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美為什麼死都不認秦香蓮?

忘己渡生


如若陳世美還是個一窮二白的窮小子,從未考中過狀元,也未見識過京城的繁華,也許他會與秦香蓮白頭偕老度一生。可是並沒未如果,陳世美一朝中榜,成了狀元,還被公主看上,招為駙馬,窮屌絲華麗逆襲迎娶女富美,放到現代也是一部勵志大戲啊。正在春風得意之時,原配秦香蓮出現了,直接斷送了陳世美的榮華富貴夢,他豈會不恨他。

陳世美為什麼死都不認秦香蓮?原因有三。

其一,秦香蓮斷送了他的錦繡前程

十年寒窗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能夠一朝金榜提名,光宗耀祖。科舉考試成了窮人改變命運的一個大好機會,所以才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論。陳世美辛辛苦苦,挑燈夜讀,為的就是能夠獲得一個功名。也算上天憐憫他,讓他中了狀元,這本是一個大大的驚喜。更的驚喜緊隨其後,便是公主看上了他,於是皇上招他為東床附馬,陳世美的人生似乎一下子從地底升到了雲端。

從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到一個什麼都擁有的人,陳世美很享受這種感覺,也許在潛意識裡面,他覺得這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他得牢牢抓緊。偏偏秦向蓮出現了,將陳世美的美夢打斷了,讓他變得一無所有,他豈會不恨她入骨?

其二,秦香蓮代表了他潦倒不堪的過去

發達之後的陳世美,很是忌諱說過去的事,今昔對比,在他看來那段過去就是自己人生的“汙點”,他恨不得將其徹底清除。

秦香蓮來了,在包大人面前,將陳世美自認為醜陋不不堪的過去,將他最為埋葬的前塵往事,統統都抖落了出來,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這讓愛慕虛榮的陳世美怎麼接受得了?只要秦香蓮一直存在,那麼陳世美的過去便無法遮蓋,所以他勢必要除掉她。

其三,他已不再愛秦香蓮

男人都是最為精明的商人,對於感情同樣如此,不管是從家世還是從美貌,公主遠勝於秦向蓮,何況公主還能幫助陳世美的事業,反倒是秦向蓮,不但什麼忙都幫不了,也許還會給他製造麻煩?到底選擇哪個女人,答案一目瞭然。


紅顏逸聞


“陳世美和秦香蓮”是包公戲裡的兩個人物,京劇叫做《鍘美案》,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陳世美從前是個窮書生,在髮妻秦香蓮的鼓勵和幫助下進京趕考,結果高中狀元。

當時皇帝的女兒,也就是趙公主看中了陳,於是向陳示愛,並通過父親(宋仁宗)詢問陳的家庭情況。

陳世美為了攀附高枝,對皇帝隱瞞了婚配和有一雙兒女的事實,聲稱自己是單身。趙公主心花怒放,於是陳做了皇帝的乘龍快婿,即成了當朝駙馬爺。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秦香蓮帶著一雙兒女進京尋夫,可以想見陳世美最終露出了馬腳。

(陳世美)

此時包公和三朝元老王延齡都勸陳世美認下秦香蓮,並且表示不再追究陳的欺君之罪。

(問題來了),在這種情況下,陳世美為何還是不認秦香蓮呢?

順帶一說,《鍘美案》雖然是虛構的,但歷史上確有陳世美和秦香蓮這兩個人。

有人考證:陳世美的歷史原型為清代順治年間官員陳世美,又名陳年穀。據說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這些人編排陳世美忘恩負義的故事來敗壞其形象,實際上陳世美和秦香蓮很恩愛。

這些不展開討論,單就這個問題來說,我認為陳世美不是不想認秦香蓮,是世道讓他不敢認,關鍵是陳世美認了秦香蓮後的日子怎麼過?

雖然陳犯了欺君之罪,但有包公和當朝元老老王雙雙擔保,加上宋朝重視文人的國策,完全沒必要擔心皇上要報復陳世美。也就是說,陳和秦相認,陳沒有生命之憂,反之則會有被包公鍘死之虞。

(包公和陳世美)

對於被鍘死陳世美並不怕,她怕公主離開。秦香蓮是原配,趙公主肯定不能做小當二房,肯定會離陳而去。

接下來陳的仕途怎樣真不好說,畢竟陳的身上有汙點,包公和老王能保陳不死,並沒說保陳官運亨通。

親們想想看,陳失去了靠山,皇帝從心裡厭惡他,皇帝不給陳穿小鞋,不代表官員為了討好皇帝不給陳穿小鞋。

陳世美擔心仕途所以堅決不認秦。

陳世美失去了官職,他就會重新回到原點。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寧可無了有,不可有了無”。意思是之前受苦不覺得苦,如果你享樂過後,再吃苦就有點難以承受了。

即吃“二茬苦”是可怕的事情。

陳死都不認秦的原因,歸納一下就是:陳世美怕失去官職,怕回到從前的苦日子。

(秦香蓮)

換言之,陳在“死和生活不易”兩種選項中,寧肯選擇死都不想過原來的生活。講真我還真佩服陳的這種精神,他徹底顛覆了“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傳統觀念,有一種“過把癮”就死的無畏精神,有一種死了都要愛的精神。

但是陳沒考慮秦香蓮的感受,陳得來的這一切有秦的付出,陳追求美好生活固然沒錯,但把優越的生活建立在秦的痛苦之上就大錯特錯了。

綜上所述,陳死都不認秦的原因是“文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表現,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表現。

(鍘美案)

套用現在的一句話就是:陳認為咱丟不起這個人,與其活著還不如死去算了!不過這種人渣即便認了秦香蓮又有什麼意義呢?你覺得還能回到從前啊?


秉燭讀春秋


其實,在韓琪追殺秦香蓮之前,陳世美與秦香蓮有過一次秘密會晤,在這裡,也許您能找到答案!

月黑風高之夜,陳世美一襲黑衣,隻身一人來到古廟。

他四下張望,鬼影也沒有,只有風在呼嘯!

他輕輕推動大門,呀地一聲開了,其實它早已關不上了。

“我知道你會來,”一個女人說,昏暗的油燈下,照著她一張憔悴的臉,怒氣衝衝,“為什麼要偷偷摸摸的?到底還是心虛了!”

“香蓮,你總是口口是刀,能不能溫柔點兒!”

“馬上就要被你炒魷魚了,還溫柔?你這渣男!有了榮華富貴和年輕貌美的小姑娘,嫌棄我了,十年夫妻,說離婚就離婚,你太沒良心了吧!”

“香蓮,請你耐心聽我解釋,我絕不是你想象的那麼齷齪,你說的什麼富貴和美女,這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精神和心靈上的東西,唉!說了你也不懂。

“成天就說我不懂,就你懂!你說啊!”

“愛情是一種感覺,我們從來就沒有過。我們的結合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感情基礎,結合後我才發現,我們沒有共同語言,坦白地說,我早就厭倦了,而且你的一些行為也讓我越來越難以忍受,我拼命考取功名,其實是想離你遠遠的,這樣我的心裡也就好受些。

“藉口,你看看哪家不是這樣過的?什麼感情!那能天天當飯吃?”

“如果不是遇到公主,也許我真的會忍下去,把你們接過來,終其一生。但公主讓我重新燃起了激情,她愛我,我也愛她,是心靈之約,是精神契合,那種甜蜜幸福是你所不能想象的,絕不是什麼貪圖年輕貌美的小姑娘”。

“別給我說這些不管用的,我又沒什麼過錯,是你先出軌,憑什麼要拋棄我!”

“唉,感情這東西,也不能說是誰對誰錯這麼簡單,其實,如果真的離開,也許你能找個更適合你的,會比現在的生活更好!我在信中也給你說了,我會在經濟上保障你,不論什麼時候。我知道,雖然我有我的苦衷,確實是我先對不起你,雖然我追求愛情,確實為社會道德所不容,但我寧願揹負千古的罵名,也義無反顧。請你能原諒,放我一馬!”

“呸,我才不會上你的當,你自己都承認是你的錯了,為什麼不懸崖勒馬,”她突然覺得自己強大起來,“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生是你陳家的人,死是你陳家的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如果你還是堅持,我一定到京城去告你!”

陳世美無奈地搖了搖頭,黯然退出古廟。

風更大了,割面刺骨,他將頭縮在衣領裡,向暗黑的來路走去。

“如果再回到原來的日子裡,還不如死了;如果不回去,那個鐵面無私的老包拯饒不了我,沒有愛,毋寧死,不自由,毋寧死,橫豎是一死,不如奮力一搏,興許……”

他裹緊皂衣,昂起頭,頂著寒風,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文化點心


陳世美為什麼寧可死也不認秦香蓮?

首先陳世美只是戲曲家虛構出來的人物,只是在當時封建道德背景下,突出忘恩負義小人的悲催下場。

放在宋朝的時代背景下討論,陳世美死也不認秦香蓮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   陳世美沒想到不認秦香蓮自己會死。

在他看來,自己身為駙馬,身居高位,拋棄一個糟糠之妻,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第二,   如果認了秦香蓮反而會招致禍端,甚至是殺身之禍。陳世美是皇帝賜婚的駙馬爺。忽然多出來一個結髮之妻,那可是犯了欺君之罪,事鬧大了小命不保。

第三,   再當時封建禮俗之下,作為讀書人出身的陳世美,為了所謂的斯文,不認賬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這個故事如果放在當下,思想解放,婚姻自由潮流影響下,陳世美說不定會被塑造成打破封建牢籠,勇敢追求愛情的青年典範。


隨風狂舞123


怎麼去認啊!第一,欺君之罪,滿門抄斬!不認,也是為了保護全家!秦香蓮這傻老孃們不知輕重,帶著孩子苦苦相逼!如果是顧全大局,讓陳世美身居高位,肯定會照顧她一家的!第二,皇帝的女兒金枝玉葉,郎才女貌,有了這個背景和臺階,平步青雲,前程似錦!第三,如果不是碰到鐵面無私的包黑子哪裡會死的了!陳世美確實是死了,秦香蓮母子得到了什麼,還不是孤狐伶仃的回老家種地,一點指望都沒了!


佛欣1


陳世美做為負心漢的典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人物。他喜新厭舊,殺妻滅子,可謂人性泯滅,天良喪盡。包公秉公執法,鍘死陳世美真是大快人心。在《鍘美案》中,只要陳世美認下秦香蓮母子,包公便可手下留情,放他一條生路,那麼陳世美為何寧肯死,也不認秦香蓮母子呢?


有人說,陳世美仗著公主撐腰,覺得包公不敢拿他怎麼樣。也有人說他是讀書人,死要面子活受罪。我覺得不是陳世美無情無義,是因為他不敢認下秦香蓮母子,原因有三。


一:怕背上欺君之罪。陳世美做為寒門子弟,金榜題名,被公主相中,這注定他悲劇的命運。在皇權至高無上的古代,陳世美這個駙馬是當也得當,不當也得當。如果他跟皇帝說自己家有妻小,不能同意這門婚事。那麼,皇帝為了寶貝女兒的幸福,肯定會派人除掉秦香蓮母子,以斷掉陳世美的念頭,這在歷朝歷代不乏先例,深諳史書的陳世美不會不知道。為了保護秦香蓮母子,陳世美只能說自己是個未婚的書生。現在,如果當著包公的面,認下秦香蓮母子,那無異於犯了欺君之罪,不僅自己性命難保,更會株連九族。


二:只有不認秦香蓮母子,才能保證她們母子平安。陳世美明白,現在不認秦香蓮母子,自己難免背上負心漢的罵名,被人唾棄,大不了就是一死。如果認下秦香蓮母子,讓皇家的顏面往哪擱!一旦龍顏震怒,莫說自己,連秦香蓮母子恐怕都要人頭落地。為了皇家的顏面,為了秦香蓮母子的安危,陳世美只能橫下一條心,死不認賬。秦香蓮做為一個普通女人,只知怨恨丈夫的背信棄義,喜新厭舊,哪知陳世美為了保護她們母子,承受了多大的壓力!

三:僥倖心理在作祟。自古刑不上大夫,何況他還是當朝駙馬!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便包公認為他有罪,也不敢拿他怎麼樣。這案子在任何朝代,都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偏偏遇上黑臉包公,縱然有公主的求情,皇帝的特赦,也毫不留情把陳世美推到鍘刀之下。這一刻陳世美害怕、後悔嗎!我想他不會的,因為他這一死,即維護皇家的尊嚴,又成全了秦香蓮母子平安,死也值得。

陳世美死也不認秦香蓮母子,秦香蓮不會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公主也不會明白,只有皇帝一人明白。因為皇帝完全有能力救下陳世美,之所以見死不救,是不想落個奪秦香蓮丈夫的罵名。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陳世美和秦香蓮的故事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中。書中的陳世美是一個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後來被包公明正典刑,死於鍘刀之下!

要知道陳世美為什麼死都不認秦香蓮,首先得了解背後曲折的故事!




曲折故事

陳世美是湖廣均州人(今湖北丹江口),家境貧寒,未中狀元之前與妻子恩愛和諧、相敬如賓。通過一番苦讀之後,陳世美進京趕考,高中狀元。放榜之後,仁宗皇帝要招陳世美為駙馬,將公主嫁給他。得知此事後,陳世美欣然接受,並隱瞞了自己已經娶妻生子的真相。於是陳世美順利的成為了當朝駙馬。

因陳世美上京趕考杳無音訊,秦香蓮帶著兩個兒子上京尋夫。陳世美怕事情敗露,派手下韓琪追殺秦香蓮母子三人。韓琪不忍下手,自盡身亡,秦香蓮被當成兇手鋃鐺入獄。

陳世美仍舊想殺人滅口,在他的安排下,秦香蓮被髮配邊疆。路上又派人殺害,幸好被展昭所救。最後幾經周折,包拯在陳世美家鄉找齊了人證物證,雖然有公主和太后阻攔,陳世美依舊被鍘於龍頭鍘下。

陳世美死都不認秦香蓮主要有以下四點原因:

認了必死無疑

陳世美在高中後被招為駙馬時,向皇帝和公主隱瞞了自己已經娶妻生子的真相。後來被秦香蓮找上門來,如果此時相認,不但公主不能放過他,而且陳世美無疑犯了欺君重罪,還丟了皇家的臉面。這種情況的結果只能是陳世美死的極慘,很有可能被凌遲處死。

所以他是騎虎難下,不管想不想認,都不敢認,因為認了必死無疑。

有公主和皇家為靠山

在公主得知陳世美有妻子和兒女之後,公主選擇了原諒陳世美。一是因為太過愛陳世美;二是為了皇家的臉面(此時傳揚出去,勢必會讓皇家蒙羞)。而仁宗皇帝也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有了公主和皇家這座大靠山,陳世美有恃無恐,多次明裡暗裡地加害秦香蓮母子。只要她們一死,這事兒就這麼過去了,自己依舊當駙馬,依舊榮華富貴。


低估了包拯的能力

有這樣強大的靠山撐腰,自己做事又幹淨利落,不留痕跡,陳世美自認為天下沒有人能辦得了他。結果他卻遇到了明察秋毫、鐵面無私的包拯,而自己暗殺秦香蓮母子的計劃也失敗了。在這種情況下,包拯明查暗訪,終於憑藉高超的辦案能力,找齊了證據。送陳世美上了斷頭臺。


不願意放棄功名利祿

一旦相認了,就算能逃過一死,其他的罪責在所難免。而且陳世美的狀元之位也必然會被剝奪,永不錄用,一生皆為平民,功名利祿從此煙消雲散,這個打擊是陳世美無法接受的。



他出身微寒,通過自己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才換來的這一切。而現在卻要這十幾年的辛苦白費,自己再變成那個鄉下窮小子,陳世美做不到。所以他到死都不認秦香蓮,不願意放棄功名利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若木小記


一、認了秦香蓮有很多壞處。

1、當不上附馬爺。

俗話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我們知道,在封建社會里,有這樣一些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是金口玉言,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掌握天下幾乎所有的財富和其臣民的生死大權,其通常表現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因此,一般人唯恐巴結不及。而皇帝通常把自己的女兒視為掌上明珠,一些人夢中都想通過各種關係與其家人建立聯繫,如果家人當上了皇帝的女婿(即附馬),也就是與皇帝成為了親家,意味著從此集權力、富貴於一身,幾乎是要什麼有什麼。正因為如此,其女兒(即公主),對一般人都看不上,對結過婚的人,更不會看在眼中。因此,陳世美是瞞著皇家才能與公主成親,如果,公主知道陳世美有妻子,必然不高興,或許會被殺掉。

2、同僚們看不起他,甚至因此而遭罪。

官場是個大染缸,更何況當時那個正是個逆淘汰時期(我們從包拯審的案子中也能看出)——即好人被淘汰出局,壞人大量進局。官場上的人或靠結親,或靠金錢,或靠相互利用而結成關係網而官官相護。陳世美出身寒門,無依無靠,且剛入官場,雖貴為狀元,飽讀聖賢書,但與同僚們相較,仍顯人微言輕。若想有所作為,必革除陋習,而此舉必然得會罪他們,由於力量懸殊,寡不敵眾,有被他們陷害而遭罪的風險。秦朝的商秧因變法而受車裂之刑,宋朝的王安石因變法而遭罪數度被貶,清朝百日維新的戊戌變法七君子被殺等事例就是明證。即使陳世美碌碌無為,也難免得罪人,而有被貶的風險,古住今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3、封建政治制度的弊端。

在封建社會里,一般權貴們有三妻四妾,而具有特權的公主就不會允許這種現象在自己身上重演。

二、認了秦香蓮的後果。

或許與皇家絕緣,或遭罪,或在仕途上不順,成為中國歷史上千萬普通官員中的一名。

以上,或許就是陳世美不但不認秦香蓮,甚至派人想殺死她的原因。好在老天有眼,宋朝此時出了一個鐵面無私的包拯,使其應了幾千年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普世價值觀,讓忘恩負、恩將仇報者得到了應有的下場而名揚天下。




大才21


陳世美歷史上確有其人,但故事似乎是馮大師為警示後人編排的。

陳世美為何死都不認秦香蓮母子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陳世美得中狀元及第後隱瞞自己已婚生子,同意與公主完婚,而原配秦香蓮此刻帶孩子找上門,無疑是他始料未及的,也是心存恐慌的,他們母子一旦暴露在眾人面前,他不僅前程前功盡棄、雞飛蛋打,更讓他驚懼的是,他犯了欺君之罪,殺頭是必然的;二、陳好不容易攀附上權貴怎肯付之東流;三、秦香蓮本是一農婦,在鄉下上侍奉公婆,下照顧年幼的子女,又恰逢時年大旱,荒年中勤苦操勞、身心俱疲,外型蒼老憔悴,怎比得上養尊處優、年輕貌美的公主?所以陳權衡利弊,終還是橫下一條心,至死不認原配與孩子。

此事件真假無從考證,重要的是,自古從不乏攀龍附鳳、冷血無情的負心男人,世風日下的當今社會猶甚!


南塘煙蓑


說到陳世美,那是負心漢的典型。在文學作品中,他殺妻滅子,至死不改,簡直是個沒有人心的傢伙。其實, 這只是文藝作品的形象。說他至死不認秦香蓮,那也只是文學作品的情節。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陳世美在現實中是什麼樣的,還有就是在文藝作品中為什麼他至死不認秦香蓮。

先說文藝作品中的陳世美。

大家都看過《鍘美案》吧。陳世美家境貧寒,娶了個媳婦秦香蓮,夫妻恩愛。十年寒窗苦讀,陳世美進京趕考,中了狀元,初招為駙馬。秦香蓮攜子上京尋夫君,怎奈陳世美不肯相認。並派韓祺追殺。韓祺不忍下手,自殺而亡。秦香蓮到開封府狀告陳世美忘卻父母不認妻兒,殺妻滅子,最終包拯鍘了陳世美。

我們看陳世美,簡直沒法要了。自己的親兒子都不要了。虎毒還不食子喲,還不如畜生呢。

可是,後人有人就說了,這實際冤枉了人家陳世美了。現實歷史中不是這麼回事。那是怎麼回事呢?

丹江口市有一個童德倫老人,就說這陳世美本是一個清官。而且這是要根據的。他說:

在湖北均州,歷史上有一個陳年穀,在清順治年間中了進士。後來歷任饒陽知縣,刑部主政,戶部郎中等職務。此人當官清廉,剛直不阿,政績卓著。但是在順治十年,有兩個曾接濟他的人去他那裡討官,結果被拒絕了。於是懷恨在心,當時他們走到河南南陽,當地正在上演《琵琶記》,於是就花重金把主人公改為了陳熟美。也就是陳年穀。後來又經過改編,就有了鍘美案。據說有一次,演員不是鍘,而是充軍,觀眾很是氣憤。演員只得再上臺,重新上演。而且還有四句唱,老包無奈再上臺,再把駙馬帶上來。列位莫把本官怪,這就鍘了狗奴才。

但是做為湖北均州人,知道內情,是不演這出戏的。因為那是在褻瀆先祖。所以當地有一種說法,北門街不唱陳世美,秦家樓不唱秦香蓮。

那這種說法經得起推敲嗎?結果是否定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陳世美的形象最早來自明代小說《包公案百家公案》,這是中國古代三大公案文學作品之一。這個小說的作者是安遇時。這本書部分是來自民間流傳的包公故事,也有部分採自史書雜記和筆記小說中的有關材料加以編排成的。其中的第26回,是秦氏還魂配世美。劇中就陳世美。不過這個小說裡的陳世美並沒有做駙馬,也沒有被鍘。而是被充軍發配。秦氏也不叫秦香蓮。聯繫宋朝的歷史,充軍倒是可以符合歷史的時代特點。

後來,清代的石玉昆借鑑包公的故事,編成了《龍圖耳錄》,後來又經文人整理,又叫《三俠五義》,也就有了《鍘美案》的故事,也就有了我們所說的”陳世美至死不承認秦香蓮“的問題了。

由此可以看出,陳世美最早來源於明代。那童德倫老人所說的也就站不住腳了。

再至於人物,或者說是虛構的,或者說是個謎。當然這個問題,也只能是存在於文藝作品中了。

再說說文藝作品中的陳世美為什麼不承認秦香蓮。

應該說,陳世美代表的忘恩負義的小人形象。代表的是這一類人。如果相認了,那就不是他了,可以說是編劇的需要。人物形象是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的。往往是一些現實中人物的高度概括。不一定就是某一個人。類似的作品是有的,如《棒打薄情郎》中,乞丐金松的女兒金玉在一風雪之夜見一青年男子莫稽僵臥在家門口,便動了惻隱之心過救了起來,後來金松還將女兒許配於他。後來,莫稽科舉得中,竟然一紙休書休了妻子。再後來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當然,現實是中是有類似這樣的人的。他代表著享受上了榮華富貴,就忘記了共患難的人,這種忘恩負義的小人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