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潘仁美,其实是忠君爱国之人,那他是为谁背锅?什么原因?

应对现实者


导读:潘仁美是影视剧里面鼎鼎大名的大反派,他的坏人形象那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直至今日,对后世还有着很大的影响。据说,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老话,叫做潘杨不结亲。老一辈的人可能都听说过,什么意思呢?就是姓潘的和姓杨的这两家仇恨太大,不允许结为亲家。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老一辈的人还真有信的。\r

被黑化的潘仁美\r

那么,潘仁美到底造了什么孽,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先来说一说这个潘仁美干的坏事,文章篇幅有限,就挑两件最拉仇恨的事来说说。\r

潘仁美的第一宗罪,那就是通敌卖国,这个罪安谁身上,那都是万劫不复。潘仁美最后通敌卖国,导致杨老令公不堪受辱,撞碑而亡。一代忠良,死的何其的凄凉,这一段不知道让多少人恨得牙痒痒了。\r

第二宗罪就是公报私仇,设计杀害了杨七郎杨延嗣。这一段讲起来也是让人七窍生烟。话说当时杨七郎和杨老令公被困金沙滩,唯独杨七郎一人杀出重围,找潘仁美搬救兵。谁知潘仁美假仁假义,表面上答应得好好的,实际上害死了杨延嗣。杨延嗣最终是万箭穿心而死。\r

据说,当时把杨七郎尸首火化之后,从他的骨灰里面发现了103枚箭镞。103枚啊,杨七郎是活生生被折磨而死,这是血海深仇。你看着潘仁美是不是坏透了。\r

历史上的潘美和杨业\r

但是,大家别着急生气。咱们先搞清楚,历史上有没有潘仁美这个人。还真有,那么他的原型是谁?潘美。那么杨老令公的原型是谁呢?把中间的继字拿掉,杨业。那么杨七郎这个人有吗?很遗憾,查无此人。也就是说,潘美做的第二件坏事不成立。\r

那么,他害杨老令公这个事是真的吗?这个事,还真跟他有点关系。不过跟电视剧里演得完全不一样。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起兵十万北伐,任命潘美为元帅,杨业为副元帅,王侁为监军,大军直奔雁门关。起初打的顺风顺水,后来由于东路军不给力,战况急转直下。\r

一看情况不对,宋太宗不打了,让潘美杨业一路保护的边境百姓撤回内地。这要是单纯的撤兵,那其实很快,但是要带着老百姓就慢了。杨业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他当时建议,三个人最好是分小路撤退,走大路目标太明显。\r

但是王侁这个人刚愎自用,他不同意。他说,杨令公率十万大军还如此胆小如鼠,你是不是怕了辽军呢?两个人就这么争起来了,但是老这么吵下去,不是更耽误功夫吗?最后,杨业无奈的说啊,这样吧,你二人走大路,保护百姓先走。我带一千人马断后,给辽军搞突然袭击,争取撤退时间。到时候,你们在陈家谷接应于我。\r

好办法是好办法,可谁知道等杨业成功截击了辽军,退兵到陈家谷的时候却没人接应。结果可想而知了,敌我双方人马悬殊太大,加上之前突击已经损兵折将了,最终杨业杨老令公力战殉国。\r

那你要问了,为什么潘美和王侁没来呀?是不是潘美从中使坏呀?还真不是。只能说是时也命也,因为当时潘美和王侁来了陈家谷,可是等了老半天,杨业不见踪影。王侁认为,估计是这个杨业乘胜追击敌军去了,那就不用等他了。所以就擅自做主把兵撤了。\r

潘美被黑化\r

所以,要真论起来,杨业之死,王侁那要承担主要责任,潘美在这件事情上只是打了个酱油。而且据史料记载,当时王侁要撤兵的时候,潘美还阻拦过他。但是王侁根本就听不进去。他是监军嘛,宋代咱们都知道,武将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力,文官作为监军,权力太大。\r

那这件事为什么后来找潘美背了锅呢?人言可畏呀,当时的老百姓不知内情。他们只知道,潘美当是大元帅,是杨业的直接领导。杨老将军出了事,首当其中怀疑对象就是潘美了。再加上当时皇帝的判罚,就更让老百姓误会了。\r

当时宋太宗怎么处理的呢?王侁撤职发配荆州,潘美降三级留用,一个撤职一个只是降职。相比之下,老百姓觉得这潘美也罚得太轻了,皇帝就是有意偏袒。于是乎,这么一捕风捉影百姓就认为是潘美设计害死杨业,随后在民间就慢慢传开了。\r

到了清朝就更离谱了,什么乱七八糟的罪名都往潘美身上扣,潘美的反派形象就彻底的给坐实了,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清朝一位杰出的编剧,谁呀?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r

怎么回事呢?慈禧喜欢听戏。后宫里面常年有戏班子演出,她自己也经常客串一下过过瘾什么的。当时慈禧点的最多的一出戏就是杨家将的故事。但是,慈禧听了之后,觉得里面的矛盾冲突不激烈啊,坏人形象不突出。不是说看热闹的不怕事大,看出殡的不怕殡大吗?\r

慈禧当时就是这么一个吃瓜群众的心态,于是他能找到这个写戏的人,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老佛爷都发话了,戏班的人哪敢不听呢?这之后,潘美的反派人设就彻底的站稳了,流传至今。\r

历史上真正的潘美\r

我们从史料中来看,潘美那是真冤,他不仅没干过影视剧里面那些个坏事。实际上,潘美是一个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的好人。这可是有历史上真实的记载的。话说宋朝是怎么来的呢?当时后周的皇帝太小,只得太后垂帘听政,妇道人家不懂政事,做了一件糊涂事,把所有的军权都交到了赵匡胤手里。\r

在权力和欲望面前,人就变了,赵匡胤把心一横,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赵匡胤进宫之后就发现,前皇上周世宗柴荣的儿子,那么当时就琢磨了这孩子怎么处理。按照一般的套路,应该是斩草除根,免除后患。\r

但是这个时候,赵匡胤很犹豫,说白了还有点心虚,因为他跟周世宗柴荣关系其实很好。现在夺了别人的天下,还要杀他的儿子,这有点太过分了。但是这个时候所有的大臣都提议要杀了,唯独潘美不吱声。赵匡胤一看就问他,“你什么意见呢?半天不说话啊?”\r

潘美说,“说真的,我于心不忍,咱们夺了人家老柴家的天下,在灭人家满门,这事有点说不过去。他后面可没儿子了。就这么一个独苗。”\r

赵匡胤一听,这不正是自己心里想的吗?我自己不好开口,结果让潘美说出来了,他就顺水推舟说道,“好吧,既然你有仁爱之心。这孩子我不杀了,你领回去养着。”后来这个孩子就改名字了,叫做潘惟吉,再后来还当上了刺史,也算是成就了一段佳话。\r

所以,潘美其实是挺有仁义之心的。而且,他忠心而又不愚忠,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和影视剧里的那个奸人形象相差甚远。还有潘美一生当中立过多次战功,他的功绩甚至超过了杨家将。当初开国的时候,五代十国打到最后就剩七个小国家了。这七个里头有四个都是潘美灭的,足见此人能力很强,很会打仗。\r

不仅如此,皇帝对他还很信任。我们知道功高震主,这是古今大忌。赵匡胤不是搞了个“杯酒释兵权”,将下面大将手中的兵权全部收回,但唯独保留了潘美手中的兵权。\r

赵匡胤对于潘美的信任到这个地步,为什么?据说潘美每次出征打仗了,都会主动把老婆孩子留在京都,实际上把人质留给皇帝,让皇帝放心,以此表达自己的忠心。\r

所以,潘美不仅是非常贤德,有本领,而且为人还特别的老实低调,这就是历史上的真实的潘美,怎么样?是不是和影视剧当中的潘仁美差了很多呢?所以说还是那句老话,本剧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呀!





历史的视界


潘仁美是《杨家将》书中的反面人物,描写了他和辽国勾结,处心积虑谋害杨家将的故事,是一个令人切齿的大奸臣。

无论是后来的戏曲或者电视剧、电影,都把潘仁美塑造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其实这是历史上的千古奇冤,潘仁美的原型名叫潘美,潘美是北宋开国元勋,是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和真宗(赵恒)三朝元老。

潘仁美的形象可把潘美害苦了,可以说背了上千年的黑锅。

讲真潘美对北宋的贡献远甩金刀令公杨继业十八条街,无论从官职和成就,杨继业都无法和潘美相提并论。

(潘仁美)

潘美和宋太祖在后周同殿称臣时就是好哥们,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潘美被太祖重用。

他和北宋另一名将曹彬并称军中“一哥”,当时杨继业还在为北汉效力,后来潘美奉命征讨北汉,北汉被北宋灭国,杨继业这才被俘归宋。

换言之,杨继业曾是潘美手下的败将。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潘美一如既往效忠新帝,这完全得益于以往潘美的所作所为。

史书记载潘美言行谨慎,从不和同僚争功,是一个十分低调的将领。

太宗赵光义知人善任,潘美历任边关重要职位。

比如他一直跟随太宗北伐辽国,在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雁门关大捷之后,被太宗封为代国公,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改忠武军节度使,进封韩国公。

(赵匡胤)

有人可能大惑不解,既然潘美如此十全十美,为何被世人贬低辱骂呢?

潘美确实在一次战斗中犯了错误,对杨继业之死负有间接责任。

事情是这样的,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发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西路军的统帅,田重进为中路军统帅,曹彬为东路军统帅。

三路人马起初打得还算顺利,是时太宗想趁辽朝国丧一举消灭之,但是宋军踢到铁板上了,东路军接连失败,因此三路军不能首尾相互照应,如此下去就会被辽军各个击破,说不定还会被敌人包了饺子。

面对这种情况,太宗传令三路大军撤回。

为了防止辽国报复边民,潘美和杨继业负责保护边民撤回内地,当时杨继业是一路先锋官。

(杨继业)

如果只是保护撤退边民,杨继业也不是死在陈家谷,这一切都是监军王侁(shen)逼迫杨继业和辽军正面死磕所致。

当时王侁讽刺杨继业畏敌如虎,按照当时情势来看,和敌人正面死磕无异于以卵击石。

王侁逼迫杨继业,杨继业为了向大宋表露忠心,只好以死相拼。

这时潘美应该出面阻止,但障于和王侁的交情没有这样做,这就进一步把杨继业推进了死亡深渊。

果不出所料,杨继业面对数倍于自的敌人,不甘被俘自杀而亡。

事后王侁被处死,潘美没及时阻止,犯指挥失当之责被连降三级。

有道是“性格决定行为”,潘美因不愿和同僚争强好胜,因此没有纠正王侁的行为,以致造成杨继业之死,这就是《杨家将》书中把潘仁美刻画成奸臣的原因,说实话这是无限放大潘美的失责行为。

(宋太宗赵光义)

事实上没过多久,潘美就官复原职,这从侧面说明他不应该承受主要责任。

潘美的第八个女儿,后来成了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也就是戏曲中的潘皇后,历史上的章怀皇后。

潘美女儿16岁嫁给了赵恒,23岁就去世了,根本没有像书中那样帮助父亲祸害杨家将,相反颇有贤德之名。

这就应了中国一句古语:有其父必有其女”。

讲真潘美也是一个仁慈宽厚之人。

当初太祖赵匡胤夺了后周江山称帝后,有一天,搜出了周世宗的儿子。

当时丞相范质、赵普等大臣建议斩草除根,只有潘美一言不发,两只手死命抠大殿的柱子,太祖就问潘美是不是不该杀?

潘美说:“臣与陛下曾是周世宗的臣子,劝说陛下杀掉这个孩子,则辜负了周世宗;劝说陛下不杀,陛下必定对我生疑。”

潘美实际间接表明了自己意思,还是别杀为好。

(潘美)

宋太祖也是历史上的仁慈帝王,于是顺水推舟道:“这样吧,我把这个孩子送给你当侄子,周世宗的儿子不可以做你的儿子。”

此后,潘美为这个孩子起名潘惟吉,太祖从来没有打听过这个孩子,潘美也从不提起,周世宗的儿子就这样被潘美抚养成人,最后还做了北宋官员。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潘仁美的形象玷污了潘美形象,潘美有错误,但瑕不掩玉,潘美不应该承受千古骂名,是时候为他洗清不白之冤了。

不知您认为该不该为潘美翻案?欢迎评论区留言。


秉烛读春秋


小时候听评书杨家将的故事,对于其中的反派人物潘仁美可谓是恨之入骨,就是这个潘仁美为了一己私利,陷害忠良,使得赤胆卫国的杨家将死伤过半。然而,历史上的潘仁美和他的原型潘美,在形象上有着天差地别的区别。

之所以潘仁美被设定为反派人物,在于他指挥的一次失败的战役。其实战败这个锅也不能由潘仁美的原型潘美来背。宋太宗当皇帝进行雍熙北伐,此次北伐兵分三路,而潘美就是西路军的统帅,西陆军可谓是攻势凌厉,连续打了几个胜仗。

但是由于作为主力的曹彬,连续的失利,打乱了整个宋军的部署,宋太宗决定撤退。西路军也只能撤退,为了防止敌人报复边境上的宋朝人民,潘美和他手下的大将杨继业,负责将老百姓撤回内地。

杨老令公就是此行的先锋官,如果只是单纯的护送老百姓,以金刀杨令公的军事能力断然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搅局的人出现了,一个不懂军事,喜欢瞎指挥的监军王侁,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

他逼迫杨业和敌人进行正面对战,甚至明理暗里嘲讽杨业畏惧敌人。当时如果作为主帅的潘美进行制止的话,杨业完全可以不用听这个监军的话。

但是,潘美不敢这么做,在宋朝时,文尊武卑的心态已经形成,文官再小也敢指着武将的鼻子乱骂,更何况这位王老兄还是部队的监军。结果,杨老令公硬着头皮出战,最终兵败生死。

其实原本大家商量好的,杨业带兵迎击辽军,而作为主帅的潘美则带领援军在陈家谷接应。可是当杨业兵败的时候,那位王大人却等不及了,以为杨业在前方取得了胜利,就纠缠着潘美要撤伏。

潘美实在没有办法,只得从了,结果造成杨业兵败身死。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还没就被杨家将的作者塑造成了一个陷害忠良的奸臣。说句实话,潘美只是负有领导责任而已,没有太大的过错,他也没有主动陷害杨业的意思。

其实在宋朝建立的过程中,潘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甚至可以力压第一良将曹彬。潘美的发迹和赵匡胤,有些相似,他也是从高平之战开始出名,可以说是他是当时以汉作为国号的国家的克星,攻打南汉有他,打北汉又有他。

潘美指挥作战,每战必克,在宋朝建立之后,和契丹人作战也是屡占上风。就是这次雍熙北伐,西路军也是摧枯拉朽,连续夺下三州。

由此可见,潘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将领,只是因为一次失误,导致这位优秀的将领被唾骂了千年。


历史评说


众所周知,很多影视剧中陷害杨家将的奸臣潘仁美其实是有历史原型的,他的原型就是北宋开国大将潘美。

宋朝建立后,潘美受到赵匡胤的重用功勋卓著,为人也非常的忠厚,可就是这么一位开国功臣,却被后人误解为残害忠良的奸邪之徒,这其中的原由又是什么呢,我们下面来看。

其实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之人,如果说潘美有罪的话,那潘美之罪就罪在杨业之死,而关于此事还要从公元986年的那场雍熙北伐说起。

公元986年(雍熙三年),宋太宗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并洗刷之前高梁河之战的耻辱,决定再次出兵北伐。此次北伐,宋太宗吸取了之前高梁河之战失败的教训,决定兵分三路,同时出击,兵力部署如下:

东路军由曹彬,米信率领,出雄州,攻涿州。

中路军由田重进率领,出定州,沿太行山麓攻飞狐,灵丘,蔚州。

西路军则由潘美,杨业领军,出雁门关依次拿下朔州,寰州,应州和云州,而后沿桑干河东进拿下张家口附近的武州,新州,妫州,儒州。

宋太宗的战略意图就是:东路军拿下涿州进逼幽州,吸引辽国主力前来,而中路军与西路军分兵出击,于幽州城下与东路军汇合,三路大军围攻幽州,幽州定破,这样一来,收复燕云十六州必然成功。

然而接连犯错的曹彬于岐沟关战败致使北伐前功尽弃,岐沟关之战的失败很大原因要归结为曹彬自身犯下的错误(关于这一点鉴于篇幅有限,本文暂不详述)。随着东路军的大败,中路军和西路军则随时有被辽军夹击的危险,于是宋太宗下令撤军,田重进退到定州,而西路军则在此时又出现新的状况了。

当时宋太宗对潘美,杨业下的命令是,要把朔,寰,云,应四州的百姓全部迁入内地,可西路军所面临的形势是,耶律斜轸已经发起反击拿下了蔚州,应州和寰州,而较远的云州还尚在宋军手中,所以为了能让云州的军民安全撤出,杨业向潘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即:

今寇锋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悉兵来拒,即令朔州吏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强弩三千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

杨业的提议是基于保全四州百姓安全撤回雁门关而出的,所以他的想法是,自己率军回击应州,吸引耶律斜轸出寰州,这样云州,寰州和朔州的百姓则趁机撤退,此时潘美便可在石碣谷设下埋伏,待辽军追来,即以强弩射杀,这样一来必可保全三州百姓。

可是对于杨业的提议,当时的监军王侁予以坚决的反对,他反对的理由便是,杨业率领数万精兵,完全可以直接攻打寰州,但他却选择攻打应州,王侁认为杨业胆怯。

面对王侁的指责,杨业百口莫辩,而此时,身为主将的潘美也并没有站出来支持杨业,随后杨业只能无奈的出兵寰州。临走前,他向潘美做了最后的提议,即:

伏兵于陈家谷口,待自己撤退时,还是以强弩支援,这样自己尚有一线生机。潘美也答应了杨业的请求。

就这样,杨业走了,留下了沾沾自喜暗暗得意的王侁和内心无比痛苦与矛盾的潘美,杨业走后多日,王侁见他没有撤回来便以为他已经获胜,于是领兵离开陈家谷口,准备回去领功,此时潘美依旧没有阻止。但事实上,杨业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陈家谷口的原因是他与辽军激战数日为辽军所牵扯而迟迟无法脱身,待他奋力杀到陈家谷口,看到这里空无一人时,不禁悲愤交加,最后他与部下全部壮烈殉国。

杨业之死,宋太宗大为震怒,他下令连降潘美三级,将王侁刺配流放以慰杨业的在天之灵。

纵观杨业之死,监军王侁实乃罪魁祸首,但身为主将的潘美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杨业曾先后向潘美提出过两个建议,如果潘美能坚决支持杨业一次,杨业也不至于战死,可是潘美一次都没有,这其中纵然有监军王侁的官威所逼,也应有其懦弱的一面影响所致,潘美的懦弱不是战场之上的畏敌,而是面对代表皇帝行使权力的王侁时所表现出的屈服,这种屈服是对皇权的屈服而不是对王侁的屈服。

但这种屈服恰恰就造成了杨业的悲惨结局,所以杨业之死,潘美难辞其咎,但若仅因杨业之死便将其判定为十恶不赦的罪人,也确实太过冤枉潘美了,“身不由己”这四个字或许最能反映当时潘美的处境吧。


咸鱼闲聊


是给当时的监军王侁(shen)背了锅,其实在重文轻武的宋朝,武将给文将背锅很正常。

这里要说一点,历史上的潘仁美并不像各种演义之中所描述的一般无恶不赦,他是北宋一等一的武将,曾参与过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演义中他叫潘仁美,在历史上他真正的名字为潘美。



言归正传。

都说潘美背了黑锅,那这个锅代表的又是什么呢?

其实,潘美是背上了害死杨业的锅。

杨业我们应该都耳熟能详了,《杨家将》里面的杨门老大嘛,但是我要说一下,历史上的潘美要比杨业功劳大得多,在杨业没有投降赵匡胤之前,他还是潘美的手下败将呢。

此事发生在986年,宋太宗赵光义趁着辽国皇位交替的不稳定期间,派了三路大军攻打辽国。

其中杨业和潘美皆为西路军统帅,再加上一个来监军的王侁。

战争开始后,杨业军队一路高歌猛进,接连攻下了多个地方,但奈何东路、中路军不太争气,打不过辽军,接连败退。

这就导致了本来攻打其他两路的辽军,全部聚集起来围攻杨业此队。



僵持不下之时,朝廷下来命令,令杨业等人保护这几个地方的百姓迁移。

令人想不到的是,杨业等人在迁移路上忽然遇上了萧太后亲自带领的辽军,就在这个时候,宋军内部反生了意见不合。

杨业选择暂避辽军锋芒,而监军王侁则主张跟萧太后开战。

最后,王侁以杨业本是降将撤退就是有二心为由,怂恿杨业去开战。

杨业本就是一性急之人,听到王侁如此只能硬着头皮上阵,他在临走前跟潘美说:我知道此战我必败,如果我败了,你带着人在这陈家峪口接引我,这样我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开战后,局势正如杨业之前所说的一般,他们根本敌不过人数众多的辽军,只能边打边退。

一路推到陈家峪口时,令杨业没想到的是,此地根本没有潘美的身影,他也不免心生绝望。



战后,宋军被全歼,杨业之子杨延玉战死,杨业被抓后也绝食而死。

以上便是杨业之死的始末了。

无疑,监军王侁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为什么潘美会背了这么久都黑锅呢?

就像我开头讲的一样,宋朝的重文轻武就是最大的原因。

王侁命令潘美走,潘美留的下来吗?当然留不下来。

所以,在重文轻武的宋朝,他不当背锅侠,谁来背呢?

王侁吗?

怎么可能。


斌哥居丹霞


从小看《杨家将》的都知道杨门满门忠烈,只是被潘仁美所害,他不仅公报私仇,未予以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郎和杨三郎。这个大奸大恶的小人潘仁美在历史上和杨业一样确有其人,但名字少了中间那个仁字,叫做潘美。只不过历史上的潘美,不仅不是小人,反而是一员值得敬仰的名将。

潘美和杨业一样生于五代时期,他少有大志,曾和同乡说:

“汉代(后汉)将终,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以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

而潘美也并不是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之人,他的军事才能相当出色。他从高平之战开始,先后平定叛乱,攻灭南汉,征伐北汉,都可看出此人的运筹帷幄。况且从潘美所任忠武军节度、韩国公、检校太师、同平章事等职务来看,他亦有文韬,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

宋太宗雍熙三年,赵光义为了彻底解决契丹对边境的骚扰,派三路大军北伐,会师幽州,一举歼灭契丹主力。可是东路军大败而归,中路军和西路军只好分别退守定州和代州。而此时契丹十万大军压境,赵光义连忙命西路军的主将潘美、副将杨业将朔、寰、云、应四州百姓立即迁往内地。

此时寰州已沦陷,杨业建议先派人密告云、朔等州守将,待宋军离开代州北上时,命云州民众先出,宋军到达应州时,契丹必定迎战。此时让朔州民众再出城,宋军主力派骑兵迎战,再派一千弓箭手在谷口阻挡契丹。如此一来,三州百姓可以安全内迁。

可是这个时候有人出来坏事了,监军王侁却嘲笑杨业怯懦,认为宋军应大张旗鼓出雁门关与契丹大战,将来犯之敌击退。甚至还讥讽杨业:“你不是叫杨无敌吗,现在敌人当前,你干嘛不冲上去呀,难道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打算吗?”

此话一出,杨业受不了了,他本来是北汉降将,虽然战功赫赫受到赵光义的信任,但毕竟不是正经出身,在军中多受排挤。于是杨业就和主将潘美商议,他带少量士兵去迎击辽军,潘美则带援军在陈家谷接应。可是当杨业撤退到陈家谷时,却一个人也没有。最后兵尽伤重的杨业被俘,绝食三日而死。

这样一看潘美确实是害死了杨业,可其实潘美带人来了,在陈家谷埋伏好了。可是当杨业兵败往这来的时候,邀功心切的监军王侁这时候却怂了,非要带着兵撤退。潘美拗不过他之后也只好跟着走了,于是让杨业失去了后援。

总之杨业的死让赵光义很痛心,将主要责任人王侁免职,将次要责任人潘美连降三级。显然杨业的兵败最大原因是因为王侁,主将临阵保持沉默虽有责任,却也为此扶持了代价。在当时,不管是《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还是《东都事略》等著作都看不到关于潘美和杨业的个人恩怨,也没有将其当做反面人物来写。

不过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却写了一首诗叫《过杨无敌庙》: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这首诗意在缅怀杨业,前六句都在夸杨业怎么勇猛,但是最后尾联用了晋代周处典故,将潘美视为害死杨业的元凶,开启了潘美丑化的过程。

不过在宋朝潘美的形象还是可以的,直到元明时期,随着《杨家将演义》的出现,将潘美化名潘仁美,用杨业父子的口气将其贴上了奸贼的标签。而随着民间艺术作品的刻画,终将潘仁美或者说是潘美刻画成了心胸狭隘、贪图名利的奸臣形象。


邯郸醉


北宋是一个奇怪的朝代,某种意义上说,在宋徽宗之前,似乎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奸臣。

你说王安石与司马光谁是奸臣?

明明都是忠臣,却为了各自的利益,诉求,政见等原因打得狗血喷头,但是你一个个拿出来研究,那个也不是其他朝代所出的大奸大恶。

即使是宋徽宗时期的蔡京,高俅,童贯这些定型奸臣,除了迎合皇帝,贪图享乐,不顾民间疾苦,好像也没传说中邪恶。

没有奸臣,就创造奸臣,所以潘仁美。庞太师就横空出世了。

先说两句庞太师,原名庞籍,是个大忠臣,后来提拔司马光,被司马光的一次莽撞连累,贬官郁郁而终。

回到潘美,杨业的恩怨,其实害死杨业的是监军王冼,这个人的地位是宋太宗派到军中的私人代表,潘美杨业都惹不起他。

宋太宗继位之后,对哥哥留下来的将领们是很不信任的,毕竟哥哥的儿子还都活着,可是手里又没别人能用,就发明了“阵图”和“监军制”来控制军队。

同样,军方将领对自己的命运前途也是战战兢兢,所以赵光义时代的军事行动大部分都是失败,就是因为将领们畏畏缩缩,但求无过。

杨业比较一类,一来他是降将,在军方属于孤独一枝,又是赵光义亲自提拔的,其实是有培养自己将领的想法。

所以杨业死后赵光义那样心疼: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个,你好给我整死了!发配了王冼,换别人被整死王冼可能都没事儿。

潘美确实有责任,但没有故意陷害,只是辜负了杨业的信任,杨业当他是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他却掉了链子,不过以他当时军方顶级大佬的地位和年纪,更多的是考虑平安退休及子孙后代了,所以屈从了王冼,这点确实不对,做人不仗义。

不过潘杨也没啥太深厚的战友情啊,杨业才过来几年?一个新员工一个资深老员工,这种情况不罕见。

后来潘美也挺郁闷,第二年就憋屈死了。

至于为何是他背锅,他是主帅啊,不是他是谁?

杨家将故事流传开实在南宋,寄托了人民希望收复河山的愿望,编故事就得有忠有奸,有矛盾有冲突,这样才好看,才能流传。

没有奸臣就创造奸臣呗,潘美是主帅,只能算他倒霉,就他了!


闲翻古书笑谈历史


潘仁美是出自《杨家府演义》《杨家将传》等演义小说中的大反派,由于潘仁美的从中投辽卖国,致使杨家将遭到严重迫害,并万箭射死了杨七郎,成为人人切齿的大汉奸。

演义小说中的潘仁美的原型就是北宋的开国名将潘美,而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是杨业的死亡最快祸首并不是潘美,而是监军王侁、刘文娱。在主力后撤的情况下,监军王侁命令杨业主动出击,结果杨业身陷重围。之后作为接应的监军王侁竟然与另外一个监军刘文娱为了争功私离防地,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由率先撤兵后撤,致使突出重围的杨业失去援军支持,被俘绝食而死。

作为主帅潘美在这次事件中,完全是站在支持杨业的立场之上,只是由于监军王侁的掣肘,没有坚持做出正确的决策。事后追究责任,两个监军皆被撤职发配,潘美也受到了降职处分,是实打实的当了一回背锅侠。

归根究底,这次北征是在宋太宗赵光义的支持下进行,作为主帅完全受制于皇帝身边的太监做的监军。可以说,潘美是在替大宋的皇帝赵光义背的锅,是替宋朝重文轻武的军事制度背的锅。

毕竟这次失败,必须有人得出来承担责任,而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皇帝永远是不可能犯错的。此时,作为主帅的潘美便成了最好的羊羔,“一帅无谋累死千军”之罪就刚刚好,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民间老百姓根本知原委,也只能依赖与官方解释,之后随着评书、演义小说的流行,潘美变成潘仁美,成为害死杨家将的罪魁祸首。


安定郡小书生


《杨家将》中的奸臣潘仁美,是有历史原型的,那就是潘美。不过历史上的潘美可以说是忠臣、能臣,但为何在小说演义中成了头号反派呢?一切源于那次著名的北伐。

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下诏北伐,当时征辽有三路大军,一路为勋臣曹彬率领,后因粮草不济而行动迟缓,战略上已经落于下风。而中路由田重进率领的大军已经被辽兵击败,只有潘美所率领的西路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并且攻克了辽人四个州。当时皇帝下诏让这四个州的百姓内迁,潘美军负责掩护。恰在此时,辽兵突然大举进攻,潘美手下勇将杨业建议派兵佯攻,掩护军民撤退。可是监军王侁却反对杨业建议,执意要求杨业迎敌。杨业号称“金刀无敌”,以士可杀不可辱的决绝果敢而负气迎敌,结果却在陈家谷口战死,导致北伐事业严重受挫。

杨业战死成为了潘美一生中唯一的污点,可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污点竟然伴随了他1000多年。这次战役的首要负责人就是监军王侁,此事之后,王侁被流放,潘美被降级,从处罚程度来看,也是王侁的主要责任,为何潘美给王侁背了这么久的黑锅呢?

其实潘美更符合演义小说的戏剧性:

1、开国元勋,潘美是北宋的开国元勋,其对北宋的卓越贡献仅次于大将曹彬。是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拥护者,潘美的作用不同于赵匡胤手下的亲信将领石守信等人,他是柴世宗一手简拔的有功之臣,是经略西北的一方诸侯,所以他的倒戈对赵匡胤得天下的合法性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

2、战功卓著,潘美一生南征北战,戎马倥偬,创立了北宋时期武将的不世战功。先是随着太祖平定了淮南李重进的叛乱,后又平南汉、收南唐、灭北汉,其所向披靡,功勋彪炳,对辽作战也是屡获战功,潘美是北宋初年最为重要的武将之一。

3、皇亲国戚,由于战功卓著,潘美先是被朝廷封为代国公。太平兴国八年,改授忠武节度使,晋封韩国公。他的女儿也嫁给了真宗皇帝,还被追封了章怀皇后,潘美死后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配飨太宗庙庭。宋真宗时追封为郑王。明洪武 二十一年从祀于帝王庙。

正是因为潘美名气太大了,远比那个负主要责任的王侁要有名的多,如果将他黑化,更加能增加戏剧冲突,在加上潘美在杨业的死上也要负一定的责任,他自然就成了那个背黑锅的。

潘美戎马一生,晚年因监军的掣肘而使北伐大业功败垂成,心中忧愤,被贬几年后,便病死于太原,终年六十七岁。因历史上一次战役而遗恨千年,否定其他战功,且祸及子孙,被后世极度丑化,这对潘美这位北宋名将是极不公平的,也是潘美生前恐怕连做梦都想不到的。


黑水布衣


他没有替谁背锅,关于杨业的死他确实有责任。

演义中的潘仁美虽然坏滴很,但是在历史上的潘美却是一位猛将。



他是跟随赵匡胤最早一批的将领,和赵匡胤关系莫逆,是北宋的开国将领。

就连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都没有动他的职位,那如此人物为什么会在演义中被写成了汉奸形象呢?

原因就是他间接的害死了杨业杨无敌,而杨家将的又是深入民心的角色,有了这一层关系,潘美一直被人抹黑也不是不能解释。

杨业死因:

公元982年,十二岁的辽圣宗即位,其母萧太后临朝执政,宋太宗趁此母寡子弱的机会,打算收复失地。

于是宋太宗派出东、中、西三路军马开始北伐,西路兵马则由王侁任监军,潘美、杨业为领将。

开战后,由杨业带领的西路军接连攻下了寰州、朔州、应州、云州等地,一路高歌猛进。



但是由于东路军和中路军节节败退,西路军就成了辽军的重点攻击对象,宋太宗察觉丧失了战略优势和主动权,急诏西路军停止进攻,将寰朔应云四州老百姓迁入宋朝境内。

后来杨业在迁民的途中遇到了萧太后亲自带领的辽军,杨业则建议暂避契丹军锋芒,确保完成迁移老百姓的任务。

但是监军王侁却极力反对,他想要跟辽军硬钢一场,杨业听到王侁如此想法自然是极力反对,于是王侁便讽刺杨业:你不是号称杨无敌吗?何啥这次不肯出战?是不是有其他打算了?

杨业本来就是北汉的降将,听到王侁的这些话后便认为他觉得自己有二心了,于是耿直的杨业只能听王侁的,只能继续出战了。

杨业在出战时便跟潘美说:我明白我此次去必定会失败,到时候你在这陈家峪口接应我。

但是令杨业没想到的是,他被辽军击退来到陈家峪口的时候,根本没有潘美的身影。

陷入绝境的杨业只能边战边退,寻找突围的机会,奈何辽军势力实在是太大,杨业这边的宋军根本抵挡不住。

此战后,杨业的儿子全部战死,自身也被辽军所俘,最后绝食而死。

从杨业之死我们可以看出来,监军王侁肯定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因为他一定要叫杨业继续战斗,不可以撤退。



而潘美则是次要责任,因为他没有按照约定去接杨业。

所以说,潘美他并没有给人背锅,他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

那就是在重文抑武的宋朝,武将肯定是要听监军的。

也就是说,有可能是王侁命令潘美不许去接应杨业的。

这样一来,潘美就是替监军王侁背了一个大黑锅了。


以上皆为郁黎一家之言,不知各位看官认为潘美有没有替别人背黑锅呢?

请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