彰顯我國文化自信,以後子孫後代直接學習夏都二里頭!

有些人拿著國家文物局的文件說,國家文物局建議二里頭博物館不要使用夏都二字來說事。因為文字的缺失不符合所謂的國際慣例,所以不能,確認,夏朝的存在。國家文物局只是避免國際非議而已,這個事我們看看許宏教授怎麼說

二里頭遺址300萬平方,現今發掘4萬平方,發掘出青銅器及大型冶金工坊,大型宮殿遺址等,文字還會遠麼?

剩下的200多萬平方我們靜待佳音!致敬許宏教授和其他考古工作者!



拿史實講證據


根據二里頭已發掘部分的研究,二里頭遺址已經被國家考古部門認定為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還不知道去看2018年5月28日,國家考古部門和文化部門的聯合新聞發佈會!

真是被一大堆無恥、無知的地域黑煩死了!整天在詆譭和汙衊國家已經定性的考古成果,到底有何目的?

這些人的論據還真是有意思?

一部分人說考古隊長許宏曾經說過什麼什麼,一部分人說,二里頭遺址不過3700-4200年左右,和在公元前3300年至前2300年前後的浙江餘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陝西神木石峁等遺址相差不多,甚至還有不如,這些遺址才更有可能是夏都遺址!

那麼,看看專家怎麼說?

考古學者們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幹道網——中心區的“井”字形道路網,大路最寬處20米左右,相當於現代公路的四車道;發現了中國最早的“紫禁城”——宮城、最早的中軸線佈局大型“四合院”宮室建築群、最早的多進院落大型宮殿建築。中國古代王朝都城的營建規制,就是發端於此,一脈相承延續了3000多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室二里頭隊隊長、研究員許宏說:“這樣的規模和內涵在當時的東亞大陸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說這裡是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早的具有明確城市規劃的大型都邑。”節選自{新華社}

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現的銅鈴。{新華社}


二里頭遺址


當然,還有很多問題沒有搞清楚,二里頭遺址的發掘也僅僅才萬分之一不到,讓我們拭目以待就可以了!沒必要去聽信一些地域黑的無知言論,甚至是挑撥言論!


二里頭遺址博物館今年就要開始建設了,有興趣就過去看看!沒興趣就多看看報紙和新聞,聽地域黑講歷史,什麼也學不到的!


再拆家吃火鍋


92年,由於國外認定中國沒有夏朝,國務院組織北大和社科院考古隊對河南偃師二里頭進行挖掘,挖掘進行了四期。儘管北大認為一期是夏朝,後三期為商朝;社科院認為二期為夏朝,二期為商朝,但是他們結論的時間是3700年左右。所以,有歷史學家認為中國歷史應該是3700年。

東漢的張衡在“西京賦”記載:殷人屢遷,前八後五。開始是山東藤縣,河南商丘三次,河南安陽二次。殷人喜歡居無定所,逐草而居。再加上商朝有活人殉葬制度,少者幾個,多者幾百個,不管是奴隸還是戰俘,這些好像太野蠻了。所以,郭沫若認為商朝是遊牧民族。

古公亶父在今天的陝西岐山建立了華夏第一個農耕民族,稱殷商為東夷,就是東邊的蠻夷。古公亶父的子孫周武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公旦頒佈了周禮,孔子的儒學就是按照周禮“巫、史、祝、卜”分化出來的。由於商朝前面都是遊牧民族,各種氏族和文化是多源化的,商朝的甲骨文是用來祭祀、占卜、天象、氣候、收成等用處。到了周朝,隨著文字的進一步發展,許多典章制度開始出現,諸子百家也是引著周朝思路敘述史事。孔子出生在春秋晚期,他延續了周公旦的周禮,創建了儒學。董仲舒將儒學發揚光大成為國教,並延續了二千年,當中製造了許多神話,使現代人迷迷糊糊、神秘兮兮,我們的歷史到底是五千年還是三千七百年?誰都搞不清!


張律明


幾乎可以肯定是。

最近幾天,網絡語言說剛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召開發佈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研究所專家王巍,基本肯定地說,二里頭就是夏文化的遺存,也是夏王朝的指向。

可以簡單地理解洛陽偃師二里頭可定時夏王朝活動的中心,雖然還沒有完全證實,個人愚見二里頭遺址就是夏王朝的都城,最起碼是之一。

二里頭遺址,考古年代分析在距今3800年至3500年左右,也正是歷史記載夏王朝時期。遺址規模巨大,已經擁有了宮殿區、居民區、製陶和鑄銅等手工業區,還有古代城市所有的窖穴和墓葬區;並且出土有大量生活生產用具,有石器,也有陶器、玉器,還有很重要的銅器,最關鍵的二里頭遺址出土了十幾個距今為止發現最早的青銅容器——青銅爵。青銅爵是社會和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除了國家的中心其他地方更難出現。

根據二里頭遺址的規模和遺存,基本可以確定它是王都級別的,特別是同時期其它遺址很少存在的銅爵;根據年代測定,特已經超出了商朝的時間範圍。

雖然,專家很嚴謹地,沒有說明二里頭遺址就是夏王朝的都城,但分析結果可以認定,只是等待下一步考古的證據而已。

考古需要推測,更需要爭論。等你來。


古琴工匠人


二里頭是夏都?別逗了您!

夏朝是4100年曆史,不是隻有3700年。

二里頭真正繁榮是3600年前,屬於夏商兩頭不靠。

一個大茅草棚子似的二里頭,您就不怕衝過來一隻部落,一把火把給您燒了?連個城牆都沒有?

按目前的考古來看,和夏朝有關係的只有山西陶寺和陝北石岇。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城牆,有宮殿,有發達的玉器,有權力的象徵。

二里頭在3700年前,只是河流中間的一個半島型陸地。到了3600年前,才突然繁榮了起來。有可能是逃難的人跑到這裡,也有可能當時這裡是一個貨物交流中心。大家看一下所謂的二里頭宮殿,怎麼看怎麼像一個大馬廄。如下圖。

你敢說這是一個宮殿?還不如4500百年前延安地區的蘆山峁遺址出土的宮殿。

歡迎大家關注大唐神都,將會帶給您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大唐神都


這個問題學界還不能給出定論,負責二里頭遺址考古的許宏老師在社交媒體上也一直強調目前還沒有充足證據能證明。

我雖然對於古文化在某些領域有一些破解,但不是從業人員,接觸不到第一手或者叫詳盡資料。只能就能找到資料做一些分析。

第一、比如二里頭這個地名,我們知道夏人是夏后氏大禹這一系,大禹往上是大鯀,大鯀往上是顓頊氏,顓頊祭祀和食用使用豬肉,顓頊氏檮杌就是豬虎同體,且以豬形象為主。




然後越人自稱為夏室之後,越人靠海,基因為O1。在黃種支系裡N極北基因為老大支系,O1為老二支系,通常說的九黎、百越、黎人主要指他們。O2O3當時沒有分家屬於老三支系,可叫苗堯或苗蠻,屬於么兒,也就是最小的。再看良渚遺址的良渚。如果進行語音分析,改成兩豬,兩=二,渚=豬。如果這樣既對應了O1為老二支系,又對應了其為最早畜豬人。良渚遺址也的確以O1為主。大洪水後大鯀黎人四散,有一支遷到了四川,長江上游地區。據說帝舜喝大禹就是四川經甘肅陝北迴歸的中原的,史記裡提到的帝舜的成都與四川的成都有沒有關係?很難說。四川也留下了地名涼山、越西。甘肅留下了西涼、平涼。漢語語音是文化碰撞衍生的精煉語言,裡面記錄很多歷史文化信息。

再看同樣是O1的臺灣原住民,你發現他們有一個著名的阿里山,阿里山鄒族族徽還是一個後字。這與對夏后氏的記錄是一樣的。阿里和二里又是驚人的巧合,如果把它認識為二黎也未嘗不可。如果這個地名確實是自古有之,那他是O1建立的完全可能。比如陶寺遺址被懷疑為唐陶氏的堯都,地名陶寺與唐陶氏也是對應的,成語逃之夭夭,既有陶又有堯,還對應了陶寺人西逃至敦煌地區。堯對應么指最小的,O2O3為黃種老三,的確是最小的。漢族自認黃帝有熊氏之後,然而漢語又把身體部位叫做虎背熊腰,不僅對應帝堯,虎背還對應顓頊的檮杌為豬虎同體,在另外的回答裡我就曾說貝這個語音與七仙女和九黎的聯姻有關。都是對應的。滿族自稱畜豬人,其皇族後裔基因檢測為O1,也是對應顓頊氏的。可見,二里頭是O1群體建立的可能性非常大。至於遺址裡有沒有檢測出O1群體存在,沒有公佈,我不知道。阿里這個詞還出現在猶太和阿拉伯人那裡,在別的回答裡已經說過正宗猶太人最重要的就是黃種O1,七仙女的後代。其次黃種O3可能也是其中一部分。他們於商代從中東返回到中國西部,就是羌人。

第二、目前沒有在二里頭遺址器物上發現饕餮紋,饕餮屬於縉雲氏,饕餮、刑天、蚩尤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被割頭,蚩尤被苗族認領為其祖先,刑天極可能是負責制五刑的皋陶。皋陶就屬於三苗體系,其世系帝嚳高辛氏,由於皋陶屬於這個體系,所以制的法律也叫刑,對應高辛的辛。據考古人員猜測,陶寺人很可能是被陝北石卯人擊敗,石卯遺址還發現了大量頭顱坑。也就是對應了割頭這件事。獵頭文化在臺灣原住民裡近代都還存在,還有照片。史記有可能撒了謊,把帝舜和大禹擊敗皋陶說成了皋陶輔佐大禹是完全可能的。史記把堯舜說成禪讓本身就站不住腳,如果那樣和諧,就不會雙方都有人被驅趕到中原以外,西部、東北、西南都有了。所以我懷疑,縉雲氏是唐陶氏更早的名稱,唐陶氏起於皋陶,所以山西叫晉,有代表分離的臨汾,有代表皋陶的陶寺,還有代表為一個世系帝鴻氏的洪洞。遷往的敦煌也是帝鴻氏的混沌反念。北三苗陶寺人遷往敦煌也就變成了西戎牧羊人,所以所謂四凶之一饕餮也就有了無頭的羊形象。再後來商湯擊敗夏桀,商代器物出現大量饕餮紋。而商代主體民族就是苗堯另一個支系O2,商湯的湯與唐陶的唐似乎還能對上,其末代君主紂王叫帝辛又對應其世系祖先帝嚳高辛氏,對應刑天。紂王帝辛都是後世人給加的名號,表示為一個世系。就像成語桀犬吠堯,如果桀指夏桀,那跟堯是扯不上的,都不是一個時代,這說明這類名稱主要指祖先的世系符號,後世繼承並安在了後人身上。就像新舊,就可能源自高辛氏的辛,和顓頊氏的和九黎的九。把對手稱為舊,把自己稱為新。這類語言在漢語很多,每個語音都有出處。這裡不能展開舉例。如果我的這個推論能夠再找到一系列證據鏈,或者能夠公佈更多的遺址資料方便查詢,再對應二里頭沒有饕餮紋這個事實,那證明二里頭為夏都就多了一個重要證據。因為夏人不可能把對手弄到自己器物上祭奠。而且割頭和割生殖器還不僅僅只是一種戰爭手段,它有宗教含義,就是你以頭為尊的話,就割了你的頭。你以生殖器為尊的話,就割了你的生殖器,只要做到可能就代表一方已經取得了某種程度的勝利。所以在古埃及神話裡冥神奧西里斯就是一個貝割了生殖器的人。而夏后氏就有濃厚的男性生殖器崇拜,臺灣阿里山就又巨大的生殖器圖騰,作為大洪水後北逃的一支九黎後代渡海建立日本文化基礎,也有濃厚的男性生殖器崇拜。俗語把男性生殖器稱為老二,有沒有歷史原因,恐怕不好說。閻王就可能源自炎帝,與埃及冥神奧西里斯很可能是一個。炎帝確實更多對應老二群體,帝舜的舜字甲骨文也是有個炎字。苗蠻有沒有閹割敵人的習俗我還沒發現,但出自北三苗的漢人有。好了不扯太開了。這個猜測我也在社交媒體上給許宏老師說了,就不知道有沒有可能重視。

【說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講書本上不說的道理。悟道分子,一個努力開腦洞揭示本質的答主,敬請關注@國病】我被認證為歷史問答達人,但我認為古文化達人更準確。


國病


二里頭遺址,用碳14測定其最早的物件是4000年前,最晚的是3500年前,這段時間查閱歷史是相當於夏朝中晚期至商朝的初期。遺址面積據訖今考古公佈的數據為:3.75平方公里,內有大型宮殿、居民區、製陶作坊、鑄銅作坊、窖穴、墓葬等遺蹟。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銅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遺物,其中的青銅爵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考古鑑定二里頭是源於夏朝晚期的城邑是一定的,但是否就是夏晚期的首都卻未有定論:這個關鍵是還未出土有關夏王的文物,而且至今還未發現系統性的夏文字。因此從嚴謹的角度看,二里頭是夏城而不能確實是夏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