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種地來維持生活,你還願當農民嗎?

新型農產品經紀人


不靠種地來維持生活,你還願意當農民嗎?

如果不靠種地維持生活,說明一定有一個穩定的工作,如果是真的那樣,那就沒必要當農民了,沉年青,乾點別的行業也許能改變你的命運。

現在農村現狀是,青年通過求學進入城市生活,不在回農村。壯年因工作或結婚也在城裡買樓,進入城裡生活。農村居住的公務員,事業單位、有錢人也在城裡買樓將進入城裡生活,農村剩下的才是五六十歲以上農民,這部人恐怕永遠紮根農村了。

既然不靠種地維持生活,當不當農民也就無所謂了,對於收入來說,幹那個行業也比當農民強,至於戶口遷和不遷根據自己情況而定,三線以下城市,戶口落入城裡也非常簡單,如果戶口留在農村,誰也不會干涉的。

現在農村人多地少,一人一畝多地,一家三五畝地,如果靠種地那是永遠致富不了的,因為糧食價格是基本國策,是不會輕易上漲的,這道理都懂。

總之,農村發展方向是土地流轉歸大戶經營,這雖然是未來的事,真正實行也很快。如果認清農村發展大方向,不如沉年青不靠種地維持生活,至於農民這個頭銜,當也罷、不當也罷,都無所謂了。大家怎麼看呢?你願意當農民嗎?


沙塵暴5478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的祖祖輩輩都是農民。

以前農村基礎設施很差,交通.通訊等等…在山旮旯裡與世隔絕般,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天天跟土地打交道,全家溫飽主要來源於種地。

現在國家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礎設施改善了,交通.通訊等…發達了,農民就業機會也多了起來,選擇性廣了,生活水平也比以前好的多了。

現在農民大多數不種地了,出去打工.開店.開廠都有了。很多人在城裡買了房,娶妻生子。

我說說我吧,我也在城裡買了房子。但是我還是農村戶口,只把老婆孩子戶口遷到城裡,只為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農民不是你想當就能當了,也不是你不想當就不當了。如果你把戶口遷到城裡,就永遠遷不回去了,如果要遷回那手續繁瑣難了,但也改不了你是農民。

那裡空氣清新,青山綠水,在你落魄的時候這片土地繼續養育著你,我是農民我驕傲!

祝大家新年快樂!謝謝大家!


畲鄉兄弟


不種地來維持生活,你還願當農民嗎?

農民就是耕種土地而生活,近些年來,農民種地種子化肥農藥成本高,雜交稻種每斤30到40元左右,雜交棉花種300克50到60元,雜交玉米每斤30元左右,總含量%51,3個17的氮磷鉀複合肥100斤210元左右,農藥除草劑,也比較貴。而收穫的農副產品價格低,雜交稻100斤120元左右,籽棉100斤280元,油菜100斤250元,小麥100斤1元左右,玉米100斤80元,農民種地除去種子化肥農藥等開支,每畝收入600元左右,種上10畝地忙上一年,收入只有6000元左右,農民種地收入確實低。

那麼農民不靠種地來維持生活,你還願意當農民嗎?

如果家中土地少,你又處於中年不到六十歲,有一技之長,外出務工,月收入可達5000元左右。有些經濟發達地區,農民工工資每天在200元左古,月收入可達6000元,每月除去兩千元開銷,月收入4000元,一年十二個月能掙上5萬元,收入超過在家種地的幾倍。

你如果沒有技術,有力氣肯吃苦,在外面工地上幹活,每天也能掙上150元。

現在有些地方出現了用工荒,五十多歲的農民工很吃香,你不種地靠打工維持生活也是可以的。

你不願意種地當農民,過完春節可選擇外出務工。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不靠種地來維持生活,你還願意當農民嗎?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很多人都從農村來到城裡去,在城市務工掙錢,在勞動力極為緊缺的今天,農村勞動力到城裡工廠、企業務,有五險一金,有工資。隨著國家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戶口也會放開。農民工的子女可以在自己工作的城市下戶口、上學、就業,也有自己的醫保、養老保險等,已和城裡人沒什麼區別。

另外當農民在農村還有自己的承包地,每年還有一定的承包收入或託管收益。所以農村人口城鎮化,向城市轉移是個大趨勢。就是不種地了,每年還有一定的承包地收入。

相應的農村裡面年輕人越來越少,個別的地方可能還出現了荒地或者種的不精心浪費了土地;現在農民種地也不賺錢,很多人也就不想種了,那麼將來誰會種地呢?

第一類、大學生回農村創業。

第二、農村剩餘人口。城鎮化轉移不了的農民,自己種自家的土地。

第三、種地大戶、家庭農場、農民種植合作社等。通過土地流轉、土地託管等方式實現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種植經營,每年按協議給農民兌現承包費用或託管分紅收入。

所以,不靠種地維持生活,還是願意當農民,因為當農民每年除在城市有一份收入和五險一金保障外,在農村還有自己的承包地收入。多一份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厚德載物49056


[不靠種地來維持生活,你還願當農民嗎?]農民是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農民這一詞語出於春秋戰國時代的《穀梁傳.成公元年》“古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

從歷史上看,農民在不同的歷史時段,是有不同的“農民"存在形態。古代的“重農抑商",農業似乎是被置於主導地位。但農民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身份等級界限。

從一九四九年新中國建立,國家實行的以農養工,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對農民的價值導向,一度表現出了不同的價值判斷。

但是自從八十年代聯產承包到戶,以糧食生產為主的集體經濟,轉變為農戶自主經營的多種產業。為此,剩餘勞動力的大量產生,農民群體開始朝著亦工亦農的結構性轉化,年青人走出家門,湧向城市,進入產礦,企業,服務業。

所以及至八零後,九零後,他們現在事實上已經不再是農民。而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制約,讓他們還是身份上的農民。雖然現在戶籍制度改革,都是居民了。但是

有人這樣曾經描述:“人們說到農民時,想到的都並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且也是一種社會等級,一種身份或準身份,一種生存狀態,一種社區乃至社會的組織形式,一種文化模式乃至心理結構”。這種社會因素仍然存在。

因而就目前情況來看,有多少早已不是農民的新市民,他們融入了城市,有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但是他們的戶籍沒有改變,仍然是“農業戶口的工人”。

所以他們是“不靠種地來維持生活",的一大群體,沒有必要種地。在今天,就業選擇自由,人才流動自由,行業分工交叉整合的情境下,如果用一種一陳不變的對比的方法和思路,用原來的概念來解答“你還當農民嗎?"這個問題,顯然是“誰願意呢?’





三農二哥


這個問題,切實的說是很難回答的。

不靠種地來維持生活,在目前的局面下,對於廣大農民來說,是有一定的困難的。

第一:現階段的農民,大多數只是在農閒時節選擇出門打工,或者說是家裡有妻子或者老人可以暫時的耕種土地,在農業收入的同時,通過短暫的出門打工再獲得另外的經濟收入,以此來保證一家人的正常開支,農業收入是廣大農民最後的經濟保障,尤其是對於七零後的農民來說,如果出門打工得不到一定的經濟報酬,至少農業收入還是多少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報酬的,儘管這種報酬很低或者說收入微乎其微,但是,他們仍然是不可能完全放下土地的,畢竟,土地是農民的最後一道防線。

第二: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能夠完全捨棄土地而選擇出門打工的大多數仍然是八零後或者九零後,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太多的艱苦歲月,對於土地種植的收入,可能還比不上他們出門打工的幾天收入,對於他們的選擇,我們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與追求,可是,對於他們的父輩而言,土地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資本,無論到任何時候,都不能捨棄土地,這是現階段廣大農民的共識。

第三:我們殷切的希望,廣大農民能夠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業務打工,真正能夠實現經濟方面的自給自足,而如何能保證廣大農民工業餘時期的經濟報酬能否按時發放到位,也是各級政府需要關注和密切配合的。

總之,農民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證,農民的種地收入能否和付出形成正比,這才是廣大農民所關注和擔憂的問題,只有廣大農民富裕了,中國才是真正富裕了。

以上是我的一點理解,如果有不當之處,歡迎大家留言並討論,謝謝大家。





洪洋河


答,不靠種地來維持生活,你還願意當農民嗎,一,土地是農民的根基,是農民賴自生存的條件,但是,單純靠種地是很難維持生活的,現在的糧食價格不高,假如畝產玉米加小麥兩季,一年下來總共收入是玉米往高裡計算畝產700斤,再安每斤.90元=630元,小麥畝產700斤,安每斤1.10元=770元扣除肥料,人工費,水電費等450元,每畝實際收入850元。二,種植大棚蔬菜,瓜果,花卉,碰到年景好,價位高的話,每畝收入至少2000—3000元,大概是種糧食的3倍多,現在很多地方原有的地裡根本就看不到莊稼,全是一山塑料大棚,中心在壽光周邊,這裡的農民比較富足,就是靠種植蔬菜,水果風發家致富得。三,現在的農民這個概念已經很模糊了,單純靠信糧食是不能夠維持生活,還有部分農民在耕耘好自己的土地後(農業機械化很搞)單純種地用的時間很少,空餘時間外出打工也能有不菲的收益,種不種土地,願不願意當農民已經沒有關係了。





奇聞好奇


生活在農村的我們來說,對於當不當農民和種不種地還真不是我們說了算。因為貧窮的我們雖然每年都生活在打工的路上。但它變不代表我們離開了土地。因為我們的收入不是很高,而且還不是固定的,還有就是養家餬口。這些都是足夠我們拼命的,就算年輕時可以脫離土地,但是到老的那時,我們照樣會被工地或工廠淘汰,甚至還要被城市淘汰掉。到那時的我們就只有像現在的老人們那樣回到農村種上老人們遺留的一畝三分地,自個兒過著養老生活了。






北方的郎161765506


農民如果不種地了,若干年以後老了,吃喝從哪裡來,工人,退休教師還有工資,農民一年就幾百塊錢的養老金還不夠一個月吃呢,我不知道吧地全部流轉出去,到老了不能給人家幹活了,怎麼生活,一畝地一年就給你800元,夠買菜吃嗎?,孬好種種地都餓不著,你們看看若干年以後農村老人怎麼個活發吧。








農業致富推廣


在農村,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頂烈日,冒嚴寒,一身臭汗,從事農業生產。但農民從事農業生產並非是願意,也並非是感到自豪,而是為了生活不得不為之。

這些年來,外出務工的農民有增無減,有些農民在掙到了錢以後,就在外面買了房子定居,再也沒有回到農村。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農村從事農業只是為了維持生活,既然不靠從事農業維持生活,誰還願意回去當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