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耕地面積比中國大得多,為什麼糧食產量不如中國?

焦點數據


中國的產量高,成本也高,沒有競爭優勢,美國的效率高,成本低有價格競爭優勢,美國農業發達是毋庸置疑的,農業土地資源擺在那了,本來美國就是工業強國,機械先進,種植面積強大,能不產量多嗎,只是美國人口少,全靠出口來維持農業發展,美國的地理條件太具有優勢了。

中國只能在有限的耕地面積上提高產量,而美國卻可以靠種植面積擴大產量。看看地圖就一目瞭然了。差不多的國土面積,中國的山地比美國多的可不是一點點,美國的耕地面積比中國大的多得多。


驛動星期六


美國是930萬平方公里,我們國家是960萬平方公里,為什麼說美國產的糧食沒有我們多呢?是因為美國土地休養生息進行輪作,就是說每種兩年到三年修養生息1至2年,然後再開始種,而且,美國農業是高度發達的農業全部實現大型機器化,自動化,美國三億兩千萬人口,其中1%是農民,農民只有300萬,生產的糧食卻夠六億人吃的,除了本國糧食供應以外,出口3億人吃的糧食,由於規模經營,機器化經營,所以糧食價格比較低,有利於出口,所以,美國農民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農民,美國農民的人均收入是我國農民人均收入的15倍,這就是美國強大的農業,美國不但有強大的農業,強大的工業,還有強大的軍事強大的國防,這就是美國,一個高度發達,人民富裕,社會公平,法律制度完善的國家,朋友認為說的對,請點贊並點擊關注啊!





137965修德忠


目前,我國是全世界糧食產量最高的國家,產量穩定在6億噸以上,美國,雖然耕地面積比中國要多出許多,但是全年產量僅有5億噸左右。看到這樣的數據很多國人表示自豪。不過,專家們卻認為,中國在世界糧食產量第一的情況下,每年還要進口糧食超億噸,也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其中:大豆進口量全球第一、高粱進口量全球第一、大米進口量全球第一。而美國每年的糧食出口量超億噸,是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

資料顯示,美國的耕地面積大約在1.9億和1.5億之間。大家比較認可的是1.5億公頃。這個數據,我們的耕地面積只有18億畝多一點,換算成公頃(除以15)就是1.2億公頃。那麼,美國耕地面積要比中國大,為什麼糧食產量不如中國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美國在農業生產方面,與我國糧食生產以三大主糧不同,美國的種植業生產更加多樣化,從高粱、大麥到苜蓿牧草都有大量種植,美國是各種農作物都生產,所以主糧方面的生產就不如中國數量多了。而中國要保證三大主糧自給自足,每年就要確保三大主糧的種植面積,中國14億人口,糧食問題肯定是要由自己來解決。

第二,美國糧食產量不如中國,主要是可耕地面積,還包含了美國的後備耕地面積。美國退耕還林,耕地面積更有彈性,耕地質量更有保障。其實,我國農民也並非不懂得耕地要休養生息,只是田地休養生息就不能長糧食了,國內糧食產量就要滑坡,無法滿足14億人口日益增長的糧食問題。而美國農民40%的收入都來自於政府的補貼,這是美國農業碾壓世界的獨門利器。所以,美國的很多耕地才能得到休養生息。

第三,中國農民的種地水平在提高,化肥、良種、殺蟲劑、農業科技等都廣泛用到了農業生產中去。不過,樣樣東西都要有一個限度。化肥用得太多或者頻繁使用,雖然從短期內能夠促進糧食產量的增加,但是會造成土地板結,土壤呈現酸性,生產糧食能力衰減,不利於糧食產量的可持續發展。而美國是搞現代化農業,美國農民在使用化肥方面都比較科學,並不片面追求短期的產量,美國這5億噸糧食,卻只有300多萬農民在種地,而且本國人吃不完,還要出口到全世界。

從目前情況看,中國糧食產量佔世界第一,世界上總產量25億噸的糧食,有6億噸是由中國生產。中國用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面積,生產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糧食,這是值得我們中國人自豪的地方。不過,中國每年有一億噸糧食需要進口,未來國內糧食供應方面還存在著兩大隱憂:一方面,過去我國農村有八九億人,目前我國農村有5.7億人,還有超過一半人戶籍在農村,打工在城鎮。現在很多農村很多地方,留守的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很多土地被長期拋荒。再加上城市徵用農村土地建造大量商品房,所以,國內耕地面積在不斷消退之中。

另一方面,美國是農業現代化的國家,不僅是耕地面積比中國大,而且農業的核心實力遠超過中國。美國僅以350萬人口不僅是養活了本國居民之外,還要把多餘的糧食出口海外。現在,中國成為了全糧食最大的進口國家,這種糧食需求,隨著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也在大幅提升。雖然,中國糧食產量全球第一,但是進口糧食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中國的糧食的自給率達到85%。如果更大的糧食缺口,過多的依賴於國際市場,恐怕國際市場的糧食價格也會水漲船高。更關鍵的是,中國人糧食的對外需求過多,則會處處受制於國際糧食市場價格波動。

美國的耕地面積比中國大,而中國的糧食產量卻是第一,這主要是美國可耕地是退耕還林,是搞輪休制度,美國政府對農民還有一定的資金補貼。同時,美國生產的農產品是多種多樣的,並不像中國那樣的主要是三大糧食,更關鍵的是,中國農民農藥用得多,生產出來的糧食可能在短期內維持較不錯的產量。而美國農民就不會使用太多的農藥,要保持耕地的可持續生產。綜合來看,中國糧食產量雖然略勝於美國,中國農業技術與現代化農業的美國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中國農業要想趕上美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不執著財經


40億畝vs18億畝,為何美國糧食產量反而不如我們?

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家是哪個?很多人以為是美國,其實美國的耕地總面積已經被印度超過。按照世界銀行最新數據,目前印度耕地面積為15646.3萬公頃。而美國為15226.25萬公頃。

可是,另一數據顯示美國國土總面積為96291萬公頃(合962萬平方公里,美國自己的數據,明顯誇大了),其中耕地達19745萬公頃,佔世界耕地總面積(150151萬公頃)的13.15%,是世界上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也就是說,美國的耕地面積大約在1.9億和1.5億之間。大家比較認可的是1.5億這個數據,因為我們傳統的講1.9億,指的是可耕地面積,包含了美國的後備耕地面積。美國退耕還林還牧,耕地面積更有彈性,耕地質量更有保障。

(美國農民40%收入來自於補貼,這是美國農業碾壓世界的殺手鐧)

我國耕地有多少呢?我們都知道一個18億畝紅線。沒錯,我們的耕地面積只有18億畝多一點,換算成公頃(除以15)就是1.2億公頃。而美國的可耕地面積,換算成畝,可能接近40億畝。這樣的耕地面積,不僅比不上美國和印度,還被俄羅斯超越了。

總之,在農業上,我們絕對稱不上地大物博這四個字。

有同學說了,我們至少人多啊!

也不對,美國只有350萬農民,這些都是成熟的農業產業工人,熟悉各種現代化農業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而我國農業人口,絕不是某些人說的八九億人,目前我國農村人口5.7億人,超過一半人在戶籍在農村,工作在城鎮,實際上已經城市化。現在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業人口,實際上只剩下了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和留守兒童,就是人們說的389961人員。

世界上農業人口最充裕的國家,當屬印度。印度現在擁有13.53億人口,其中80%從事農業,就是10.8億人。

不管是耕地面積還是農業人口,我國都不佔優勢,為何能獲得世界糧食產量第一?

我國糧食產量世界第一,世界上總產量25億噸的糧食,有6億噸由中國生產。中國用世界不足十分之一的耕地面積,生產了世界四分之一的糧食。這是中國人對世界的貢獻,也是中國人最自豪的地方。

即便如此,中國還在大量進口糧食,因為,人均500公斤每年的糧食,不足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每年1億噸的糧食進口量,正好是中美糧食生產的差額。

毋庸諱言,美國糧食生產商確實有很多優勢,如高度的機械化水平、高額的糧食生產補貼、專業的農業生產貿易公司。可是,這些可能並不一定適合我們。

我國目前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排世界第16位,每公頃土地出產穀物5520公斤,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3563公斤每公頃。

中國農業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原因有三:

1,中國人精耕細作的傳統。中國人有6000多年農耕歷史,眾多的人口讓精耕細作成為唯一選擇,直到現在,中國農民依然加倍愛惜土地和種子。

2,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改革開放以來,化肥、良種、殺蟲劑、農業機械等科技廣泛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在農民的精打細算中,這些農資都發揮了最大的效用。

3,市場作用的充分發揮。農業要面向市場而生產,這是提高農業產能和效率的主要經驗。現在我國的蔬菜水果越來越成為出口大宗農產品,這正是面向市場調整種植結構的主要結果。

可是,我們也要警惕一些不好的趨勢。比如,美國研發轉基因作物提高單產搶佔市場,我們卻因為無腦公知不敢研發不敢推廣,已經失去了先機。再比如,農業生產過於依賴某國市場(如日韓),以至於這些國家故意找茬狙擊,造成巨大損失。

向以色列學習農業科技化,向日本學習農業市場化,農業人口轉移到工業服務業,中國農業現代化應該信心滿滿!


歷史知事


雖然美國國土面積比中國略小,但可耕面積比中國多得多,本人曾在美國學習期間親身經歷的看到,他們的耕地基本採取輪作方式進行耕種,即今年這快地種植待收穫後將農作物的廢料打碎返田,明年這塊地就休養,每塊地都是這樣,至於糧食總產量與中國相比是多還是少,本人從沒考量過


洶湧的大海波濤


的確,跟據世界銀行公佈的數據來看,美國耕地面積高達152.26萬平方公里,僅次於印度,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國耕地面積為119萬平方公里,比美國少了33萬平方公里左右,位居世界第四。

美國糧食產量也不如中國。截止2017年,中國糧食產量高達6.179億噸,位居世界第一;而美國糧食產量則為4.4億噸,位居世界第二。但這只是指穀物類糧食產量,小麥、玉米和水稻等,而廣義上的糧食的範圍很廣,不僅包括小麥、玉米和水稻等,還可以包括豆類、薯類、油菜籽等油料作物。把它們算進來,那麼中美兩國的糧食產量差距就進一步縮小了。如果加上其他油料作物,2017年中國糧食產量合計超過了6.6億噸,美國則超過5.5億噸。





美國耕地面積比中國大,糧食產量不如中國是事實,這沒什麼好說的,但這並不代表美國農業沒有中國發達。要知道,美國只有1%左右的人口從事農業,即300多萬,而中國則有6~7億,誰的效率高就不言而喻了。美國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程度已經相當高了,而中國仍然是以小農為主。另外,中國農業單位面積糧食產量高,但同時化肥、農藥等的使用量幾乎也是最高的。而美國是實行間歇式農耕,也就是說種一年,慌一年,或者種兩年慌一年,這主要是讓土壤有修養生機的機會,有持續生產的能力。




其實美國還有很多可開發的耕地,想要在糧食產量方面超過中國,也未必不可以。但美國人口只有3.3億,不到中國的1/4,生產那麼多糧食,也吃不完。美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第一糧食出口大國,生產再多的糧食,也會壓低糧價,所以對美國來說未必是好事。而我們國家則是世界第一糧食進口國,每年都要進口上億噸的糧食。


錦繡中源


美國耕地面積比我們國家多,但產量不如我國是順理成章的事,這個並沒有多麼的奧妙在裡面。美國耕地面積比我們多,但農業人口只有中國農民的數十億分之一。他們每個種地單位動轍幾千上萬畝的土地,是中國種地基本經營的農戶家庭種地面積的成千上萬倍。雖然他們的農業技術比我們高,機械化程度也遠高於我們,但他們的畝產比我們要低的多。畢竟機械化的大規模農業經營並做不到精耕細作。他們的農業產品多,國內消費不了,完全依賴土地面積的廣闊。因為是機械化耕作,他們生產的糧食價格很低。而我們國家實行的是農村農民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農業生產製度,一個農戶家庭經營的土地面積,多者十多畝,少者幾畝。因為土地面積過少,農民只能精耕細作提高產量。這種提高產量又必須加大投入,這就使得我國國家糧食種植成本無限增加。以至於一些農民不堪成本重負而棄耕。

其實在我們國家低成本糧食種植也存在過。在七十年代之前,沒有化肥農藥用於農業生產,基本是白水耕種。在我們家鄉在七十年代之前追溯到舊中國社會,本地的生態環境良好,土壤含水豐富,一般情況下進行的是旱做農業。如果種小麥,旱做小麥播種量先是七斤後逐漸加至十多斤。這樣種植小麥一般畝產量在200斤左右。年景好的時候,畝產能達到300斤。年景不好有災厄的時候,畝產可能在百斤左右。但在這樣的種植中,人工畜力成本除外,所有的種植成本就是十斤左右的小麥籽種。這樣方式生產出的小麥,如果農村土地面積足夠大,每個家庭種地成千上萬畝,與進口國際糧食低價格也有的一拚。


老百姓寧


從數據上來看,目前我國是全世界糧食產量最高的國家,產量穩定在6億噸以上,而美國,雖然耕地面積比我國要多很多,但全年產量僅有5億噸左右——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很自豪?別急,我們再看看下面一組數據:

我國年產6億噸糧食,有7億農民;美國5億噸糧食,有300萬農民

我國每年糧食進口超億噸,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其中:

大豆進口量全球第一、高粱進口量全球第一、大米進口量全球第一、油菜籽進口量全球第一……

美國每年的糧食出口量超億噸,是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其中:

美國大豆出口量佔全球出口比重的四成、美國玉米出口量佔全球出口比重的六成、美國還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

即便如此,在我國的糧食生產中,由於耕地面積受限,加上城建工業用地的不斷增加, 基本上能開荒的地方都被種上了糧食,農藥、化肥的使用總量和單位用量都高居世界前列——這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是非常有害的現象,好在目前隨著我國糧食產量的穩定,也開始逐步進行耕地的休養生息。

而在美國農業生產方面,與我國糧食生產以三大主糧為主不同,美國的種植業生產更加多樣化,從高粱、大麥到苜蓿牧草都有大量種植,加上在美國更多實施的休耕政策,使得其耕地的利用率遠遠低於我國,因此,其糧食總產在數字方面要低於我國不少,但農業核心實力卻遠遠高於我國。

以上是中美之間農業的真實差距,它並不僅僅是體現在總產方面的數字對比,更是對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種植者的種植收益的全面衡量。


每日糧油


無論那個國家,農業不向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智能化上面發展,都是死路一條,如想實現以上四化,就得大面積作業,只要實現了大面積作業,並實現了四化,糧食產量就會大幅提高。糧食價格成本大幅下降,勞動強度大幅減少,人工用量大幅減少,收入就會大幅提高了,剩餘的勞力就可以參加其他的行業去了。農民也不用把糧食曬到馬路上去了。總之,分田單幹,每家每戶一畝三分地,就是死路一條。


用戶6055709335


美國可用於農作物種植的耕地約30億畝,農作物產量約3億噸;中國可用於農作物種植的耕地約20億畝(18億畝耕地保護線),農作物產量約6億噸。農作物包括大米、小麥、玉米、高粱、大豆、油菜、棉花、花生、菜地等,是人類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

美國除了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同時也是農業最發達的國家。美國的農業高度機械化,儘管農業只佔就業人口的1%,卻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家。農業僅佔GDP的1%左右,但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國、第三大小麥生產國、第五大土豆生產國、第十大甘蔗生產國和第十二大水稻生產國。

中國農業的出路:第一在於農業科技知識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第二在於因地制宜的種植模式——以家庭為單位和規模化種植相結合。東北、華平平原及其它大平原地區可能更適用規模化種植,佔中國耕地面積更多的丘陵崗地及其它零散分佈地區則更適宜以家庭為單位(或相對較大一點的其它形式)的模式。中國的農業絕不能照搬美國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