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政權為什麼不逃往臺灣島,繼續與蒙古人抵抗呢?

獨釣孤海一隻魚


臺灣地區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和大陸發生了較為密切的聯繫,不過一直到元代設立澎湖巡檢司之前,大陸的政府並沒有在臺灣地區設立專門的機構進行有效管理。在相當一段歷史時期裡,臺灣一直被認為是蠻荒之地。

元代至元年間,設立澎湖巡檢司,這被普遍看作是我國在臺灣設立專門的政府管理機構的開始,也是臺灣地區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標誌。

不過即使設立了政府機構,當時的中央王朝對於臺灣的認識也不全面。像明代嘉靖十一年就出過一件烏龍事件。

這一年,琉球使者來到大明王朝,希望天朝上國可以派來使者對琉球進行冊封,嘉靖皇帝很愉快的就答應了,派遣陳侃前往琉球。

陳侃是一個比較合格的使者,他在前往琉球之前先翻閱了大量的書籍記載,提前瞭解當地的民風民情。結果陳侃到達琉球之後有點懵,這裡的一切怎麼和書裡寫的都不太一樣?

一直到陳侃回來之後,大明王朝的高層們才發現,原來一直有兩個琉球——也就是臺灣和現在的沖繩……

所以一直到鄭芝龍、鄭成功時期,臺灣地區才開始得到全面的開發。

不過在宋代時期,大陸與臺灣也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繫。

首先,有不少大陸人移民到臺灣。之所以來到蠻荒之力臺灣,一個方面是因為當時的政治動亂,大陸充滿戰爭,為逃避混亂的時局,求一方安定,所以越過海峽前往臺澎一帶;還有因為隨著多次大規模的人口南遷,中國南方人地矛盾激增,人均佔有耕地面積急劇縮小,一些無法獲得耕地的人民,希望在海峽的那一頭獲得一塊屬於自己的田地,於是前往臺灣澎湖一帶。

另外,考古發掘也證實了臺灣和大陸有著密切的關係。臺灣的考古學家曾經在臺灣北部以及澎湖進行考古調查挖掘時發現了大量來自大陸的瓷器和大批的宋代銅錢,這些都證明了雙方經濟的聯繫。

而且根據宋代將領汪大猷寫的《汪公行狀》一書,我們可以得知,南宋政府甚至已經向臺灣澎湖一帶"遣將分屯",駐紮了一部分士兵在那裡。


崖山海戰之後,南宋小朝廷正式敗亡,也標誌元朝終於統一了中國大陸地區,日本部分學者也叫囂"崖山之後再無中國",那麼南宋小朝廷,為何非要在崖山死戰,就不能和鄭氏家族、和委員長一樣先前往臺灣,再圖光復呢?

第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中原王朝政府對於臺灣的認識不足,而且對於臺灣的開發不足,此時的臺灣仍然是一片"蠻荒之地"。

另外,宋代政治一向以保守而著稱,宋代著名的大臣王安石在評價北宋政治時就曾經說過,北宋政局"因循苟且",到了南宋,更是偏安一方,不思進取。即使真的流亡到臺灣也是繼續換個地方,換個方式,苟且下去。

還有,當時南宋殘存勢力並不願意離開故土。崖山之戰之後,南宋最後的名將張世傑,曾經想帶領部下勢力向西前往占城,先保全實力,再徐徐圖之。但是他手下的士兵們並不願意離開故土,強迫張世傑回到廣東,結果在海路上遇到颶風,幾乎全軍覆滅,大多數人沒能重新返回故鄉。

所以南宋政府在被元朝攻滅之後,殘餘勢力想要奔逃至臺灣,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一盤拉條子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薩沙簡單說一說。

第一,臺灣沒有開發?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臺灣的開發是很晚的。

到了清朝初年的1684年,臺灣漢人僅有12萬人。

12萬人什麼概念?南宋崖山海戰跳海的軍民都有好幾萬人。

而漢代中國人口就有5000多萬。

就算逃到臺灣去,依靠這點人口,不要說和元朝對抗,就算吃飯都是大問題,還是一個死。

第二,蒙古人不會追擊嗎?

很多人拿鄭成功作為例子,其實鄭成功和南宋張世傑他們有著巨大的差別。

滿清其實是撿漏佔領中原的,基本都是陸軍,海軍非常爛,經常被鄭成功打的落花流水。

而鄭成功老爸時期,就已經控制檯灣海峽,並且將漢人移民運到臺灣,輕車熟路。

但當時蒙古水軍是相當強大的,從襄陽戰役後連續擊敗南宋水軍。

後來遠征日本,蒙古人能夠一次運輸10萬兵力。

就算南宋能夠逃到臺灣,蒙古水軍必然追擊,到時候也還是一個死。

第三,穿越臺灣海峽不容易。

臺灣海峽看著不寬,但實際上從福建出發渡海前往臺灣比前往沖繩或菲律賓要難十倍。

具體不多說,主要是季風和海峽的航道複雜。清朝渡臺悲歌中形容移民臺灣是六死三留一回頭,就是這個意思了。

如果海峽真的很容易渡過,以福建人的威力,早就佔滿臺灣了。

而當時南宋水軍均是平底船,不具備長距離遠洋航行能力。

甚至遇到颱風以後,就算在近海也是非常危險。

前一個小皇帝和大將張世傑本人,都是死於風暴,而船隻明明就在海岸附近。

當時想要將10萬軍民用平底船運到臺灣,等於是自我毀滅,九死一生。


大體就是這些原因了。


薩沙


《臺灣四百年》曾記載過,1603年以前的臺灣並不被中原朝廷重視,而當時的原住民還是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人口不到十來萬。

清代的《裨海紀遊》寫到,去往臺灣的路上可謂是艱難險阻,所以嬌生慣養的南宋皇帝和官員們,能不能撐到臺灣還是個問題。

再說,當時的臺灣經濟水平那麼低,屬於完全的蠻荒之地,中原朝廷也沒將其劃入版圖,一直到了元朝時期才將澎湖列島劃入福建管轄,所以即便南宋朝廷跑到臺灣,人家懶得理你,搞不好還要經歷各種惡戰。

我們再看當時兩方的軍事力量,當時的元軍不但在陸地上有著絕對優勢,在海上由於金朝漢人張弘範那些的努力發展,已經和南宋不相上下。而在1276年謝太后投降後,留在杭州的南宋海上力量幾乎都被元軍給收編了。

陸秀夫和張世傑的船隊也都是浙江、福建的民兵,讓民兵跟正規軍對打,結果可想而知,所以為什麼崖山海戰是南宋十多萬打不過元軍一兩萬人。在這樣的海上力量對比下,如果流亡政府逃亡臺灣,在半路被元軍堵截,那麼死的更快。

1276年謝太后雖然投降,但兩廣、福建、江西一代還有人支持南宋政府堅決抵抗,這些的確對南宋政府來說還是有著可控的地方。也就是說,這看似小小的地區其實比蠻荒之地的臺灣更好,臺灣還未被開發,而對流亡朝廷來說起義軍如果納為己有或許還有一拼之力。

1279年的流亡朝廷能控制的地區已經被壓縮到了只有廣東珠三角和海南島這點地方,等到流亡朝廷從浙江到福建再到廣東,黃花菜都涼了,就是想逃也不可能了。在崖山海戰之前,流亡朝廷其實想逃到占城,也就是越南南部地區,他們是想離元軍越遠越好。

因為離元軍遙遠,張弘範會因為後勤的原因不詳再追,而元軍如果沿越南海岸線南下必定會被越南北部的陳氏王朝阻攔,對流亡朝廷有心無力。但事實,流亡朝廷最終還是沒有想逃亡別國的想法,最後才有那麼多人跳海自盡。

按照上面的分析,南宋政府其實心裡面還是想利用可控地區的力量再拼一次,而臺灣在當時處於荒涼之地,進入這個島除了要面對元軍海上力量的圍追堵截,在到達之後還要重新發展自己的勢力,已經面對原住民的對抗等等因素,所以流亡朝廷根本沒想過要逃亡到這樣的地方去。


大國布衣


南宋末年的時候,元朝的實力過於強大,整個世界幾乎都被蒙古騎兵給肆虐,南宋也不例外。雖然南宋抵抗了很長時間,應該是所有抵抗蒙古騎兵的政權中抵抗時間最長的一個,但是該來的還是會來的,南宋也到了被滅的時候。

當時人們覺得很奇怪,南宋皇族們為什麼不逃往臺灣,就如同當年鄭成功一樣,在臺灣島上再建立一個流亡政權呢?事實上在臺灣島上再建立一個政權是相當困難的,因為當時的臺灣島不是現在的臺灣,而是一個非常原始的地帶,根本就無法支撐起一個像樣的政權起來。當時南宋政權那麼多人,如果跑到臺灣島上去的話,估計不用敵人打來,自己就會餓死了。

而且當時逃亡的南宋政權那麼多人中,估計能夠真正安全到達臺灣的人會非常的少,因為臺灣和大陸之間畢竟有一條不短的路程,而當時南宋的逃亡政權並沒有多少資源,所以能夠最終安全到達臺灣的人估計非常有限。而且對手蒙古騎兵並不是完全是一隻陸軍,當時事實上具有了相當強大的水師,即使逃到臺灣島上,蒙古軍隊也會派一支強力的水師來進行圍剿,當年蒙古是打日本的時候就至少在10萬人以上。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的南宋王朝雖然比較弱,但是也是以中原正統王朝自居,自認為是天朝上國,不可能離開這個故土,跑到一個荒涼的島上去。畢竟當時的南宋雖然很弱,但是南宋的君臣還是非常有骨氣的,所以最最後在崖山一戰中,雖然面對著優勢敵軍的包圍,但是最終也堅貞不屈跳海自盡。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公元1276年,元朝攻破了南宋首都臨安,年僅5歲的南宋皇帝宋恭宗成了俘虜,太后抱著恭宗投了降,延續了三百多年的南北兩宋終於走到了盡頭。

不甘心失敗的陸秀夫、文天祥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成立小朝廷。但面對元軍強大的軍事實力,南宋殘餘勢力不斷逃亡至南方,直至新會至南海一帶。文天祥在海豐兵敗被俘,張世傑戰船沉沒。

1279年3月19日,南宋朝與蒙元在崖山展開決戰(史稱“崖山海戰”),宋軍被元軍擊敗,元軍隨後包圍崖山,陸秀夫不忍看到“靖康之恥”再次重演,毅然背上年僅8歲的趙在廣東崖山投海而死,南宋的十萬軍民也相繼跳海殉國,宋王朝正式滅亡。

而這個時候人們不禁要問,為何南宋朝廷不退守臺灣或者其他地區呢?非要再陸地跟元軍死磕,其中的原因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臺灣荒涼未知

那時候的臺灣可以說真正稱的上是蠻荒之地,不僅人口稀少,而且遠離大陸。臺灣的開發時間非常晚的,知道清朝初年的時候人口才多一些,南宋未必對臺灣等東南亞地區沒有了解,但當時那些地方屬於不毛之地,只有流放的犯人才會去這些地方,對於當時的南宋大陸人來講,背井離鄉去未知的臺灣,還不如拼死一戰。

元軍來勢洶洶 沒有機會

當時的元軍軍事實力正處於巔峰期,不要說毫無準備兵少將缺的南宋了,即便是日本,元軍都可以一次性派出十萬的遠征軍。而當時的情況,南宋根本就沒有那麼多時間去準備十來萬人橫渡臺灣海峽的一切條件;船隻、糧食、武器,以及合理的調度,誰為先鋒,誰來斷後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沒有解決,畢竟這不是一兩人過去,而是十幾萬人過去,可能將這些問題逐步落實都需要耗費大把的時間,對於他們來講,背水一戰才是最後的希望。

漢人正統 不忍流落海外

南宋一直以漢人正統自居,對於海外蠻夷之地根本就看不上,即便真的跑去了臺灣,如何生活,如何重建政權,元朝的追兵是否會趕來?另外如果跑去臺灣了,以後還能稱為南宋嗎?自己的國土都沒有了,還能叫皇帝嗎?在小地方稱王稱霸有何意義呢?要知道,南宋的士大夫階層還是有些骨氣的,當時管事的也是他們這些人,他們如果不願意去,在怎麼也沒有辦法啊。


春秋亂舞


1276年,蒙古大軍攻佔臨安,俘獲宋恭宗,陸秀夫、文天祥和張世傑等人連續擁立了宋端宗和宋少帝,繼續抵抗蒙元進攻。在1279年,崖山之戰之前的兩年多時間裡,南宋政權主要活動在廣東一帶,雖然有相當長的時間裡漂泊在海上,但始終留在大陸海岸線附近,沒有逃往臺灣,以此為根據地繼續與蒙古人對抗。原因就在於雖然臺灣很早之前就被大陸先民所發現,但納入中國版圖比較遲。臺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船隊到達夷洲(今臺灣),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臺灣的開始。在這之後,各朝代陸續加大對臺灣的開發力度。

9至10世紀的唐末宋初開始有漢族人定居澎湖。12世紀中葉南宋將澎湖劃歸福建路晉江縣(今福建晉江)管轄,並派兵戌守。但此時的臺灣本島基本上處於待開發的境地。

南宋君臣當然可以前往臺灣避難,但此時的臺灣基本上沒有漢人定居,只有為數眾多的山地民族生存,即使南宋君臣來到臺灣,面臨的也是一片蠻荒,這樣的地方只適合短期內避難,卻無法長期紮根,也不能從臺灣本島獲取足夠的戰略補給,並不是理想的根據地。相比之下,依託廣東忠於趙宋政權的軍民持續抵抗蒙元進攻,是相對更理想的戰略選擇。但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南宋政權大勢已去,即使南宋軍民奮力抵抗到底,崖山之戰也還是悲壯的結局,只留下“崖山之後無華夏”的感嘆。


滄海拾遺錄


當時的臺灣島尚處於原始的狀態,根本無法承載南宋政權居民的生存需要,更無法支撐南宋王朝以此為根基繼續與蒙古人抗衡。這也是為何南宋王朝與蒙古人經過崖山海戰戰敗之後,南宋王朝的小皇帝和丞相陸秀夫以及南宋軍民不得不跳入汪洋大海之中,以死而明心中之志。



北宋時期蒙古部落原本是一盤散沙。各蒙古部落之間戰爭矛盾不斷,根本無法形成合力。當時的蒙古部落不得不屈服於遼國的統治。後來遼國被興起於東北地區的金國所取代。蒙古部落也從受遼國的欺壓轉為了受金國的管制。而金國也多次舉兵南下攻破了北宋的首都開封汴梁,得以倖免於難的康王趙構在南方百官的擁護下在臨安稱帝,歷史上稱其為南宋王朝。


此時的南宋王朝與相隔甚遠的蒙古部落之間並無太多瓜葛。但是後來蒙古部落之中出了一名民族英雄鐵木真。鐵木真逐步的統一了蒙古各部落並且建立了馳騁天下的蒙古鐵騎。後來更是打敗了自己曾經的宗主國金國以及近鄰西夏國。到了鐵木真的兒子和孫子蒙哥、忽必烈一輩兒,蒙古帝國開始拼盡全力進攻南宋王朝。

經過幾十年的抗爭,大宋王朝還是在風雨飄搖之中走向衰亡。畢竟當時的南宋朝廷內部奸臣當道、統治昏庸、前線將士得不到該有的撫卹。但是百足之蟲,雖死不僵。儘管南宋王朝存在著諸多的缺點和不足,但是在蒙古大軍入侵南宋的過程中,還是湧現了一批忠於朝廷的國士。



但是不斷的敗退,不斷的收縮地盤使得南宋王朝最終還是走向了滅亡。崖山海戰之後,南宋王朝的小皇帝和滿朝文武百官再無退處。最終紛紛跳入汪洋大海之中以死明志。

而之所以當時南宋王朝不願意或者沒有采用轉移到臺灣島,並以此為根據地伺機反攻蒙古。就是因為當時的臺灣島本身不足10萬漢人,大多數地方都是一些未經開化的土著人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古代農業生產和手工業技術在臺灣島並沒有任何的根基。



再加上臺灣海峽對於南宋王朝的遺孤遺民來說,猶如一條鴻溝難以逾越,想要順利的登陸到彼岸可以說是九死一生。因此南宋王朝的小皇帝和丞相陸秀夫不得不選擇投海自盡這條絕路。


珞珈山的貓


根據南宋趙汝適所著《諸蕃志》,“泉有海島,曰澎湖群島,隸晉江縣”,澎湖列島在南宋時期就已經歸屬於南宋領土,並派兵戍守。

所以確實存在這樣的疑問,為何對臺灣有了一定了解和控制權的南宋政府,不選擇逃亡臺灣島呢?我想答案應該有兩點。

其一,宋元水師實力的對比。

談到退守臺灣島,就不得不對比一下當時宋元的水師實力,似乎蒙古人在水師上絲毫不佔優勢。

顯然南宋的水師是十分強大的,宋代的造船和海上貿易十分發達,一度擁有強大的水師。反觀蒙古一方,作為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連精通水性的人都沒幾個,更不要說操舟控舵、水上對戰。

然而崖山之戰的結果卻告訴我們,並沒有怎麼簡單。

崖山海戰,南宋一方1000艘戰艦、蒙古一方400艘戰艦,最終南宋落敗,陸秀夫揹著少帝趙昺跳海自盡,十萬軍民一同殉國。君主跳海,十萬浮屍,代表著宋王朝的徹底終結,也告訴我們,蒙古人的水師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弱小。

儘管崖山海戰有蒙古佔據陸地優勢、戰術取巧等因素,但蒙古人的確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了一支規模可觀的水師。

事實上,蒙古人一路的征戰中,一直在吸收各國的軍事實力,不僅早早地擁有了較為強大的火器,還掠奪了很多南宋沿海的船隻,在一些南宋叛降水師官兵的指引下,建立起相當實力的水師。

所以即使是宋朝殘餘勢力潰逃到了臺灣島,臺灣海峽也無法阻擋蒙古水師的進攻,這並不是一條可取的路徑。

其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水師的實力對比只是客觀因素,南宋朝廷之所以沒有逃往臺灣,更主要的還是在主觀因素。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以儒家傳統思想來看,中華大地才是王朝的根本,即使像高麗、占城這樣陸地毗鄰的地方都是蠻夷之地,臺灣這樣孤懸海外的島嶼則更低一等。一旦大陸的根基被斷絕,海外的一切都將失去意義。

所以南宋政府壓根沒有想過逃往臺灣,他們把嶺南之地作為最後的根據地,認為失去了這裡就不會再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霄林天


元軍在襄樊之戰大破宋軍以後,宋朝求和遭到拒絕,5歲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楊淑妃在國舅楊亮節的護衛下,帶著兩個兒子(益王趙昰、廣王趙昺)出逃。逃到福建時大臣擁戴7歲的趙昰做了皇帝,是為宋端宗。

兩年後,福州淪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張世傑借船遭到阿拉伯商人蒲壽庚拒絕,張世傑搶奪船隻出海,南宋流亡朝廷只好去廣東。宋端宗準備逃到雷州,遭遇颱風,小皇帝所乘的船傾覆,宋端宗溺水生病。不久崩逝,由7歲的弟弟衛王趙昺登基,年號祥興。左丞相陸秀夫和太傅張世傑護衛趙昺逃到崖山。文天祥在江西和廣東抗敵,因為寡不敵眾最後被俘。

公元1279年(祥興二年)正月,張弘範率元軍攻至崖門,對崖山三面包圍。1279年2月6日,43歲的陸秀夫見無法突圍,便揹著8歲的趙昺投海,隨行10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

首先,南宋時期的臺灣,還沒有開發,一片荒涼,只有少數打漁為生的人停留在臺灣。其次,南宋需要大量的船隻,估計上萬艘來運兵和糧草,當時肯定來不及準備。

最後,即便能逃到臺灣,幾十萬宋朝軍隊的糧食問題得不到解決。耕種也要一年的時間,宋朝軍隊主要是無法解決幾十萬軍隊所需的糧食。逃到了臺灣,幾十萬人沒有吃的,士兵不投降也會自相殘殺,最終也會被剿滅。所以,在大陸與蒙古對抗,糧草可以解決,說不定還有翻盤的機會。對古人來說, 逃亡臺灣,看不到任何希望,還不如決一死戰。

不過在《臺灣史》中記載:“蒙古崛起,侵滅女真,金人泛海避亂,漂人臺灣。宋末零丁洋之敗,殘兵義士亦有至者。故名為部落,自耕自贍,同族相扶,以資捍衛。”蒙古崛起的時候,也有金人漂流到臺灣避難,宋朝滅亡以後,也有殘兵逃到臺灣。

此外,元朝征討蒙古失敗以後,準備第二次征討日本。遭遇颶風,在臺灣西岸短暫停留後回到了福建。整頓過後,元朝又準備征討日本,不過沒有出海。元朝就命令海船副萬戶(元朝官職)楊祥、合迷、張文虎為都元帥征討琉球,設置了左右兩萬戶府。這麼說來,臺灣島上也有宋朝殘兵。只是,大規模的兵員湧入臺灣不可行。上面我們也說了,臺灣地區荒涼,大量的人湧入,沒有足夠的糧草是很難生存的。

公元1628年,鄭芝龍投降明朝,福建巡撫為了解決數以萬計的饑民問題,希望鄭芝龍將饑民移到臺灣墾荒。傳說鄭芝龍提出給饑民渡臺的優惠方案是“每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也有更優惠的說法是“每人給銀三兩,給牛一頭” 。可見,移民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當時的明朝政府還有獎勵措施。住在大陸的人民,迫不得已是不會移民臺灣。畢竟當時的臺灣還是一塊為開墾之地,所以南宋那個時期就更加荒涼了。南宋小皇帝流亡時期,還有大量的軍隊跟隨,移民臺灣顯然不適合。


謀士說


南宋政權為什麼不逃到臺灣繼續和蒙古人周旋呢?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不可忽視,那就是臺灣和海南島當時都沒有開發,南宋那一波人去臺灣和臺海南島生活非常困難,當時的臺灣和海南島的瘟疫流行,生產力水平相當低,別的不說鍊鐵和鍊金屬的工業幾乎等於0,你讓南宋那一撥人跑到臺灣去,實際等於自尋死路。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有一個細節,說明了當時的臺灣和海南島的生產力實際情況,鄭和當時送給了臺灣幾個部落的首領一些銅鈴,結果這些銅鈴一直被當做傳家寶,被這些部落首領一直帶著,哈哈,這個還是明朝初期的事情,臺灣在南宋末期的金屬冶煉水平可想而知了,如果南宋的朝廷逃到臺灣,結果肯定是滅亡。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後,和滿清政權隔海對峙,結果滿清政權居然採取了禁海政策,就是讓沿海的居民向內地遷30裡,採取這樣措施的原因就是為了杜絕沿海居民和鄭成功政權的生產和生活物質交流,結果鄭成功政權的生活和發展也是遇到了極大困難,這個還是康熙時代的事情,你可以想象南宋末年臺灣的生產力水平到底落後到了什麼地步。臺灣由於各種特殊的原因,實際臺灣土著有的到了20世紀初期才擺脫原始社會,當然這些原因很複雜,你不到實地考察也不一定能搞明白,有可能是特殊的瘟疫或者缺少金屬礦產,或者地形氣候不利於生產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