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诗歌的酒文化,看千古文人的诗酒情缘

一直以来,酒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之一。而我们翻阅古代的诗词、散文不难发现酒和中国古代的文人似乎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在这其中最具有着代表的就是魏晋时期、唐朝时期以及宋朝时期,其实酒对于古代文人而言,不仅仅是他们的日常饮品,更是其的一个精神的寄托。这个时候我们也可以认为,酒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属性,其也对我国古代的诗创作带来了很深刻的影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诗歌的酒文化,看千古文人的诗酒情缘

一.酒的起源

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在古代有人认为酒是杜康发明的。

有一天,杜康突发奇想想要研制一个可以喝的东西,可是他苦思冥想也想不到制作的办法。可能是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导致其晚上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在他的梦里,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到了他的面前告诉他,以水为源,以粮食为料,之后将粮食泡在水里持续九天,到了第九天酉时的时候令三个人取一滴血放在其中就大功告成了。而老者说完这些话就离开了,杜康的梦境也清醒了。

第二天杜康就按照老者告诉他的办法制作酒,并且其到了第九天酉时的时候就到路边去寻找愿意滴血的三个人,其来到大街上不一会儿就等来了一个文质彬彬、谦虚有礼的书生,杜康上前对其说明事情的原委之后,其欣然应允了杜康,割破自己的手指往桶里滴了自己的一滴血进去.

而在书生离开了之后,又来了一对人马,这对人马中带队的是一位威风无比的大将军,杜康又再次上前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在杜康说完了之后将军欣然同意再次割破了自己的手指将自己的血滴进了桶中.

而在酉时即将过去的时候杜康还没有等来第三个人,在其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突然灵机一动找来了村口的一个无亲无故的乞丐,扎破其手指将血滴进桶中,而有了这三滴血杜康终于完成了对于其的研发,之后其认为这个饮料之中有三个人的血液,又是在酉时完成了对于其的制作,又是耗时九天才完成起的制作,于是这样的饮料被正式命名为“酒”。

杜康是夏朝时期的人,其经过曹操所作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咏唱之后,在人们的心中杜康已经成了酒的发明者,也紧接着衍生出来各种各样的传说。

据说杜康的出生地是陕西白水县康家卫村,而位于河南汝阳县的杜康河传说中就是杜康完成酿酒的地方,而河南伊川县皇得地村的上皇古就是杜康制酒的水源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诗歌的酒文化,看千古文人的诗酒情缘

二.诗歌中的酒文化

1. 魏晋时期诗歌中的酒文化

我们可以发现魏晋时期的诗歌大概有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以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正始文学、以及陶渊明等人为代表的隐逸诗歌。虽然这些人的文学主张不是很相同,其的作品的风格也不是很一样,但是其也都不约而同地留下了很多和美酒有关的优秀诗篇。

首先是建安诗人们通过饮酒来吐露自己心中的悲凉,酒在这个时期成为这些诗人认识自我,并且试图借此来超越自我的一个手段和工具。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由曹操所作的《短歌行》,其就表达了曹操的政治愿望和人生抱负,以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想,我们通过这首诗可以发现其虽然感慨生命十分的有限,但是并不会让我们感觉到一种消沉。而我们仔细的品味其中的意味可以发现就是因为其的一句”对酒当歌”,正是在这句话中的酒力的烘托,使得诗人的概叹得到了很大的升华。

而在那个残酷而又富有魅力的魏晋时代,产生了一个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名士群体,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些潇洒不羁、飘逸自得的精神气质,被我们后世的人们称之为魏晋风度。而这样的魏晋风度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和象征之物,就是“酒”。而能不能喝酒就成为其能不能被称为“名士”的一大重要标准。

竹林七贤中的几个人物都是能文善饮的人,而其中阮籍、刘伶等人都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刘伶此人奢酒如命,经常大醉不醒,其称自己为“天生刘伶,以酒为名”甚至还直接作了《酒德颂》;而阮籍一喝酒就会醉两三个月。其对于酒的推崇和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身处乱世的文人而言,酒是逃避现实的最好的工具,醉了对于其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阮籍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时常通过买醉来佯狂避世。

我们最熟悉的诗人陶渊明作为一个隐逸诗篇的代表人物,其更是一个擅长喝酒的诗人。诗歌和酒都共同交织在其生命的每一个部分,其的人生被自己用酒将生活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甚至把饮酒提高到哲理和艺术地层面上。在其所写就地《五柳先生传》中有一段其自己介绍自己的部分,其写道: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朋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诗歌的酒文化,看千古文人的诗酒情缘

陶渊明也就是在酒的世界里,忘记了荣辱得失和人生的悲喜。其所追求的是一种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境界。而只有真正的忘记世间令人烦恼的事情,超脱现实才可以达到这样的境界,世事又很难忘怀,于是其只好借助酒来获得短暂的解脱。

其实历代的文人文化精神的积淀,特别是陶渊明诗酒结合的生存方式很深地影响了中国文人的文化心理。而自陶渊明之后,诗酒结缘的文化心态也慢慢地在中国文人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基。从此之后,“酒”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饮料,其也不仅仅是为了解渴过瘾,渐渐变成了一项高雅的文化活动,其也成了文人骚客得以表现风流儒风度的不可或缺的一大工具。

2. 唐朝时期诗歌中的酒文化

我们反观诗歌的历史,可以发现诗和酒结合在一起的最鼎盛时期就是在唐朝时期,我们可以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在唐朝烩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唐诗近乎有一半都是诗人在喝了酒之后趁着酒兴写就的,而在唐史中有很多的著名诗歌都和酒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们最为熟悉的诗仙李白就和酒有着特别多的不解之缘,酒使得李白狂放不羁的个性得到了尽情的展现,也使得其所写就的诗歌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留下了太多的著名诗歌,而其诗歌中有很大的一部分都和酒有着关系,其中很具有代表性的《将进酒》中其虽然感慨岁月蹉跎人,使得其的功业未成,但是言语之中却也充满着豪气,看不到任何的颓废和彻底的自我放弃,就是在酒的刺激下,使得诗人的创作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诗歌的酒文化,看千古文人的诗酒情缘

在喝酒的时候,诗人彻底地忘记了现实社会所给他带来地各种痛苦、孤独、悲伤、忧愁和迷惘,其重新回到物和我两忘、自由逍遥的状态。

而只有在这样地情况下,诗人地个性和才华才可以得到很充分的发展和表现。

而另外一个著名的诗人杜甫,其的一个诗歌《饮中八仙歌》也各具神态的饮中八仙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地生动和传神。而这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就借助于酒在酒中获得很大的自由,从而什么都敢想。

3.宋朝时期词曲中的酒文化

时代到了宋朝的时候,词开始渐渐地兴盛了起来。而到了宋朝的时候,其的诗酒文化也有了 一些变化,在唐朝的时候咏酒诗表现的内容范围较广,表现忧国忧民、重大题材占主导的地位;而宋词饮酒题材中的内容则是主要集中表现词人的生活和围绕其的生活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情感。我们可以发现,唐朝的诗人多是通过借助酒来激发昂扬雄壮的胸怀,抒发自己心中对于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而宋词的作者们则是更多地回细细品味酒中的雅趣,其会徐徐地倾诉人生的种种机遇和情怀,总的来说,唐朝的酒诗歌豪放雄浑而宋词则更为含蓄秀雅。酒是宋词所表现的一个重要题材之一,其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酒活动。

我们熟悉的范仲淹写就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其通过酒发散的是思乡之苦;而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其表现的就是边关战士保卫自己国家的豪情壮志在酒精入体之后得到了催化和加强。而晏殊的词则是多为描写四季的景物、男女的恋情、闲情逸致,其也反映了富贵悠闲的生活,我们从其最为人称道的《浣溪沙》之中就可以看出其透露出的凄婉的情调。而在其中,酒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在酒的催生、烘托和陪衬之下,诗人所写就的篇章才可以那么的含蓄和深沉。

柳永在其的《雨霖铃》之中描绘了一幅酒中送别,酒后又陷入痛苦的相思的景象,我们可以发现其分别的时候已经因为不胜酒力有了醉意,而这种醉意带着难以忍受的离别之苦,酒醒之后这种痛苦就达到了顶点。其中酒这一意象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其饮酒的那一刻,更是在其酒醒了之后,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创新。

而苏轼也很爱喝酒,因为爱喝酒其甚至写就了《东坡酒经》,而我们可以发现其的所有名篇都和酒有着莫大的关系。

作为豪迈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发出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询问,其也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情怀,而这疑问也是因为酒精的催化也就有了很好的意义,而当其被贬黜到黄州的时候,其写就了著名的《赤壁赋》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很多的不朽的诗篇,而其中酒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面对如画的江山,追想千古风流人物,思考如梦的人生,其产生了很多的联想和感慨,而最后其只好把“一撙还酹江月”,把一撙薄酒倾洒向东去的大江和空中的明月。

对于东坡居士来说,酒就是其一生所无法割舍的挚爱。其狂放的时候要喝酒,那个时候其就写“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而其悠闲的时候也要喝酒,那个时候其写“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时为野人家。”

;其诗兴大发的时候则更要喝酒,在喝了酒之后,其就写“饮酒乐甚,扣旋而歌。”,我们可以发现苏轼的诗词、散文中都总是散发着一股浓郁的酒香味道,如若苏轼没有了酒,其的作品中一定会少了太多味道,也许就不会是被我们后世人所广为推崇的东坡居士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诗歌的酒文化,看千古文人的诗酒情缘

宋代的咏酒词继承了前朝时期同类题材诗歌创作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宋时期词人的创造焕发出了新的光芒。

其对于人的意识更加加强,其对于人的内心世界的刻画更加地细腻,其也体现了宋词人们自我意识的一个增强。其在描写的手法上更加的灵活,更加的有着神韵,其更加真切地烘托出了其在饮酒活动中的思想情感。

三.小结

我们不难发现,直到元明清时期,诗歌和酒一直都是文人手中无法割舍地情怀。不管是元曲中我们熟悉的由马致远写就的“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还是之后的“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等等其都是在酒香中蕴含着诗歌的美与神韵。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诗歌的酒文化,看千古文人的诗酒情缘

因为酒,诗人手中的笔就更加有了生命,更加有了颜色。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古典诗词艺术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表现的艺术,是一种对于心灵自由的追求,而其追求的又恰恰是一种浪漫脱俗、和谐自由的精神境界。

而这样的境界正是需要酒来作为其的催化剂,使得其可以在自由的世界完成其的所有想象,给我们留下无数的千古名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