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文化明珠,甘肅甘南拉卜楞寺


中國佛教文化明珠,甘肅甘南拉卜楞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拉卜楞寺,位於中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大夏河岸邊,是位於大經堂旁的下續部學院的佛殿,本名噶丹夏珠卜達吉益蘇奇貝琅,簡稱扎西奇寺,拉卜楞由拉章音變而來,意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餘人,1980年對外開放旅遊,1982年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寺廟是現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樣活佛時期所建的佛殿。拉卜楞寺在歷史上號稱有108屬寺,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中國佛教文化明珠,甘肅甘南拉卜楞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拉卜楞寺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西0.5公里處。本名噶丹夏珠卜達吉益蘇奇貝琅,簡稱扎西奇寺,是我國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一般稱拉卜楞寺。第一世嘉木樣阿旺宋哲大師創建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立“拉章”(即嘉木樣佛官),“拉章”音變為“拉卜楞”,意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

寺院坐北向南,佔地總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餘萬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學院、16處佛殿、18處昂欠(大活佛宮邸)、僧舍及講經壇、法苑、印經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偉建築群,房屋不下萬間。

中國佛教文化明珠,甘肅甘南拉卜楞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拉卜楞寺宗教體制的組成以聞思、醫藥、時輪、吉金剛、上續部及下續部六大學院為主,在全蒙藏地區的寺院中建制最為健全。聞思學院是其中心,又稱大經堂,有前殿樓、前庭院、正殿和後殿共數百間房屋,佔地十餘畝,為藏式和古宮殿式的混合結構,頂上有鎏金銅瓦、銅山羊和法輪、幡幢、寶瓶等裝飾物。它以顯宗為主,著重研習印度佛學家所著的五部大論(《釋量論》、《般若論》、《中觀論》、《具舍論》、《戒律論》)。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當地的石、木、土、茴麻為建築材料,絕少使用金屬。整體建築下寬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諺。各廟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級,分別塗以紅、黃、白等土質顏料,陽臺房簷掛有彩布帳簾,大中型建築物頂部及牆壁四面置布銅質鎏金的法輪、陰陽獸、寶瓶、幡幢、金頂、雄獅。部分殿堂還融合和吸收漢人建築成就,增蓋宮殿式屋頂,上覆鎏金銅瓦或綠色琉璃瓦。

中國佛教文化明珠,甘肅甘南拉卜楞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拉卜楞寺內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藝術品共計1萬餘件。各殿堂內高8米以上銅製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就有十六尊。各種質地多樣的中小型佛、菩薩、佛塔、法器等不勝枚舉。寺內還珍藏有歷代嘉木樣大師的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又有帝王冊封和贈賜的金敕、印鑑、封誥、大幅匾額、千佛樹、珍珠塔、玉如意、隕石、海馬牙等。

拉卜楞寺的屬寺總稱108寺,實際不止此數,其中甘肅境內有66寺,青海境內6寺,四川境內21寺,內蒙古境內7寺,西藏境內5寺,山西1寺,北京1寺。

中國佛教文化明珠,甘肅甘南拉卜楞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這些寺院都是拉卜楞寺的子寺,但它們與拉卜楞關係之密切程度不同,基本上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政教兩權統屬拉卜楞寺院管理,並由拉卜楞寺院派“更察布”(代表)、“吉哇”、法臺管理該寺及所屬部落的一切政教事務;第二種教權屬於拉卜楞寺管理,由拉卜楞寺派法臺或經師、僧官、更察布,只管理教務,不管政務;第三種在宗教上有著密切關係,但拉卜楞寺不直接管理其政教事務。

中國佛教文化明珠,甘肅甘南拉卜楞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拉卜楞寺院的建築粗獷大方,古樸典雅,穩堅耐用。大型佛殿頂部,均有銅質鎏金法輪、陰陽獸、寶瓶、勝幢、雄獅等。部分殿堂的屋頂有鎏銅瓦和綠色琉璃瓦。整個建築莊嚴巍峨、宏偉壯觀。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氣勢磅礴,具有藏民族獨特風格。

中國佛教文化明珠,甘肅甘南拉卜楞寺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